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童年記憶丨寒冬裡吃講聚

2021-02-27 上海崇明

寒冷的天氣裡,幾口熱騰騰的羊肉下肚,渾身都會暖洋洋的了。崇明的羊肉好吃,紅燒,清燉,煲湯,熬粥,隨便。先前崇明人家叫「吃講聚」,現在稱品美食!

霜降一過,天氣一天冷似一天。地裡的莊稼登場了,農活空閒了,在這樣的日子裡,生產隊裡的男人們便醞釀著要「吃講聚」了。

  

「吃講聚」是當年崇明農村裡老百姓在農活閒暇時的一種聚餐方式。它其實和上海人所說的「劈硬柴」一樣,幾個人聚在一起,撮上一頓,花費由各人分擔。之所以叫吃講聚,是因為崇明島上原來就把吃得好叫「吃講」。聚在一起「吃講」自然就叫「吃講聚」。

「吃講聚」好像有約定俗成,它都以吃羊肉和老白酒為主。羊是有名的崇明白山羊。隊裡會有幾個男人湊在一起,到東到西打探,誰家有養得肥肥壯壯的羊要賣,相中了便買回來,放到生產隊的畜牧場上宰殺。把羊皮剝下來,把羊油掏出來,把羊腸拎出來,賣給供銷社的土畜產品的收購部。所換得的錢,大概已能抵上大半隻羊的價錢。把羊肉羊雜碎放在一起,燴熟後再添入矮腳青菜,尺八大鑊子裡燒上滿滿的一大鍋。紅燒羊肉的赤醬伴著青菜的翠綠,讓人一筷一筷欲罷不能……人們大呼小叫地開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了。酒當然是崇明老白酒,燙得暖暖的,泛著細細的泡沫。據說這樣吃過幾次講聚,一整個冬天開河做岸、挑泥掘溝都不怕寒冷。

  

現在,生產隊早已解散,當年那種聚在一起吃講聚的場景,已和我們漸行漸遠了。

其實,崇明白山羊也有其它考究的吃法。

  

人們或把它煮熟後冷切,那潔白凝脂的羔片蘸上甜麵醬,引得人口水直流。肥而不膩的白切羊肉何止一塊二塊能解得了饞?

  

人們或把它清炒,那脆嫩爽口的羊肝伴著青青蒜葉,惹得人滿口生津。慢悠悠地倒上一碗老白酒,就著這清炒羊肝,可一飲大半天。

  

人們或把它煲湯,那活色生香的羊骨和著崇明香酥芋,攪得人直咽口水。一調羹一調羹地喝著這湯,數九寒天裡也會渾身冒汗。

或許還有人喜歡以羊肉清湯為底,下著麵條來吃。一筷一筷地吃,既美味又飽腹,會樂得人讚不絕口。

  

如果在節假日裡,有人無法抵禦美味的誘惑,吃得多了,過量了,那麼,可以燒上一碗羊血豆腐湯,這紅白間雜的湯,可是清洗腸胃的最好佳品。

  

當然這些吃法在「吃講聚」時就不太可能做到,那麼精緻,那麼細膩,那麼講究……

 

「吃講聚」圖的是一種氣氛,是一份熱鬧,是一個場面……

聽說過冬吃羊肉賽人參的民諺嗎?

  

羊肉既是一款美食,也是一味補食。明朝的大醫學家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中說,羊肉具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氣,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可滋養補身。

  

崇明的白山羊肉可以製成羊肉羹。先將羊肉剔筋去膜後洗淨,汆入沸水鍋內去除血水。撈出漂淨,切成1釐米左右的小塊。再拿一個蘿蔔洗淨切成片,和少許陳皮用紗布袋裝好扎口,把它們和羊肉同置鍋中,注入清水,放入蔥姜,用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移小火上煨2—3個小時,至肉熟爛,撈去紗袋,除去蔥姜,加入胡椒和其他調味品即可食用。這羊肉羹對平時脾胃虛寒、患有脘腹冷痛、腹瀉等症的病人有很好的食補效果。

崇明的白山羊肉也可製成蜜棗羊肉。它的用料比較考究。除羊肉外,還需蜜棗、橘餅、蓮子、白糖、蜂蜜等食材。先得把蜜棗去核,填入橘餅;再將淨羊肉切塊,蓮子掰成兩瓣。羊肉塊焯水、瀝乾,放入八成熱的油鍋中過油、撈出。蓮子擺在盆內,周圍圍上蜜棗,上面放置羊肉,撒白糖後上籠蒸。三個小時後端出,將熬過的蜂蜜淋上即成。這蜜棗羊肉潤腸通便,可讓人們在大飽口福之餘得到食補的療效。

 

崇明的白山羊肉還可以熬粥。將羊肉洗淨,切成碎末備用。粥以崇明當年所產的新粳米淘淨入鍋,加適量水煮為好。至米半熟時,放入羊肉末,攪勻,粥熟後稍稍燜半個小時即可食用。羊肉粥早晚溫服,能起到溫補腎陽,補血調經的功效。

  

你會燒羊肉嗎?

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

可查看百年羊肉的秘方哦~

跟隨冬天的腳步,來崇明吃羊肉吧~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美圖、美文投稿請發送至郵箱:cmxwb2010@163.com

相關焦點

  • 黃漢亮|崇明人話「崇明蟹」
    先得說明一下,崇明方言裡,「蟹」念成「哈」 (ha,下同) ,「啥」同樣念成「哈」(下同),「什麼事」崇明方言說成「哈事體」,「什麼東西」崇明方言說成「哈麼事」。崇明的螃蟹類動物,有清水蟹、蟛蜞、蛸蜞、遮糾(招潮蟹)等,始有崇明,它們就和崇明島的溝河、灘涂休戚與共、唇齒相依了,崇明島成了它們的發源地。
  • 滾鐵環,消失在現代社會裡的童年記憶
    這一群在我們眼前成長起來的孩子們,猶如溫室裡的鮮花一般,受到了父母的精心呵護,在這富足的社會裡與國家科技的發展共同成長,於是乎自從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做與了現代的各種電子產品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在他們的童年記憶中,也可能只有平板電腦,智能學習機,智慧型手機等高科技設備了。
  • 童年記憶裡的地瓜藤
    電話裡,老外婆絮絮叨叨的說了一串諸如地瓜藤之類的草藥名字。聽著聽著,童年時代那些鄉村生活的回憶又浮現在眼前。 其中每年六七月間,田間地頭草叢中那悄悄散發著馥鬱甘甜的香氣的地瓜讓人記憶尤為深刻。未熟的地瓜,硬硬的,顏色發紫,沒什麼味道,還不能吃;而成熟後的地瓜則柔軟紅潤、濃香撲鼻、馥鬱可人,味道香甜,既能解饞,又能藥用(地瓜果1),在那個年代的農村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野果,其原植物地瓜藤也是農村沿用至今的一味草藥。
  • 崇明建設鎮的「官尖」記憶
    官尖,地處崇明中部南北向的張網港和白鑰港之間,坐落於官尖河北沿,東有蟠龍鎮和長興鎮,東北有浜鎮,西北有下三星鎮,西南距縣城七公裡左右,現在屬於崇明建設鎮富安村官尖九組範圍。 官尖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比較熟悉。
  • 那些童年記憶中的美食,好吃到燙嘴!
    自由,是可以找要好的玩伴耍盡興,不會被大人拿著黃荊棍半途「請」回去;自由,是可以根據喜好選擇菜品,不會因為異於爸媽的口味被定性為「挑食」……自由,是晶瑩的露珠打溼褲腳、是草木的清香縈繞耳鼻,是童年裡那麼多關於美食的往事。
  • 他把童年記憶畫下來,勾起多少啟東人的念想
    他把童年記憶畫下來
  • 80後的童年記憶,你還記得多少?幸福童年對孩子成長挺重要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童年記憶是不可磨滅的一種印象,相信每個人都是在歷經人間百態後對自己的童年格外回憶。想著小時候點點滴滴的往事,回首過去再不可得的那段時間,也變成了最珍貴的東西。童年記憶對每個人的重要性,往往是再多的金錢也無法換取的。
  • 【吃在崇明】香酥芋艿飄香
    崇明人好食香酥芋,秋來與老鴨煨湯潤燥養生,與洋扁豆紅燒糯香四溢,與五花豬肉共舞去膩提鮮,與花生紅薯玉米毛豆清蒸拼盤,無論哪一種吃法,都將崇明香酥芋艿的芳香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崇明芋艿,美譽「香酥芋」崇明芋艿,是在當地被選育優化的紅梗品種,比一般芋艿更加酥軟芳香、有粉質感,吃起來略帶絲絲甜香,當地人稱之為「香酥芋」。
  • 那些年,在崇明過年是多麼隆重而神聖
    家裡祖輩、父輩的年紀越來越大,陪伴他們的時間卻不可能增加,最好的辦法便是到春節之時,趕緊回家,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在大年初一暖暖的陽光裡,陪著家人嗑瓜子、嘮家常,臉上無法隱藏的那一份幸福與滿足,也許就是過年的全部意義。
  • 天冷喝湯好推薦,崇明這些冬日裡的暖湯總有一款適合您~
    寒風起,羊肉肥,每到冬季,是崇明品嘗羊肉的好時節。崇明白山羊肉質鮮美,燉一碗羊湯獨具特色,口味醇正、鮮而不羶。 崇明羊肉有個特色就是帶皮吃,經過燉煮的羊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真是人間美味。燉羊肉的湯,下點白菜、青菜或者芋艿、白蘿蔔,味道真是一絕。崇明因自然的饋贈,食材新鮮優質,食材滋補,味醇鮮美。來自崇明明珠湖的魚頭湯鮮美至極,喝一口超滿足。
  • 崇明白山羊,好吃就是任性
    五一期間朋友發來微信,說烤了只崇明山羊腿,好吃得想做崇明人,我嘲笑她太矯情。不過崇明白山羊當年確有「江南羊肉第一味」的美譽,現已入選上海市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兒時的記憶中,只有冬天才會吃羊肉,在崇明人的味覺世界裡,在這季節沒有食材可以跟羊肉相提並論。  早在唐代,白山羊就跟隨首批先民一同登陸崇明島。千年以來,白山羊因其肉質鮮美,適應力強等原因成為島上老一輩人普遍養殖的家畜。
  • 崇明等你來……
    點擊關注崇明旅遊,發現更美的崇明 荷 東灘雨後的荷花多了幾分嬌羞 潮溼的空氣吹拂淡雅的荷香 亭亭出水的荷花,或全開,或半開 或僅露出粉粉的小骨朵…… 在雨露下,冰清玉潔,惹人愛,撓人心 每一朵都想珍藏在記憶裡
  • 食在丨"金湯冒菜"抗寒上線!
    一碗金湯冒菜,上頭一整天 文 / 辰辰最近寒冬將至,武漢大幅降溫,沒有什麼比來一碗鮮辣酸爽的金湯冒菜更為爽的事情了!金燦燦的金湯光是看著就問你饞不饞?別看顏值這麼饞人,熬製這一晚金湯需要的工序可是並不簡單,雲貴小米辣、海南燈籠椒、崇明金瓜這三大原材料,秘制而成酸爽辛辣的金湯湯底。經過6小時精心熬煮,色、香、味俱全的酸辣金湯湯底就這麼熬煮好了!想不想來品嘗一下這金燦燦、暖呼呼、辣嗖嗖、酸爽爽的金湯?!
  • 龔莉|童年的記憶—蝴蝶結
    作者:龔莉,崇明建設鎮人,1963年生,1978之前一直在崇明建設富民就讀,1979年考入建設中學,後來借讀於崇明凌雲中學,1981年考入上海師範大學本科,1985分配至上海技術師範學院(現在就是上海師範大學奉賢校區)任教,1994調入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 八零年代的記憶-我們的童年時光
    八零年代的記憶。童年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無論生活的環境,家庭條件如何,大部分都是快樂,美好,無憂無慮,難以忘記的。夏天的時候有很多的螢火蟲到處飛舞,在夜裡一閃一閃,非常的美麗,我們會找一些小玻璃瓶,穿上一些螢火蟲放到瓶子裡,在黑暗的屋裡,散發出隱隱的光線,非常美麗,現在我很少見到螢火蟲了。
  • 90後記憶中的言情偶像劇——童年記憶裡的「兒女情長」
    伴隨著優秀的90後成長起來的是一批優秀的電視劇,每天放學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機等著看自己追的電視劇,最近這幾篇文章會分類盤點一下我們童年記憶中熟悉的味道,希望能在回憶這些年少時光的同時能給現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迷茫的自己帶來一些勇氣和方向。
  • 崇明島大愛城丨大愛美好社區「速度與激情」在崇明紅土網球場上演
    在這樣的季節裡,崇明島上卻點燃了似火的熱情,跳躍著活力的律動。   10月20日,由崇明島·大愛城主辦的【生活更有FUN 進擊的網球】活動在崇明前衛紅土網球中心成功舉行,上演了一場紅土地上的「速度與激情」。
  • 崇明年俗|摜火球
    摜火球是很多崇明人兒時難忘的記憶,每年元宵節夜,農村的少年們就會到空曠的田野裡,進行一年一度的摜火球活動。
  • 童年,那些記憶中的快樂!
    童年,那段人生最純潔的時光每到六一,不光小朋友們歡喜雀躍,連成年人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在這個節日裡也不甘寂寞!歲月的流淌,把我們歲數一步步烙上了年輪的痕跡,可那顆童年的心一直未曾磨滅。只可惜,童年只有一次,我們已經長大,再也回不到自由自在,天真爛漫的童年了。可童年的那段美好記憶,歡聲笑語的歲月,是我們這輩子最快樂最忘不掉的回憶!
  • 我們童年記憶裡的動畫,拍出來都是為了帶貨?
    小時候看動畫片 你可能會時不時吐槽下 廣告的出現影響心情 但你知道嘛 其實你童年記憶裡的那些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