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前校長德裡克博克,是美國當代知名的法學、社會學、高等教育學家,在教育界享有盛名。
他曾在哈佛大學擔任20年的校長職務。他說過一句名言:
「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 try ignorance!」
「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關於為什麼要奮鬥努力,為什麼要讀書提升學歷,文章已經寫過很多遍了。
讀書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資,讀書可以獲得更多的人脈和資源,讀書可以過更好的人生……
毫無疑問,這些都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這個理論還有一個問題,讀書和工資不是完全成正比例的,不是說你拿到什麼學歷,這個社會就一定要給你什麼工資。
所以,為什麼要讀書,我覺得不能完全從功利的角度去看待。
今天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談談,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01.人生的幸福來自於什麼?
說到幸福,會有無數的美妙的詞彙來形容。
什麼高學歷、好工作、高收入等等,這些表象的背後都是父母希望孩子幸福的心意,那什麼真正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呢?
很多作家都有過詮釋和解釋,如果你閱讀的足夠多,你會發現,幸福一定跟兩個指標密切相關——尊嚴和自由。
尊嚴不用講了,與一個人的德行和社會地位密不可分,光是德行好並沒用,你所處的階級會深深影響到你得到的尊嚴,這是階級的定律。
自由呢?
人都有自由意志,但是這個社會給你的自由是有限的,財富和地位決定了很大程度的自由。
龍應臺曾經對兒子說過這樣一段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你去網上看看,年輕人面對那些「二十歲就可以一眼看到死的業」、「工作長沒保障,還要受盡冷眼」、「因為學歷和文化水平問題求職被拒之門外」的時候,你覺得他們是幸福的嗎?
02.教育的成本太高?
一份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調查中,84%的高管擁有高學歷,48%出身於985名校。
北京大學培養的百萬年薪的A股高管共計18位,富豪數量為全國高校之首,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則以12位的高管數量緊隨其後。
IPIN人工智慧公司統計發布了一份畢業五年的大學畢業生平均薪酬。榜單顯示,平均薪資前50名大學名單中,985高校有21所,佔比42%。知名企業在招聘時會明文規定「考生須是985院校畢業」。
前段時間,「華科博士畢業年薪200萬,被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爭奪」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引發強烈關注。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14級直博研究生左鵬飛,收到了華為年薪200萬元的offer。他不僅收到了華為的邀約,阿里、騰訊、深信服均向其拋來了「橄欖枝」。那段時間他的電話被打爆了,都是各大巨頭的HR找他,請他加入自己的團隊。有的公司不僅開出高額薪酬,還願意提供住房。
一般人需要奮鬥多年都得不到的東西,這位博士,一畢業就拿到手了。而且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而是自己扎紮實實奮鬥的到來的。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真的很感謝過去那麼拼命的自己。在過去的四年裡,左鵬飛每天在實驗室平均工作13個小時,科研日誌寫滿了滿滿4個筆記本。這才換來了今日的光輝履歷。
事情曝光後,迅速引發熱議。
有的網友說:我求找著了投了無數簡歷,可以沒有人願意要,就算是進了面試,也是戰戰兢兢,被人挑三揀四。還有的人說:畢業後自己拿著5000的月薪,感覺生活好難,沒想到有的人一出來就年薪200萬,差距好大。心痛也好,祝福也罷,大部分網友是很理性的。幾乎是一邊倒地為這些公司叫好:高學歷高水平人才就應該得到充分的回報,這是良性市場的規律,也體現了華為、騰訊和阿里巴巴對知識的尊重。
為什麼左鵬飛剛畢業就能拿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薪,你看他的履歷就知道了。
他一路都是在頂尖名校求學,在讀博階段,有突出的科研成績,而且成果還可以能夠即插即用。
在「讀書無用論」大行其道的今天,左鵬飛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
你說教育成本太高,可因為缺失教育而錯過的機會、資源成本會更高。
你覺得教育成本太高,讀書沒必要,所以早早輟學,人家卻在奮筆題海;
你在工廠做流水線工作,你覺得別人都在找家人要錢,自己卻能賺錢而竊竊自喜,人家因為高考終於來到心儀已久的985大學;
你因為流水線工作枯燥乏味,想重找工作,但學歷太低,只能重回到工廠,開始日復一日重複著同樣的工作,人家在學校足不出戶拿了好幾個offer;
還有後面的升職空間、漲薪幅度、成家立業等,都在不斷拉開你們的距離。
這些,都是你忽視教育之後的代價。
03.平凡人生出龍鳳?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一群媒體開始給不思進取的人一碗碗的毒雞湯,告訴他們舒服的人生一樣可以牛逼閃閃,你看馬雲和王石,低學歷一樣是老闆!
是的,萬科的王石那些自傳不會告訴你,他的嶽父是當年的廣東省委副書記。
是的,阿里巴巴的馬雲的書更不會告訴你他父親是我國曲藝界堪稱元老級人物。
於是毒雞湯又告訴你,學歷沒那麼重要,低學歷一樣有人混的好,一樣可以創業!
他說的沒錯,中國9億農民裡面,也有很多土豪,你希望放飛自我18年,然後拼了命一樣成為千萬分之一對嗎?還是說甘心情願的做一個普通人,享受普通的人生?
● 每天按時起床擠地鐵,擔心遲到扣工資;
● 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內容,薪水和職位基本不會再變;
● 每天吃著差不多的家常便飯,算計著一年的錢怎麼花,背著房貸的壓力過活;
● 每天都能算出20年後的自己,以及還完房貸後的輕鬆。
想要做有幸福感的事,想要將生活過成選擇題,擁有選擇的權利,那學歷就是一個響亮的通行證。
用心讀書,提升學歷,好好努力,先足夠優秀,才能大方擁有。
有人說,我即使不讀書提升學歷,不好好努力,我也能將生活過成選擇題。
那是自然,你當然可以選擇讓孩子讀普通的學校,用普通的東西;也可以選擇讓日漸老去的父母仍在為你奔波勞碌;可以選擇讓愛人只在打折的時候去採購...
這同樣是一種活法,但你失去了選擇更好生活的資本,因為你任性不起來。
我很欣賞一句話:我不懂什麼人生大道理,不懂得夢想和堅持的意義,我只想讓家人過得好一點,讓自己以後多條活路。
這應該是對於努力最實在、最接地氣的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