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從瘋狂到崩盤,都經歷了什麼

2020-12-23 騰訊網

我們知道,上世紀90年代初,金融危機爆發前夕,日本的經濟泡沫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股市和房地產買賣達到瘋狂的地步。

有多瘋狂呢?一套在今天都只能賣900萬日元的公寓,當年卻以16.5億日元的價格成交,最終,金融危機爆發,股市和房市泡沫破裂,數萬破產的日本平民走上了天台。

幾十年過去了,日本人對當年那場可怕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所帶來的傷害,還心有餘悸。歷史何曾相似,讓我們一起看看,當年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讓日本都經歷了什麼?

(金融危機爆發前收入豐富的白領)

一、虛假的繁榮

1978年,世界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為了平抑國內通脹,美聯儲提高基準利率,實施緊縮貨幣政策。

利率的提升,導致大量海外資金進入美國,美元開始大幅升值,為扭轉貿易逆差,美國推行美元貶值來提高出口競爭力。

1985年,美國召集日、德、法、英四國,籤訂廣場協議,要求四國拋售美元來實現美元貶值。這樣,其它四國的貨幣也就相應升值,日元更是在短短三年內升值了一倍多。

(日本建築業巨頭Hayashi)

日本為了維持企業出口額,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在兩年內連續降低利率達五次之多,企業的利潤得到了大幅提升,大量的活錢流入銀行,手握大把現金的銀行,不得不以超低的利率把這些錢貸出去,以形成更多的存貸回報。

二、泡沫的積累

在眾多的行業中,房地產無疑是風險最低的行業,於是,寬鬆政策下大量的活錢進入房地產,日本的房價開始大漲。光是1987年,東京的房價就翻了一倍。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房子從來都是買漲不買跌的,眼看房價一天天上漲,心急如焚的民眾再也不敢等待,開始向銀行貸款買房。

(搶房的民眾)

為了盤活資金,儘可能多的放貸,銀行以低首付,低利率為誘餌,鼓勵百姓多貸款投入房產。

為了吸引更多的民眾買房,一些地產商還組織一幫無業游民,裝扮成買房者,排起長長的隊伍,營造的火爆場面使更多的民眾,前僕後繼背上幾十年房貸進入房市。

當時,為了買房的分配「公平」,日本房產開發商還採用了搖號買房,一個售價高達6200萬日元的55平方小房,中籤率僅為1/1000,這種飢餓營銷場面的營造,不斷刺激著日本民眾的搶房欲望。

(1988年到處建房的東京)

在這種亢奮下,日本人民認為,日本是個島國,土地稀缺,而作為首都的東京也只有一個,資源的稀缺性將會支撐房價一直上漲。

房產泡沫,根本不存在,當然也沒有破滅一說,這是泡沫破滅前夜,沉浸在買房興奮中的日本人民對房價上漲的執著堅持。

在鼎盛時期,東京23個區的房價就能把整個美國買下來,即使房價高到如此地步,但人們卻從不擔心房價下跌,更多家庭超出還貸能力購房,抱著賺一筆的心態參與炒作。

在日本的報紙上,日本經濟超越美國,高歌猛進的良好感覺甚囂塵上,常常出現把東京地皮賣掉,買下整個美國,再租給美國人的豪言壯語。

(金融危機後無家可歸的老人)

狂熱的情緒傳導到工業上,許多實業放棄了原有的產業,把資金投入房產,以分享房產快速上漲的紅利,大量國際熱錢也進入日本房地產,助推日本房價上漲。

三、沉痛的代價

全民炒房,實業炒房,在房價泡沫越來越大之際,日本的實體工業陷於停頓,農業用地大量被佔用,GDP的增長完全依賴於房產交易稅收和土地拍賣,對外宣揚的高速發展完全建立在房地產泡沫之上,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偏遠的孤島縣,各級地方政府熱衷於賣地,土地財政大行其道。瘋狂的樓市已經動搖了日本「科技興國」的戰略。

(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爛尾樓)

日本政府開始對房產調控,上調利率,收緊信貸,尤其是限制對房產的貸款總量。這樣一來,房價停止了上漲,外資和實業開始拋售房產退出,但沒有了信貸的支持民眾,根本拿不出足夠的積蓄接盤。房價崩塌式下跌。

房價下跌招致大量的投資客拋售房產,惡性循環,房子跌成了白菜價,但工薪族仍然買不起。

這場房地產泡沫引發的金融危機,使得狂熱的日本一下跌入深淵。大量企業倒閉,自殺率、失業率飆升,那些買在高點,背負沉重貸款的工薪族更為悲慘,從此再無生活品質可言,一輩子都套死在了房子上,只能拼命打工還貸。

直到今天,日本都沒有走出當年的陰影,那場房地產泡沫破裂所帶來的傷害,整整影響了兩代人,對於他們來說,房子是他們一生的痛。

相關焦點

  • 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會怎樣?日本經歷後,為何仍是發達國家!
    可以拿其他國家的經歷來分析一下。先來說日本,日本的房產泡沫崩盤是非常著名的經濟事件,妥妥的是硬著陸。在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經飆升到一個十分荒唐的程度了,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州的日本,地皮價的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了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了。
  • 中國房地產有沒有泡沫,會不會破裂、崩盤?
    我國的房地產從改革發展至今已有超過二十餘載,房價在此期間也是一路上漲,到如今已經上漲至普通國人幾乎難以承受之重,普通人想要在大城市買房安家更是有「需要湊齊六個荷包」的說法。於是很多人都在思考我國的房價到底會不會、能不能下降。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上世紀日本樓盤泡沫經濟,萬千人砸鍋賣鐵買房,一夜回到解放前
    當上世紀日本泡沫經濟崩盤,千萬富翁一夜回到解放前,他們認識到了至今仍在沿用的真理。「山河洋,日月同天」,這句話是最近人們談起日本都會想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原是唐代鑑真東渡時,長屋王繡在袈裟上,送給東渡僧人的。日本為我國疫情捐贈物資時引用了這句話,以表達周邊國家和睦的意思。
  • 泡沫經濟下日本房價崩盤,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日本當年的房價崩盤,許多瘋狂投資房產的人滿盤皆輸,甚至有人因背負不起沉重的貸款自殺了,那當年「沒有」瘋狂買房子的人,如今怎麼樣了呢?泡沫經濟下更多日本人開始投資房地產在上世紀末,也就是1980年到1990年的時候,美國為了解決超額的貿易赤字,和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家籤訂了廣場協議,在籤訂了廣場協議之後,美元逐漸開始貶值,而日元開始增值,日本的出口貿易開始受到了影響。
  • 曾超過美國的日本,房產泡沫破裂後還是發達國家,只因這2個優勢
    一個日本的普通人一天可以過成什麼樣子?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他們的生活全世界的人都會羨慕。總結下來就是四個字:富到流油。靠著財富積累、美國幫助以及國民瘋狂工作,當時的日本國家GDP世界第二,人均GDP世界第一,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得十分奢靡。也正是因為太有錢了,當時的日本人紛紛看準了房地產行業,不斷投資地產和房產。瘋狂砸錢之後,日本的房地產迎來高度繁榮,甚至當時日本的媒體還曾表示:東京的地價足夠買下整個美國。
  • 國內房地產「泡沫」喊了多年,為何「破不了」?有它,就不會破
    相信這一問題的答案,很多人都能猜到。之所以90%以上的城鎮家庭都有房了,市場卻依舊不缺買房的人,自然是因為這一數據是「被平均」的狀態。可以說市場大部分房子都掌握在少部分人手裡,這樣一來自然也導致房地產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出現。一旦房子供不應求,房價自然就會出現上漲的局面。
  • 透過當年美國日本刺破房地產泡沫的舉措,我們從中得出什麼啟示?
    日本擠破房地產泡沫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房地產崩盤後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經濟長期滯漲和由此帶來的「失去的三十年」; 當年日本城市化進程促進了住房需求的大幅度增長,大量資金湧入到了日本房地產行業中。
  • 日本房地產泡沫過後,出現了什麼行業?
    在分析了日本的房地產泡沫之後,出現了哪些行業?無非是努力利用外部資源,使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加健康,儘快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夢想。。1、日本房地產泡沫主要來自銀行的低息貸款,這些貸款使日本人變得富有,甚至購買了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
  • 日本房價崩盤迴憶,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作為剛需一族,做夢都想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生活的目標,奮鬥的意義都是圍繞著房子展開。除了買不起的,動輒上萬每平的房價,許多家庭即使能勉強買上,也需要兩代甚至是三代人出力,同時伴隨著高額房貸。社會的建設靠年輕人的多樣性支撐,但許多踏出校門的有志青年,在高房價面前也不免變得世俗,變得現實。
  • 幾個發達國家都籤訂了廣場協議,為何只有日本崩盤了?
    有意思的是,認為「廣場協議」導致日本第二次戰敗,常常是日本右翼極端主義分子的說辭。所以,日本做錯了什麼?而德國又做對了什麼?籤署廣場協議的德法美英日五國財長(自左起)1. 同一個協議,不同的結局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在1930年出過一本書,認為日本德國兩國的民族精神體魄酷似,比如,都有服從心理、悲觀哲學。
  • 樓市泡沫「破裂」前夕,日本的這些現狀正在我國上演?讓人捏把汗
    後來,專家們對我國泡沫的爭論就是泡沫究竟有多大了,有的人說我國房地產的泡沫並不大,也有人說我國房地產泡沫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雖然在房地產市場還沒有崩潰的時候,日本民眾掏空了自己的口袋也要將錢全部放在房地產當中。 事實上,在日本房價「崩盤」之前,許多普通日本人也把所有的錢都投資在了房地產行業。
  • 玩壞房地產的日本,巨頭這樣穿越寒冬!
    從瘋狂買房,到瘋了才會去買房,這種觀念上的巨大轉變將房產市場帶入最寒冷的黑暗之中,更悲催的是房企在泡沫時期堆積的大量項目不斷上市,供需失衡的嚴重不斷加劇,房企手上的資產價值不斷雪崩,還債壓力飆升。此外,雪上加霜,1992年日本施行的新的地價稅,再次對房企的資產負債錶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 泡沫經濟學4:日本大泡沫的深入剖析
    泡沫經濟學4:日本大泡沫的深入剖析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老牟的讀書圈。上一節我們列舉了歷史上的幾大著名泡沫,泡沫在變,人性的貪婪和瘋狂始終不變!所以日本股市即使存在泡沫,也是合理的泡沫。所以我們看到了日本經濟的兩條曲線,先是土地價格猛漲,然後到了88年股市開始猛漲,89年股市開始見頂,90年開始崩盤, 91年緊接著樓市崩盤。作者引入了一個基本公式,那就是資產價格=收益/利率,在收益基本恆定的情況下,利率下降,資產價格就會上升,而當日本央行開始急速加息,那麼資產價格就會開始暴跌。
  • 揭秘泡沫經濟的始末,日本泰國該何去何從
    日本繁榮過也衰退過,泰國也經歷過這個現象。1985年,假如日本沒有籤訂廣場協議,那麼日本會不會就不會導致經濟倒退很多年?1997年,假如泰國不加息,那麼泰國的泡沫經濟會不會就不會被戳破?我們今天主要是回顧一下,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破裂,1997年泰國導致的金融危機,看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和泰國在繁榮與崩盤的周期中是不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了相同的現象?那麼又呈現了哪些現象呢?
  •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哪些行業崛起?對我們有何三大警示?
    30多年前的日本,由於房價的上漲,日本人的投資心理就認為炒房是致富更快、沒有風險的項目,幾乎全民炒房。在工資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房價增長速度的時候,每個家庭的存款都進入了房地產市場,造成市場上資金匱乏,其它行業不景氣,沒人有錢買東西。房價越高,老百姓手中的錢就越少。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不久前北大教授董志勇也直言,「不要任何時候都汙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因為房地產市場仍然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他們有很多困難,但目前為止個人覺得並沒有泡沫。」無獨有偶,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更是不止一次發表言論稱,「中國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看一看樓價,那些錢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我不認為是泡沫導致的,而是實際價值升上去的。」
  • 上個世紀日本泡沫時代是怎樣一副光景?繁榮到什麼程度?
    因為日本泡沫時代的一句不動產界的流說:如果天皇肯賣皇居,我們可以拿整個加州跟他換。皇居肯定是非賣品,美國人也不可能拿加州賣給日本不動產商人,這句當然是玩笑話。   同時期還有東京都23區的全部土地可以買下整個美利堅合眾國(後面會說道)。但從這些狂悖之言中也可以看到泡沫時代日本房地產投機的瘋狂。日本當時不動產價格有多高,看下面幾張圖: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房奴,想要買一套房子,動輒就要一百萬起價,對於家庭富裕的人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這個社會大多是普通人,一個房子就足以讓他們喘不過氣。如果好不容易買了房子,再遇上房價崩盤,這無疑又是一場打擊。就像上世紀的日本房價崩盤,在房價崩盤的情況下,那些沒有買房子的人情況就樂觀了很多。
  • 1990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經濟倒退20年,史稱失去的黃金10年
    ,在海外大量收購資產,同時也開始在本土投資股市和樓市等一系列固定資產,慢慢的兩大超級泡沫就這樣產生了,股市日經指數從一萬多點直接拉升到四萬點以上,股票市場帶來的巨額財富把這一時期的日本人從戰後極度節儉拮据的生活狀態帶入了投機撒錢的時代,每個人都對股票、外匯、房價、利率高談闊論,每個人都穿最貴的名牌、喝最貴的紅酒,形成了鋪張浪費和揮霍無度的「股市神話」,日本人被所謂的繁榮假象蒙蔽了雙眼,迷失在紙醉金迷的虛幻夢境中
  • 2008年深圳樓市崩盤,有人暴富,有人跳樓……
    所謂徹底崩盤,也就是一個國家或某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事實性的崩盤,並且幾乎沒有再次回升至最初價格高點的希望。中國的鄂爾多斯,東北鶴崗,日本樓市都屬於此種模式。這種模式的特徵是:沒救了。大基建和房地產又是相互支撐相依為命的兩個相關體:沒有大基建,投資上不來,經濟增長沒保證,人民幣升值可能會立刻掉頭轉為貶值,那麼房地產及各種資產通脹無從談起;同樣,沒有房地產熱,沒有越來越高的地價,地方政府既賣不出地價,又無從將土地質押融資,就沒有錢搞基建。只有雙方珠聯璧合,才有穩定的經濟增長。如果樓市崩盤,那麼在它發生之前會有什麼跡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