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李姓帝王知多少

2021-02-16 莘縣史志

中國歷史上的李姓皇帝一共有58位(一家之談)

  1.新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李憲於更始元年自稱淮南王。建武三年,遂自立為天子,置公卿百官,擁九城,眾十餘萬。

  2.公元304年,巴氐人李雄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歷5帝:成武帝李雄、成哀帝李班、成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壽、歸義侯李勢。

  3.北涼天璽二年(公元400年),北涼敦煌太守李暠建立西涼,歷3主:武昭王李暠、後主李歆、冠軍侯李恂。

  4.北涼玄始十一年(公元422年),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之孫李寶建立後西涼(又稱「伊吾西涼」),歷1主:敦煌公李寶(柔然所冊封伊吾王唐契除外)。

  5.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河西著名豪望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建元安樂。次年冬,即唐武德元年(618),李軌正式稱帝,立兒子伯玉為太子,設置百官,史稱大涼政權。大業十三年,瓦崗軍第二任領袖李密稱魏公於洛口,改元永平。江淮地區農民起義軍領袖李子通於615年,自稱楚王。619年,擊敗陳稜,攻克江都,稱帝,國號吳,年號明政。

  6.公元618年,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遠枝隋唐國公李淵建立唐朝,歷21帝: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唐少帝李重茂、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恆、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曄、唐哀帝李柷(武周聖神皇帝武曌除外)。

  7.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奉命徵討割據淄青的李納,他反與李納通謀,並與叛亂的河北藩鎮朱滔、田悅等勾結,自稱天下都元帥、建興王。公元784年攻入汴州,旋稱楚帝,年號武成。

  8.唐昭宗大順二年(公元891年),唐昭宗冊封沙陀人李克用為晉王,都太原,佔據河東一地,史稱「唐晉」。此後克用長期割據河東,與佔據汴州的朱溫對峙,戰爭連年。天佑四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國號梁,改元開平,史稱後梁。克用仍用唐「天佑」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後梁爭雄。歷2主:太祖李克用、莊宗李存勖。

  9.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後唐王朝,歷4帝:莊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閔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

  10.吳天祚三年(公元937年),楊吳(南吳)權臣徐溫養子徐知誥廢黜吳帝楊溥,登上皇位,國號大齊,年號昪元。「上下順從,人無異意」,「國中夷然無易姓之戚」。次年,徐知誥改姓名為李昪,改國號為唐。於是,在亂世之中,以繼承唐祚為己任、求天下一統的南唐國走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歷3帝:烈祖李李昪、元宗李璟、後主李煜。

  11.公元881年,党項羌人拓跋思恭因為替唐朝鎮壓黃巢起義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並賜姓為李。以後李家世代領有定難軍。宋初,李繼遷起兵反宋,大敗宋朝從宋朝獨立。並向遼國求援。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從此確立宋遼夏三國鼎立。定難軍共歷12節度:李思恭、李思諫、李彝昌、李仁福、李彝超、李彝殷、李光睿、李繼筠、李繼捧、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

  12.唐昭宗光化年間,武定軍(洋州軍號)節度使李茂貞稱岐王。後梁開平元年(907)朱溫滅唐,建後梁。茂貞仍用唐年號,開岐王府,置官屬,妻稱皇后,各種儀示都跟皇帝一樣。當其盛時,有地20州,至後梁末年,岐僅7州而已。後唐同光元年(923),後唐莊宗李存勖滅後梁,建後唐,茂貞上表稱臣,封秦王。

  13.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4年),四川農民起義領袖李順建立大蜀政權,李順為大蜀王,年號應運。

  14.公元1038年,定難軍節度使党項羌人李元昊建立西夏王朝,歷10帝:景宗李元昊、毅宗李諒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順、仁宗李仁孝、桓宗李純佑、襄宗李安全、神宗李遵頊、獻宗李德旺、末帝李睍。

  15.明成化六年(1470),荊襄流民起義軍餘部首領李原稱太平王,設總兵、先鋒等職,又立「一條龍」、「坐山虎」等渾名。起義軍迅速控制了荊襄一帶。

  16.公元1644年,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李自成為大順國皇帝,歷3主:永昌帝李自成、大順帝李過、臨國公李來亨。

  17.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清末雲南哀牢山彝族農民起義軍首領李文學聚眾彝漢農民5000餘人,在彌渡縣瓦盧村後山天生營起義,提出「鏟盡滿清贓官,殺絕漢家莊主」的革命口號,李文學被推為「彝家兵馬大元帥」。在哀牢山區先後建立8個都督府,與杜文秀起義軍遙相呼應,互為支援,共同抗清。

往期連結:

【史海鉤沉】14任皇帝親自坐鎮守池的地方

【史海鉤沉】西周至明清的婚禮是啥樣!

【 史海鉤沉】華夏文明中的二十四恥

【史海鉤沉】中國歷史上的「周國」

相關焦點

  • 袁在平、龔新華伉儷《三峽史海鉤沉錄》名家點評
    袁在平、龔興華《三峽史海鉤沉錄》名家點評摘選 (隨機排列、不分先後) 一、讀書筆記——袁在平先生與夫人推出傾心力著《三峽史海鉤沉錄》 楊世燦字悟叟 鴻蒙既始,大禹燒石。東流斷江,峽水初戀。於是夔門洞簫,巫山雲雨。西陵蠶絲,黃帝來娶嫘祖!酈氏所謂三峽有靈,當驚千古也!
  • 【史海鉤沉】「四知」曉義 暮夜卻金
    (唐志順 繪圖)【史海鉤沉】
  • 《歷史鉤沉——華北24位來華傳教士小傳》在線版發布,歡迎閱讀下載
    福音小冊子《歷史鉤沉——華北24位來華傳教士小傳》在線發布,歡迎免費閱讀下載。可按此 在線閱讀或下載pdf卷首語歷史是一種言說,遺憾的是歷史的聲音常常被淡忘。
  • 【原創】史海鉤沉說大安||江畔釣叟
    史海鉤沉,點墨生香。存史資政,千古流芳。  作者簡介:江畔釣叟,吉林人。曾在吉林省政協機關報《協商新報》《學習》《詩詞月刊》《忘憂草家園》《詩天子》等媒體發表詩詞若干首,白城市詩詞楹聯協會會員、吉林省詩詞學會會員、吉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文藝作家公眾平臺主編。投稿務必投郵箱:2636236131@qq.com附作者簡介及照片,聲明原創、首發!嚴禁一稿多投!
  • 中國十大姓氏 - 影響力排名(李姓第一!當之無愧!)
    中國十大姓氏中,影響力最大的肯定是李姓,李姓肯定是當之無愧的!李姓被歷朝歷代作為國姓,有最強大的唐朝(包括後唐和南唐),還有強大的西夏王朝,五胡十六國的西涼,還有朝鮮帝國和越南的李朝,國姓全部是李姓。李姓不僅有此等佳績,圍棋界排名第一第二的選手全部姓李,分別是李世石和李昌鎬,金融界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也都姓李,李嘉誠和李兆基,韓國的建立者李承晚,新加坡的建立者李光耀,中華民國的大總統李宗仁,這些帝王或者說是政治一號位人物也都姓李,不愧是李家天下
  • 中國最大的姓氏「李姓」,歷史上都建立過哪些國家?
    李姓是中國的最大姓氏,在中國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李姓人口以7.94%位居第一位。李姓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是大姓,他們在中國古代建立過很多的政權,據統計李姓的皇帝到達60多位,而我們最為熟悉的當屬李唐王朝,除此之外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的李姓王朝,今天我們就看一看李姓在中國歷史上都建立過哪些王朝。
  • 李姓緣何成為中國第一大姓?
    隋唐興起的科舉制,給寒門子弟提供了上升的渠道,歷代帝王著意打擊舊的門閥制度。高士廉等人被一番斥責後,終於明白了李世民想建立新士族集團的意思,於是對《氏族志》進行修改,改定以皇族李姓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長孫氏,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崔氏被降為第三等。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崔氏連第三等都排不上的,但看在已把李姓作為第一等的份兒上,就此作罷。
  • 【李氏】李姓
    人口分布宋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後,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約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1.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四川、河南、山東,這四省李姓大約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陝西、江西、山西、湖南等地。全國形成了圍繞中原地區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帶,這個地帶由冀豫魯、晉陝、川湘贛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組成。
  • 蓬溪賞瀑留詩情 史海鉤沉話碏門
    山石巖壁上褐紅色的鐵染風化現象碏門說碏 史海鉤沉碏門的碏,是一個生僻字,而且有兩個讀音,兩個意思。
  • 【史海鉤沉】百柳詩人李青|葛磊
    >風柳  合然花信到天涯    入柳盈盈翻綠霞無那春風輕復軟    千絲萬縷盡西斜 雪柳  野岸株株帶粉肥    孤舟漁火冷相依分明風絮漫天舞    豈是雪花繞樹飛 冰柳  舞腰環佩掛重重    響碎寒林幾陣風滿樹流光看不定    池亭一帶玉玲瓏 金線柳 看鶯不見語方知
  • 歷代帝王詩詞知多少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幹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南唐後主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 【史海鉤沉】鄧嗣禹、費正清:戊戌變法的失敗
    吾即稱:「上之聖明,洞悉病源,既知病源,則藥即在此,既知守舊之致禍敗,則非盡變舊法與之維新不能自強。」上言:「今日誠非變法不可。」吾言:「近歲非不言變法,然少變而不全變,舉其一而不改其二,連類並敗,必至無功……」上然之。吾乃曰:「……又所謂變法者,須自製度法律先為改定,乃謂之變法。
  • 【史海鉤沉】明熹宗改元與東林學派
    一代帝王所用的年號數量並沒有規定,但年號發展到明清時期,除明英宗因土木堡之變被擄至蒙古、被放回後通過「奪門之變」重登帝位而先後有正統、天順兩個年號外,其他皇帝均只有一個年號。年號制度對中華文化圈下的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日本、韓國、越南三國在歷史上均使用年號紀年,直至近代,韓、越兩國才廢除這一制度。
  • 當年呂姓祖先為報恩改為李姓
    昨天上午,記者通過翻閱「綠野堂」李氏家譜以及與族中老人交談之後,才知這數千名「李」「呂」雙姓族人的姓氏由來。  雖姓李,實為姜子牙的後裔  已向姜子牙一百代裔孫求證「雖然我們"綠野堂"李氏一族所有人名字的姓氏都是"李",但從小的時候便知其實我們是雙姓家族。」李氏老人李明仁笑著告訴記者,「在我們的家譜中也有著這兩個姓氏的由來。
  • 李姓的分布和遷移——李氏文化
    李耳的後裔入甘肅,發展為隴西李姓望族,居河北成為趙郡李姓名家。東達山東,東南抵贛浙蘇、南面南海及北部灣。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歷時289年,李姓貴為國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王親國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脹,成為國中第一大姓。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時入臺灣。
  • 那些來自古詩,木子李姓的女孩名,唯美動聽!
    我國的姓氏源遠流長,不同的姓氏來源不同,弓長張、木子李都是百家姓裡面的大姓之一,關於李姓的源流說法不一,姓李的帝王就有60多個。給李姓的女孩子怎麼取名好呢?如果不知道的話那就來看看這些古詩裡出來的名字吧。
  • 姓李的出上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黃姓網友對的下聯解氣
    還真別說,我前段時間就在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姓氏對聯,語出驚人,讓人震撼,這個對聯的上聯是一位姓李的網友出的,李姓網友出的上聯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聽起來是不是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這個下聯並不好對,對不好就容易落了下風,遭人笑話。
  • 帝王綠玻璃種的介紹!帝王綠玻璃種翡翠價格多少?
    玻璃色綠帝王玉色純正,綠色濃烈,透明度極佳,透明如玻璃,典雅而又莊重,綠中無色,是翡翠中的極品,是名貴翡翠中價值最高的一種,給人以高貴之感。引進玻璃種帝王綠寶石。玻璃種帝王綠是翡翠的極品,其色純正,色澤鮮豔,且綠香撲鼻,但又不失嬌豔,加上玻璃種翡翠特有的充足的水分,令人看起來碧綠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