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明末數十萬起義軍中,張獻忠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出身。底層普通百姓出身,雖然當過一段時間的捕快,屬於底層公務人員,可沒過多久,張獻忠就被革職。後來又到軍隊入伍,這次也沒待多久,又離開軍隊。對於張獻忠來說,這是人生中一次重大轉機。因為在軍隊中,張獻忠差點被殺。
兩次從朝廷體制中脫離,讓張獻忠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如果趕上太平盛世,也許張獻忠還可以做點買賣,畢竟讀過書,懂得算帳識字。再不濟,靠著種田交稅,也能養活自己。可張獻忠趕上一個災荒年景。在他的家鄉陝西,旱災不斷,蟲害又起,百姓失去活路,官府又救濟不力。很多人為了活路,只能起兵造反。
張獻忠在家鄉招了幾千人,也加入起義隊伍中。因為起義聲勢發展極快,張獻忠手中迅速積累起數萬軍隊,形成一股勢力。起義軍聲勢日漸增大,朝廷只能下旨剿滅。
可沒成想剿了十來年,起義軍愣是沒剿平,聲勢還日漸擴大。張獻忠佔了四川等地稱帝,李自成也奪了京城。後來吳三桂投降,清軍入關,李自成兵敗,張獻忠也因為部將投降,在陣前被殺。
對於這個結果,張獻忠跟大西軍部將,多少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跟清軍交戰以前,張獻忠便把大權交給養子孫可望,並殺掉自己家人,以表心志。按照張獻忠的想法,他認為當時的情況,起義軍應該跟明朝合作。當時南明情況並不算好。自崇禎去世後,明朝原本仍佔著淮河以南的大半江山。
但在戰略上出現重大失誤,內部又爭鬥不斷,導致接連錯失良機,失去南京、福州,退守廣東、廣西一帶。但是,這段時期,情況也出現轉機。李自成戰死後,他的部下也加入南明,共同抵抗清朝。很多原本暫時投靠清軍的明朝將軍,也重新回到明朝麾下。一時間,還收復了湖南、陝西等地。
當然,對於大西軍來說,他們還是要面對清軍的直接打擊。大西軍在孫可望等人的帶領下,不斷南下,後來進入雲貴地區,跟雲貴地區的明朝勢力合作。
對於四川而言,張獻忠去世後,清朝並沒有辦法直接佔領這片地區。雖然清朝設立了四川巡撫、四川總督的職位。但是,這兩個職位在當時都沒有轄區,只是掛個空名。因為不管是大西軍,或者明朝軍隊,都在不斷反撲。自打崇禎皇帝自己上吊自盡後,很多人就斷了投降的後路。
遭逢亂世,對於百姓而言,兵禍不斷,無疑是一種折磨。四川古稱巴蜀,地區內水系眾多,自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後,適合耕種養人。數千年的時間,四川都是一個繁華熱鬧的地方。人口數量也非常多。可是,在接連不斷的災禍中,四川屢遭破壞。當時四川的人口數量銳減。以至於老虎猛獸開始增多,四處走動。學堂、縣衙這些場合,也都成了虎窩。《四川通志》:「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
而且,四川又爆發了非常嚴重的瘟疫。很多人因為沒有辦法治療,只能在家等死。所以,四川的人口凋敝,自打張獻忠去世後,直到清朝成立,都沒能恢復過來。康熙年間,四川巡撫張德到四川巡視後發現,當地已經凋敝。為了恢復四川的情況,張德給朝廷上書,希望朝廷可以同意,從其他地方招攬移民,開墾荒地。
當然,從千山萬水移民過來,肯定要給一些政策的待遇。經過張德提議,朝廷在這個問題上,同意給百姓一些移民後的賦稅政策優待。並且又把鼓勵移民四川的事情,跟官員的仕途升遷連在一起,鼓勵官僚隊伍為這件事使力。
在這個政策影響下,四川人口開始增多。用康熙晚期的時候,四川的人口,實際上已經開始飽和了。可是,很多地方的人聽到前面人移民四川,都有自己的土地,還可以免除一段時間的賦稅,個個都奔著往四川跑。
其中還有不少是地主人家,也捨棄家業到四川,想賺一份新家業。所以,到這以後,四川才重新又恢復過來。當然,四川後來沒有那麼多荒地,許多人進去後,又成為流民,引發新一輪動蕩,那便是後話了。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