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筆試:漢語詞彙中的「舶來品」-外來詞
一、外來詞的定義 外來詞,從廣義上來講,指來源於外國語言或本國其他民族語言,直接吸收詞義,並連同語音近似、非漢語原有固定音義結合的、已被漢語確定下來的詞語。
-
如果漢語沒有了英源詞和日源詞,中國人會變啞巴?
要說到古漢語外來詞的「戰鬥機」,還數「佛源外來詞」,是指通過佛教傳華輸入古漢語的梵語、巴利語、吐火羅語詞彙,這個引進過程從漢朝持續到唐朝,有數百年時間,是漢語第一次大規模引入外來詞。佛源外來詞不僅提供了大量「人物地」方面的名詞,最重要的是它向漢語輸入了海量的抽象詞彙,大大豐富了漢語的表達能力,也推動漢語詞彙從單音節詞為主向雙(多)音節詞方向發展,很多佛源外來詞的使用已超出宗教、哲學範疇,融入中國人日常生活。保存在韓國海印寺的高麗大藏經,涵括北宋,契丹和高麗的版本。
-
隔在中西之間的日本: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語」問題
別的方面且不論,僅就語言文字方面說,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漢語的輸出國。日本「漢語」,衝擊著東亞各國的語言系統,當然也大量進入中國的漢語中,成為中國人日常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代由日本輸入的漢語詞,被稱作日語「外來語」,這裡也借用這種稱謂。在「外來語」上加上引號,是為了與直接來自西方的外來語(如沙發、咖啡、邏輯等)相區別。因為這二者畢竟有些不同。
-
英語中十個來自中國的外來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中十個來自中國的外來詞 英語中有許多外來詞彙,以下這十個英語詞彙,來自中國。
-
漢語中最容易畫蛇添足的十個詞
導讀:漢語中凱旋、士多、目睹、蒞臨、莘莘學子、問鼎等詞語,在實際應用中很容易犯畫蛇添足的錯誤,下文專門把這些詞提出來解析,希望能為大家提醒。 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語言之一。
-
淺析德語的外來詞
外來詞是我們在德語學習中經常遇到的一個德語現象。隨著德語語言的發展,德語中的很多外來詞已經演變成現代德語的基本詞彙。本文將著重就德語中外來詞的來源、借用方式及外來詞的詞性規律做一個概括的淺析。根據《辭海》「外來詞」也叫「借詞」或者「外來語」,即一種語言從別種語言吸收來的詞語。
-
燕梳、鹹濕、笨豬跳……說說粵語裡的英語外來詞
下面,我們就簡單總結一下英語外來詞融入粵語的幾種情況。外來詞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們不僅可以展現語言交流的點滴,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門語言是如何接納新詞彙的。粵語中的英語外來詞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1) phonetic transliteration 音譯這些英語外來詞在人們長年累月的使用過程中,已經慢慢本地化,成為了粵語詞彙,甚至也被普通話所引用。比如我們常見的這些:有一些傳統上被列為「經典」的粵語詞彙其實也是從英語裡來的。比如,鹹濕。
-
知識小課堂:「推敲」的來歷,外來詞你知道哪些呢?
覺得3、表示存在、變化、消失的動詞有、在、存、存在、出現、失去、消失4、判斷動詞是5、能願動詞能、會、願意、敢、應該、要6、趨向動詞上、下、進、出、回、過、起、開、來、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過來、起來、開來、去、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過去、開去外來詞
-
「媽媽」是外來詞嗎?為何全世界都將母親叫做媽媽
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我們古代稱呼母親並不使用「媽媽」這個詞,而是用娘或者母親這樣的詞比較多,所以很多中國人認為,「媽媽」是一個來自西方的外來詞彙。那麼到底「媽媽」是不是外來詞呢?為何全世界都在說這個詞呢?
-
英文詞彙裡的中日外來詞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說英語中有很多詞彙都是源自於日語,而追根究底,日語裡的很多詞又是來源於漢語。那麼為什麼日語有很多詞彙被收錄進了英語,而漢語裡被收錄的詞卻沒有那麼多呢?這個語言傳播和發展的課題的確值得研究人員探討。不過,因為受到這篇文章的啟發,小編就搜集了一些源自於日語的英文單詞,仔細看一下,有些的確來自於漢語。
-
面對外來詞,中文和英文誰更兼容?讀罷此文,我想對漢字膜拜
今天談談新詞來源之「外來詞」。每種語言使用的環境不同,面對的世界和文化不同,必然會有一些本文明所獨有的「東西」,在兩個「文明」相遇後,語言交流最大的障礙就是對方「獨有」本方沒有的「東西」,對於這類「東西」大多數語言採用的是直接引用其「發音」創造新詞,這就是「外來詞」。一種語言先進與否,最重要的標準是:能否能完美兼容外來詞,即在發音、詞義上是否和本文明語言搭調。
-
英語中常見的漢語詞彙
漢語詞彙很早就進入歐洲的語言。至少從17世紀開始,一些表達中國特有事物的漢語詞彙就通過音譯或者借譯的手段進入英語。全音借入是英語借入漢語詞彙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借入速度最快和最直接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考慮英語與漢語拼音的音似。
-
港臺漢語詞典收詞較為開放
東方網8月30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引發爭議後,香港和臺灣的漢語詞典編撰收詞的方法引起關注。據介紹,兩地的漢語詞典收詞較為開放,外來語的引入較多。 臺灣出版社出版的漢語字典較少,且多已失修多年。
-
「書摘」漢語的基本顏色詞
我們認為,確定一種語言的基本顏色詞除了以上四個標準以外,還應參考顏色詞的歷史發展、使用頻率和構詞能力等因素。現代漢語繼承了漢語歷代產生和通用的基本顏色詞和非基本顏色詞,並在現代漢語顏色詞系統中進行了調整。從單用活動能力和構詞能力看,最為常用的現代漢語單音單表色語素是:紅、白、黃、黑、綠、藍、青、灰、紫、褐、烏、翠、碧、粉。
-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詞的兼類
現代漢語既是一種語言,又是一門學科,廣義的現代漢語指現代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它不僅包括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而且包括現代漢語各方面。詞的兼類是現代漢語語法需要研究的詞類分析。當你讀到一句話你接受的是它的情感傳達,語法要研究的是它的內質規律。
-
讓所謂的「漢語純潔性」隨風去吧
外語詞和外來語大肆引入漢語,的確產生了一些問題「純潔的漢語」更利於人們了解傳統和文化,也更利於傳統延續,反之則不然雖然說保護語言和保護傳統文化沒必然聯繫,但兩者的確相輔相成。對漢語來說,外來詞和外來語的引入的速度也是空前的,在這種情況下,前面所提到的理解鴻溝也變得越來越大。
-
王明仁詞海匠心 「雕刻」漢語
王名仁編的《新編漢語同義詞詞典》。王明仁教授今年86歲,眼不花,耳不背。他自信地說:「我從來不搞養生那一套。」他關心國家大事,喜歡歷史地理,每天都忙碌著研究一些問題,這也使他的精神始終飽滿。比如那臺電腦,這個家裡唯一有現代化氣息的物品,存著他很多資料,包括去年出版的《新編漢語同義詞詞典》文稿。在他家的書架上,有一本紙頁全都變黃的本子,那是他用來統計學生作業、考試中出現錯誤的本子。哪個題目出錯,答錯的人有幾個,都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這個可大有用處,重點、難點在哪,一下就清楚了。」
-
岐阜縣歐吉桑狀告NHK濫用外來語惹眾議
是的,對於我們外國人而言,如果不會說英文,從字面是無法理解很多日語詞彙的概念的(即使了解英文原詞,有的詞也不好辨識,比如コンビニ Convenience store)。而對於日本人而言,如果不去將這個片假名符號和其代表的事物關聯,也是無從理解它的含義的,設想一個日本人離開日本數年後,本國誕生了數以千計的新片假名(外來詞彙),那麼這個日本人豈不是講不明白這些詞的含義了麼?
-
開口講「WiFi」、蹦英文 漢語純潔性被破壞?
有媒體認為,使用WiFi等外來詞有損漢語的純潔性。 新聞背景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發展,漢語中外來語的使用日益廣泛。 近日,媒體認為,漢語中外語詞的過度使用現象日趨嚴重,WiFi、iPad等外來詞語不應該直接用在正規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翻譯界應為英文縮寫找出切合的中文表達。 用英文讓表達更便利 李明波:漢語中使用某些英語詞彙或縮寫,是否影響漢語的純潔性?我個人認為不會,這只是幫助人們語言表達更便利。
-
漢語3000年——從油印稿遺珍張世祿《漢語史講義》整理出版說起
在廣泛徵集其遺稿的過程中,意外從張先生教過的學生手中,發現了他上世紀50-60年代漢語史教材4種油印稿,計100多萬字。筆者從中整理出70萬字的漢語史講義。近日,這一成果——張世祿《漢語史講義》(上下冊)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這是繼王力先生《漢語史稿》出版後,我國語言史研究的標誌性創穫。作為張世祿先生指導的最後一名博士生,我為《漢語史講義》拂去歷史塵灰,以嶄新的面貌問世而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