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永豐縣一晚田雜交稻野香優莉絲上發生了赤斑黑沫蟬,該蟲在江西屬於稀少害蟲,不常見。以往的報導中,貴州、四川、安徽等地也有發生,多發生在丘陵山區。一般受害後葉片先變黃,慢慢變紅,重發田塊遠看稻葉變紅,若在水稻抽穗揚花期功能葉受害,會引起水稻減產10%-30%。赤斑黑沫蟬除危害水稻外,也會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
一、水稻赤斑黑沫蟬發生特點
1、危害症狀
主要以成蟲為害水稻,刺吸稻葉汁液。受害葉片開始出現零星的赤斑小點,隨後在葉緣、主脈間形成稜形斑,葉尖失水枯黃、變紅,逐漸延伸為葉片發黃(葉綠素被破壞),而後全葉變紅乾枯。危害加重的稻田一片枯焦,似火燒。孕穗前受害,則抽穗困難;孕穗後受害致穗形短小秕粒多。
水稻生產上如何診斷?建議田間留意觀察成蟲(即水稻赤斑黑沫蟬)及上部葉片為害狀變化(受害後5天左右葉片發黃,7天變紅色)。
形態特徵:水稻赤斑黑沫蟬,全身烏黑翅平展,翅基白斑有兩個,翅端紅斑很鮮豔,一個紅斑是雄性,兩個紅斑是雌蟬,若蟲先白後變黑,四周包著泡沫團。
2、發生特點
水稻赤斑黑沫蟬一般一年只發生一代,以卵在田埂3-10釐米土縫處越冬。5月孵化若蟲,6月羽化成蟲,6月中下旬至7月為害最盛。
若蟲喜歡棲息在根系汁液較多的植物上,取食根的汁液。若蟲能排出體液分泌成泡沫,以此進行自我保護,故有「泡泡蟲」俗稱。
成蟲多在陰天、清晨或傍晚吸食植株上部葉片及花汁液,一般以稻田四周的水稻受害嚴重。成蟲彈跳力強,受驚後會跳躍,給防治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防治措施
在田間發現有白色泡沫時或成蟲發生盛期(6-7月份),可選用高氯·毒死蜱、敵敵畏、水胺硫磷等具有蒸燻效果藥配上呋蟲胺類或其他飛蝨長效藥,應加有機矽等助劑。根據赤斑黑沫蟬早晚取食為害的特點,應在早晚時段打藥,尤其是傍晚打藥更佳,同時要同一片稻田統一施藥。除用藥外,應注意保護蜻蜓、蜘蛛等天敵,剷除田埂及田邊的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