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被很多人曲解為,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概念。
但我認為,這本書並不會有這樣的曲解。
一千個哈姆雷特是因為他具備了人性的種種,可以被肆意改造,扭曲,重造,所以他才能出現了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
但《天道》不是。如果這本書中詮釋的道理,也是仁者見仁的道理話。那討論的價值就不存在了。
它就會失去了實用主義。
「美則美矣,毫無用處」。
當年佛祖在靈鷲山拈花微笑,坐下上萬弟子,皆不能領會佛祖到底是什麼深意。唯有迦葉破顏微笑。對釋迦如來說,世尊不言之教,我已經心領神會。
所以。道。並不是所謂的各有所悟。而是殊途同歸的一種歸結。但卻又相互印證,所以道理才真實不虛。
02
日常生活中,闡述屬於自己的觀點,是一件並不複雜的事情。複雜的是如何用精煉的語言,把欲表達的想法和道理準確的告訴世人。
芮小丹,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王明陽觸犯如此嚴重的法律的當下,始終並未感覺自己做錯了什麼。反而因為自己不出賣江湖道義,而從中汲取讓自己靈魂站著的理由。
所以辯論的開始王明陽說:強盜的邏輯,就是直接獲取,冒險,刺激。
這句話聽來,還是灌滿著江湖義氣風範。
在芮小丹回復他的話語中,有著這樣幾個關鍵點:強盜的本質是破格獲取,破格獲取和直接獲取是兩個概念。你們沒有自信與強者在同一規則下 公平競爭,弱勢文化所追求的 就是破格獲取。所以,強盜的邏輯從根本上講就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學。所以,你不算好漢。
這句話點出了什麼?
這句話很像把當下的許多打著微商結構,瘋狂拉攏人頭的一些組織很像。也像一些用入股認購等等的方式手段去迷惑別人,從而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當下很多人把一些大師們的作品,肢解以後融入到自己的培訓教程之中。
他們的文化,並不會讓一個人身價百萬,反而會讓一個人把自己兜裡的錢,全部送給別人。
因為這些人,並沒有從本質上解讀事物的 能力。
03
一針見血的看透事物的本相。需要的是對一些事物沒有雜念的判斷。
但恰恰常人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
王明陽被穿透了心事以後,對芮小丹說:我同意你的觀點?那你給我找的淨土在什麼地方?請拿出來讓我看看。拯救靈魂,是上帝的買賣。但上帝不能讓我臣服。你是否會讓我覺得你比上帝還要神聖。
當初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對王明陽是五體投地的虔誠膜拜。因為他一針見血了指出了當下很多有知識的人,對宗教信仰中最大的矛盾問題。
我信的神,是人的神,還是神的神?
書中這樣描述:芮小丹很簡單的回覆他:我是微不足道的,但你的態度告訴我,你沒有讀懂聖經。所以你沒有權力評價聖經。
後面,引出的就是非常精彩的辯論部分了。
王明陽的觀點:因信者上天堂,因不信而下地獄。雖然有利於基督教的實踐,但這已經不允許世人以自省的機會了。
但芮小丹很快就直接否定了這個淺薄的認識。
此處我們忽略掉漫長而又艱澀難懂的討論過程。直接呈現最終的結果,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翻看一下那些句子和段落。
04
他們辯論提到了一個詞,「窄門」
「基督教相信,太高的覺悟境界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覺悟和太複雜的煉造過程。一一道靠人性根本跨不去的門檻。
所以基督的神,才會與凡夫俗子有了種種約定。有了天國與地獄,的分別。讓凡夫俗子害怕,去履行人與上帝的約定。
可當下的社會中充斥著大量的速成班和速成法。他們甚至在一些言談中,拔高那些虛無縹緲的知識培訓。
當一種文化升華到極高端的位置時候,那種解讀一定是因為他自身的文化與境界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才能讀懂和解讀那些激起高深的言談。
像文章最開始說到的,迦葉對佛祖破顏微笑。說佛祖的不言之教,弟子已經心領神會了。
這裡心領神會,我認為並不是單純的我理解了的意思。而是從什麼中去出發,認真的看透了人生種種。已經體悟到了自己的境界。
所以佛才會印證他一句話: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這種對高端的文化體悟,才是真正的體悟。但這種體悟也絕非朝夕之功可以做到。
當芮小丹說完這一切的時候,才對王明陽說,神告訴世人要進窄門!
王明陽立即反問:什麼是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