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債市展望:上半年按兵不動 基本面拐點後將迎機會

2020-12-18 騰訊網

導讀:展望明年,隨著疫情影響逐漸發酵,債市重回此前的基本面和資金面邏輯,後續經濟復甦進程如何?是走向通脹還是因核心需求不足走向通縮?利率債供給期限結構優化能否提升市場需求?違約「常態化」背景下信用債市場如何重建信心?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後一年,市場配置格局是否已經養成?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1日電(王菁)臨近年底債券市場交投減弱,一年的「牛轉熊」行情漸入尾聲。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財政貨幣政策寬鬆支撐,收益率水平在3-4月快速達到低點;而二季度中旬以來,隨著一級市場供給壓力升高、貨幣政策回歸中性以及基本面逐漸恢復等多重因素打壓,債市告別「牛陡」、震蕩走弱;四季度的信用債違約風波帶來衝擊,進一步傳導為流動性壓力,至此年末「熊平」行情即將落幕。

展望明年,隨著疫情影響逐漸發酵,債市重回此前的基本面和資金面邏輯,後續經濟復甦進程如何?是走向通脹還是因核心需求不足走向通縮?利率債供給壓力下降以及期限結構優化能否提升市場需求?違約「常態化」背景下信用債市場如何重建信心?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後一年,市場配置格局是否已經養成......

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幾類問題,新華財經對12家機構觀點進行整合梳理,多數機構對明年上半年債市走勢保持謹慎態度,在一級市場供給計劃尚不明朗、社融和M2未見頂、經濟狀況仍有回升動能的背景下,前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利空因素仍偏多,後半年在基本面階段性拐點出現之後有機會迎來新一輪行情。總體來說,明年利率債需求或將好於信用債,收益率預計呈「前高后低」態勢,長久期品種供給大概率回落,表現或將優於短久期品種。

1. 利率債上半年「有戲」嗎?收益率繼續尋頂or供需逐漸平衡?

編者按:疫情帶來風險偏好回落潮,疊加國內外寬鬆不斷,債券上半年開啟大牛市,持續了3-5個月,此後隨著基本面利好增多以及信用風波的擾動,市場走向「熊平」。那麼明年在供給有望回落、社融增速或放緩等背景下,利率債能否儘快打個「翻身仗」呢?

(樂觀)中金固收:明年利率債供給壓力明顯回落國債性價比也更為突出

中金固收研報指出,預計明年赤字率可能重新回落至3%附近的正常水平。假設2021年GDP名義增速為10%左右,明年赤字規模可能在3.4萬億元附近。隨著今年利率債供需矛盾的發酵,利率債收益率已經回升到利率上較有吸引力的位置,尤其是中短端的利率處於歷史中上水平,而國債的性價比也更為突出。加上明年超長期國債和地方債供給減少,明年超長端利率債收益率也有望回落。

該機構建議,投資者應從配置角度可以先從中短期國債、超長期國債和地方債開始配置。交易型投資者可以關注出口和地產鏈條的減弱邏輯,以及觀察工業生產和PMI等指標何時放緩,一旦廣義流動性收緊,且出口和地產回落帶動工業生產回落,債券將明確進入右側交易機會,可以開始增加10年國債和國開債等交易性品種的配置。

(中性)海通固收:收益率拐點未至債熊持續至明年二季度

海通固收觀點稱,債市跟隨經濟波動呈現明顯的周期性特徵,但當前基本面拐點未至。參考以往債券熊市利率的調整幅度和持續時間,也顯示本輪債熊結束或還欠缺火候。

展望明年,該機構表示,經濟復甦有望延續至明年上半年,預計明年政府債發行量難以超越今年,因此基建投資回升力度或較為有限;而今年10月央行首次重提貨幣「閘門」,或意在表態貨幣較難轉松,確認貨幣正常化。2021年利率將「先上後下」,債熊持續至明年二季度,對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明年上半年或最高回升至3.5%,上半年仍以票息策略為主,並逐步關注下半年利率下行的機會。

(謹慎)中銀固收:貨幣政策正常化趨勢不改警惕債市「逆風期」長度超預期

中銀固收認為,2021年貨幣政策在「量」的層面,將通過社融向名義GDP增速回歸,而部分的完成政策正常化。隨著基本面和政策面均向正常回歸,決定了明年利率整體震蕩為主,節奏上「先難後易」,但需警惕逆風期的長度超預期。對於後續的資金面走勢,該機構指出,明年「隱性加息」和波動概率加大,要注意重要會議(比如年底的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措辭。

2. 基本面環境能否持續改善?核心通脹指標將如何引導資產價格?

編者按:在今年的疫情衝擊下,財政與央行配合向市場投放了超出以往的貨幣,一些工業品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漲價,不少投資者開始提前擔心通脹問題。明年基本面環境會出現通脹還是通縮?結構化指標對大類資產價格有何引導?

(樂觀)中信證券:關注核心通脹變化警惕有效需求不足債市已進入磨頂狀態

中信證券指出,相比於基數效應和結構性因素導致的CPI或PPI同比的讀數擾動,明年更應該關注核心通脹的變化,風險更多來自有效需求不足和通縮。基數效應導致的通脹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price in,但對於核心通脹而言,今年的經濟復甦並沒有對核心通脹形成太大的提振,警惕明年政策邊際退出後核心通脹走弱的可能。

對於大類資產配置,該機構指出,債市已經進入磨頂的狀態,明年大概率是前高后期的走勢,3.3%的點位已經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

(中性)中泰證券:基本面明年將見頂回落信用投放早已「常態化」

中泰證券認為,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下,貨幣大幅寬鬆,信用超額投放,政策偏向穩增長。在經濟逐漸回升以後,信用政策已經有所控制,房地產調控進一步收緊,利率大幅抬升。2021年大概率會延續這一趨勢,政策偏向防風險、控槓桿,經濟基本面見頂回落。政策收縮後,之前信用寬鬆「蓋住」的債務風險會有增加,推升的資產價格會有回調壓力,內生利率水平會逐漸趨於回落。

(謹慎)國信證券:收益率先於經濟指標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現券或已超調

國信證券研報展開論證稱,以GDP名義增速作為名義增長率的觀察指標,從最近幾年數據來看,名義GDP高點是2017年一季度,絕對水平高於2013年底,但是10年期國債利率2017年熊市高點明顯低於2013年熊市高點。然後用更高頻的工業增長值和0.8CPI+0.2PPI綜合指數作為名義增長率替代,它和10年期國債的關係總體和名義GDP類似。

對於本輪債券是否超調,該機構指出,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到疫情之前,而經濟指標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並不是看多債券的充分條件。

3. 如何看待下一階段的資金面格局?社融見頂與利率見頂誰先到來?

編者按:雖然11月以來央行操作傳達出了較為明確的維穩資金面意圖,但市場對流動性的預期仍然較為謹慎。財政與貨幣政策的互相博弈下,社融拐點是否很快到來?明年資金面對債市影響能否保持正向?

(樂觀)興證固收:銀行與非銀之間流動性繼續分層配置價值尚可

興證固收研報稱,後續觀察市場情緒緩和的標誌是流動性分層的演繹和信用債淨融資的走勢。其中,R007與DR007之間的利差可表徵銀行與非銀之間的流動性分層。債市的風險點仍在釋放,方向上可以樂觀些,但需要注意避免長期邏輯短期化。明年經濟衝高回落+社融增速下行+通脹風險可控,債券市場收益率中樞趨於下行,債券當前已經有不錯的配置價值。但對於交易性資金而言,臨近年末可能面臨負債端不穩的問題,此外交易盤更需要避免長期邏輯短期化,過於左側可能面臨波動及虧損的風險。

(中性)中信建投:社融和M2增速即將陸續見頂回落 財政政策也將邊際收緊

中信建投表示,在經濟企穩後,政策重心將傾向風險防控,去槓桿穩槓桿重要性提升。在跨周期調節、把好貨幣總閘門的基調下,社融增速和M2增速即將陸續見頂回落。鑑於微觀企業活力是否恢復需要觀察以及微觀、中觀風險將持續釋放,貨幣政策預計將慢踩剎車、相機抉擇,財政政策也將邊際收緊。

該機構指出,明年全球經濟共振復甦仍是基準假設,與此同時,流動性邊際趨緊將是最大的一個定價邏輯變化。資產配置方面,基本面取代估值推升成為核心,債市收益率將前高后低,逐步接近最佳配置區,上半年配置,下半年交易。

(謹慎)廣發證券:2021年政策主線轉為「穩槓桿」 警惕政策收斂力度超預期

廣發證券稱,2021年政策收斂主要為預防應急寬鬆的溢出效應,主線將變為「穩槓桿」,從財政空間、貨幣供給、金融政策三個維度看,最寬鬆的階段已經過去。該機構預計,2021年狹義赤字率回到2.8-3%的水平,專項債回到3-3.5萬億左右的水平。主要風險包括通脹或房價超預期、利率上行超預期、政策收斂力度超預期、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年信用收縮超預期、海外金融市場波動超預期等。

4. 超預期信用債風險事件給一級市場砸出深坑,信心如何修復?存量個券如何選擇?

編者按:年末永煤違約事件對債券市場的影響尤在,一些弱資質信用債標的成為了市場擔憂的風險點,在信用收縮和融資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一級市場取消發行增多,未來如何看待2021年信用環境?在存量市場中怎樣精選優質信用債投資?

(中性)天風固收:再融資難度上升企業分層顯現關注順周期行業產業債

天風固收觀點稱,信用風險的核心在於改善的行業景氣度、收縮的信用環境以及不斷暴露的財務風險間的繼續相互拉扯,部分主體再融資難度上升。2021年產業債的投資機會依然集中在優質主體的票息收益上,當前受永煤違約影響,優質產業債的票息水平處於較高位,具有參與價值。

從行業上來看,該機構認為交通運輸、公用事業、非銀金融仍可維持參與力度。此外行業景氣度回暖、重組中受益、信用事件後遭市場錯殺的相關主體也值得關注,其中順周期行業中市場地位較高、槓桿適中、多元化業務不構成顯著拖累的主體安全墊相對較厚。

(謹慎)平安證券:明年實體經濟將面臨較大信用緊縮壓力

平安證券指出,2021年企業還本付息壓力增大,會自然導致信用環境收縮,如果疊加社融增速顯著下滑,則實體經濟將會面臨較大的信用緊縮壓力。因此,貨幣政策節奏的精準把握,對於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頗顯重要。從債券利率與名義GDP的關係和以往信用周期的經驗來看,中國債市調整尚未結束。下半年隨著名義GDP回落和信用收縮的影響凸顯,債市才具備熊轉牛的條件。

(謹慎)開源證券:信用「收縮」將成為2021年主邏輯 各行業結構分化凸顯

開源證券觀點稱,隨著政策「退潮」、防風險加強等,信用環境或即將進入「收縮」通脹,信用「收縮」將成為2021年主邏輯。該機構預計,明年的信用「收縮」過程中,結構分化會格外明顯。傳統模式依賴度高的區域、行業,受到的衝擊更大;而代表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傳統行業中已基本完成出清過程的行業龍頭,受到的衝擊會非常小。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相關焦點

  • 2021年債市展望:上半年按兵不動基本面拐點後將迎機會
    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幾類問題,新華財經對12家機構觀點進行整合梳理,多數機構對明年上半年債市走勢保持謹慎態度,在一級市場供給計劃尚不明朗、社融和M2未見頂、經濟狀況仍有回升動能的背景下,前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利空因素仍偏多,後半年在基本面階段性拐點出現之後有機會迎來新一輪行情。
  • 債市處在熊市中後期!凱豐投資:明年把握收益率拐點機會
    來源:券商中國2020年的債券市場可謂波瀾不斷,上半年債市走出了過山車行情,由牛市轉熊市;下半年債市則持續下跌,熊市氛圍濃厚。進入11月,信用債市場又連續爆雷,華晨、永煤等違約事件讓信用債市場一度風聲鶴唳。2021年債券能否走出熊市,利率市場將何去何從?
  • 穩字當頭 靜待拐點——2021年利率債年度投資策略
    今年10月央行首次重提貨幣「閘門」,此次重提閘門滯後於貨幣邊際收緊和債市下跌,或意在表態貨幣較難轉松,確認貨幣正常化。短期內政策收緊仍缺乏基本面支持,考慮到明年二季度通脹風險未消,則仍需關注貨幣收緊風險。展望明年,債市供需格局或改善。
  • 海通策略:宏觀流動性拐點逐漸到來 明年牛市由基本面+情緒面驅動
    逼近年底,大家都在展望2021年,非常有代表性的觀點是明年要降低收益率預期,這個判斷是基於兩點:一是A股已經連續上漲了2年了,二是2021年我國宏觀流動性將收緊。最近一周多市場的回調,也是基於宏觀流動性收緊的擔憂。本文將對流動性如何影響股市進行展開分析。
  • 2021年中國預計全年實際GDP同比將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大成基金認為,合當前社融的趨勢判斷,大成基金認為,2020 年4季度經濟復甦進程仍將持續,趨勢或將延續至2021年上半年。預計2021年上半年經濟同比增速數據將較為亮眼(2020年上半年基數低),下半年經濟增長或依舊承壓,主要由於:政府方面,去槓桿仍是中長期政策取向;企業方面,目前仍處「三表修復」期,資本開支意願依然較低;居民方面,收入增長壓力較大。
  • 中信建投2021年信用債投資策略展望:抱樸守真
    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產業債:盈利受疫情衝擊,但已入恢復階段,1-11月份產業債淨融資量1.70萬億,同比大幅增長133.78%。 房地產債:地產基本面韌性較強,同時房企把握再融資窗口,未來三條紅線重塑行業格局,行業分化警惕尾部風險。 城投債:短期維穩政策利好,長期債務肅整控風險。近期永煤事件後,弱資質產投類城投受到考驗,短久期利差過低被一定程度糾正。
  • 2021年是小年?海通策略:牛市繼續 進入基本面+情緒面驅動的第三階段
    10/11的7493點,基本面和股市的拐點也一致;12-15年牛市中,創業板指單季度或累計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均在16Q1達到76%的高點,但是由於15年6月去槓桿,創業板指數在15年6月提前見頂4038點,上證綜指同期見頂5178點。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不過,從滯後36個月的新開工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才會見頂回落,這將對施工周期形成支撐,再加上2020年上半年購地支出的遞延支付,預計2021年全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將維持在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名義增速回升至15%左右展望2021年,消費有望出現明顯好轉。
  • 循道而行——2021年債券與匯率展望
    2021年,預計債市操作不確定性增大,投資需謹慎;多因素影響下,人民幣匯率仍有升值空間。一、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保持長期向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尤其是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中國經濟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
  • 基本面底部拐點!明年多項業務將爆發,ETC前裝市場明年啟動
    基本面底部拐點!明年多項業務將爆發,ETC前裝市場明年啟動,最新款TWS晶片已投向市場,WiFi片已得到美的集團等大客戶實力認證分享一個底部拐點票。國信證券研報分析指出,博通集成目前公司的WiFi晶片已成功切入塗鴉等大客戶,長期受益於家電網聯化;TWS晶片新品即將投入市場,將充分享受TWS耳機滲透率提升以及晶片國產化浪潮;ETC晶片也有望伴隨ETC後裝轉前裝迎來第二春。在經歷了2019年的業績波動後,目前已至業績拐點,後續高增長可期。
  • 李湛:2021利率債市場展望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和經濟下行壓力緩和,債市利率轉而上行,且上行至更高位置,2020年成為債市熊年。避險情緒先升後降,信用利差小幅走高。由於大宗商品和經濟基本面有著更密切的聯繫,隨著2021年疫苗投入使用以及疫情對經濟負面影響趨於緩和,2021年大宗商品價格將有進一步上行。從國內來看,11月末南華工業品指數在2400點左右,較3月份時的低位上行約26%。海外方面,以CRB指數衡量,至11月末大宗商品價格較4月份時的低位上行20%左右。
  • 中誠信國際董事長閆衍:上半年債市違約邊際放緩 關注疫情衝擊下...
    7月14日,中誠信國際董事長閆衍在由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與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舉辦的以「疫情全球蔓延下的中國信用展望」為主題的2020年信用展望研討會上表示。但隨著經濟秩序的逐步恢復,貨幣政策最寬鬆的階段或已過去,債券市場利率在4月底達到階段性低點後,5月、6月又大幅回調,最近在股市大幅上漲背景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更是突破3%。下半年信用市場是否能延續上半年的寬鬆格局,閆衍指出,目前信用市場淨融資額已經相當於去年全年水平。
  • 2021年大類資產價格輪動:股票,商品到債券
    2021年無論宏觀經濟還是貨幣政策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也會導致各類資產價格出現新的走勢。歲末年初,需要展望2021年各類資產價格趨勢,為新一年的投資布好局。 2021年A股走勢:前高后低 2021年一季度經濟強勁增速,而通貨膨脹率又是多年的低位,這種宏觀基本面非常有利於股市的運行。 因此,一季度股市會延續2020年二季度以後的上升勢頭,仍有良好的投資機會,無論是周期股,還是消費、成長股都有不錯的表現。
  • 洪灝展望2021:香港資本市場或表現亮眼,價值板塊將王者歸來
    標配美股,但需警惕美聯儲政策拐點衝擊」的配置建議。對於中國A股走勢,《報告》預測將演繹「從復甦到復興」行情並確認未來中國股市長期向好的趨勢。洪灝表示,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將在短周期內出現周期性上升,通脹壓力逐漸顯現。在當前的經濟周期階段,價值板塊與低估值板塊有很大的重合。價值板塊是被遺忘已久的、估值較低的傳統和周期行業。因此,洪灝繼續倡導價值投資。
  • 年度回顧與展望系列|2020年國債期貨市場總結與展望
    今年收益率曲線形態的變動幅度和速度是罕見的,從3月至7月僅4個月的時間,10年與5年國債利差先走擴約60bp再收窄約60bp,其中交易機會很大。然而,正由於變動幅度大速度快,交易機會也不太容易把握,錯失建倉時點或止盈止損不及時就會面臨較被動的局面。從交易驅動因素看,上半年走陡的機會相對好做,下半年參與做平較合適。
  • 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主要觀點1.世界經濟可能於2021年下半年迎來整體性復甦。全球疫情可能在年中後步入拐點,美國經濟轉為中強度復甦將帶動世界經濟逐步回歸疫情爆發前水平,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可能出現「先高后低」的數值。2.全球經濟運行呈現多維度不同步。
  • 【重磅來襲】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2021年展望
    2、2021年前高后低:全年經濟增速9%左右、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  由於2020年低基數等原因,使得2021年的經濟增速可能指示意義不是很強,市場比較一致地預期2021年將呈現前高后低的典型特徵,這一點我們也很認同。
  • 諾亞財富發布2021年上半年投策報告:股債混合是最優選擇
    12月2日,諾亞2020年黑卡鑽石年會開幕,作為本次年會第一場路演,諾亞研究部分享了《2021年諾亞財富上半年投策報告解讀》,諾亞控股產品篩選與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武林、諾亞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夏春為在場投資人解讀了2021年的市場展望。
  • 2021年指數基金該怎麼投,有哪些機會可以把握?
    市場普遍認為,核心資產的股票往往都具有行業景氣度較高、具有核心競爭力、品牌優勢突出、基本面穩健等特徵。如果想要抓住核心資產的投資機會,可以關注滬深300指數。中信建投:展望2021年,可選消費的持續復甦有望成為全年消費市場的主旋律,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在前期低基數下,可選消費的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
  • 諾亞財富2021年上半年投策報告:股債混合是較好選擇
    原標題:諾亞財富 2021 年上半年投策報告:股債混合是較好選擇   近日,諾亞2020年黑卡鑽石年會開幕,作為本次年會第一場路演,諾亞研究部分享了《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