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處在熊市中後期!凱豐投資:明年把握收益率拐點機會

2020-12-27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2020年的債券市場可謂波瀾不斷,上半年債市走出了過山車行情,由牛市轉熊市;下半年債市則持續下跌,熊市氛圍濃厚。進入11月,信用債市場又連續爆雷,華晨、永煤等違約事件讓信用債市場一度風聲鶴唳。

2021年債券能否走出熊市,利率市場將何去何從?信用債市場黑天鵝不斷,將對債券市場甚至A股造成哪些深層次的影響?今年火爆的可轉債市場,明年又哪些機會?

對此,券商中國記者專訪了百億私募凱豐投資債券投資經理王浩川。王浩川認為,當前債市仍處在熊市當中,隨著社融增速即將見頂回落,明年最重要的機會是把握收益率拐點,時機一到應加大倉位配置力度、拉長久期。

同時,王浩川表示,信用債雖然違約頻發,但沒有系統性的信用風險,此前信用債利差處於低位,永煤事件會導致中低資質的信用債的重新定價,收益率面臨一定的上行壓力,短期內仍以中高評級、短久期品種為主。此外,重視明年可轉債市場的投資機會,重點看好建材、有色、交通運輸、化工等順周期行業。

王浩川簡介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CFA, 先後在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凱豐投資、渤海匯金資管工作,具有18年金融行業從業經驗,經歷過完整的國際和國內經濟周期,有豐富的債券、外匯及各類金融衍生品等的交易經驗,擅長通過高效的組合管理方法及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分散市場風險,實現持續穩健的投資回報。

精彩觀點:

1、當前處在債券熊市中後期,調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債券組合宜保持短久期操作。

2、銀行資金成本仍在不斷抬升,資金面大概率維持中性偏緊,還沒有看到寬鬆的跡象。

3、永煤的違約比較突然,對於國企信仰又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中低資質的信用債將面臨重新定價。

4、部分債券評級虛高的現象過去長期存在,不合理的定價機制有待完善,以後評級可能要更加關注企業自身的情況,而不是依賴於虛幻的國企信仰。

5、過去兩周信用債取消發行較多,光公告取消發行的就有300多億,其中煤炭類的50多億。永煤事件引發的恐慌導致了一輪債券市場的集中拋售,對A股市場有所波及,但整體影響有限。

6、信用債市場一直處在不斷的發展和成熟之中,目前存在定價機制不完善、高收益債市場流動性弱、違約債券處置機制不成熟以及對於債券違約的發行人懲罰力度不足等問題。

7、信用債沒有系統性的信用風險,但信用債利差處於低位,收益率面臨一定的上行壓力,短期內仍以中高評級、短久期品種為主。

8、展望2021年,股票市場全面牛市的概率不大,仍然是結構性的行情,風格從成長向周期的方向切換。相應的可轉債,可能也會符合這種風格的轉換。

9、重視明年可轉債市場的投資機會,在保持一定倉位的情況下,重點看好建材、有色、交通運輸、化工等順周期行業的機會。

10、2021年,債券收益率應該是前高后低,高點可能會在二季度出現,社融的拐點可能很快就會出現了,社融增速的高點一般會領先利率的高點大概1~2個季度。

11、明年債券市場最重要的機會就是要把握收益率拐點,時間點到了一定要加倉位、拉長久期。

以下為專訪詳細內容:

債市仍處在熊市中,明年把握收益率拐點機會

券商中國記者:能否談談今年債券市場的基本面,上半年債券市場走出一波過山車行情,接下來債券市場將如何表現?這種行情下又當如何尋找機會?

王浩川:今年債市的基本面主要圍繞疫情展開,疫情爆發後,為了支持實體經濟,央行在一季度開始降息,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當時債券就走出了一個牛市,然後經濟重啟以後,央行的寬鬆政策就逐步退出了。

另外一方面,今年的利率債發行量很大,包括新增的抗疫國債,還有一些政府的專項債,發行量都大於往年,在這樣的供應壓力下,債券的收益率在五一節以後一路上行,如果投資人沒有及時調整策略的話,就坐了一個過山車行情,會把上半年的收益回吐一大部分。

目前我們處在債券熊市中後期,從數據來看,近期國內經濟恢復強勁,社融增速的拐點還沒到,所以債券收益率還會繼續調整一段時間,組合還需要保持短久期操作。但隨著市場的調整,特別是受近期信用事件的衝擊,部分信用債品種的絕對收益已經比較高了,可以優先配置1年期以內的中高級信用債,即使未來收益率繼續上行,票息的保護也完全可以覆蓋,也避免低倉位等待的時間成本。

券商中國記者:對目前市場的資金面和利率走勢怎麼看?

王浩川:從當前的資金面來看,處在一個中性偏緊的狀態。上半年降息後資金面比較寬鬆,我們看銀行間的7天逆回購的利率,4月份最寬鬆的時候平均1.46%,進入11月以後平均升到2.3%,雖然現在上升的速度比較慢,但還是在不斷的抬升。此外,銀行是我們國內債券最重要的配置者之一,銀行的負債的成本也在不斷的抬升,今年4月份市場資金最寬鬆的時候,國有股份制銀行AAA級一年期的存單發行利率在1.6%左右,現在已經升到3.2%以上了。

資金成本在不斷抬升,所以對目前資金面的看法是中性偏緊,還沒有看到寬鬆的跡象,這也是導致債券收益率上行的趨勢還沒有結束的原因之一。

券商中國記者:對於2021年債券市場如何展望,在大的方向上,你們將如何配置?有哪些好的機會?

王浩川:展望2021年,債券市場收益率應該是前高后低,高點可能會在二季度出現,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社融增速的拐點可能很快就會出現了,社融增速的高點一般會領先利率的高點大概1~2個季度,當然明年如果有新的情況發生我們也可能會調整觀點,但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可能在一季度末、二季度的時候會達到一個利率的高點。

從配置來看,現在絕對的收益率已經較高,開始進入配置區域,隨著收益率逐步上行,我們的組合也已經開始逐步的加倉,首先以中高評級的短期信用債為主,如果判斷收益率拐點來臨的時候,就是加大配置力度的時機。

明年最重要的機會就是要把握收益率拐點,時間點到了一定要加倉位、拉長久期。另外,在收益率拐點過後,整個收益率曲線可能會有一個牛陡的機會出現,可以在國債期貨裡,採用多短期國債期貨、空長期國債期貨的策略,做收益率曲線變陡的利差交易。

中低資質的信用債將面臨重新定價

券商中國記者:近期,信用債市場不斷爆雷,包括華晨、永煤、紫光,包商甚至將二級資本債全額減記,為何信用債市場今年黑天鵝不斷,對債券市場有什麼深層次的影響?會不會出現集中違約的風險?

王浩川:上半年信用債違約其實並不多,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央行貨幣政策對衝後市場資金很寬鬆,所以企業融資反倒比較輕鬆,借新還舊容易,延緩了信用風險暴露的時間。近期,貨幣政策開始收緊,借新還舊難度加大,而且今年又是前面幾年很多企業債務集中到期的時間,所以信用風險的開始陸續爆發出來。

深層次的影響是中低資質的信用債將面臨重新定價,特別是永煤的違約比較突然,對於國企信仰又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導致短期內投資人出現風險規避的情緒,造成對類似企業債券的一刀切,出現集中出庫、集中減持的情況發生,而且重新恢復信心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所以,類似企業的信用利差會明顯的提高,而且可能維持時間比較長。

從整個債券市場來看,今年上半年央行降息,金融機構大量放貸,呈現出寬貨幣寬信用,到了現在是一個緊貨幣寬信用的階段,但是永煤違約事件發生後,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會有所下降,接下來可能會演變成緊貨幣緊信用的狀態,整體影響還比較大的。

此外,對評級機構而言,部分債券評級虛高的現象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一方面反映了此前信用債定價存在的諸多不合理的情形,這種不合理的定價機制有待完善,以後評級要更加關注企業自身的情況,而不是依賴於這種虛幻的國企信仰,這種單純的國企信仰或者大而不倒的邏輯是站不住腳的,今後這種因素在評判信用風險中將逐步弱化。

信用債沒有系統性的信用風險,但此前信用債利差處於低位,收益率面臨一定的上行壓力,短期內投資仍以中高評級、短久期品種為主,可以適當加槓桿,城投、地產、鋼鐵等行業仍可挖掘到不錯的品種。

券商中國記者:在接連違約後,近兩周信用債市場發行如何?信用債引發的恐慌對A股市場有什麼影響?

王浩川:從公開的數據來看,過去兩周信用債取消發行較多,光公告取消發行的就有300多億,其中煤炭類的50多億。取消發行對於企業的再融資而言壓力較大,尤其是等著借新還舊企業,在信用時代,再好的企業都經不起集中擠兌的風險,管理層應會採取一定的措施來穩定市場。

永煤事件引發的恐慌導致了一輪債券市場的集中拋售,對A股市場有所波及,但整體影響有限。很多固收+的產品或者股債混合類的產品,為了應對這種對信用事件恐慌導致的集中贖回,會優先拋售持倉中流動性比較好的股票,這些一般都是藍籌股。

實際上,在11月13日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現象,很多藍籌股被砸的比較多,但是現在看來,因為央行近期投放了不少資金,穩定了市場的情緒,如果永煤事件能夠在一定範圍內妥善解決的話,對A股的衝擊有限,並且慢慢會平靜下去。

券商中國記者:怎麼看未來信用債市場發展趨勢?在信用債投資中,如何降低踩雷的風險?

王浩川:信用債市場一直處在不斷的發展和成熟之中,雖然目前存在定價機制不完善、高收益債市場流動性弱、違約債券處置機制不成熟以及對於債券違約的發行人懲罰力度不足等現象,未來會逐步的解決這些問題。

此外,不少類似的低效國企佔用了不少的金融資源,從而擠佔了民企的額度,而且因為有國企的背景,融資成本低、利差沒有充分反映信用風險,這都屬於不太合理的現象。所以,此次信用債市場連續違約事件,短期對市場有衝擊,但長期看有利於債券市場不斷走向成熟,信評的價值會進一步體現出來,風險事件會促進債券市場更快的發展。

在信用債投資中避免踩雷,就要求我們對信用債的分析更加細緻,除了參考外部評級以外,我們的信用研究員和基金經理,要親自分析、實地調研,把有潛在風險的債券排除在外,同時持續跟蹤、梳理持倉債券情況,及時排查隱患。

重視明年可轉債市場的投資機會

券商中國記者:今年可轉債市場的運行情況如何,目前估值處於什麼水平?2021年可轉債市場有哪些好的投資策略和投資機會?

王浩川:今年可轉債市場比較火熱,因為今年的股票行情亮眼,可轉債跟股市關聯度高,板塊之間表現有分化,也有很多亮點,特別是很多消費類、成長類、周期類、小盤的轉債表現出色。

目前從整體看,可轉債估值有點偏高,同時具備轉股溢價率低和絕對價格便宜的轉債比較少了,很多轉債上市的當天就上漲了10%以上,這也反映了當下A股市場的情緒比較高漲。

展望2021年,首先對股市的大體的判斷,全面牛市的概率不大,仍然是結構性的行情,風格從成長向周期的方向切換。相應的轉債,可能也會符合這種風格的轉換,而且後面轉債的整體的發行量較大,所以轉債的收益整體的預期不要太高,但是肯定還是有很多機會。

在保持一定倉位的情況下,重點看建材、有色、交通運輸、化工等順周期行業,明年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機會。另外,還可以找一些剩餘期限不是很長,轉債餘額佔發行人整體債務比重較大的品種,這樣發行人有比較強的轉股意願,可以博弈發行人會主動下修轉股價格,這也是一個策略。

我們的可轉債投資主要有三種操作方式:

一是看好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在可轉債還比較便宜的早期階段開始介入。隨著公司股票上漲,可轉債達到目標價格,獲得了比較好的年化回報;

二是抓階段性的熱點,做波段操作,需要與我們的股票研究員協作,對市場風格和節奏跟蹤得比較緊才行。

第三就是類似上述的條款博弈類操作。

券商中國記者:能否介紹一下你們固收上的投資策略?

王浩川:我們的債券策略主要分三類:

一類是久期策略,久期策略主要做利率債,通過把握宏觀經濟運行的周期,來判斷收益率周期性運行的趨勢。在收益率高點出現的時候,拉長久期,收益率低點時縮短久期,通過金融債的現券,還有國債期貨等來進行交易。

第二類是信用債的投資,主要選擇景氣度處在上行周期的行業和板塊龍頭來進行配置。同時,根據收益率的運行方向、市場資金面的情況,階段性地運用槓桿策略。

我們不做資質下沉的操作,資質下沉實際上貢獻不了太多的超額收益,目前的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的定價並不充分,同時現有的資管類產品的資金對信用風險的承受能能力其實很低,採用資質下沉策略的性價比不高。

第三類就是可轉債策略,依託我們宏觀研究對權益市場進行一定程度的擇時,依託股票研究力量優選個券,根據選券模型和市場風格進行板塊和券種的配置。

凱豐做固收的三個特色:一是我們在把握宏觀周期方面有較強的優勢,這有助於我們尋找利率債投資機會。在判斷利率拐點的時候,從過去幾輪轉換來看都比較準確。另外,深耕產業鏈細節研究對於我們精選信用債標的和挖掘可轉債品種大有幫助。最後,我們比較擅長衍生品的操作,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可以組合出多種盈利策略,而在熊市當中,則可充分利用衍生產品來對衝風險,這對保持組合淨值穩定尤為重要。

相關焦點

  • 2021年債市展望:上半年按兵不動 基本面拐點後將迎機會
    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幾類問題,新華財經對12家機構觀點進行整合梳理,多數機構對明年上半年債市走勢保持謹慎態度,在一級市場供給計劃尚不明朗、社融和M2未見頂、經濟狀況仍有回升動能的背景下,前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利空因素仍偏多,後半年在基本面階段性拐點出現之後有機會迎來新一輪行情。
  • 2021年債市展望:上半年按兵不動基本面拐點後將迎機會
    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幾類問題,新華財經對12家機構觀點進行整合梳理,多數機構對明年上半年債市走勢保持謹慎態度,在一級市場供給計劃尚不明朗、社融和M2未見頂、經濟狀況仍有回升動能的背景下,前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利空因素仍偏多,後半年在基本面階段性拐點出現之後有機會迎來新一輪行情。
  • 穩字當頭 靜待拐點——2021年利率債年度投資策略
    首先,債市加速對外開放,外資買債仍有支撐;其次,債市供給有望回落、疊加社融增速或放緩,銀行配債壓力或緩解;最後,年金配債力量崛起,均有利於資金流向債市,但資管新規攻堅對債市還存不確定性。  債市拐點未至。我國債市跟隨經濟波動呈現明顯的周期性特徵,但當前基本面拐點未至。
  • 大成基金孫丹: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債市或從熊市轉入震蕩|基金佳問第...
    原標題:大成基金孫丹: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債市或從熊市轉入震蕩|基金佳問第26期 今年7月開始,A股市場面臨周期性震蕩,與此同時,債市點位逐漸走高。自今年5月以來,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整體呈現上行趨勢,截至10月中旬突破3.2%的點位,債市再度走熊。 在此前提下,在偏股型產品持續波動,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逐漸走低,以債券資產為底層的「固收+」產品受到了市場的青睞。
  • 債市抄底機會來了嗎?當前股票風險溢價水平處在歷史高位
    當前股票風險溢價水平處在歷史高位提問:站在當前時點上,您如何看待短期和長期的權益市場機會?陳錦泉:長期來看,目前股票相對債券更具有吸引力。提問:現在結構性行情裡,資金都集中湧入部分行業,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把握尋找好的機會?陳錦泉:擁擠、抱團的現象A股歷史上也出現過好幾次,從16年的漂亮50、到17年的核心資產,再到19年的成長股等。
  • 東方基金劉長俊:債市配置價值仍在 優選中短債基
    在權益市場大幅震蕩的背景下,相對穩健的投資就成了眾多投資者的首選,契合此類需求的固收產品也因此備受市場青睞。東方恆瑞短債擬任基金經理劉長俊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季度以來,債券市場處于震蕩行情中,但短期調整或基本到位,把握結構性機會。目前來看,十年期國債配置價值尚可,利率債可參與做陡曲線,信用債方面關注短久期高等級的機會。
  • 重陽投資王慶:當前我們處在第一象限,後續可能這樣演繹
    作為追求絕對投資收益的基金管理人,我們在看到機會的同時要提示風險。最後給大家提示一個風險——歷史上每一個波瀾壯闊的投資機會,到最後都會演變成大泡沫,而所有泡沫的破裂都是被上升的利率所戳破的。」非常榮幸有機會參加這個會議,跟大家分享我的觀點。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一個基金產品的收益率和基金持有人的收益率不太一樣。可能有些基金產品有60%的收益率,但是持有人收益率僅有10%。
  • 海通策略:宏觀流動性拐點逐漸到來 明年牛市由基本面+情緒面驅動
    逼近年底,大家都在展望2021年,非常有代表性的觀點是明年要降低收益率預期,這個判斷是基於兩點:一是A股已經連續上漲了2年了,二是2021年我國宏觀流動性將收緊。最近一周多市場的回調,也是基於宏觀流動性收緊的擔憂。本文將對流動性如何影響股市進行展開分析。
  • 投基方法論|中信保誠基金韓海平:明年債市可能有熊牛轉化拐點
    尤其是怎麼樣去保持平常心,控制好情緒,在投資上是非常關鍵的。疫情期間我閱讀了大量08年金融危機和關於疫情的歷史資料,覺得恐慌始終還是會過去的。所以我們在市場下跌過程中也是不斷地增加一些長期的投資機會。從事後來看,當時我們的堅持和堅守還是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效果。問:你們固收團隊的整體投資風格是什麼?
  • 債市波段交易該怎麼做?
    債券市場波段交易的難點及原因   (一)準確把握買賣時點的難度較大   影響債市收益率高低及上下波動的因素很多,包括經濟增速、物價水平、資金價格、市場預期、匯率變動等。作為債市投研人員,思考影響債券收益率變動的因素如何演繹及有沒有波段交易機會,是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 方正富邦基金王靖:下半年債市投資策略趨向防守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王宇露近日,方正富邦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王靖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經濟基本面逐步復甦、處於歷史低位的債券市場收益率對配置資金吸引力有限等多重因素是導致債券市場震蕩下行的主要原因
  • 中信期貨:延續拐點邏輯預判資產配置
    雖然眼下還處在海外疫情形勢持續嚴峻、金融市場動蕩尚未解除的高波動率時期,但是市場的潛在機會也已經在逐漸浮現。二季度不妨在行動上繼續謹慎的同時,態度上更積極一些。雖然全球疫情預期的拐點還沒有達成一致,但是在各國封城措施之下,相信情緒的拐點也會指日可見。預計二季度主要影響因子仍將延續一季度的疫情、流動性和政策預期,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也將從上述特徵出發,在疫情發展的相對樂觀情形假設下,重點對當前的流動性環境和「中國機會」邏輯做梳理,並進而得出二季度的投資主線。
  • 中信保誠基金:債市仍將延續震蕩格局
    來源:新浪基金上周一至周四利率債收益率窄幅波動,走勢平穩,周五受大宗商品火爆等因素影響,市場情緒低迷,利率債收益率上升。中信保誠基金認為,預計年底債市仍將延續震蕩格局。站在當前時點,從基本面來看,預計年內到明年1季度經濟和通脹仍處於上升階段,疊加海外需求復甦,海內外補庫存周期共振,短期內基本面對債市仍難言樂觀;資金面方面,央行貨幣政策呵護態度超出預期,資金面持續寬鬆,存單利率有所下行,但年底擾動因素仍存,流動性分層壓力依然存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對債市情緒有一定影響。
  • 凱豐投資吳星:投資要走出舒適圈,不斷進化!
    五年過去了,凱豐的能力圈從期貨逐步延伸至債券、股票、國內外宏觀,形成了以宏觀策略為鮮明特徵的投資風格。凱豐投資也成長為百億級的私募基金,公司目前已擁有110餘位員工,70餘人的投研團隊。 日前,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吳星,在三個多小時的採訪中,他相當認真,講述了自己的早期經歷和凱豐資產的成長。
  • 大咖錄丨都說2021年要降低預期收益率 牛年機會如何把握?
    張曉泉 平安基金:從更長期一點的視角來看,中國現在正處於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關鍵時間點。在這樣一個關鍵時間點裡面,我們覺得資本市場的重要性越來越強,我們也有可能是處在權益投資非常好的時代。我覺得未來市場機會還是非常多的,這裡面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 巨杉資產:流通股的投資收益率需要高度關注公司的再投資收益率
    來源標題:巨杉資產:流通股的投資收益率需要高度關注公司的再投資收益率 當市場中傳統上「最好評估生意」的公司股價大幅上漲,預期收益率顯著下降後,對一些類收費橋梁式的硬資產價值股的預期收益率的評估,則顯得較為迫切。
  • 嘉實基金李金燦:年底短債基金交易性機會顯現
    又到了年終歲尾辭舊迎新的時刻,隨著年末財政支出加快、債市供需格局改善、央行呵護年末資金面,短債配置價值再度凸顯。從二級市場淨買入數據看,進入12月以來,基金短債淨買入量繼續攀升,永煤事件造成的拋債影響漸消。國債和政金債的主要淨買入機構中,基金、境外機構增持力量加大。在業界看來,年底短債基金有非常好的交易性的機會,值得有意向的資金主動去把握。
  • 施洛德投資:中國「撐起」亞洲債市
    在投資中國人民幣在岸企業債券時,他建議大家可留意以下四大點。首先是信貸質素,中國政府近年已積極改革市場,容許國際評級機構進入內地市場,而隨著近年中國債券市場也開始出現違約事件,市場趨向自由化。如今,中國的AAA評級的企業債券已逐步降至佔企業債總體約六成。
  • 明澤資本馬科偉:明年是中國開啟高質量發展元年 腳踏實地才能把握...
    來源:發布易12月12日,由安徽明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澤資本」)舉辦的「夏耕——2021年度明澤資本投資年會」策略報告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明澤資本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馬科偉發表演講並主持了圓桌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