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禹王碑以蛇為食

2021-03-05 每日精選悅讀

禹王為治蛇患,用石碑來鎮壓群蛇,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

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在《子不語》中記載了一則小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獵人進山打獵,結果看到了禹王碑吞蛇的場景,自己還被蛇所傷,還好遇到一個山民救了自己,他這才知道這塊碑是當年大禹治水的時候留下來的。好了,話不多言,這就開始講故事。

據說以前有一個獵人,他家住四川,世代都是獵人,當時他們家有一個祖傳的寶典,一旦練成,就可以把風拿在手裡聞一聞,就知道前方有什麼獵物。

以此,這個獵人進山打獵,當時山裡有一個叫陰陽界的地方,那裡陽界非常平坦寬闊,人們經常走這條路,而陰界非常狹隘,上面不僅荊棘叢生,而且十分陡峭,人跡罕至。

獵人在陽界的這一邊打獵,結果忙活了很久什麼獵物都沒有,後來,獵人就帶著乾糧跑到陰界,希望在那裡能有什麼收穫。

獵人走了五十多裡的路程,天都暗了下來,就在這時,他看到遠處有一片大火燃燒了起來,據此差不多有十裡地,當時雖然已經是晚上了,但火光沖天,跟白天幾乎沒什麼區別。

此時,從火光的方向刮過來一陣怪風,獵人抓來一聞,只知道是一種動物的,但具體是什麼,書裡沒有記載。獵戶很驚慌,畢竟不知道將要來臨的是什麼。因此,他趕緊爬到樹上往遠處望去。

過了一會,大火慢慢靠近了,只見大火之中有一塊大石碑,那石碑就好像是活的一樣,燒到獵戶這裡,往上竄了四五米,好像要吃了獵戶一樣,獵戶屏住呼吸,過了一會,又往西南方向去了。

獵戶正慶幸自己命大,能在這種條件下活過來,他正要下樹,忽然發現有成千上萬條蛇往這裡衝過來,其中大的能有車輪那麼粗,不過這些蛇都沒注意到獵戶,不幸的是有一條小蛇的嘴擦到了獵戶,獵戶的耳朵頓時消失了,血液流淌不止。

只見,那塊石碑又運動到蛇群的前面,停在那裡,凡是經過石碑的蛇都死了,稱為空殼,就好像被石碑吃掉一樣,過了一會,石碑和蛇都走遠了。

獵戶此時才下樹,他連忙尋找回家的路,可惜他迷路了,此時竟然恰好出現了一個老頭,獵戶把自己的見聞告訴了他,老頭說道,我是這裡的山民,世代住在這裡,那塊石碑是禹王碑,當年大禹治水來到這裡,但是此處有很多毒蛇,大家不敢前進,大禹就留下兩塊石碑鎮壓群蛇,並且說道,如果你們以後成了神,要吃掉毒蛇,造福百姓。

老頭繼續說道,這禹王碑一共有兩塊,一塊大的,一塊小的,還好你遇見的是小的,不然你必死無疑。那些蛇只顧著逃命了,可沒功夫來吃你,你的耳朵中了蛇毒,我幫你療傷。說完,老頭就拿出藥草,並且還把獵戶送出了山。

相關焦點

  • 禹王碑全譯文 | 大禹治水絕不只是神話傳說
    禹王碑傳為大禹手書,原碑為摩崖石刻,位於南嶽衡山岣嶁峰,所以也叫岣嶁碑。碑文九行,每行九字,末行空四字,共計七十七字。碑高一米七,寬一米四。羅含的《湘中記》、趙曄的《吳越春秋》、酈道元的《水經注》、徐靈期的《南嶽記》、王象之的《輿地記勝》等均有記述。因為禹王碑文字不似甲骨文倒更近似大篆,也有很多人說禹王碑是後人吹牛。
  • 通過「禹王碑」論證夏朝都城陽城在開封
    此文從分析「禹王碑」,論證夏朝都城陽城在今天的河南開封。開封禹王臺龜背形建築禹王廟的西廂房內,有一通「岣嶁碑」。由於此碑內容是頌揚夏禹ᄃ治水的故事,所以又被稱為「禹王碑」、「夏禹碑」、「大禹功德碑」。長期以來,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此碑原刻於湖南南嶽的衡山岣嶁峰上,故稱「岣嶁碑」。「禹王碑」原刻果真出自湖南衡山岣嶁峰嗎?
  • 天書《禹王碑》致敬抗洪英雄
    的詩篇,是對禹王碑的描寫與讚美,更為禹王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禹王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神秘的,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都想去破譯它,可大多都毫無進展,就連郭沫若先生花了3年時間也不過辨識出其中的3個字而已。
  • 食之有味 | 食蛇記(三)
    巳時屬蛇,故以蛇宴客,均邀侍側。制蛇之法,雖未失傳,而關於制蛇之李才,今在恒生銀行為廚師。然制蛇一席,非七八百金,不得佳味。蓋制蛇需雲南火腿、北菇、冬筍等材料,龍鳳會又需用雞約十頭,但雞湯不可過濃,濃則奪蛇味,且純用豬膏,不用生油,方始芬鬱。今市上售蛇者,多用味粉及豬骨湯,殊不矜貴。食蛇更需菊花、檸葉、元西、薄脆作配品,菊花以風前牡丹為最美,蟹爪次之。
  • 【文保尋蹤】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0)——長沙嶽麓山禹王碑 | 靜思齋
    行至近山巔的一個小平臺,正好就遇見了禹王碑。自然,這是被認為和禹有關的一通古碑了。圖1:嶽麓山禹王碑碑亭眼前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封閉式石亭,只有碑文這一面,用鐵柵欄門隔開,近前則可看清禹王碑之全貌。古人將其神化,留下諸多傳奇故事口口相傳,這倒可以理解,不過若用故事去講歷史,怕又不太合適了。在這裡得先達成個基本共識,大禹是人而不是神,縱橫四海靠的也是一雙腳板,至於那些諸如降龍斬蛟、金簡玉書之類不太科學的,看個樂呵也就罷了。
  • 廣州人食蛇,識食嘅就一定系落番禺食, 抵食又滋味!
    >「野味」,其中蛇就最為「顯眼」(果時我細個,比較易望到蛇籠),當其時最為出名嘅一間食肆系荔灣區槳欄路嘅「蛇王滿」,但03年後,蛇基本就消失系廣州街頭嘅食肆……咁老廣想食蛇要去邊呢?講起食蛇「太史蛇羹」都可謂系粵菜中嘅代表作,#榕記#繼承了傳統的做法以蛇絲做主材料,雞絲及其他配料為輔,蛇的鮮甜,老雞絲的香兩者相輔相成
  • 禹王碑再破解
    真正的禹王碑在衡山,被稱為南嶽的「鎮山之寶」,與黃帝陵、炎帝陵同為中華民族的三大瑰寶。但從宋朝以後,衡山上的禹王碑神秘消失。明朝長沙知府石公蔭《登禹王碑憩望》詩云:「為覓神碑夏後銘,丹梯陡絕屢回經。危峰拔地雄南楚,遠水蟠天漾北溟。渺爾城寰猶列俎,飄然身世此孤亭。九洲何處罡風吐,環現空疑拱萬靈。」已經見不著真碑了。禹王碑文為夏朝文字,早於商代甲骨文,因而極難辨認,但亦有學者嘗試破解。明朝學者楊慎釋文為:承帝日諮:翼輔佐卿。洲諸與登,鳥獸之門。
  • 涸澤之蛇的故事
    至望邑,子皮曰:「子獨不聞涸澤之蛇乎?澤涸,蛇將徙。有小蛇謂大蛇曰:『子行而我隨之,人以為蛇之行者耳,必有殺子。不如相銜負我以行,人以我為神君也。』乃相銜負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惡;以子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為我使者,萬乘之卿也。子不如為我舍人。」田成子因負傳而隨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獻酒肉。
  • 故事製造機 《石頭蛇》
    這是「麻麻在這裡」第148篇文章今天開一個新欄目,「故事製造機」,寫一寫原創故事
  • 日語故事 蛇為什麼吃青蛙
    生き物たちは何を食べていいのかわからないので、お腹がペコペコです。生物不知道吃什麼才好,所以肚子總是飢腸轆轆的。そこで生き物たちは、神さまのところへ行って、「神さま。早く食べ物を決めてください」と、お願いをしました。
  • 第七十四回:上古巨蛇——修蛇
    《山海經·海內經》:「西南有巴國,又有硃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郭璞註:「即巴蛇也。」《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修蛇為「黑蛇,青首」,蛇身是黑色的,頭部則顯得比黑淡一點,是一種屬於青的顏色;而青色,用現代通俗流行的詞語來表達,就是「暗褐色」。
  • 關於中華瑰寶「禹王碑」,這些你必須知道!
    註:神禹碑即禹王碑,講述的是大禹在南嶽得金簡玉書的事,根據《吳越春秋》所記載, 大禹奉命治水, 久不成功, 他在《黃帝中經歷》中看到, 南嶽衡山峰頂上, 有一金簡玉書, 載有治水之策。大禹得知後,便不辭辛勞, 登上南嶽一個山峰,殺了一匹白馬祭告天地。祭告結束後,他仰天長嘯,臥倒在山峰上。忽然看見一個身穿紅色繡衣的仙翁, 自稱玄夷蒼水使者。
  • 《少女前線》煽動者擊敗指定敵人怎麼打 夏活雙聯亂數食蛇行動...
    還不是很了解本次夏活關卡食蛇行動煽動者擊敗指定敵人怎麼打的小夥伴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食蛇行動煽動者擊敗指... 少女前線食蛇行動煽動者擊敗指定敵人怎麼打?少前2020年夏活雙聯亂數已經正式開啟了。還不是很了解本次夏活關卡食蛇行動煽動者擊敗指定敵人怎麼打的小夥伴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江門驚現一家特色秘制蛇店,本地草花蛇68元/斤,食2斤送1隻水鴨!超實惠!
    梗系來龍鳳煲暖下肚講起龍鳳煲,小編就霖到非常之補嘅食材,佢就系草花蛇另外再點份雞腳加只水鴨呢種完美搭配--水鄉人家--惠顧期間食兩斤蛇送一份雞腳或一隻水鴨草花蛇炆得夠冧食起來非常入味仲有最吸引人嘅就系雞腳吃起來嘟嘟聲,都唔洗點咬
  • 《少女前線》食蛇行動紙牌塔怎麼打 夏活雙聯亂數食蛇行動紙牌塔攻略
    還不是很了解本次夏活關卡食蛇行動紙牌塔怎麼打的小夥伴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食蛇行動紙牌塔通關攻略 食蛇行動加上EX一... 少女前線食蛇行動紙牌塔怎麼打?少前2020年夏活雙聯亂數已經正式開啟了。還不是很了解本次夏活關卡食蛇行動紙牌塔怎麼打的小夥伴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日均賣蛇800斤、榕蛇38蚊斤、飯剷頭48蚊斤,過山峰68蚊斤,人均僅需30蚊+,食蛇進補,首選孖寶
    第一手蛇場直供,挑戰佛山最抵價!榕蛇38元/斤食蛇仲平過食豬肉花款多到你嗌救命每日新鮮,即點即劏「蔥油焗蛇」用淡淡的蔥香味去烘託蛇的鮮美,那種食到吮手指的味蕾衝動,你一定要來感受下啦!!紋理清晰,肌肉感十足,不愧為吃蛇最正嘅地方之一,又平又靚
  • 民間故事:巴蛇墳
    嚴州遂安縣南城門三十裡處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山,按說一座山也沒什麼值得一說的,只是這山下有一塊年代久遠的石碑,石碑上鐫刻著一些古文,多數已經風化磨去看不清楚了,少數幾個字跡也不是常人能認識的,只依稀能認得出巴蛇墳三個字。
  • 成語故事 | 十二生肖之巳蛇,關於蛇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出自】:《左傳·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3. 【示例】:而今而後,所當有利兵堅盾,環衛其身,毋俾~,薦食上國。◎魯迅《集外集拾遺·破惡聲論》4.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例句:~,無巾幗英雄地,出生入死,火裡青蓮蕊。
  • 蛇的天敵是什麼?黑曼巴蛇都害怕的天敵
    其實是因為,獴有一種免毒性(化學解釋是因為其血液的緩衝能力較強,能夠抵禦毒液的影響),眼鏡蛇的毒性再大,對它一點作用也不起。。。所以,不怕蛇的毒,蛇又纏不死獴,當然被獴一口咬死了!黑曼巴蛇與狐獴大戰的場景黑曼巴蛇,是非洲最長、最可怕的毒蛇,世界上爬行速度最快的蛇,速度可達16~20km/h,是全世界最致命的蛇。平均全長為2.4公尺,最大可達4.48公尺。
  • 民間故事:山洞蛇仙
    民間故事:山洞蛇仙明朝永樂年間,鄱陽湖畔一漁村裡,有個叫林山的男子。林山雖出身漁民之家,但相貌堂堂是個英俊男人。只是他年近三十了,也還未娶妻。在這一帶村裡,男子大多二十來歲都已經婚配了。他再不結婚,就變成光棍了。其實原因有點複雜,林山喜歡同村的阿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