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後代為何未能徵服歐洲全境? 原因竟是這個

2021-02-23 中國網球

蒙古帝國總共發動了三次西徵,第一次西徵是在成吉思汗時期;第二次西徵,也叫太子西徵,是窩闊臺汗時期,四個黃金家族的四個太子全都派到前線去西徵去建功立業,這一次西徵打到了多瑙河畔,掃平基督教世界的歐洲已經指日可待了,是蒙古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擴張,但這次西徵卻戛然而止,因為窩闊臺汗死了,所有的西徵的太子都要回來,回到蒙古高原腹地去召開忽裡臺大會,選舉新的大汗,這可是比開疆拓土重要得多的事。因此所有在外徵戰的黃金家族的子孫都會奮勇爭先地趕回蒙古高原來開忽裡臺大會。

這次和之後一次的忽裡臺大會上,二次西徵的兩位統帥,窩闊臺的兒子貴由和託雷的兒子蒙哥先後被推選為蒙古大汗。蒙哥汗繼位後,汗位就轉移到了成吉思汗幼子託雷家族手中。

託雷家族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這四個人後來都當過大汗,在黃金家族中是獨此一家的。當然,親兄弟之間也發生了激烈的汗位爭奪。

蒙哥汗即位以後繼續蒙古帝國的擴張。他派兩個弟弟出去建功立業,其中忽必烈去徵討南宋,另一個弟弟旭烈兀從中亞出發,向西發動了第三次西徵,這一次一直打到敘利亞,眼看就要徵服埃及和耶路撒冷了。

南宋是很難攻打的,忽必烈採用迂迴戰略,先徵伐大理國,就是現在雲南的大理這一帶,然後從大理再去攻打南宋,忽必烈徵討大理立了大功,蒙哥汗就御駕親徵也是跑到西南一帶,跟忽必烈一起準備發動對南宋的戰爭。

忽必烈遠徵大理

蒙哥汗就到了現在重慶邊上的合川,有個釣魚城的地方。既然忽必烈進展順利,蒙哥汗為什麼還要親自披掛上陣,從蒙古高原一直跑到重慶這個地方?

說白了就是他對弟弟忽必烈不放心,因為忽必烈一直掌管漠南漢地事物,他不是一個特別勇武的武將,卻能運用文韜武略,手下有不少漢人謀臣,尤其是他在滅掉大理國時一人沒殺,而以前蒙古人都是經常屠城的,以殘暴著稱,所以忽必烈有了很高的威望。蒙哥不太放心就跑到了釣魚城來,結果沒想到竟死在了釣魚城。

大汗一死,又要召開忽裡臺大會,又要推舉大汗,正在如火如荼的徵伐大業又都停止,掉頭就往回跑,忽必烈從鄂州一帶返回蒙古高原,旭烈兀從敘利亞往回趕。想想這是多麼遙遠的路程,沒有高鐵,沒有飛機,全靠騎馬走路,還得帶著大隊軍馬往回撤,這是要爭奪汗位的,單槍匹馬趕回去,無異於狼入虎口。這個時候還有個小弟弟阿里不哥,作為託雷的幼子,他是留守在漠北的哈拉和林的,留在首都。

忽必烈和旭烈烏都往回跑,跑到一半情況發生變化了。忽必烈回到自己的地盤,在金朝的時候叫金蓮川,他曾在此建起了一個都城叫開平,現在錫林郭勒盟境內。在手下謀臣的建議下,也不趕回去參加忽裡臺大會了,就在開平稱汗。

此時阿里不哥也在哈拉和林自立為汗。隨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就爆發了激烈的戰爭,旭烈兀離得最遠,跑到一半就得知兩個兄弟都稱了汗,還打起來了,回去已沒有意義,此時忽必烈派來使者,表示希望雙方聯手,換取條件是旭烈兀在打下來的中亞西亞建立獨立的汗國。

旭烈兀同意條件,就在今天伊朗伊拉克這一帶,建立了伊兒汗國,並支持忽必烈當上蒙古大汗,忽必烈與阿里不哥打了四年戰爭,把阿里不哥打敗了,忽必烈奪取了汗位,這一次不是忽裡臺大會上推選的大汗了,而是靠實力,兄弟間拼搶得來的,這就成了蒙古大帝國分裂的一個最標誌性的事件。

此後各個蒙古汗國,只是名義上歸屬大汗統領,實際各自為政,甚至有時還發生戰爭。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何以能徵服大半個地球
    世界古代史上最顯赫戰功的人,非蒙古開國皇帝「成吉思汗」鐵木真莫屬。他出生在一個蒙古部落首領之家,從小父親被害,在這種環境下。鐵木真憑著長年的戰場殺伐和戰爭磨練,總結出了高超的軍事才能。金哀宗曾經嘆道:「蒙古之所以常取勝者,恃北方之馬力,就中國之技巧耳。」
  • 成吉思汗騎兵天下無敵,秘密武器竟是這個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戰略家。他徵戰終生,統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諸部落後,進而徵服了半個世界,創立了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大帝國。成吉思汗成就霸業的原因諸多:首先成吉思汗本人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天才。他從小生活艱,形成了堅毅,勇敢的性格。他生活的年代動亂,漂泊,耳濡目染使他對於行軍打仗非常熟悉。
  • 成吉思汗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蒙古人?
    因為歷史淵源的問題,大家可能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人,但其實,成吉思汗是個標準的外蒙古人。成吉思汗像成吉思汗,即孛兒只斤·鐵木真,又名鐵木真,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遊地區,建立起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
  • 成吉思汗縱橫天下,打到了遙遠的歐洲,為何不打距離較近的印度?
    孛兒只斤·鐵木真,蒙古帝國的建立者,被世人尊稱為「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也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成吉思汗出生於公元1162年,一生徵戰四方,具有傑出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在完成了蒙古各部落的統一之後,成吉思汗於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此後,成吉思汗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先後徵服了中亞、西亞的許多國家,一直打到歐洲的多瑙河畔,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兩洲,地域十分廣闊的龐大帝國。
  • 成吉思汗離世後,為何抬棺人沿途見人就殺?專家:主要這三個原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成吉思汗的形象是騎著戰馬奔騰在草原上,他雖目不識丁卻率領騎兵所向披靡,徵服了歐洲的版圖。可汗在蒙古語中是首領的意思,而唐朝其實各民族就將唐太宗李世民稱為「天可汗」,等同於皇帝的尊稱。不過成吉思汗在歷史上極具爭議的,因為他雖然開闢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版圖,但四處徵伐,所及之處死傷無數。
  • 兩員大將遠徵歐洲,成吉思汗如何控制?馭人不僅要馭心,還要馭身
    #成吉思汗最輝煌的時刻,並不是徵服了強大的花剌子模,而是他的手下兩員大將,僅帶領三萬人馬,長驅直入進入歐洲,經過短短三年時間,行程達8000餘公裡,消滅了數個歐洲小國,並輕鬆擊敗了波斯人、高加索人、古兒只人、欽察人和俄羅斯人。
  • 成吉思汗是大英雄嗎
    提問:徵服歐洲的成吉思汗是否能算中國人的驕傲?
  • 成吉思汗真實死因是什麼?正史記了一筆,野史傳聞或許是真的
    這樣的偉人留給後世人無盡的瑰寶和想像,至今科學家未能正確的找出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墓穴所在。 野史對成吉思汗真實的死因傳言頗多,有傳言稱,成吉思汗死於雷劈,這個說法太過於荒誕,被認為是敵人對成吉思汗的惡意中傷。
  • 成吉思汗的後代在600年後是如何認親的?原來僅靠一首詩相聚四川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原名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只是他的尊號。眾人皆知,是他建立了大蒙古國。
  • 「成吉思汗大交換」
    ——《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徵服》導言蒙古時代在歷史上是關鍵甚至是軸心時代,它在很多方面是前現代和現代之間的分水嶺,是歷史上疆域最廣的帝國(約3300萬平方千米),也是一個跨洲際整體——它可以作為歐洲、中東、東亞、中亞甚至南亞的一部分考察。
  • 成吉思汗有四個嫡子 為何偏偏讓窩闊臺成為繼承人?
    這也是朮赤的封地距蒙古本土最偏遠的原因。3、雖然成吉思汗繼承汗位時並不符合幼子繼承制,但他在安排繼承人問題時更傾向於遵照傳統。4、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有明顯的派系之別。朮赤與託雷較親近,察合臺與窩闊臺較親近。
  • 清朝皇族血緣密碼:為何孝莊姓博爾濟吉特氏卻非成吉思汗的後代?
    △成吉思汗畫像。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族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稱,原作「乞顏·孛兒只斤氏」,又譯做孛兒只斤氏、博爾濟吉忒、博爾濟錦、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包羅、布兒赤金、孛爾吉等。民國成立後又有改姓鮑、包、奇、寶等,亦有沿用此姓者。△孝莊皇后父親宰桑的家族世系表之一。宰桑為蒙古博爾濟吉特氏,此姓氏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稱,是孛兒只斤的常用漢譯用詞。
  • 「一代霸主」成吉思汗後裔竟在林州這個小村莊隱居600餘年!
    在河南林州有一個村莊叫申家崗,村中有申姓1400餘口,村中的老人講,自己是曾經叱吒風雲的成吉思汗後代,為躲避追殺全族人隱居林州已有600餘年,所藏《申氏家譜》記載了其先人逃亡並改姓的經歷。近日,記者走訪了長期研究林州地方史志的王買金,他也向記者透露了這個驚人秘密:在申氏家庭中長期流傳有「打鍋」和「不打鍋」之分,經多方考證這「打鍋申」的始姐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他們這個家族從14世紀中期開始在林州居住了六個多世紀。
  • 成吉思汗橫掃歐亞,為何單獨沒有進攻印度?
    成吉思汗在位期間,曾多次發動徵服戰爭,徵服地域十分廣闊,西達黑海,東至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但令人疑惑的是,蒙古的鐵騎都徵服到了歐洲,那為什麼唯獨沒有進攻離自己又近又富有的印度呢?
  • 沙俄「成吉思汗」徵服對手 重拳威力比肩泰森
    [摘要]無論什麼樣的搏擊高手,在面對俄羅斯「成吉思汗」達佔巴·阿斯契洛夫時,都會感受到徹骨的寒意。無論什麼樣的搏擊高手,在面對俄羅斯「成吉思汗」達佔巴·阿斯契洛夫時,都會感受到徹骨的寒意。「Muay Thai Against Drugs」 淘汰賽世界冠軍、2005 Patong拳場泰拳68公斤級冠軍、2008 WMC 泰拳中量級歐洲72.5公斤級冠軍、2010-2011年TNA世界盃70公斤級冠軍、2012 IAKSA 歐洲72.5公斤級冠軍、2012 W5 歐洲71公斤級冠軍、2013傳奇格鬥71公斤淘汰賽冠軍······對於這名野性十足、充滿侵略性的格鬥高手來說,格鬥是一種本能,
  • 成吉思汗墓為何無法找到?
    但這是成吉思汗的國家,他在馬背上徵服了世界。他的故事充滿了綁架和流血,愛恨情仇交織在一起。這就是歷史。直到他去世後,他的傳奇才拉開序幕。這個日本和蒙古的合作項目名為「Gurvan Gol」(意思是「三條河流」),它重點研究成吉思汗的出生地肯特省,也就是鄂嫩河、克魯倫河和圖勒河的交匯之地。那還要回到1990 年,也是蒙古民主革命爆發的同一年。當時,這個國家和平終結了共產黨政府的統治,建立了新的民主體制,同樣終結的還有成吉思汗陵墓的搜尋行動。
  • 成吉思汗的後代現在都分布在哪裡?
    這個問題並不是特別好回答,因為成吉思汗打下的領土實在太大,他留下的子孫也實在是太多。
  • 成吉思汗創造的世界奇蹟!
    從這一天開始,他帶領他的子孫接連發動了大規模徵服戰爭,鐵蹄所向,勢如破竹,以龍捲風「核」爆炸的威力席捲了整個歐亞大陸,先後有四十多個國家,七百多個民族都歸附於蒙古帝國。他的子孫創立了蒙古帝國、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金帳汗國,以及後來的帖木兒汗國,幾乎整個亞洲和歐洲的大部分都成了蒙古帝國的領地,建立起了一個疆域恢弘日不落的巨大王朝即草原帝國,亦稱之為大陸帝國。
  • 讓歐亞大陸聞風喪膽,徵戰一生的傳奇英雄成吉思汗為何會如此成功
    一位從卑微的起家到建立了歷史上最大的土地帝國,在團結了蒙古高原的遊牧部落之後, 他徵服了中亞和中國的大片土地,他的後代進一步擴大了帝國,並進到了遙遠的地方
  • 世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
    5.美國《華盛頓郵報》評成吉思汗為「千年風雲第一人」。6.美國《時代》周刊:世界影響最大的人物。7.美國《紐約時報》:千年風雲人物成吉思汗。——韓國前總統金大中16.伊兒汗國的重臣、伊朗著名史學家志費尼在《世界徵服者史》一書中說:「倘若那善於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用計策方面當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甚至拿破崙本人也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無這種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