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志願軍手中的步槍:最好用的還是「美國造」,原因很無奈

2020-12-14 騰訊網

韓戰爆發後,志願軍於1950年10月下旬入朝作戰。那時,參戰部隊戰士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門,與主要對手美軍相比,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志願軍就是憑藉這些「落後」的武器打得美軍毫無脾氣,最終只能坐到談判桌前。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志願軍手中的步槍。

中正式步槍

中正式步槍,是德國毛瑟1924式的中國版本。1935年由兵工署第十一廠生產,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因蔣中正而得命。該槍長1100毫米,採用旋轉後拉槍機,內藏式彈倉,5發,橋夾裝彈,發射7.92*57MM尖頭型毛瑟步槍彈,該口徑子彈威力極大,槍口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500米。

解放戰爭時期,繳獲自國民黨軍隊的武器,大部分是該型步槍。第一批入朝作戰的第十三兵團50軍,大量裝備該步槍,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繼續,繳獲了不少美式步槍,該槍逐漸被替換掉了。到了陣地戰階段,部隊普遍換裝蘇制裝備,中正式步槍退至二線部隊。

M1903春田步槍

這也是一把老槍,而且歷史悠久,1903年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在德國毛瑟兵工廠的許可下,研發出的一款步槍,因此和中正式步槍非常的像。該槍長1098毫米,同樣的旋轉後槍機,同樣的5發內藏式彈他,不過發射的是7.62*63毫米步槍彈。這種子彈是美軍使用的標準步槍彈藥,M1加蘭德也用這種子彈。

美軍手中的春田狙擊槍

朝鮮戰場上,春田步槍早已不是士兵的主力武器,但是仍有美軍狙擊手使用該槍,而志願軍手中卻有很多這種槍。最早入朝作戰的部隊中,第13兵團39軍、40軍手中都有春田步槍。這些武器繳獲自解放戰爭期國民黨軍隊中的美械師。39軍裝備最多,達到2408支,佔該軍步槍數百分之二十。

影視劇中的春田步槍

春田步槍,又被志願軍稱為三零步槍,該槍因為使用的材料質量非常好,可靠性很高,極少出故障。特別是槍口初速快,子彈威力很大,射程又遠,比其他型號的步槍要強很多。它是志願軍手中最好的栓動式步槍。

M1型卡賓槍

M1卡賓槍,實際上是美軍研製出來給二線部隊的自衛武器,是一種近戰武器,它的有效射程只有200米左右,超過此距離殺傷力極為有限,據說打不透棉衣,該槍同樣繳獲自國民黨軍。

在最早入朝的志願軍部隊中,M1型卡賓槍裝備給基層指揮員、勤務人員和警衛部隊使用,因為近戰火力猛、重量輕方便攜帶的特點,在各軍中裝備量都很大,美械部隊中裝備最多。

經過改進後的M1型卡賓槍增加了快慢機裝置,使用30發子彈長彈匣,可進行全自動射擊,這一型號的卡賓槍為M2型卡賓槍,主要在韓戰中使用。

M1型半自動步槍

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無疑是朝鮮戰場上的明星槍。美軍手中的主要步槍武器,南朝鮮軍隊也主要裝備此槍。但是該槍對於亞洲人來說,重量偏重,南朝鮮軍隊使用起來相當吃力,特別是在逃跑的時候,相當的礙事,所以很多時候南朝鮮士兵倉皇撤退時會遺棄M1型步槍。

前5次戰役,志願軍繳獲了大量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以及彈藥。使用後部隊普遍反映該槍好用、耐用。特別是半自動射擊方式的高射速,往往在近戰時也不再吃虧。

在陣地戰階段,M1型半自動步槍的遠射程發揮了優勢,大規模群眾狙擊運動——冷槍冷炮中,很多的神槍手或是特等射手是使用M1型步槍頻頻狙殺遠距離敵人,給敵人身體和心理都帶來了殺傷。

莫辛納甘M1891/30型步槍

該槍是蘇聯在二戰時期的制式武器,最早誕生於19世紀90年代,1930年進行的改進型被命名為M1891/30型步槍。M1891/30型步槍為栓動步槍,全槍長1232毫米,帶摺疊刺刀全長1666毫米,空槍重3.8千克,槍管長730毫米。該槍口徑為7.62毫米,發射7.62×54毫米步槍彈,彈倉容量5發,槍口初速860米/秒。

韓戰爆發後,根據中蘇協議,蘇聯開始向中國提供武器(有償的),1951年這些被蘇聯淘汰的莫辛納甘步槍開始裝備志願軍各部隊,該槍雖然精度不錯,但是在近戰中完全不是美軍M1加蘭德的對手。而且,由於朝鮮冬季氣候寒冷,經常把這些槍的槍拴凍住,許多志願軍戰士被迫用腳蹬,部隊反應強烈,給這批步槍起名為腳蹬槍,認為還不如國產中正式。

在朝鮮戰場上,最受歡迎的還是那些「美國造」步槍,一方面不論是M1卡賓槍,還是M1加蘭德自動步槍,都更加的先進;另一方面,志願軍的後勤保障壓力很大,裝備「美國造」可以戰養戰,通過繳獲彈藥完成補給,這也是一種無奈吧。

相關焦點

  • 被詬病的步槍,也要看誰在用!志願軍手中「三八大蓋」打出巔峰
    如果遠距離被三八步槍擊中確實感覺威力不大,但如果近距離被擊中,其實殺傷力還是不錯的。 但是這款步槍畢竟還是手動步槍,射速很慢,矮個子的日本兵端著長長的三八大蓋,和美軍手中的M1加蘭德對轟,火力絕對不佔優勢!
  • 志願軍手中「三八大蓋」打出巔峰!被詬病的步槍,也要看誰在用
    如果遠距離被三八步槍擊中確實感覺威力不大,但如果近距離被擊中,其實殺傷力還是不錯的。但是這款步槍畢竟還是手動步槍,射速很慢,矮個子的日本兵端著長長的三八大蓋,和美軍手中的M1加蘭德對轟,火力絕對不佔優勢!即使後來有所改進的日軍九九式步槍,在太平洋戰場也同樣被美軍半自動步槍虐得不輕。
  • 志願軍還是小米加步槍嗎?
    眾所周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武器裝備與美軍有差距。但是,到底有多少差距,很多人並不清楚。有人認為志願軍還是小米加步槍,那麼真實情況如何呢?一、新中國成立時軍事實力不容小覷紅軍初創時期,小米加步槍基本是標配。
  • 從「三八式」到「波波沙」——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經典武器
    志願軍手中的武器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們來看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使用了哪些主要的武器裝備。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從國民黨軍手中繳獲了大量「七九」步槍。
  • 漢陽造步槍
    小戰士鋼盔下的步槍是否漢陽造,還不能肯定,但由張之洞時期起就造出的槍械,曾是中國軍隊廣泛運用的武器。    漢陽兵工廠開始生產的步槍,定名為八八式。1899年江南製造局也開始生產此型步槍,一直到1944年,為當時中國生產時間最長的一種輕武器,也是自清政府的新軍到抗日戰爭時期,國內各個武裝部隊的輕武器裝備的主要槍型。在抗日戰場也曾大顯身手。武漢保衛戰中,亦發揮戰力。
  • 戰鬥英雄邱少雲手中的名槍,如何成為志願軍手中的殺敵利器?
    烈士犧牲後,其被志願軍黨委評為一級戰鬥英雄,追記特等功。烈士生前手中的衝鋒鎗被送入軍事博物館,供後人參加參觀紀念烈士。這張圖片就是邱少雲手中的槍,軍迷朋友們看著是不是有點眼熟?猜猜它是什麼型號?沒錯!熟悉輕武器的軍迷朋友都能一眼認出來,該槍就是解放軍第一款仿製衝鋒鎗——50式衝鋒鎗。而50式衝鋒鎗的原型可是大有來頭的。
  • 「志願軍特等神射手」張桃芳和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
    在志願軍開展的冷槍冷炮狙擊作戰中,張桃芳用這支槍在狙擊點位上戰鬥32天,用436發子彈擊斃敵人214名,創下志願軍冷槍狙擊殺敵的最高紀錄。那麼,以張桃芳為代表的志願軍戰士們,是怎樣用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創造出一個個狙擊傳奇的?這又是一枝什麼樣的槍?
  • 朝鮮戰場上的奇蹟,志願軍汽車司機用13發步槍子彈擊落美軍飛機
    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乍一看題目,朋友們肯定會認為筆者這是在胡編濫造,博取眾人的眼球,亦或是神劇看多了,突發奇想一番。 誠然,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之前,連筆者自己也不相信,然而,這的確是真實發生的事兒,發生在1951年的朝鮮戰場上,絕不是筆者憑空杜撰。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的英雄名叫趙寶印,志願軍汽車司機。
  • 韓戰,志願軍、美軍的武器差距有多大?我軍戰士用的是啥?
    但在美國開始介入戰場後,情況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美軍在登陸朝鮮半島以後我國的東北地區就經常受到美軍的騷擾,雖然美軍一直說是失誤,但是我國也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威脅。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我國決定出兵,那時候其實兩邊都處於戰後重建期,但美國的家底可比我們厚多了,所以大家都知道那時候兩國裝備差距大。所以在韓戰裡,志願軍和美軍的武器裝備差距到底有多大?
  • 志願軍第一狙擊手張桃芳,用普通步槍,432發子彈斃敵214人
    在新中國成立不久後,韓戰爆發,美國飲馬鴨綠江邊,我國毅然決定出兵朝鮮,為新中國打出一片和平環境,1951年2月張桃芳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未來的槍王張桃芳在第一次打靶中竟然三發全部脫靶,在當時衡量一個戰士是否優秀最為重要的一條標準就是槍法是否出眾,張桃芳下定決心刻苦練習槍法,每天幾乎槍不離手,為了持槍更加穩定還製作了簡易的沙袋鍛鍊臂力
  •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單兵輕武器:前期雜牌萬國造,後期統一蘇械
    據有關資料表明,當時我軍的武器裝備種類繁多,型號各易,就以步槍為例:既有美國二戰後期生產的新型步、機槍,也有北伐戰爭時期的老式「漢陽造」步槍。分別為蘇聯、美國、英國、日本、捷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製造。僅步槍口徑從6.5mm到11.43mm多達13種,各種槍械的型號更是多達幾十種。
  • 志願軍用步槍將美軍轟炸機打下,堪稱戰史奇蹟,為何違反軍法?
    抗美援朝時期(1950年-1953年),朝鮮戰場上還真出現過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志願軍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事件,而且還是轟炸機。其實抗日時期也有不少中國軍人用步槍擊落過飛機,但是轟炸機還是頭一遭,這堪稱戰史上的奇蹟。如今收藏在軍事博物館中的一支普通的美國造三零步槍就是最好的證明,史學家將槍枝評價為「步槍家族史上的一個奇蹟」。
  • 志願軍出發前緊急換槍,裝備仍顯落後,美軍以為是朝鮮預備役部隊
    ▲志願軍入朝作戰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隨即宣布將出兵幹涉,還派出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這4個軍都是由東北野戰軍主力縱隊改編而成,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又南下兩湖、廣西追殲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久經戰火考驗,裝備也是全軍中最好的。
  • 為何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還是被美軍火力壓制
    這部電影是為了紀念韓戰爆發70周年的,雖然在近70年來,我國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並不少,但是《金剛川》卻是最好的一部。抗美援朝戰爭作為中國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在新中國的人民心中是有著非常大的分量的,當時我們與軍事力量第一的美國作戰,在我們與美國作戰的三年來我們不佔下風,而且有穩勝美國的趨勢,並且最後我們達成了我們的目標,把美軍趕到了三八線以外。
  • 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用步槍打敵機,三小時擊落、擊傷18架美軍戰機
    這一戰,志願軍戰士用步槍打敵機,三小時內擊落擊傷18架美軍戰機。 8時,8架美機超低空飛臨志願軍第63軍188師562團和563團的陣地上空。此時,志願軍188師兩個團幾千支烏黑的槍口,已為美軍準備了空中墳場。 美軍作戰飛機飛臨我軍陣地後,還沒得意幾分鐘,我軍信號彈騰空而起!562團、563團3000多支步槍、衝鋒鎗、機槍,一起向敵機開火。
  • 志願軍狙擊英雄張桃芳使用什麼步槍?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張桃芳曾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被譽為「志願軍神槍手」、「冷槍英雄」、「上甘嶺狙神」。目前關於張桃芳在朝鮮作戰使用的步槍主要有三種:一是使用的1944式莫辛納甘短槍管步槍(有照片為證),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展出的也是1944式莫辛納甘短槍管步槍;二是使用日式三八式步槍(有照片為證);三是使用繳獲的美式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就是俗稱的大八粒。
  • 志願軍特等功張桃芳,怎樣用一桿莫辛·納甘步槍打出「狙神」傳奇
    莫辛·納甘步槍是一種老式步槍,1891年俄國開始部隊在全面採用,就是這樣的一把槍。在62年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志願軍張桃芳,就是使用這樣一把老式步槍,打一發換一發子彈。硬生生打在上甘嶺537陣地上,狙殺美軍214人。打的美軍都不敢抬頭看。
  • 越南戰爭,美軍最愛的「中國製造」槍械,丟掉手中的M16步槍
    導語:越南戰爭,美軍最愛的「中國製造」槍械,丟掉手中的M16步槍眾所周知,1955年越南爆發內戰,分成南越和北越兩個陣營,美國支持南越取勝實現統一,目的是想瓦解蘇聯的計劃,畢竟那時候蘇聯是堅定站在北越這邊的。
  •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無奈的放生之舉,美國傷兵感到很疑惑
    韓戰中志願軍戰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在全世界面前為新中國正名。再一次告訴世人新中國不再是那個任人欺辱的滿清政府。而對於美軍來說,韓戰則是他們軍史上最黯淡無光的時刻。
  • 志願軍特等功臣張桃芳,怎樣用一桿莫辛·納甘步槍打出「狙神」傳奇
    莫辛·納甘步槍是一種老式步槍,1891年俄國開始部隊在全面採用,就是這樣的一把槍。在62年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志願軍張桃芳,就是使用這樣一把老式步槍,打一發換一發子彈。硬生生打在上甘嶺537陣地上,狙殺美軍214人。打的美軍都不敢抬頭看。 張桃芳,出生於1931年,江蘇省興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