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葉挺麾下的第一悍將,建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

2020-12-14 騰訊網

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孫中山「鐵甲車隊」的副隊長;他是葉挺麾下第一悍將,協助賀龍、聶榮臻發動黃士嶺戰鬥擊斃日軍中將;他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的指揮官,他的名字雖然不是很響亮,但資歷深厚。他就是開國上將周士第。

開國上將周士第(1900年9月9日-1979年6月30日)

從「鐵甲車隊」到獨立團

周士第1900年9月9出生於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7歲時讀私塾,後入樂會縣高等小學和瓊崖中學。五四運動中被選為瓊崖學生聯合會幹事,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

1924年5月,周士第投考廣州黃埔軍校,為軍校第一期第二隊學生。是年冬畢業後,奉調大元帥大本營鐵甲車隊副隊長。「鐵甲車隊」為國民革命軍裝備最先進之部隊,有鐵甲列車及其他車輛等。鐵甲列車即為外加鐵甲之火車頭,後拖五輛鐵甲車。各車廂均為鐵甲包裹,兩側開有高低不同的長條形射擊窗口,於車廂內可立姿亦可跪姿射擊。同年12月,周士第加入中國共產黨。

黃埔軍校時的周士第

1925年6月,周士第率領鐵甲車隊在深圳抗擊十倍於己的陳炯明部,被三面包圍。周士第身上七處負傷,仍帶隊邊打邊走,終於衝出重圍。回師廣州後,民眾自發組織盛大慰勞活動。毛澤東當時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講課時,高度評價「鐵甲車隊」的英勇鬥爭精神。

1925年11月,周恩來以鐵甲車隊官兵為基礎,在肇慶組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周士第任第1營營長,後任該團參謀長、代理團長、團長,參加北伐戰爭,同葉挺一道,指揮汀泗橋、賀勝橋等戰鬥,立下赫赫戰功。

在北伐戰爭中,他是葉挺的得力幹將。葉挺的獨立團,就是由周士第的鐵甲車隊為基礎組建的。1926年5月,周士第率領北伐先遣隊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葉挺獨立團)第一營當先鋒,打頭陣,飛兵平江,突襲汀泗橋,攻佔賀勝橋,激戰武昌城。1926年10月10日,周士第指揮獨立團憑著拼死一戰的精神,用架設雲梯的辦法硬是在通湘門取得了突破,他們首先攻佔蛇山,迫使武昌守軍停止抵抗,3萬守軍繳械投降,獨立團僅犧牲官兵191人。

1927年8月1日晨,周士第拒絕國民黨軍二十五師師長李漢魂跟隨張發奎的要求,根據中共前敵委員會決定,率七十三團參加南昌起義。七十三團行至德安車站以北時,第四軍軍長張發奎第二十五師師長李漢魂等人帶衛隊營乘火車追來,遭到七十三團的猛烈射擊。張發奎、李漢魂等跳車逃跑,衛隊營全部被周士第的七十三團繳了槍,其中一部分士兵和一些下級軍官參加了起義軍。

起義部隊大多是葉挺的第四集團軍,當時周士第任第25師師長,轄兩個團,73團和75團,73團有陳毅和林彪(連長),75團有許光達(排長)。1933年,周士第到福建19路軍處建議蔡廷鍇聯絡紅軍、反蔣抗日。同年底,周士第到中央蘇區首府江西瑞金,任紅軍大學軍事教員。

戰功赫赫的革命生涯

1935年10月18日,中央紅軍即將與陝北紅軍會合,國民黨部隊突然從中央紅軍的側翼襲擊。周士第時任軍委幹部團上級幹部隊指揮科科長,他指揮上幹隊阻擊退敵,保衛了中央軍委機關的安全。中央紅軍到達吳起鎮後,周士第又奉命沿途警戒,出色地完成了護送毛澤東、彭德懷等中共中央領導安全行進的任務,在長徵路上留下了一個個傳奇故事。

1937年,紅二方面軍部分人員在陝西富平縣莊裡鎮合影(二排左二為周士第)。

1937年10月,在雁門關伏擊戰前線。左起:甘泗淇、關向應、周士第、賀龍。

抗日戰爭爆發後,周士第任八路軍120師參謀長,隨部開赴晉西北,在雁門關一帶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先後參加指揮著名的陳莊戰鬥和黃土嶺戰鬥等重大戰事。1940年秋,周士第率部粉碎了日軍三次「掃蕩」,接著,參加了百團大戰。

1938年,時任八路軍120師參謀長的周士在山西嵐縣檢查。

解放戰爭初期,周士第兼任晉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晉北戰役。1948年5月,周士第任華北野戰軍第1兵團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太原戰役。1949年5月,周士第任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向西北進軍,參與指揮扶郿戰役和秦嶺戰役。11月率兵團主力分三路進軍西南,連續解放漢中、廣元、劍閣、江油、綿陽等40多座縣城。

1949年12月,賀龍在進軍途中與王維舟(左二)、周士第(左三)研究戰役部署。

組建解放軍第一支防空軍

1950年2月,周士第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參與領導剿滅匪特和改造起義部隊工作。同年10月,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任司令員。他親自到東北地區和朝鮮戰場進行實地勘察,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

韓戰結束後,周士第的工作重心立即轉入了國內防空建設。至1953年7月,防空部隊擁有2個高射炮師,3個高射炮團,8個獨立高射炮營,4個探照燈團,1個雷達團,8個雷達營,17個對空監視團,建立了高級防空學校、高射炮學校、防空學校、雷達學校、技術學校等5所學校,培訓總人數10餘萬人。

1955年,周士第被授予了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戎馬四十年,陷陣何止千,敵人未滅淨,鬥志更強堅。」這是周士第將軍1964年作的詩詞《一個兵》。雖然將軍的戰績輝煌,但他卻把自己當作一個兵,保持著低調的風格。

周士第將軍在獨立團團部舊址前留影

1979年6月30日,周士第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

周士第將軍雕像

周士第是中國人民軍隊久經考驗的優秀的軍事指揮員,無產階級堅強的革命戰士。周士第將軍黨性強,作風正派,襟懷坦白,光明磊落。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幾十年來,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為黨為人民工作。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旋風司令韓先楚,麾下兩位虎將,在建國後授予什麼軍銜
    說到開國上將韓先楚將軍,相信了解,解放戰爭歷史朋友都知道韓先楚,他是解放戰爭中,第四野戰軍一員猛將。由於戰功卓越,在1955年授銜時,特意被毛爺爺提拔為上將軍銜。本來當時,評銜小組給韓先楚定的是中將軍銜,但是經過毛爺爺審批後,說;韓有功,中晉上。
  • 葉挺獨立團13名營連長,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葉挺獨立團是我黨掌握的第一支武裝力量。1924年11月,我黨從黃埔一期畢業生中抽調一百多名黨員作為骨幹,組成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1925年11月,我黨爭取了第四軍十二師三十四團的番號,將鐵甲車隊成建制轉入三十四團,原鐵甲車隊隊員全部升一級使用。再從黃埔軍校前三期畢業生中調派大量黨員充實隊伍。
  • 1955年,有九大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建國後,楊成武又奉命入朝參戰,擔任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1955年4月,北京軍區成立,楊成武出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濟南軍區,楊得志上將楊得志,1911年出生,湖南醴陵人。他早年跟隨湘南起義部隊上井岡山,開始了革命生涯。
  • 南昌起義葉挺的2個師長,一人後授上將,一人後叛變卻成副國級!
    葉挺將軍我們都知道,他後來當過廣州起義的紅軍總司令,抗戰時當過新四軍首任軍長,抗戰勝利後在返回延安的時候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是被中央軍委認定的35位開國軍事家之一。今天我們來講講葉挺之外的這兩位師長。 周士第,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畢業生,1924年參加共產黨的老革命。
  • 成都解放後的第一任書記和市長分別是誰?誰後來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一任書記是李井泉。李井泉出生於1909年,江西臨川人。1949年,李井泉赴四川,負責四川工委工作,配合解放軍向西南的進軍,後來擔任過川西行政公署主任兼軍區政委、成都市委書記、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省軍區第一政委、西南局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委。1989年4月24日,李井泉在北京病逝,享年80歲。
  • 抗戰初期,新四軍第一支隊的主要領導都有誰?建國後授什麼軍銜?
    抗戰爆發後,紅軍長徵時期留在長江南北的部分紅軍和遊擊隊,在各地共產黨組織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南方八省繼續堅持遊擊戰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國民政府同意將這部分紅軍部隊改編成新四軍。新四軍下轄四個支隊,那麼第一支隊的主要領導都有誰?建國後授什麼軍銜?
  • 沒有參加淮海戰役的華野三虎將,在建國後,都授予了什麼軍銜
    直到渡江戰役爆發後,張愛萍從蘇聯回國,然而此時,華東野戰軍各職崗位並沒有空閒的位置讓張愛萍將軍擔任。因此在接下來的渡江戰役,解放上海,南京等戰役中張愛萍將軍都沒有擔任多麼重要的職務。還是在解放東南沿海島嶼時候,是由張愛萍將軍指揮的。加上他早年的戰功,以及解放東南沿海的功勞,因此,在建國後的1955年,他也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 1988年,葉挺長子獲授中將銜,14年後他才知道父親空難的真相
    我們所熟悉的葉挺就是這樣一位名將,後來我們國家非常多的高級將領也是出自於他的麾下。正是由於他為自己的國家做出了如此多的功勞,所以後來獨立團被稱之為「鐵軍」。葉挺將軍經歷了南昌起義以及廣州起義,並且在抗戰的時候受邀請擔任了軍長,協助新四軍整編。只不過後來發生的一次事變中,項英被叛徒殺害之後,他和對方談判的時候被扣留,直到1946年3月份的時候才開始重獲自由。
  • 洛川會議後,軍委參謀部的4個局長被授予什麼軍銜?最高者為上將
    抗日戰爭洛川會議後,新的中共中央軍委辦事機構逐步健全起來了。最初的辦事機構是參謀部、供給部和衛生部。參謀部部長聶鶴亭,下轄4個局。那麼這4個局的局長都是誰?建國後被授予什麼軍銜?建國後擔任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副司令員,1956年被補授予中將軍銜。
  • 中野三虎是指哪三位將領,他們在解放後,都授予什麼軍銜
    要知道,在華東野戰軍也有三人,被譽華野三虎,他們分別是葉飛,王必成,陶勇三位悍將。那麼,你們知道嗎?中野三虎是指哪三位將領嗎,他們在解放後,都授予什麼軍銜。之後王近山將軍又參與淮海戰役,解放大西南等戰鬥,為全國統一作出很大貢獻,因此,建國後,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 不看資歷,只看戰功,在開國中將裡,還有誰達到授予上將的標準
    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後的1955年,是我國首次實行軍銜制度的第一年。當時參與評銜的將領都是革命戰爭年代的功臣。跟著他們的職位不同,立下的功勞不同,分別授予了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能夠授予元帥的功臣自然是戰功赫赫,在革命戰爭年代做出的貢獻也是最大的。
  • 這位司令缺席三年解放戰爭,建國後被授上將軍銜,還當了國防部長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軍委曾根據各位解放軍將領在各時期的職位和綜合功績進行了授銜評估,從而確定了各將領的軍銜。可以說在這份軍銜名單中,在解放戰爭中做出的貢獻越大,那麼所授的軍銜也相對較高。不過,有一位司令缺席了三年解放戰爭,但建國後卻仍授上將軍銜,後來還當上了國防部長,他是誰?
  • 林帥麾下五虎上將,韓先楚只能排第五,第一名實至名歸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後擔任過國防部副部長等要職。二、鄧華上將鄧華(1910年4月28日-1980年7月3日) ,湖南郴縣人。鄧華從小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祖父和父親都是秀才。可別小瞧了秀才這個「學歷」,能考上秀才的人,其才華絕對不亞於如今的本科生。由於家庭條件不錯,鄧華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 此人是著名的「獨臂戰將」,建國後被授予上將,此人是誰?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開國上將,此人名叫彭紹輝。彭紹輝是湖南湘潭縣人,與毛主席的老家韶山沖只有幾公裡遠。彭紹輝的家庭很窮,沒錢供他上學,他稍大一些之後還當過一段時間的長工。1926年,彭紹輝加入了湘潭縣農民協會。
  • 三野27軍的一匹黑馬,軍長中將師長少將,他是副連級卻封上將!
    建國後授銜的時候,軍長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旗下師長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讓人想不到的是,下面的連副卻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聶鳳智軍長聶鳳智,許世友的心腹愛將,27軍是第一個突破長江防線的部隊,軍長聶鳳智在建國後曾經擔任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他被授的軍銜是中將軍銜
  • 這16位將領,在解放戰爭時期職位一樣,可是授予的軍銜卻不一樣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黨取得三大戰役勝利後,將部隊進行了全面整編,新整編的部隊按照數字先後分為第一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華北野戰軍。這五支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主力,包括它們的司令員,在建國後的1955年都被授予了元帥軍銜。所以也能看出,在解放戰爭時期職位一樣,解放後授予的軍銜自然也相同。
  •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1軍團師長和政委都是誰?軍銜最低是上將
    紅1軍團下轄第1師,第2師和第4師,3個師的師長和政委都是我軍大名鼎鼎的高級將領,建國後軍銜最低的是上將軍銜。陳賡第1師師長陳賡,建國後被授予大將軍銜。他是湖南湘鄉市龍洞鄉人,祖父是湘軍將領,算是將門之後。
  •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時,將領被授予什麼軍銜?
    經過國共兩黨反覆磋商,最終決定:紅軍主力長徵北上後,留在南方八省14個地區的紅軍部隊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在1937年下半年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後,經國共兩黨會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相應任命了八路軍和新四軍各級主要負責人,並授予相應軍銜。
  • 韓先楚將軍麾下的三位師長,有兩位授少將軍銜,他為何僅授大校?
    118師的師長是鄧嶽,12歲就參加紅四方面軍,三過雪山二過草地,終於到達延安,抗戰時期擔任過冀南軍區第四軍分區副參謀長、參謀長,第129師新4旅第10團副團長,解放戰爭中任東聯第21旅副旅長,第3縱隊第7師副師長、師長,他率部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又參加了抗美援朝,從一名紅軍小戰士成長為一名軍中悍將。
  • 紅四方面軍麾下五位軍長都是誰,建國後,他們都授予了什麼軍銜
    以及他們在解放後,有沒有授予軍銜?因在戰場上表現出色,作戰勇敢,他升職的比較快,在紅軍時期就擔任了紅四軍的軍長。之後在抗戰時期又擔任了129師385旅的旅長,投入了抗戰事業,並開創了冀南根據地。擴大了根據地,為後來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要知道,在解放戰爭爆發後,所有的抗戰時期的根據地都成為了解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