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經,先從序卦傳開始,六十四卦解析上

2021-01-07 悸心青春

從今天開始試著解析《易經》,也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和分享的過程。

還是先介紹一下,《易經》為群經之首,是傳統的經典,相傳是周文王所著。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也就是每卦六爻。而《傳》就是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

那麼咱們先從六十四卦開始,八卦是先人所創,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八個代表了八種自然界之物,天、澤、火、雷、風、水、山、地。相對應然後組合形成共六十四卦。分文乾宮八卦、兌宮八卦、離宮八卦、震宮八卦、巽宮八卦、坎宮八卦、艮宮八卦、坤官八卦。古人解釋:「卦者掛也。」等於沒有解釋。實際上是說,卦就是掛起來的現象,八卦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有八個東西,這八個東西的現象掛出來,就是八卦。

今天的寫的就是《序卦傳》,分為上下兩篇。先來解析一下《序卦傳》上篇先認識這三十卦,明天解析下篇的三十四卦。

原文: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解:這個天就是(1乾卦)為萬物之父。而地就是(2坤卦)為萬物之母。然後就是(3屯卦)也就是萬物開始產生了,表示生機。

原文: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解:萬物出生,必然懵懂。所以蒙就是(4蒙卦)就是蒙昧。因為蒙昧所以開化,這個需就是(5需卦)講的是一個提取營養。

原文: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解:這個提取營養必然會有爭執,給誰多少的問題。所以訟就是(6訟卦)也就是生存競爭。競爭必有人,也就是師(7師卦),聚眾開戰。然後人多就要管理,也就是比(8比卦),要讓自己人和平。

原文: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解:處理了內部,那麼開始積蓄力量了,所有有畜也就是(9小畜卦)講的是原始積累。已經正軌了,那麼必然要有禮,所以這個禮就是(10履卦),講的禮儀。有禮儀才會安泰。所以這個泰就是(11泰卦),也就是和諧。

原文: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解:但和諧不是永存的,所以這個否就是(12否卦),表示不可永存。但是又不能永遠不和諧,所以同人就是(13同人卦),講一個分久必合。最後團結匯聚,萬物也就會歸來,所以大有就是(14大有卦),講這個萬物歸來。

原文: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解:有偉大事業的人不可驕傲自滿,所以要謙虛謹慎,也就是(15謙卦),有偉大事業又謙虛的人一定會快樂,也就是豫(16豫卦),講一個愉快。有了愉快一定會願意追隨別人也可能是會有隨從,也就有了隨(17隨卦)。

原文: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解:因為喜好而追隨,一定會有事。那麼解決這個事就有蠱,也就是(18蠱卦),講的是處理事情。那麼處理完事情後,一定會成就大業,所以有了臨,就是(19臨卦)。

原文: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解:事物大成後會被觀摩,所以受之以觀,就是(20觀卦),觀摩後產生一個融合,所以用噬嗑,也就是(21噬嗑卦)。

原文: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

解:事物不能隨便相結合,也就有了(22賁卦),來修飾結合。雖然經過修飾後,到達了極限,那麼就會盡,最後剝。也就有了(23剝卦)。講一個減弱。

原文: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

解:存在的事物又不可能化作虛無,所以到了底層會反彈,所有有復(24復卦),返初復始。這回恢復就不會如先前那麼多事端了,所以受以無妄,也就是(25無妄卦)。

原文: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解:無妄後便開始積蓄,所以有了大畜,也就是(26大畜卦),先前小畜是原始積累,而大畜就是積累豐富。這次積累豐富了就開始保養自己。也就是(27頤卦),頤者養也,頤養天和。

原文: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解:大病初癒,不養不可能,動就有問題,所以有了過,(28大過卦),也就是一個過中不當。如果一直犯錯,那麼就有危險降臨,也就是坎,(29坎卦)。水流向下。但是到了底層就要找光明,也就是離,(30離卦)。離就是依附光明。

我來個簡單概括,也是通讀以後的總結,乾、坤比如父母(乾卦、坤卦),而屯(屯卦)比做剛出生的孩童。那麼這個孩童出生之後,必然懵懵懂懂也就是蒙(蒙卦)。懵懂的孩子必然要教化,也就孩子有需要。那麼就是需(需卦)。一群懵懂的孩子都有需要,而需要不同,那麼該怎麼給,是一個問題,所有要生存競爭,也就是訟(訟卦)。而競爭一個人肯定無力,那麼就團結一切相同的人,也就成了師(師卦)。可以說這個時候成了一個部落。那麼部落肯定要有管理辦法也就是比(比卦)。當有了正確的管理辦法,那麼一定會是一個合理的部落,那麼就會產生積累。也就是畜(小畜卦)。有積累的部落就開始尋找禮(履卦),而不是渾渾噩噩。有了禮儀那麼這個部落也就和泰安康了。就是泰(泰卦)。

當部落和平太久了,就會開始有搞事情之人,也就有了否(否卦)。那麼搞事情的人成功與否,最後追尋的是一個大同的局面。當這個經歷了紛爭的大同出現了(同人卦),那麼就會擁有更好的。迎來了這個更好的(大有卦),那麼這個領頭之人,就不應該驕傲自滿,時刻保持謙虛謹慎(謙卦)。保持住謙虛謹慎的人才會擁有長久的快樂(豫卦)。就是因為這樣部落的人才會感覺到快樂,會追隨首領(隨卦)。而不是在去想著搞事情。

但是那些單純因為快樂才聽命的人一定會搞事情,所以要處理事情(蠱卦),發生問題並解決問題就是一個提高的辦法,所以說解決了問題就會提高(臨卦)。當你提高了就會有人來找你學習方法,或者觀摩你處理的辦法

(觀卦),最後產生一種融合(噬嗑卦)。但是又不能隨便結合,所以要處理結合所產生的問題(賁卦)。但是處理後的事情最後還是會存在問題,最終一個爆發(剝卦)。這個爆發就會減弱實力,但是又不會消失,但是物極必反,到了底層還是會反彈(復卦)。因為反彈很難,所以起來之後就沒有那麼多事情了(無妄卦)。當沒有事情所困擾,那麼就開始積累了,成為一個富有的部落,當部落富有了就要開始休養(頤卦)。在休養的時候一定不能大動幹戈,如果動了可能就出現大問題(大過卦),導致危險降臨(坎卦)。這個危險來了,那麼就要放棄主權(離卦),必須去依附更強大的部落了。

我的理解是把這個東西擬人化,更簡單的去理解他們。但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就如昨天所寫的把老子的《道德經》理解成自己的股經。所以看完並不需要認同。對大家有幫助就好。至此上篇三十卦,結束,明天解析下篇的三十四卦。

相關焦點

  • 《易經序卦傳》釋義:熟讀《易經》的起點,巧記《易經》的良策
    《序卦傳》是孔子所撰的《易傳》十翼之一,它是對《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推衍,並加以概括與總結。《序卦傳》依據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對卦名含義及卦與卦之間前後關係進行闡,它對掌握與領悟《易經》中的哲理,理解和學習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很大的裨益。
  • 天風姤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44)
    主方在自身發展變化過程中,越過了頂峰,開始走向衰落,如果主方想扭轉當前不利形勢,就必須振作起來,恢復當日威風,積極主動地去創造新的成就  。姤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第44卦。天風姤(姤卦) 天下有風。這個卦是異卦(下巽上乾)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天下有風,吹遍大地,陰陽交合,萬物茂盛。姤(gòu)卦與夬卦相反,互為「綜卦」。姤即遘,陰陽相遇。但五陽一陰,不能長久相處。
  • 易經智慧:讀《佛陀傳》感悟六十四卦中的比卦
    小編在讀《佛陀傳》這本書時,發現悉達多從小就是位心存善念的智者,不僅有一些心存善念的人擁護他,就連一些飛禽走獸都不會傷害他。聽過悉達多講經的人大多數都成了比丘。以至於很多人都願意親輔他。無論是奴隸還是犯過錯的人,只要親輔過佛陀悉達多的人最後都擺脫了貧苦。
  • 《易經》:六十四卦對六十四DNA密碼,可能是古文明產物?
    《易經》暗含生命密碼?六十四卦對應六十四DNA密碼,古文明產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易經》之學,在歷朝歷代,一直是居於近乎壓倒性的地位。那些在歷史中攪動風雲的大人物,往往都曾拜讀過《易經》這本奇書,並從中受益良多。
  • 《易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原文與譯文)
    唐代陸德明錄《經典釋文·註解傳述人》:「文王拘於羑裡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彖辭、象辭、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謂之十翼。」易傳·說卦傳第一章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從前聖人的創作《易經》,是窮極幽深,參贊於神明的境域,所以上天產生了很多的蓍草.
  • 破解《易經》第38卦之睽卦:怎樣開啟一個脫胎換骨的人生?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序卦傳
    【說明】本傳已見前文六十四卦譯文解讀,此處不作複述。另:在六十四卦解讀中,出於解釋的需要,本書對《序卦傳》中的文字有重複引用的現象,如:在屯卦中引用「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惟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
  • 地雷復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24):養精蓄銳,待時而動
    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二十四卦。地雷復(復卦)寓動於順。這個卦是異卦(下震上坤)相疊。震為雷、為動;坤為地、為順,動則順,順其自然。復卦,闡釋恢復的原則。恢復的原則,必須根絕過去的錯誤,重新回復到善道。恢復的法則,應當從小的過失開始,過失尚未嚴重之前,及時反省改善,否則積重難返。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集
    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的第一集:包羅萬象,易經的基本概念。一、八卦的來歷1、易經是周朝以前知識的總結。2、易經卦爻辭文字太精簡。易傳是孔子及其門人所作的。3、易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象數是指卦象和佔卦。兄弟如手足,震卦和艮卦。兌卦,沼澤,為少女,為口,為羊,為喜悅。坎水危險,兌卦沼澤喜悅。四、周易和易傳連山,歸藏,周易。伏羲畫六十四卦,文王做卦辭爻辭。
  • 《周易》六十四卦的兩種卦序:一種已經破解,一種依然成謎!
    《周易》六十四卦,相傳是周文王在被商紂王囚禁於羑裡時,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所創。六十四卦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是為卦序。在歷史上,《周易》的卦序並不只一種。目前我們所能詳細了解的有兩種,即通行本《周易》卦序和馬王堆漢墓帛書本《周易》卦序。
  • 《易經》六十四卦代表怎樣的意義?
    儘管我們對於八卦耳熟能詳,但《易經》這本書裡並沒有講到八卦的知識。古經部分只有六十四幅卦象,還有關於卦象的文字說明。除了這些內容,古經文並沒有交代什麼是八卦,它們從哪裡來,以及八卦與六十四卦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係等問題。盡人皆知的八卦知識是《易傳》裡記載的。
  • 【六爻八卦】四大吉卦是哪四卦,易經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上卦
    易經中有六十四種卦象,每一種卦象都有著不同的吉兇禍福含義。其中有四種卦象是最為吉利的,我們稱其為四大吉卦,即坤艮謙卦、山火賁卦、火地晉卦、火天大有卦。 從上古時候起,人們就已經通過六爻八卦來進行算命了,後來衍生出了易經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中的每一種卦象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有的代表著吉利,有的代表著兇險,其中最為吉利的卦象要屬四大吉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謙卦、賁卦、晉卦、大有卦等等。
  • 離為火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30):外剛內柔,牛最牛
    >(3)山水蒙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4)水天需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5)天水訟_易經六十四卦(6):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地水師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7)水地比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8):眾星拱月之象風天小畜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9):積蓄力量,伺機而動天澤履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0):剛健守中,前途光明地天泰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1):天地交,萬物通也天地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2):否定不一定是壞事天火同人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3):重視大同,不計小異
  • 詳解八卦卦象-易經為什麼是六十四卦
    上一次講了學習易經的第一把鑰匙是:起卦佔卜。因為這是一種直接可以應用於實踐的方法。起卦的方法,介紹了比較簡單的數字除餘法。根據數字,可以起出「單卦」、「重卦」。應用「單卦法」,可以學習熟悉「八卦」;應用「重卦法」,可以學習熟悉「六十四卦」。周易的精髓並不在於卦爻辭。精髓在於它這套符號系統。卦爻辭是一個範例,那個時代應用周易,收集起來的記錄。好,今天接上次的。
  • 揭秘《易經》第40卦之解卦:解開世事紛擾,成功成仁只在一念之間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巧妙運用錯、綜、交卦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反映了人生哲理與自然運作法則。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反映了世間萬物變化的因果關係、相反相生的規律,在陰陽相生相剋原理的基礎上,根據卦理推衍宇宙人生發展變化規律。《易經》的六十四卦彼此之間不是相互孤立靜止不變的,因此才會發展出錯掛、綜卦、交卦等等易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變化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 易經六十四卦,只有一卦的每個爻都是「吉」,是哪一卦,有何深意
    我們知道,周文王姬昌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經過潛心鑽研、反覆推算,最後推演創立了「易經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是把「伏羲八卦」兩兩相疊,八八六十四,正好「六十四卦」。「伏羲八卦」是地地道道的「無字天書」,而周文王的「易經六十四卦」則不但有圖像,還有文字,這些文字是對「六十四卦」中每一爻的注釋,被稱為「爻辭」。當然,也有人認為「爻辭」並非周文王姬昌所寫,而是出於他的兒子,即周公旦之手,甚至還有人認為「爻辭」其實是孔子寫的。關於「爻辭」究竟是何人所寫,我們不去深究,因為這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話題。
  • 揭秘《易經》第44卦姤卦:生命中那些令人目眩的相遇,因何而來?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易經》:萃卦的智慧解讀
    在《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五卦——澤地萃卦中,為人們打開了一扇可以窺見智慧的窗,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澤地萃卦中相關的知識。澤地萃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五卦,卦象為下坤上兌,由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坤為地為順,上卦為兌為澤為悅,為水澤聚合在地上之像,所揭示的乃是居於上位之人與處在下位之人如何能相聚相合而有所成就的智慧。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15:謙卦,謙受益,滿招損
    關注一下,開心永久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一卦,沒有之一,當夜這一卦也很有意思,我記得曾仕強教授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日本有個學者隱居在深山裡,有天傍晚,他發現很多青蛙都從池塘裡蹦出來,還有很多其它動物,也像大遷移一樣,從山裡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