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啊擼"之"馬牌擼子" 名槍柯爾特M1903

2021-02-19 軍武次位面


上一次咱們講了「槍牌擼子」,今天接著講講排名第二的「馬牌擼子」手槍。如果你看過了上次「槍牌擼子」一文,應該很容易想到「馬牌擼子」這個名號是怎麼來的——「槍牌」是因為「槍上有槍」,那麼「馬牌」肯定是因為「槍上有馬」囉?沒錯,「馬牌擼子」正是因為這支手槍的握把上確實有一隻口銜短矛,前蹄騰空的小馬形象而得名,而它的「大名」是柯爾特M1903(Colt  M1903),同樣也是槍械大神勃郎寧的作品。

▲兩位相隔了一代人的槍械大師「各領風騷一百年」

出生豪門——柯爾特公司

之所以「槍上有馬」,是因為「柯爾特」(Colt)在英語中除了當人名外,還有「小馬駒」的意思。至於小馬為什麼還叼著一支短矛,自然是因為柯爾特出品武器的緣故。話說柯爾特公司就是以手槍起家的軍工企業,其創始人塞繆爾·柯爾特(Samuel·Colt)首創的轉輪手槍風靡美國,不僅讓自己成為富翁,也開創了美國人專好轉輪手槍的槍械文化傳統。只是他沒有想到,這種「轉輪傳統」卻為自己的後人挖了一個坑,使二十世紀初的柯爾特公司在轉型上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勃郎寧設計的M1900自動手槍在歐洲為FN公司賺了個盆滿缽滿,但與勃郎寧籤約更早的柯爾特公司卻遲遲不敢生產同型手槍,就是因為考慮到美國大眾更偏好轉輪手槍的原因。但軍火商嘛,畢竟還要以把生意做上去為原則。柯爾特公司看到勃郎寧的設計在歐洲銷量甚好,不免心癢難耐,趕緊推出了0.38口徑的M1900,但是已經遲了一步,市場反映很不理想——FN的M1900三年生產了10萬支,而柯爾特版只有約5千支的總產量,差距巨大。因為賣得不好,後來也只好停產了。雖說遲了一步沒趕上點,但是柯爾特也看到了自動手槍的良好前景,並且與勃郎寧繼續保持了合作關係。

▲勃郎寧的設計稿

1901年,從M1900上嘗到了甜頭的FN公司希望能開發一種軍用手槍投放市場,於是還是請來勃郎寧設計一款使用9mm「白朗寧長彈」的手槍(即放大版的7.65毫米A.C.P彈,直彈殼,半凸緣設計)。當時正處於巔峰時期的勃郎寧在1902年2月就交付了原型設計,FN公司立即開始測試並準備生產。由於其較大的尺寸,被FN公司的工程師們稱為「大型號」(Grande Modèle)。與此同時柯爾特公司也打算在自動手槍方面搞個「創新」,打個翻身仗,也邀請勃郎寧來設計,並與勃郎寧談判,力圖說服他把為FN所作的設計在美國申請專利並授權柯爾特公司生產.32口徑的版本。勃郎寧最後與柯爾特公司達成了一個協議,把原設計中的槍管襯套略作修改後(避免專利衝突),授權柯爾特公司生產,並且以能與轉輪手槍相競爭的價格在美國銷售,而勃郎寧則收取每支40美分的專利費。這相當於把一種設計賣給兩家公司(不過勃大師與兩家達成的協議在銷售地區上是互補的,並不衝突),「一魚兩吃」,看來這位大師並非「書呆子」,還是頗有經濟頭腦的。

▲Colt M1903不完全分解後只有很少幾個部件,

全部分解也只有37個零件,彈匣上的孔是為了

查看剩餘彈藥

來看一下Colt M1903的數據:

空槍重930克;全長205mm;

槍管長127mm;

彈藥為9×20mm SR Browning Long或 .32 ACP;

初速為318米/秒;

供彈方式7發9x20mm彈;

或8發.32(7.65mm) CP彈(因為有9mm和7.65mm兩個版本)。

從性能上看,Colt M1903與FN M1900基本相當,威力略大,可以看作是M1900的後續。它保持了前作結構簡單,容易操作的優點,而且還更進了一步——M1900的分解還需要用到螺絲刀,而M1903則可以完全徒手分解,無須任何工具。

三重保險——重視安全

M1903的另一大特色是安全性,勃郎寧在這支槍上首創了三重保險——手動保險、彈匣不到位保險和握把保險,手動保險關閉時,套筒被限制,不能前後動作,自然就「保險」了;而握把保險則是握把後方的鋼片,由彈簧支撐向後凸出,射擊時只需緊握,用虎口將保險片擠入握把內,就可實現打開保險,通過這一設計可以實現在戰鬥時靈活掌握保險開關的目的。Colt M1903還是世界上第一支採用擊錘內置的手槍,這個設計使整槍的外形光潔,避免了鉤掛,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這些其實都是勃郎寧根據之前手槍設計的經驗,以及軍隊使用的反饋信息來做的改進——對於生長在槍店,從小玩槍長大的勃郎寧來講,槍械的安全性並非大問題,但是他最終意識到不是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如此,他必須保證他的作品是足夠安全的。

▲其實這是一支「山寨」版Colt M1903的

動圖,不過射擊循環動作是一樣的

鑑於FN M1900的「一根簧」設計有時會出現復進不到位的故障,勃郎寧在M1903上使用了單獨的擊針簧,通過內置擊錘擊發,儘管結構略微複雜,但保證了擊發能量,可靠性也比M1900更上一層樓。為了整個結構的協調,這一次勃郎寧將槍管放在了復進簧的上方,並延續了簡單的自由式槍機結構,這一系列設計也成為後世自動手槍的「標配」。我國54式手槍的前身,蘇聯託卡列夫1930式7.62 mm半自動手槍,就是隔空師從了勃郎寧M1903的設計,除了外露的擊錘外,整個外觀都非常相似。

▲柯爾特為Colt M1903打的各種廣

告,強調產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打破轉輪手槍在美國獨大局面

這款手槍的綜合質量非常不錯,柯爾特公司也對這個產品充滿希望,在與勃郎寧籤約之後的半年內,就做好了準備工作。1903年6月生產了第一批樣槍,到8月就全面上市了。由於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一次柯爾特公司準備充分,賣力造勢,廣告做足,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由於Colt M1903具有安全可靠、美觀精緻、威力適中的優點,再加上柯爾特公司將其作為警用和民用的定位很準確,一舉打破了轉輪手槍在美國獨大的局面,成為軍火市場上的熱銷產品,不僅普通民眾紛紛購買,美國政府也採購了很多,主要裝備警察部門。在1940年,Colt M1903被美軍確定為「將官手槍」,配發給高級軍官,很多我們非常熟悉的二戰美軍高級將領,比如艾森豪、布雷德利、巴頓等,都是該槍的使用者。而當時美軍普遍裝備的大威力M1911手槍主要供基層官兵在前線使用,而Colt M1903威力相對小,高級軍官拿來防身是可以的,但如果去衝鋒陷陣就不行了。性能出色的Colt M1903一直生產到1945年,除美國外,還裝備過沙俄、巴拉圭、瑞典、土耳其、愛沙尼亞等國的軍隊或警察,打過兩次世界大戰,總產量約為58萬支左右——這一回柯爾特公司算是賭對了。

▲西班牙生產的盜版Colt M1903(即「Ruby」手槍),

只保留了手動保險,還把位置挪到了只能擋住扳機

的部位,因為鋼材較差,所以只能造得更加粗壯,樣子

也難看

但是這款手槍在歐洲的銷售卻正好相反,FN公司本來是將其定位為軍用手槍的,所以採用了9mm口徑,但這個口徑在當時並不普遍,9mm勃郎寧手槍彈在歐洲也不常見,因此在營銷上比較失敗,1927年就停產了,總產量只有58000多支。比較滑稽的是,在FN公司的老家比利時,這支「軍用手槍」卻只裝備了警隊,成了不折不扣的「警用手槍」,正好與它的「軍用」定位相左。這兩家公司銷售M1903的情況正好與M1900相反——看來真是商場如戰場,不光產品得好,營銷和預測市場也很重要,正如有勇敢的士兵也得要有聰明的將軍一樣。

▲抗戰勝利後美軍麥克魯中將贈送給王耀武的「馬牌

擼子」,後在濟南戰役中被繳獲,現陳列於北京軍博

▲這是上海法租界訂購的Colt M1900,槍身右側銘文

為「CONCESSION FRANCAISE CHANGHAI」,

但二戰爆發後訂單被取消,銘文又被「刪除」了

為什麼在中國叫「馬牌擼子」 ?

在清末民初的那段時間裡,西方的「冒險家」們將Colt M1903帶到了上海,始為中國人所見。由於槍身上「Colt」的洋文沒幾個人認識,以小馬商標為識別特徵的「馬牌擼子」之名便迅速流傳開來。上世紀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和當時的上海市政府都訂購了不少「馬牌擼子」裝備各自的警察。在宋子文創始的稅警總團中,軍官的佩槍也全是「馬牌擼子」。後來中央軍的中高級軍官也受此影響,紛紛用起了Colt M1903,因此在中國,馬牌擼子主要配備於軍警兩界,社會上並不多見。紅軍、八路軍、解放軍的中高級指揮員,也多將繳獲的「馬牌擼子」作為佩槍。到建國以後,解放軍全部換裝了蘇式或國產裝備,「馬牌擼子」則成為了警用手槍(我國警用槍在長時間內很雜,甚至連「王八盒子」都有,還用到了七十年代)。由於7.65mm的口徑與7.62mm相差很小,可以通用7.62mm槍彈,因此時至七十年代,仍有「馬牌擼子」在使用,可見其製作之精,壽命之長。

▲FN公司出品的9mm M1903(上)和

Colt Model 1903 Pocket Hammer(下)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把Colt M1903與FN M1903和柯爾特出品的另一種M1903搞混。Colt M1903 的全稱是「Colt Model 1903 Pocket Hammerless」,而柯爾特還有「Colt Model 1903 Pocket Hammer」,兩支槍雖然名字相似,但在外形上是區別的,而這也在各自的英文「大名」中反映了出來,一個是「Pocket Hammerless」,一個是「Pocket Hammer」,強調了有無擊錘的特徵。而FN公司製造的M1903與柯爾特版的產品造型一樣,但更大更長,所以不被認為是「擼子」。

總結

平心而論,勃郎寧的這一作品比M1900更加出色,但是這支槍來到中國相對比較晚,又主要作為中高級軍官配槍和警用手槍使用,屬於「高級貨」,並且7.65mm和9mm彈在當時的中國並不好找到,國內也基本沒有仿製,所以在名氣上略遜一籌,只排得第二(這有點像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全世界範圍內麥當勞規模更大,但在中國卻是肯德基更有市場)。與個頭更大的步槍機槍相比,小巧的手槍不容易找到清晰的歷史圖片,要欣賞它們在歷史上的表演,只能到一些影視劇裡去找了。

先來個「神劇」鎮場……


再來幾個正劇……


再來個動漫……


最後來個遊戲(玩過沒?)……


參考資料:

超級大本營

www.coltautos.com

Unblinking Eye

www.armeetpassion.com

孤獨的老頑童(博客)


《軍武次位面》官方新浪微博: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總導演的個人微信號:crazy262a2

歡迎廣大粉絲關注互動!

想了解更多關於軍事知識的朋友們歡迎在各大視頻網站觀看《軍武次位面》系列節目,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搜狐視頻、鳳凰網、土豆網、樂視網、ACfun、Bilibili、網易等視頻網站,每周五晚同步更新!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今年不該錯過的策略大作!

相關焦點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胸腰摺疊":脊椎之動見細微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椎運動)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椎"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椎的豎直,使胸與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身軀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網上有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但另一方面,胸椎又是身軀上最為靈活且柔韌的部位。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三"太極拳名家陳鑫的書裡寫到:"擊首尾動精神貫,擊尾首動脈絡通。當中一擊首尾動,上下四旁扣如弓"。上下之弓應指身體之弓,四旁之弓是指"兩臂弓"和"兩腿弓",今天我們先就"兩臂弓"和"兩腿弓"做點深入討論。
  •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二(腿部分解)
    兩腿之間當然有虛實之分,任何時候實胯託虛胯,實腿控虛腿,這是兩腿組合的問題,放在以後討論。當兩腳著地時,將足部看作為組合的一節。這時前端為腳趾,後端為腳跟。關於腳底一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叫"五趾抓地",另一種說法叫"放鬆貼地",前一種說法是要抵抗轉體給腳底帶來的轉向慣性,後者卻是在談一個理想的結果。那麼如何才能在實踐中有效呢?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六什麼是腰?肋骨以下,臀部以上稱為腰。什麼是胯,通常人們認為盆骨即為胯。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
  • "敢搶老娘?!"強悍亞裔美女店主拔槍與匪徒交火,打的黑人搶匪落荒而逃!被封,"史上最強悍老闆娘"
    波福特將槍對準亞裔女店主這時,好戲上演了!就在波福特再次向外張望時,Seul Lim突然掏出藏在收銀臺背後的一把黑色手槍,向波福特的腦袋開槍。女店主趁匪徒不注意從收銀臺裡拿出了槍波福特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向Seul Lim回擊。Seul Lim槍打出的子彈未打中波福特,但波福特已經嚇的到處亂竄。。。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甘溪很早就有自己的"馳名產品",兩種以"菜頭"為原材的醃製品。    甘溪盛產"大菜頭",但它的經濟價值並不高,又常常在短時間之內供過於求,堆積如山的"大菜頭"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添了為"銷路"的憂愁。(這種說法與以前小文中提到的並不矛盾。)"繫上紅頭繩"也沒用。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以前的老電影裡常出現一句話"部隊轉移了!"你看,"轉"、"移"二字一組合,就可以涵蓋了一個十分複雜的運動形式。具體到我們的身體來,"移"是胯的工作,"轉"是腰的職責。且無論身體是否處在"移"的狀態,上體上肢都可能在完成一件工作時驅使"腰"不停地左右轉動。"腰"何止辛勞,"腰"之功勞更在於它繞軸左復右旋而產生的穩定性。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並於當月成為了"月最佳新秀",同年5月,戈登入選了08-09賽季最佳防守陣容二陣,已經有"鋒芒畢露"之勢。即使是關鍵時刻的13場比賽,他可以打到2.6分鐘,9勝4負,正負值1.4,效率非常之高。且自己賴以生存的三分,命中率可以達到50%。在發動快攻方面,戈登可以得到1.2分,命中率42.1%,正負值為0.6。
  • 【雲間漫談】有感"元旦書紅"
    感悟柳亞子"元旦書紅萬事吉"的詩句之意,以為貼在牆上的元旦書紅,與貼在門上的春聯較之,前者因非對聯,故沒有上下聯字數相同、內容相稱、平仄相反的要求,只須在紅紙上書寫"新歲大吉"、"萬福攸同","家運亨通,青雲直上,得意春風",或"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等內容便是元旦書紅,但兩者之間又有著文脈相承、形式接近、訴求如一的異曲同工之妙。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更清楚的說,每時每刻,在你意識中閃現出的任何意象、靈感或思念——無論是主動的(拿水杯),還是被動的(嗅到花香),都是以先有"神經程序"的運行,然後才讓你在意識中體驗到與之相關的主觀思想的。因此,在神經科學實驗中出現的,是先有腦皮層中神經系統的活動,在意識中才出現與之相對應的"精神思想"是一個"必然如此"的現象。進而,自由意志是一個假象是"必然如此"的現象!
  • "腰為主宰"是如何實現的?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四(腰錐運動)腰錐五節為脊錐上最粗壯的錐節,我們在此將五節腰椎看作個一個骨節整體,它自然弧形前弓,也稱腰弓。人體的這一段為中段。水平方向有帶脈環繞,前部儲有大小腸等密實器官,在內氣的支持下,"丹田"這部分甚至可徑得起巨力錘打。後部有兩腎左右懸掛,"兩腎抽扯"是腰錐略微左右運動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