99%的可能性,未來10年氣溫將更熱,最近3個月海洋溫度就高0.78度

2020-12-15 劉同學的科學戰記

我們知道全球的氣溫一直在升高,但是會不會一年比一年高,這仍是個未知的答案。

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海洋全球表面的觀測結果以及溫度分析數據集表明,2018年是自1880年以來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也是2014-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而全球變暖也在不斷刷新每年的平均溫度 ,那麼未來的十年裡,會不會一年比一年高,年年刷新記錄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科學家也分析了每年的全球溫度數據,利用自回歸建模進行數據預測。還利用了海洋尼諾指數(ONI),這是海表溫度連續3個月的平均值。

研究者用投影排序算法來處理溫度數據。首先利用全球溫度時間序列,包括1975年到2018年的記錄,這40多年的基線估計可能代表實時波動的逐月波動,鑑於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溫度上升趨勢基本上沒有減弱,而且很穩定,因此這40年來的數據比較可靠。

在過去的幾年數據中,2008年和2011年比前後年份要冷得多,年低於總體趨勢線,而1998年和2016年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它們在數值上也比周圍年份暖和。由此看來,每年的溫度的變化有可能在高溫和低溫之間波動,有時會出現高溫峰值,有時會出現低溫峰值。

溫度數據預測結果顯示,2019年至2028年之間的大部分年份都有可能進入溫度記錄的前10名。這說明,未來的十年比當前的十年內都要熱。不過,科學家也表示,即使是利用AR無趨勢擴展方法,該方法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未來的10年中有99%的可能性躋身十大最溫暖的年份之列,有82.0%的可能性未來10年都排在前15位。無論是99%還是82%,這兩個數據值都是比較大的,幾乎可以肯定未來的十年一定會比目前的十年都要熱了。

不過,地球也可能在未來10年出現一個突然的氣候變化,導致未來10年的氣溫突然變得冷起來。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在過去幾十年裡地球就經歷了異常的溫暖和寒冷。儘管全球氣溫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全球表面溫度的波動與自然變化有關也與人為強迫的變化有關。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2020年1月到2020年2月,這一個月內全球海洋平均溫度便增加了0.78度,由此看來這溫度上升的趨勢確實很快。但是如果我們觀察3個月內的情況,全球海洋溫度也是上升0.78度,說明前兩個月內幾乎沒啥變化,因此在不同的時間溫度上升的速度還是有快有慢的。

而研究表明,未來10年的全球溫度有99%的可能性比目前的10年內都高,因此,我們還是要注意下氣候變化的。

相關焦點

  • 上月有史以來最熱五月,西伯利亞小鎮華氏78度!史上最熱夏季來臨
    事實上,自19世紀末有記錄以來,2020年將成為全球最熱的一年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包括美國宇航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伯克利地球公司和歐洲哥白尼研究所在內的四個標準的氣候數據組織,已經報告了2020年5月的氣溫回顧。一致的結論是:上個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警告稱,這與2016年5月實際上是一個平局。
  • 2020,南極氣溫20度
    從全球平均氣溫來看,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觀點,與1981至2000年20年間的1月平均溫度相比,今年1月份的平均溫度高了0.77℃。▲2020年1月與1981-2010年1月的平均值,歐洲是「重災區」了。
  • 新知| 南極2月氣溫破20℃——全球變暖,人類何去何從?
    監測數據顯示,2019-2020年這個冬季,江蘇全省平均氣溫為6.1℃,經歷了有氣象紀錄以來的最暖冬季。  地球 真的越來越熱?  不知不覺中,我們共同感受著全球變暖。3月12日聯合國和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有歷史記錄(約140年)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
  • 氣溫上升已超1.1度閾值,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權威報告指出,溫室氣體的濃度持續上升,在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時期,同時從澳大利亞持續的乾旱和近期的森林大火等全球性重大氣候事件,都給給我們證明了氣候極端化的事實,同時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1.1攝氏度,而如今只有2016年的氣溫還沒有被超越,所以2019年是有史以來第二高溫年,但是對於我們來說,2016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因為存在了極端性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
  • 西伯利亞140年最熱5月,俄羅斯總統普京擔憂暖化災難
    歐盟所屬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 研究顯示,5月西伯利亞的地表溫度比平均溫度高出攝氏10度,是自1979年開始記錄以來最熱的5月。而且西伯利亞不僅5月比平常更熱,該地區整個冬季和春季的地面氣溫都高於平均水平,尤其是1月開始特別明顯。根據C3S的說法,連續多個月出現高於平均水平的溫度並不尋常。
  • 38.6度!明天更熱!更可怕的是未來10天……
    截至今天14時市區徐家匯站的最高氣溫已達到38.6度部分站點的溫度達40度!上午11點的時候,全市大部分地區輕鬆突破35℃的高溫線奔著37℃而去,市區徐家匯自動站瞬時氣溫達到36.3℃,而徐匯長橋上海植物園自動站的氣溫高達38.1℃。
  • 今年7月比去年熱?氣溫不高只是雨水少
    生活報7月17日訊 你知道這兩天哈爾濱的天氣有多熱嗎?據網友說:兩個陌生人走在大街上,互相看一眼,就「熟」了。16日是入伏的第一天,預計17日冰城「炎值」在線,最高溫能達到34℃,或刷新今年市區最高溫紀錄。
  • 北半球6月太陽離我們最近?但6月通常不是最熱的時候?
    北回歸線標誌建築那麼問題來了:6月通常不是最熱的時候,按理來說應該太陽距離越近氣候越炎熱,但實際上北方氣溫高值往往出現在七月,南方更晚,一般在八月。在下午三點後,太陽西斜,輻射減弱,地面吸收的熱量小於耗散出去的熱量,溫度就開始下降。也許有人要問了,地面溫度跟氣溫又有什麼關係?其實,太陽照在大地上的短波輻射,很大一部分都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反射回空氣中。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地面溫度高了,近地面氣溫也就會相應升高。這也造成在對流層,氣溫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約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
  • 零下0.3℃!海南瓊中打破1974年以來極端最低氣溫
    同步降溫的還有我們瓊中黎母山林場溫度已經跌破零點瓊中黎母山林場最低氣溫為-0.3℃2021年1月12日08時至13日08時,受強冷空氣影響,海南島有212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10℃,116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5℃,34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3℃,最低值出現在瓊中黎母山林場為-0.3℃。
  • 地球咋了,1.5度氣候臨界點僅差0.25度,2021年更熱?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已經結束,全球的平均氣溫也出現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2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居然又創下了新高,並且是與最熱的2016年相平了,這說明什麼問題,地球更加的熱了。
  • 荷蘭氣象專家:未來4年,全球熱到爆炸!海洋的詛咒,極端天氣頻發!
    荷蘭專家表示,未來將會變得越來越熱...荷蘭氣候研究學者Sybren Drijfhout與法國同事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發文稱,在未來4年,地球將會變得比正常情況下更熱。
  • 【丹東天氣:市區37.3℃ 東港 37.6℃ 鳳城 38.1℃ 刷新歷史極值!|未來氣溫衝高乏力 周末高溫緩解】
    各方猜測 眾說紛紜37℃是昨天預計市區可能達到的最高氣溫(丹東市區此前從未預報過如此高的氣溫數值)實際達到多高?37.3℃刷新了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東港、鳳城日最高氣溫也相繼創新的歷史紀錄,截至15時統計:東港14時34分37.6℃(此前歷史紀錄35.4℃,2014年8月2日),鳳城14時09分37.9℃(此前歷史紀錄37.3℃,2000年7月7日),寬甸稍微遜色,14時19分34.5℃,不及29日和30日的35.2℃(歷史紀錄36.5℃,2000年7月5日)。
  • 全球氣溫升1度,至少10億人或受影響,持續,生態系統會崩潰嗎?
    根據《PNAS》雜誌研究表明,在50年內將會出現極端高溫,並且至少有10億人將流離失所或被迫忍受極端高溫影響,這是每當全球氣溫上升1度時帶來的影響。 這直接揭示了氣候對人類的影響,並且氣候危機的人為代價將比以前認為的要嚴重得多,範圍更廣,時間更早,科學家已經發出警告。
  • 新加坡去年氣溫並列90年來最熱!
    受強效印度洋雙極現象影響,除了熱以外,去年也異常乾燥,降雨量是過去150年來第三少的一年。2010年至2019年的平均氣溫為27.94攝氏度,是新加坡自1929年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新加坡氣象署昨天(1月16日)發布的2019年度氣候評估報告顯示,去年的平均溫度比1981年至2010年30年間的長期平均氣溫高出0.9攝氏度。
  • 120個氣象觀測站顯示,氣溫將持續上升,2020年或是最熱的一年!
    2020年可謂是極其不平凡大的一年,從一開始就像開啟了潘多拉魔盒。各種自然災害頻繁出現,澳大利亞的火災從2019年一直燃燒到2020年。全球人民更是面臨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病毒危機,有很多人甚至都沒有熬過2019年的那個冬天。
  • 最低氣溫0.6℃!海南是否會下雪?接地氣的官方來回應了
    月12日10時40分繼續發布寒冷三級預警: 受強冷空氣影響,本島將出現持續低溫天氣過程,預計12日夜間,海口、澄邁、定安、臨高、瓊中、五指山、白沙、儋州、文昌、昌江、瓊海、屯昌、樂東、萬寧、保亭、陵水、三亞17個市縣的部分鄉鎮出現7℃及以下的最低氣溫,其中五指山、瓊中、白沙3個市縣的高山地區最低氣溫將降至3℃以下
  • 臺灣6月氣溫飆高 澎湖東吉嶼珊瑚大面積熱死(圖)
    原標題:臺灣6月氣溫飆高 澎湖東吉嶼珊瑚大面積熱死(圖)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澎湖南方四島公園珊瑚礁生態豐富,但持續氣候暖化已危及這座海下熱帶雨林。澎湖共生藻協會發現東吉嶼海域表孔珊瑚大面積死亡,特定區域白化情形甚至超過50%,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警告,「海水溫度異常飆高,東吉海域珊瑚進入警戒」。
  • 2050年巴黎氣溫將猶如坎培拉,倫敦氣溫將如同馬德裡?人類該醒醒了.
    才一周而已就讓整個歐洲都亂了陣腳:整個歐洲熱到40度!德國人裸奔,法國熱死3人,西班牙起火,瑞士人卻在滑雪這時人類才深切地感受到「氣候變暖」的後果有多麼的嚴重。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究者在研究了全球520個國家的氣候之後,並根據19個可變指數的數據得出研究結論:到2050年,全球77%城市的氣候將發生重大變化。那時北半球城市的氣候將會與相距1000公裡,更加偏南的城市如今的氣候相似。
  • 再次見證歷史,我們剛剛度過史上最熱9月
    今年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1981年-2010年的9月平均氣溫高了0.63℃,比2019年9月平均氣溫高了0.05℃,而2019年9月已是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9月。
  • 140年來最熱的6月 專家:與氣候變化有關
    如果上個月你覺得很熱,西瓜冰棍空調電扇齊上陣,實在不行家裡蹲!那你不是一個人在與熱戰鬥!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南極海冰面積也在該月再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