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旭生技公司Tau蛋白PET示蹤劑在華獲批臨床

2021-01-09 健康一線視頻網

今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新旭醫藥創新產品Tau蛋白PET示蹤劑18F-APN-1607注射液獲得一項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此前,該產品已獲得美國FDA授予孤兒藥資格。另外,新旭生技公司已授權百時美施貴寶(BMS)旗下新基(Celgene)公司在全球臨床試驗中使用該產品。

根據CDE官網信息,此次為18F-APN-1607注射液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擬開發適應症為:本品用於正電子發射斷層(PET)顯像,利用病人腦部出現異常Tau蛋白纖維纏結物質的特點進行定位診斷與評估。擬用於與Tau蛋白病變相關的阿爾茲海默病(AD)及其他神經退行性病變和認知障礙疾病的診斷和進展程度評估。

截圖來源:CDE官網

18F-APN-1607(18F-PMPBB3)是由新旭生技公司研發的一種PET顯像示蹤劑,具有在多種Tau蛋白病變相關的疾病中造影出Tau蛋白變異的功能。Tau蛋白是一種高度可溶的微管相關蛋白(MAP),主要作用於軸突遠端,維持微管穩定性和靈活度。研究顯示,神經元中過度磷酸化的Tau累積將造成神經原纖維變性,並與多種神經變性病相關,如慢性創傷性腦病(CTE)、 原發性年齡相關tau病變(PART)、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皮質基底節變性(CBD)等。

根據新旭生技公司公開信息,18F-APN-1607的獨特性在於,不僅可以辨識阿爾茲海默病的Tau堆疊蛋白質,對於其他具有4-repeats(4R)的tau蛋白質堆疊的罕見疾病也具有較好的辨識能力,包括PSP、CBD、以及大部分的額顳葉失智症(FTD)。因此,18F-APN-1607有望廣泛應用於偵測Tau相關疾病的Tau蛋白分布模式上。這將大大幫助對Tau相關疾病的藥效評估,並有望在將來真正應用到臨床上讓患者獲益。

在美國,18F-APN-1607的國際多中心2期臨床試驗於2019年12月啟動,該試驗旨在比較不同AD患者與健康老年受試者大腦內Tau蛋白堆積程度的差異。另外,根據Clinicaltrials.gov網站,目前這款產品正在進行多項臨床試驗,針對疾病除了AD,還有帕金森病和進行性核上性麻痺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旭生技公司已於2018年12月與BMS旗下新基公司籤訂非專屬授權協議。該協議授權新基公司在全球臨床試驗中使用18F-APN-1607,以協助進行臨床收案和藥效評估。

此外,新旭生技公司還致力於與全球先進影像中心建立一個臨床試驗網絡,就18F-APN-1607進行相關醫學研究,同時發展新的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Tau蛋白PRT影像的分析工具。

▲新旭生技公司在研產品(圖片來源:新旭生技公司官網)

新旭生技公司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開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藥物和影像診斷工具。目前,該公司產品線包括2種治療產品,及3種診斷產品。此外,該公司還有新的治療藥物和診斷產品正在孵化中。

參考資料:

[1]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 Retrieved Oct 20,2020, from http://www.cde.org.cn/news.do?method=changePage&pageName=service&frameStr=21#

[2]新旭生技研發的阿爾茲海默病診斷示蹤劑 18F-APN-1607 已啟動多國多中心的二期臨床試驗. Retrieved Nov 21,2019, from https://www.cn.aprinoia.com/news/pr-1607phase2-20191121

[3]新旭生技(APRINOIA)授權新基公司(Celgene)Tau蛋白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示蹤劑 [18F]-APN-1607. Retrieved Dec 25,2018, from https://www.cn.aprinoia.com/news/pr-celgene-20181225

來源:醫藥觀瀾

相關焦點

  • 拓展Tau蛋白PET示蹤劑的使用與研發 新旭生技喜迎新夥伴
    臺北2020年12月16日 /美通社/ -- 新旭生技有限公司(APRINOIA Therapeutics)今日宣布,已授權渤健公司(Biogen; Nasdaq: BIIB)在全球非排他範圍內使用公司的tau蛋白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示蹤劑—18F-APN-1607,以深入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
  • 新旭生技宣布授權渤健有條件使用tau蛋白PET示蹤劑
    12月16日,新旭生技宣布,已授權渤健在全球非排他範圍內使用公司的tau蛋白PET示蹤劑18F-APN-1607,以深入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雙方已針對識別變異tau蛋白在腦部堆積的位置和數量而合作開發新型PET示蹤劑,這項授權標誌著雙方的夥伴關係進一步深化。
  • 英矽智能與新旭生技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應用新型AI生成系統來發現...
    臺北, 2020年12月30日 /美通社/ -- 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與新旭生技建立了研究合作關係,旨在通過Insilico Medicine新型生成人工智慧(AI)技術,針對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的異常蛋白加速新一代化合物的發現。
  • 10款新藥在中國申報臨床 來自歌禮、賽諾菲、安進/百濟神州等
    轉自 | 醫藥觀瀾今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多款新藥在中國申報臨床試驗,並獲得受理。這些創新藥包括CD137激動劑、FASN抑制劑、BTK抑制劑、tau蛋白正電子攝影示蹤劑等,來自天演藥業、歌禮、昂科免疫、賽諾菲(Sanofi)、恆瑞醫藥等公司。本文節選部分產品作介紹。
  • 「醫藥速讀社」FDA公布mRNA-1273數據 榮昌生物ADC啟動3期臨床
    【2020年12月16日 / 醫藥資訊一覽】FDA公布Moderna新冠疫苗詳細數據;武田創新糖皮質激素配方獲優先審評資格;榮昌生物ADC新藥啟動3期臨床;和譽生物FGFR抑制劑獲批臨床……每日新鮮藥聞醫訊,速讀社與您共同關注!
  • 首個Tau抗體臨床試驗失敗 阿爾茨海默症Tau藥物還有哪些希望?
    阿爾茨海默症相關形式的tau蛋白可能會從一個神經元擴散到另一個神經元,留下異常tau蛋白和破壞的痕跡。如果這個假設是真的,在tau蛋白擴散的過程中結合該蛋白的療法可能會延緩或防止神經退行性病變。臨床上已經有至少8種旨在捕捉細胞外tau蛋白的抗體。有兩種疫苗可以教會免疫系統產生自己的抗體以對抗細胞外tau蛋白,目前也在試驗中。
  • 澱粉樣β蛋白和tau蛋白在阿爾茨海默氏病中的協同作用
    澱粉樣β蛋白和tau蛋白在阿爾茨海默氏病中的協同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3 17:14:04 近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Marc Aurel Busche等研究人員總結了澱粉樣
  •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4 13:21:34 瑞典隆德大學Oskar Hansson、Shorena Janelidze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血漿磷酸化tau181
  • 結構學揭示Tau蛋白病的病因
    結構學揭示Tau蛋白病的病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2 17:05:04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Anthony W.P.
  • Tau蛋白如何損害阿茲海默病患者的腦細胞?
    ▎藥明康德/報導 澱粉樣蛋白沉積和由tau蛋白構成的神經原纖維纏結是阿茲海默病(AD)最典型的病理特徵。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導致AD發病的機制也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新型口服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在中國獲批臨床
    CK-274是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箕星藥業與Cytokinetics公司於今年7月就CK-274在大中華區的研發和商業化籤訂了獨家許可協議。  早前箕星藥業新聞稿指出,CK-274源於一項廣泛的化學優化項目,該項目對治療指數和藥代動力學特性進行了細緻的觀察,這些特徵有望轉化為臨床開發中的「next-in-class」潛力藥物。  此次CK-274在中國獲批臨床,擬開發用於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 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tau蛋白與微管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助深入認識...
    每個微管是由十三條平行的微管蛋白原絲組成的空心圓柱體。tau蛋白有助於讓微管保持穩定和成束地組裝它們。突變或翻譯後修飾,比如降低tau蛋白對微管的親和力的高度磷酸化,被認為導致tau蛋白纏結物形成。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低溫電鏡技術對結合到微管上的天然的全長的成熟的tau蛋白進行成像,成像整體解析度為4.1埃。
  • 唐氏症候群成人阿爾茨海默病臨床及生物標誌物的變化
    唐氏症候群成人阿爾茨海默病臨床及生物標誌物的變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0 16:42:49 西班牙聖克魯i聖帕醫院Juan Fortea團隊分析了唐氏症候群成人阿爾茨海默病臨床及生物標誌物的變化。
  • 磷酸化tau階段變化與阿爾茨海默症演變有關
    Bateman團隊合作發現,可溶的磷酸化tau標記將tau、澱粉樣蛋白以及主導遺傳的阿爾茨海默症階段演變聯繫起來。 研究人員在主導遺傳的阿爾茨海默症進展研究的四十年中,對腦脊液標記中tau蛋白多個位點的磷酸化狀態進行了量化。 他們確定了tau階段模式,其中特定部位的磷酸化變化發生在疾病進展的不同時期,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遵循不同的軌跡。
  • 《科學》子刊:AD新診斷窗口——Aβ與P-Tau早有關聯
    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特徵病理生物標記物為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 Aβ)斑塊和tau蛋白纏結。蘭德大學臨床記憶研究所Oskar Hansson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發文,利用橫斷面以及縱向生物標記物數據,對比在人類以及AD動物模型中Aβ病理和腦脊液tau(CSF tau)的研究發現,Aβ病理變化可能會誘導人可溶性tau蛋白的釋放、磷酸化及其幾年後的聚積。該研究增加發展有效治療並提高早期AD分期的可能性,提早臨床對AD的治療。
  • 禮來β澱粉樣蛋白抗體donanemab 2期臨床...
    該試驗入組了272例患者,這些患者是根據認知評估以及澱粉樣斑塊成像和tau成像進行選擇的。研究的主要終點是從基線到第76周綜合阿爾茨海默病評定量表(iADRS)的變化。iADRS是一種臨床綜合工具,結合了認知測量工具——阿爾茨海默病評估量表認知子量表(ADAS-Cog13,認知能力),以及功能測量工具——阿爾茨海默病合作研究-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CS-iADL,功能能力)。
  • 皮質基底節變性中存在新型tau蛋白絲摺疊
    皮質基底節變性中存在新型tau蛋白絲摺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5:17:40 英國MRC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Sjors H. W.
  • 2020全球臨床醫學領域TOP10研究熱點
    其中,涉及臨床醫學的10個熱點研究前沿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  關於靶向tau蛋白的PET成像研究,2019年以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結合特性研究為主,2020年則側重研究該技術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其中,磷酸化tau(P-tau)生物標誌物檢測方法。
  • 治療阿爾茨海默症 抗Tau疫苗啟動1b/2a期試驗
    編譯丨範東東在收穫了令人鼓舞的疫苗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數據之後,日前,總部位於瑞士的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AC Immune SA宣布,將啟動旗下阿爾茨海默症(AD)疫苗ACI-35.030更高劑量組的1b/2a期臨床試驗。
  • 阿爾茨海默症在研藥物盤點:從抗β澱粉樣蛋白到基因療法
    1、澱粉樣蛋白靶點根據「澱粉樣蛋白假說」,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Aβ)的產生引發了一系列導致AD臨床症狀的事件。最接近支持這一觀點的藥物是渤健/衛材的aducanumab,該藥能與聚集的Aβ結合併使其從體內清除。幾年前,根據2個3期試驗的結果,aducanumab似乎註定要加入抗Aβ同類產品的垃圾堆中,這2個試驗都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