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斯:有的菜鳥已經當了一年多菜鳥了

2020-09-05 直播吧

直播吧9月1日訊 在今日訓練後,凱爾特人主帥史蒂文斯接受了記者採訪。

對於系列賽對手猛龍隊,史蒂文斯表示:「傳球是對陣他們的關鍵。」

史蒂文斯還表示,球隊在退防方面有很大問題:「技術統計上猛龍的快攻得分只有7分,但我們統計了一下,大概是有30分才對。」

對於球隊的新秀,史蒂文斯說:「我們有開玩笑,球隊裡的一些菜鳥們已經當了超過一年時間的菜鳥了,這對他們來說挺糟糕的。但他們肯定會成為二年級的,我保證。」

(泰拳警告)

相關焦點

  • 菜鳥驛站幹了一年,太累了
    前幾天豐巢爭議很多,有的說方便,有的卻因收費感覺極不方便。這種情況造成的取件困難給多方造成不便:幹了一年的菜鳥驛站,身體的累比不上心累,我們鎮上的菜鳥驛站除了兩家快遞公司沒有放進去以外,每天的件量在500-600件左右,距離市區偏遠一天只發一輛車,老闆都是計算從成本的,驛站人員安排的只有兩個人,大多驛站都是兩個人吧。
  • 菜鳥驛站怎麼變成了菜鳥終點站?
    還有南碼頭路上的這個菜鳥驛站,同樣,大量快遞被直接投放到驛站,需要居民自取。如確有上門送貨需求可以商量,但送貨時間無法保證。「中通全部在這裡,其它快遞公司他們還在正常派送,中通在你們這一塊區域已經沒有中通快遞員了,大貨師傅只能把人家的件送完,人家自己的區域忙完了,然後才能給我們來帶這邊的貨。」這家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說。
  • 我在菜鳥驛站做社區KOL,一年賺了200萬
    菜鳥驛站的站長最明白這個道理。 疫情期間,面對社區居民普遍存在的「菜籃子」問題,有的驛站站長就充分發揮了其聰明才智。 武漢的小趙,自購了1噸多大米、1.5噸麵粉、1000斤油、800斤麵條等生活必需品,放在菜鳥驛站。
  • 菜鳥裹裹的「1234戰略」
    9月20日,菜鳥裹裹召開了一場好玩的品牌戰略發布會,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在發布會現場宣布了「1234戰略」:未來一年,100城寄快遞可按需送達上門,20萬寄件點將覆蓋全國,30城上線環保袋,服務4億用戶。
  • 菜鳥裹裹APP宣布升級,成為菜鳥裹裹、菜鳥驛站、菜鳥鄉村用戶統一...
    本網10月20日訊 菜鳥APP來了。菜鳥10月19日宣布,為了給消費者更好的一站式快遞「查、收、寄」服務,10月20日起,菜鳥裹裹APP將升級為菜鳥APP,成為菜鳥裹裹、菜鳥驛站、菜鳥鄉村用戶統一的線上服務入口。
  • 老馬:「菜鳥主帥」忙忙碌碌這一年
    在這特殊的一年,難忘的一個賽季,從北京的寒冬到青島的盛夏,從2018-2019賽季聯盟墊底,躍升到本賽季的CBA八強,「菜鳥教練」馬布裡以他鮮明的個性、為北控男籃注入的拼搏精神、為CBA聯賽帶來的活力,連同他在賽場上不斷更換的各款指揮服,都給球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現在的菜鳥裹裹真的很「菜鳥」快遞不快也不遞
    站在菜鳥門口打個電話,你的快遞放菜鳥驛站!我就盡到告知義務了,離家就20米都不願意送!小件兒還行,大件兒根本搬不動!強烈要求快遞送貨上門,除非客戶同意不能直接放在菜鳥驛站!以前都是送到家,現在都送到菜鳥驛站,也不問你同不同意?
  • 開一家菜鳥驛站賺錢嗎?菜鳥驛站靠什麼賺錢?
    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快遞包裹量已經突破了600億件,而業內人士預測,在2020年我國的快遞包裹量將突破700億個。而這麼龐大的快件數量,自然要有健全的配送體系去支撐,如今大街小巷各種各樣的快遞驛站,就是支撐起龐大物流的最後一個終端。目前菜鳥驛站分為社區站點,校園站點,社區服務商3種模式店鋪。
  • 菜鳥國際
    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菜鳥網絡」)於2013年由阿里巴巴集團牽頭成立。菜鳥是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專注於搭建四通八達的物流網絡,打通物流骨幹網和毛細血管,提供智慧供應鏈服務。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效協同,菜鳥與合作夥伴一起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升消費者的物流體驗,為製造業創造更大利潤空間。菜鳥的目標是與物流合作夥伴一道,加快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
  • 菜鳥驛站進軍萬億社區市場
    菜鳥驛站站長幹了7年,站點的快遞收發,從最初的五六十票到現在每天一千多票,加上社區團購的生意,她的月收入將近一萬五。這天下午3點,她最新的一單團購剛剛成團,金額高達1萬,按照10%左右的抽成,她能拿到1000塊佣金。同一個時刻,在杭州,菜鳥宣布驛站進行品牌升級,超越快遞服務,進化為社區生活服務商。
  • 菜鳥總裁萬霖:全球化是菜鳥新三年計劃的重點之一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菜鳥是一家數字基礎設施公司,這張物流網絡就是水電煤,必須隨時隨地提供高水平服務」,6月23日舉行的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總裁萬霖表示,將聯合快遞公司加大技術投入,進一步提升全天候物流服務能力,未來三年要將跨境包裹提速1倍,菜鳥驛站將升級為數位化社區生活服務站
  • 一樣的菜鳥驛站,不一樣的社區服務站。菜鳥驛站加速布局社區經濟
    6月23日,菜鳥驛站宣布,從快遞服務升級為數字社區生活站:通過團購、洗衣、回收等,帶來家門口可信任的便利服務。這意味著,菜鳥驛站將超越快遞,面向社區商業、家庭消費等豐富場景,告別單一服務,拓展商業空間。武漢市民去菜鳥驛站時不僅可以收寄快遞包裹,還可以團購、洗衣。
  • 「菜鳥」發展史——三問之
    2013年—2019年,「菜鳥」不斷獲得資本加持,阿里加持股比上升到63%。根據「菜鳥」官網披露,「菜鳥」最近一輪增資在2019年11月,阿里通過增資和購買老股的方式,投入人民幣233億元,持股從約51%增加到約63%,「菜鳥」及其他股東也參與了新一輪融資。未來,「菜鳥」始終以行業整合者的姿態持續投資物流鏈上下遊,開始由「輕」變「重」。」
  • 申請開一個菜鳥驛站的流程是怎樣的?能否賺錢?
    我表哥81年的,2020年4月開始乾菜鳥驛站,現在一年不到,預估賺了25萬左右,下面詳細說下我表哥是如何一年不到就盈利25萬的,當然也會附上較為完整的菜鳥驛站。入駐菜鳥驛站先去官網看下基本需求資料,記錄下來後去準備好,比如某寶帳號、身份證等等,然後去尋找店面。
  • 《菜鳥》:柯有倫的小龍套生涯
    《菜鳥》就是底層演員的辛酸打拼史,看這部電影,就能了解到現如今的龍套演員們是有多慘,或許給那些立志當演員的人來說,是一個警示錄。可以說《菜鳥》是一部現實題材的喜劇作品,並且是非常貼近於現實的作品。柯有倫和陳雪棟飾演的群眾演員在上海的影視基地混飯吃,兩人雖然有多年的群演經驗,但是一直都混不到露臉,這一點和其他群演有太多相似之處。影片《菜鳥》集中展現龍套群演的悲催人生,但是這種底層辛酸的生活在導演項華祥的鏡頭中卻以喜劇的方式呈現出來。
  • 菜鳥網絡的猶豫和糾結
    但菜鳥強勁甚至凌厲的發展勢頭已經開始讓部分快遞公司有所忌憚。一位快遞公司負責人在跟同行的討論中曾不止一次地聽到「要防著菜鳥」。用馬雲的話來說「菜鳥是一個理想主義項目」、「至少需要8-10年的時間來實現」。換言之,菜鳥具體目標是有的——通過天網(線上大數據)和地網(線下倉儲)來整合一直以來散亂龐雜的國內社會化快遞;但是怎麼做、通過哪些路徑去實現目標則需要摸索。
  • 【前沿】菜鳥裹裹升宣布「1234戰略」
    菜鳥裹裹宣布升級:將為4億人打造國民級快遞生活方式9月20日,菜鳥裹裹2020發布會上,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宣布「1234戰略」:未來一年,100城寄快遞可按需送達上門,20萬寄件點將覆蓋全國,30城上線環保袋,服務4億用戶。
  • 楊琳琳:菜鳥驛站無「菜鳥」 身殘志堅共創業
    特殊的菜鳥驛站裡,女碩士帶領殘疾夥伴服務居民   在江北新區珍珠南路9號附近菜鳥驛站裡,她帶著幾名殘疾人夥伴忙碌著。   從2019年開辦到現在,這個主要負責收發快遞的菜鳥驛站每天至少有300票快遞流轉,每年能夠創收近6萬元。   時光迴轉若干年前,在菜鳥驛站裡工作的幾位殘疾人完全不是現在的狀況。楊琳琳還在大學讀書,拄著拐杖才能勉強站立行走;其餘人則是悶在家裡靠家人照顧,任由無聊漫長的時光充斥自己的人生。
  • 菜鳥驛站怎麼開?菜鳥驛站月收入多少錢?
    深圳菜鳥驛站老闆娘透露,他們做這個菜鳥驛站2年了,目前平均一個月能賺3萬多塊錢,深圳人流量大,網上買東西的人多,所以他們的收入很穩定,比打工強。網友評論:網友1:一直糾結要不要在家附近開一個菜鳥驛站或農村淘寶,現在網購的人越來越多、覺得可以試一試,但之前有人開了農村淘寶沒多久老闆就跑路了。有網友能給些誠懇的意見嗎?網友2:我堂弟4月份在佛山投資了4萬塊錢開了一個,兩份人的,請三個人工資一萬,鋪租水電費開支一萬一,五月份收入兩萬五,兩個人一人得分2000元。
  • 菜鳥網絡的點線面
    菜鳥總裁萬霖也表示,把快遞物流行業建設成像水電煤一樣,7×24小時不間斷運營的基礎設施和生命線,隨時隨地提供高水平服務。 很明顯,菜鳥已經不再是大眾眼中單純的物流基礎設施公司,而是一家數字基礎設施公司。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菜鳥已經將觸手從單一的物流領域蔓延至多個數位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