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何為神即道,何為道法自然,如來止於何處?

2020-12-16 小詩看世界

01

《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被很多人曲解為,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概念。

但我認為,這本書並不會有這樣的曲解。

一千個哈姆雷特是因為他具備了人性的種種,可以被肆意改造,扭曲,重造,所以他才能出現了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

但《天道》不是。如果這本書中詮釋的道理,也是仁者見仁的道理話。那討論的價值就不存在了。

它就會失去了實用主義。

「美則美矣,毫無用處」。

當年佛祖在靈鷲山拈花微笑,坐下上萬弟子,皆不能領會佛祖到底是什麼深意。唯有迦葉破顏微笑。對釋迦如來說,世尊不言之教,我已經心領神會。

所以。道。並不是所謂的各有所悟。而是殊途同歸的一種歸結。但卻又相互印證,所以道理才真實不虛。

02

日常生活中,闡述屬於自己的觀點,是一件並不複雜的事情。複雜的是如何用精煉的語言,把欲表達的想法和道理準確的告訴世人。

芮小丹,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王明陽觸犯如此嚴重的法律的當下,始終並未感覺自己做錯了什麼。反而因為自己不出賣江湖道義,而從中汲取讓自己靈魂站著的理由。

所以辯論的開始王明陽說:強盜的邏輯,就是直接獲取,冒險,刺激。

這句話聽來,還是灌滿著江湖義氣風範。

在芮小丹回復他的話語中,有著這樣幾個關鍵點:強盜的本質是破格獲取,破格獲取和直接獲取是兩個概念。你們沒有自信與強者在同一規則下 公平競爭,弱勢文化所追求的 就是破格獲取。所以,強盜的邏輯從根本上講就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學。所以,你不算好漢。

這句話點出了什麼?

這句話很像把當下的許多打著微商結構,瘋狂拉攏人頭的一些組織很像。也像一些用入股認購等等的方式手段去迷惑別人,從而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當下很多人把一些大師們的作品,肢解以後融入到自己的培訓教程之中。

他們的文化,並不會讓一個人身價百萬,反而會讓一個人把自己兜裡的錢,全部送給別人。

因為這些人,並沒有從本質上解讀事物的 能力。

03

一針見血的看透事物的本相。需要的是對一些事物沒有雜念的判斷。

但恰恰常人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

王明陽被穿透了心事以後,對芮小丹說:我同意你的觀點?那你給我找的淨土在什麼地方?請拿出來讓我看看。拯救靈魂,是上帝的買賣。但上帝不能讓我臣服。你是否會讓我覺得你比上帝還要神聖。

當初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對王明陽是五體投地的虔誠膜拜。因為他一針見血了指出了當下很多有知識的人,對宗教信仰中最大的矛盾問題。

我信的神,是人的神,還是神的神?

書中這樣描述:芮小丹很簡單的回覆他:我是微不足道的,但你的態度告訴我,你沒有讀懂聖經。所以你沒有權力評價聖經。

後面,引出的就是非常精彩的辯論部分了。

王明陽的觀點:因信者上天堂,因不信而下地獄。雖然有利於基督教的實踐,但這已經不允許世人以自省的機會了。

但芮小丹很快就直接否定了這個淺薄的認識。

此處我們忽略掉漫長而又艱澀難懂的討論過程。直接呈現最終的結果,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翻看一下那些句子和段落。

04

他們辯論提到了一個詞,「窄門」

「基督教相信,太高的覺悟境界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覺悟和太複雜的煉造過程。一一道靠人性根本跨不去的門檻。

所以基督的神,才會與凡夫俗子有了種種約定。有了天國與地獄,的分別。讓凡夫俗子害怕,去履行人與上帝的約定。

可當下的社會中充斥著大量的速成班和速成法。他們甚至在一些言談中,拔高那些虛無縹緲的知識培訓。

當一種文化升華到極高端的位置時候,那種解讀一定是因為他自身的文化與境界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才能讀懂和解讀那些激起高深的言談。

像文章最開始說到的,迦葉對佛祖破顏微笑。說佛祖的不言之教,弟子已經心領神會了。

這裡心領神會,我認為並不是單純的我理解了的意思。而是從什麼中去出發,認真的看透了人生種種。已經體悟到了自己的境界。

所以佛才會印證他一句話: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這種對高端的文化體悟,才是真正的體悟。但這種體悟也絕非朝夕之功可以做到。

當芮小丹說完這一切的時候,才對王明陽說,神告訴世人要進窄門!

王明陽立即反問:什麼是窄門?

相關焦點

  • 天道電視劇深度解析:「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電視劇《天道》改編自暢銷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由張前執導,王志文、左小青、曾紅生及石爻領銜主演。《天道》是一部中國電視劇史上難得一見的奇劇,不誇張地說,沒點中國傳統文化的老外肯定很難理解丁元英這個人。《天道》中丁元英曾說過這樣的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他用了短短的一句話便將基督教,道教,佛教的真諦和核心統一起來,即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
  • 非讀懂不能理解: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什麼是神,神能夠做到什麼?神就是救世主嗎,能夠拯救世界嗎?文化屬性延伸開來的人的屬性是什麼?人性。《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說,神是人根據需要幻化出來的產物,人的神對於人才有用,神的神對於人來說沒有意義。據此,他還提出過「以貪治貪、以幻治幻」的觀點。
  •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的表述與「知行合一」是一個意思嗎
    《天道》中這句「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是將基督、道家、佛家的三家思想統一來說,何為道?道即是規律、法則,不以人的客觀存在而變化,也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道法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規律、順應法則的發展,萬事萬物都逃不脫這個規則。
  • 《天道》丁元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如何理解,如何應用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把自己的命運逆襲,然後讓王廟村村民,乃至格律詩和葉馮劉的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究竟是文化屬性的差異,還是天道註定的客觀實際,抑或是對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實事求是。
  • 《天道》|如何解「神即道 道法自然 如來」的玄機(深度推薦)
    《天道》為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天道》包羅萬象,思想深刻,臺詞經典,令人難以忘懷。而「天道」為何就是一個深奧的綜合性話題。對「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的解讀便是對「天道」理解。《天道》裡,死刑犯王明陽在臨死前對此說出了一句非常精闢的解讀:「這一句話就把基督教,道教和佛教的真諦和核心統一起來了。」
  • 《天道》如何理解「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高人丁元英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如何讓自己不被自己人性的弱點歲控制,從而贏得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丁元英信天道嗎?很顯然他不信,但是他辦事講究要合國法、佛法、和自己內心那道坎,至於道德,呵呵。
  • 《天道》:王志文完美詮釋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通過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命運故事,讓我們明心見性,了解一個人的文化屬性可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格局,以及未來的命運走向,依賴外界的力量無法獲得救贖,真正的救世主只有自己。在普通人眼裡,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可以預料到哪只股票的漲與跌能夠讓人瞬間發大財。但是他自己知道這些並不是憑空猜測,而是通過自己對股市的了解,對資本的運作常識的分析,所作出的科學決斷。他能通過事物的表面看透其本質。他曾經和芮小丹說過: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和民族,都跟文化屬性有關,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
  • 《道德經》中的「神即道,道法自然」怎麼理解?
    道法自然,是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也說,道在神之先,不知其名而謂之。老子深信大道宇宙在神存在之前就已存在,人在這裡其實指的是千萬平民,地則是指諸侯,天是指天子和神。而道是在這些之先的,宇宙自然衍生出來的規律如來,是出自佛家的經典,感嘆世界如恆河沙塵,無所如來,無所如去,後來被中土佛學信徒形容大覺者。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道是本質,術是表象,道以不變應萬變,而術可千變萬化。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 《遙遠的救世主》中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
    奕心在這裡向大家分享在《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中的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一、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作者豆豆是第一個提出「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人,強勢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強者塑造的文化,而弱勢文化是最普遍的窮人思維方式。
  • 《遙遠的救世主》:圓融世故,不顯山不露水,各得其所,要不要?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殺富濟貧破壞市場規則,雖合了國法,卻不知合不合佛法。為討個心安,計劃去五臺山尋經問道。小丹歉意表示因工作繁忙不能請假陪丁元英一同前去。丁元英表明請了假也不能去。在表演時自以為聰明絕頂,在表演的過程中喑暗竊喜,在表演完後為自己高超的演技得意洋洋。心裡預判所作所為皆是善意的謊言,不傷人害人,各得其所,各自歡喜有何不妥。可不曾想,每一次的表演已經是缺了個角、裂了個縫;每一次表演就離品行的塌陷更近了,量的堆積在不覺中最終形成質的變化。
  • 道法自然。人與自然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裡的「自然」(規律),離我們生而為人的「人」(心性),到底有多遠?單從我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來看,我們離這個「自然」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儒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釋家:眷屬般若,方便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實相般若
  • 《遙遠的救世主》:一部包羅萬象「好書」,3次反駁矯正人心
    在這部由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裡,男主人公丁元英,那種天馬行空的思考方式,和對世事、人性洞若觀火的天道思維,一時間就引起了一股『天道』風潮。即便是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電視劇,也依然擁有著為數眾多的擁躉。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這部小說名字叫《遙遠的救世主》。那麼,這個救世主,究竟是指誰呢?為什麼「遙遠」呢?而難的是徹徹底底的順勢而為,充分的尊重了各方人馬的自由意志。最後贏得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他並沒有採取任何像神或者救世主的行為。那麼,什麼是神呢?小說中說:「神」,即是道,道法自然,如來。原來能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就是神。
  • 阿難問佛:如來入滅之後,將以何為師、何為住、何為法、何為文?
    不如趁師父未死之時,請師父為我們指點這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誰為師?第二件事,師父死後,應以何為住?第三件事,師父死後,應以何為法?第四件事,師父死後,我們傳揚佛經時,起頭應用什麼文字?」
  • 何為老子的「道法自然」?
    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成了道家甚至是先秦哲學的一道標杆,在眾人眼中老子是神一樣的存在,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他把宇宙看成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學的精髓是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