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分享】肉夾饃鍋爆肉 多地特色菜都有「官方標準」

2021-02-27 西安地鐵

(人民網訊)傳統的西安小吃也有了「官方標準」,11月25日,由西安質監局標準化處發布五項西安傳統小吃製作技術規程,引起網友熱議。其實不止是西安小吃,我國很多省市都出臺過當地特色小吃的「官方標準」。蘭州拉麵、驢肉火燒、剁椒魚頭、鍋爆肉、小雞燉蘑菇、大盤雞、揚州炒飯……難怪網友戲稱,標準化的地方菜都能湊齊一桌宴席了。

肉夾饃出臺「官方標準」用料講究似舌尖上的中國

根據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網站消息顯示,西安轄區相關餐飲企業已完成《西安傳統小吃製作技術規程 牛羊肉泡饃》等五項推薦性西安市地方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起草,現在正在公開徵求意見,這五項小吃分別是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肉夾饃、biangbiang面以及藍田蕎面餄餎。

在上述被網友熱議的小吃製作技術規程中,最熱門的是肉夾饃。《西安傳統小吃製作技術規程 肉夾饃》中提到:「製作肉夾饃的白吉饃,使用關中冬小麥磨製的特一粉,與老酵面或酵母、食用鹼等天然食材採用傳統和面工藝使上述食材充分融合,並經過短時間的自然醒發後,取110g 面劑用紡錘形擀麵杖擀製成直徑約11.5cm、厚度2cm 的圓形饃坯」、而臘汁肉則要「選用上等前、後腿和五花豬肉按照一定比例組合,並用鹽、姜、草寇、肉蔻等20 多種調料進行煮製,在煮製前加入適量的陳年老湯和一定量的水經過3~5 小時的燜煮後,煮製出色澤紅潤、軟爛香醇的肉」等。除此之外,其餘四種小吃也從多方面詳細規定了對該小吃製作技術的要求,其中包括術語和定義、資質和原料要求、製作過程和工藝等,並附有圖片。

這些用料講究,文風形似「舌尖上的中國」的標準一出臺,就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根據《北京青年報》的報導,網友們有的質疑「規定這麼細有意義嗎」?還有的網友開始「懷疑」起自家小區門口買的肉夾饃是否正宗。對於網友們熱議的問題,西安質監局標準化處的工作人員回應稱「這些規程都是非常基礎的規定,是推薦性的標準,不是強制性的」、「細節性的規定都不是隨便想當然制定的,而是根據實際製作經驗以及該小吃的特色制定的,有很多考慮,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推廣小吃」。

不止肉夾饃 多地為代表菜品出臺「標準」

其實不是只有西安的肉夾饃等五種小吃有「官方標準」,還有很多省市地方的標準化部門以及當地的行業協會出臺了小吃的「標準」。

早在2000年6月23日,甘肅省質監局就發布了《甘肅省地方標準———蘭州牛肉拉麵》,該標準於當年7月10日開始實施。該標準規定,「蘭州牛肉麵的規格按碗中熟面重量大小分為大碗和小碗,大碗中的熟面淨含量不得少於275克,;小碗中的熟面淨含量不得少於175克。熟面淨含量的稱法是,將鍋中的熟面撈出濾幹水後再上秤稱。標準還規定,牛肉麵可分為優質牛肉麵和普通牛肉麵,優質牛肉麵中熟牛肉的含量不得少於50克,普通牛肉麵中熟牛肉的含量不得少於30克。」

驢肉火燒作為河北「名吃」,在2009年也有了自己的「標準」。河北省標準審定委員會出臺了《驢肉火燒》的河北省地方標準,對驢肉火燒的淨重量、所含的水分、脂肪、氯化物、驢肉等理化指標作出了規定,一個標準的驢肉火燒重量應不低於140克,夾帶的驢肉不應少於50克,脂肪含量不高於12.6%,所含水分不高於30%等。同時標準還明確提出,驢肉火燒企業可執行該標準,也可自己制定更高標準,但不能比地方標準低。

作為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其香辣獨特的口感讓眾多喜歡重口味的「食客」一直欲罷不能,而湘菜也是有「官方標準」的。2010年湘菜地方標準審定會審定了由省餐飲行業協會、省食品質量監督檢測所共同起草的《湘菜烹調技術基本操作規範》,同時對湘式菜餚之四菜一湯(辣椒炒肉、毛氏紅燒肉、酸菜蒸扣肉、剁(醬)椒蒸魚頭、龜羊湯)進行了標準化描述。例如辣椒炒肉中辣椒和肉的比例為3:5,剁椒魚頭之魚頭呈蝴蝶形狀,毛氏紅燒肉上所用五花肉要來自寧鄉豬身上,酸菜蒸扣肉、龜羊湯分別有著辣度以及原材料地域來源上的要求。而2013年10月,湖南省質監局正式發布了《湘菜產業化標準體系構架》、《一桌筵宴湘菜》、《家常湘菜》、《湘式早餐》等38項地方標準。

2014年1月遼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11道「遼寧菜」的地方標準,並定於同年2月實施。該標準由遼寧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提出,並由該協會與遼寧省標準化協會起草,包括了蔥燒遼參、賽熊掌、焅大蝦、鍋爆肉、焦熘裡脊、拔絲地瓜、三鮮火鍋、小雞燉蘑菇、扒三百以及煸餡餃子和燒麥。每道菜的標準中都包括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原輔材料及要求、烹飪器具、製作工藝等標準,以「鍋爆肉」為例,原輔材料及要求中顯示「主料為豬底板肉250克,配料為蔥絲8克、薑絲8克、香菜10克,蒜絲4克」。另外整個標準也註明:「遼菜口味以鹹鮮為主,甜為配,酸為輔,口味偏濃……扒菜以180度大翻勺為長,原菜形不變亂,兩面受熱均勻,入盤色形美觀,是遼菜獨特技法。」

同年,新疆烏魯木齊飲食服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發布了新疆特色美食標準。大盤雞要有皮帶面,才能兼具肉食、主食、蔬菜的營養價值;拌麵的麵條要有200克,輔料中要有大白菜;抓飯的製作要放白糖;一個饢的重量是200克等。不過,該專家委員會的主編楊珂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也指出,「新疆特色小吃標準不是強制標準,僅是行業標準,供餐飲企業參考。」

「揚州炒飯」的地方標準也於今年「粉墨登場」,讓網友看了大呼「口水直流」。江蘇省揚州市質監局在今年10月發布的「揚州炒飯」新標準規定了正宗揚州炒飯要「以特等秈米飯、鮮雞蛋為主料,以水發海參、熟地方雞腿肉等8種材質為配料。其中,揚州炒飯主料:秈米飯、鮮雞蛋3—4隻。配料為:水發海參、熟地方雞腿肉、中國火腿肉、水發乾貝、上漿湖蝦仁、水發花菇、淨鮮筍、青豌豆。」

如此盤點一番下來,原來我國為了規範特色小吃、推廣各地美食文化而制定的美食「地方標準」非常多,難怪有網友調侃稱:「有官方製作標準的菜已經可以湊成一桌了。」

相關焦點

  • 這可能是全武漢最好吃的肉夾饃.
    滷蛋切成五六瓣,擠進肉夾饃,貌似下一秒肉夾饃就要被撐爆。蛋白Q,蛋黃入味,它們與其他配菜組成豐富的口感層次,比單吃滷蛋驚豔不少。一對夫妻,一個小攤,迎來的都是都市夜歸人。他們趕晚班地鐵回家,捎上一個肉夾饃,消失在附近密密麻麻的還建樓中。 天天光顧的熟客,理所當然以為張從磊夫婦是西安人。
  • 冬季,教你做荷葉餅肉夾饃,做法簡單,肉嫩餅軟,比買的還好吃
    大家好,我是豆弟煮,一個愛美食的人,每天都用一些家常菜,做出家人愛吃的飯菜!如果你也喜歡美食,我們可以互相把做美食時,積累的經驗分享一下、互相學習,為家人和朋友做出更有營養、好吃的美食!每年的秋冬季,正是人們大補的季節,每家每戶都喜歡買一些肉吃,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常見的肉有雞鴨魚肉、豬肉,今天我用豬肉做一道荷葉餅肉夾饃,吃起來餅子暄軟勁道,肉鮮嫩又好吃,而且還不油膩,一家老小都挺愛吃的,冬季,教你做荷葉餅肉夾饃,做法簡單,肉嫩餅軟,比買的還好吃!
  • 陝西正宗臘汁肉夾饃(白吉饃)的詳細做法,臘汁肉鮮嫩多汁
    臘汁肉夾饃是西北地區陝西省的漢族特色小吃之一。傳統的陝西臘汁肉夾饃的製作方法包括滷汁臘肉的製作和白吉饃的製作。主要選用五花豬肉、麵粉、高湯等原料加入各種香料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和後續調味料加工而成,白吉饃和臘汁肉合二為一才能體會到肉夾饃的精髓和美味。
  • 西安大品小吃培訓 | 西安招牌籠籠肉夾饃做法 特色籠籠肉夾饃教學 學籠籠肉夾饃技術
    陝西學小吃去哪  學習西安小吃培訓學校    街頭小吃學習培訓  西安學早餐做法    學西安小吃哪家地道   正宗小吃培訓班教學     陝西小吃培訓學校   學小吃教學   西安小吃學費多錢  西安小吃培訓騙局    西安靠譜的小吃培訓學校     西安小吃培訓排行   西安小吃培訓十佳培訓學校  籠籠肉夾饃是陝西特色的一種夾饃,和臘汁肉夾饃不同,籠籠肉夾饃是用五花肉,醃製以後再裹米粉蒸的肉
  • 10多億人愛吃的肉夾饃,這做法最簡單家常,餅香肉爛,比買的好吃
    但是這日復一日的早餐可是把我愁壞了,以前還能隔三差五買著吃,現在只能天天自己做,我家樓下有家陝西小館,它家的肉夾饃非常地道,偶爾想吃的時候就去買幾個解解饞,年后街邊所有的商戶都還沒有營業,看來只能我親自出馬了,剛好家中有存貨,材料齊全說幹就幹。好多人第一次吃肉夾饃的時候都好奇為何外面是饃裡面是肉,其實這個肉夾饃的全稱是「肉夾於饃」。
  • 地方特色小吃肉夾饃,教你在家做,餅香肉爛,飽腹抗餓又好吃
    大家好,我是廚易,分享一學就會的廚房美食,歡迎交流,互相增進。肉夾饃是一種特別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現在的大街小巷裡到處會有賣肉夾饃的地方,可見這道西安名小吃的魅力有多大了!外面的肉夾饃吃了一圈了,也沒找到那個經典的味道。
  • 一個標準肉夾饃與網際網路碰撞出的火花
    》地方技術規範裡面的標準製作的。怎麼才算一個好吃的肉夾饃?借鑑「舌尖上的美味」對臘汁肉夾饃的描述:慢火熬製而成的肉,肉質軟糯,濃鬱醇香,饃的平淡更加凸顯出肉的香醇。而「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吃了滿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則是肉夾饃的製作傳統。而西安某餐飲集團的肉夾饃受到廣泛歡迎正是對材料及製作工藝的嚴格把控。
  • 肉夾饃怎麼做才算地道正宗?從和面到煮肉每一個步驟都教你,真香
    今天教你正經的西安招牌小吃,臘汁肉夾饃肉呢,咱們選擇前腿入三分肥七分瘦,用清水浸泡三到四個小時,拔出血水。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注入所要用到的調料,白酒八十克、鹽三百二十克、生薑五十克,大蔥八十克,冰糖二十克,三百克白糖。炒好的糖色,炒這個糖色的時候油不能太多,防止炸鍋。
  • 老陝的肉夾饃種類竟有這麼多!快來看看你都吃過嗎?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傳統特色食物之一。2016年1月,肉夾饃入選陝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肉臊子中放食醋)、潼關的潼關肉夾饃(與白吉饃不同,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內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裡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且老潼關肉夾饃是熱饃夾涼肉,餅酥肉香,爽而不膩)、還有臘牛肉夾饃。作為一個陝西人最愛的就是吃上一口肉夾饃。
  • 區別在哪,為何肉夾饃有營養,漢堡包有菜有肉卻是垃圾食品
    漢堡包在國內國外都是備受追捧的食物,有些人覺得一個小小的漢堡包就是濃縮的精華,比如大張偉大老師就好幾次在節目上對它不吝讚美,他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東西,有蔬菜有肉有麵包,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他說炫辣雞腿堡每回吃他都哭,太好吃了。
  • 吃剩下的饅頭別扔了,留著做肉夾饃,餅酥肉香,特別好吃!
    這裡是【小芸的美食】最善於發現生活美好,分享生活美食!關注小芸,每天分享一道不同美味的家常菜!說到饅頭,幾乎已成為大眾的早餐食品。特別是上班族,每天路過饅頭店,都會買上幾個饅頭和一杯豆奶將就著吃。但有的人吃著吃著,吃不完的饅頭就扔了,這樣多浪費。
  • 肉夾饃梆梆肉糊辣湯…3天9家口碑店攻略
    西安的驕傲絕對不只有饃饃和面,還有兩隻手都數不過來的小吃、特色菜,肉丸胡辣湯、梆梆肉、葫蘆頭、葫蘆雞、甄糕、黃桂柿餅……肉丸糊辣湯清早來到光明巷,附近的街坊鄰居早早就在門口排起了長隊,有人手上提著保溫桶。賈家肉丸糊辣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霸氣!
  • 長安百變麵食,「肉龍」蔥肉餡,好饞人的農家肉卷!
    圖片故事分享【家在長安】微信英文小寫vlv2088歡迎交流添加、遊記、美食、民俗、美文投稿郵箱1430436638@qq.com肉卷:北方叫法肉龍,通常把發酵好的麵團,手擀成圓餅形狀,然後把調製、攪拌均勻的肉餡,平鋪塗滿在大餅上,然後從一頭捲起,收口捏緊,均勻大小切塊【也可以出鍋在切塊】上鍋蒸熟即可。
  • 八寶涮肉鍋來了,清水涮肉竟然都讓人停不下嘴?
    魚羊鮮時尚火鍋-定邊獨一家,八寶涮肉鍋:
  • 10億人愛吃的陝西特色肉夾饃,臘汁肉夾饃和潼關肉夾饃你喜歡哪個
    肉夾饃是陝西特色小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白吉饃加上臘汁肉為一體,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在古漢語中,是肉夾於饃的意思,因為陝西人性格比較直爽,所以說就去掉了「於」字,成了肉夾饃了,有些人還把肉夾饃叫做
  • 西安小吃光是泡饃、涼皮、肉夾饃能吃全的人都不多
    這些品種多樣的小吃你都吃全了嘛?  初 級 版:肉 夾 饃  提起肉夾饃其實還挺來氣的,網上很多人去回民街吃一口肉夾饃,就說吃到正宗的西安肉夾饃了,更別提外地夾著菜葉子的肉夾饃了。西安的肉夾饃在西安也有很多種類,傳統意義的肉夾饃是臘汁肉夾饃,夾肉的饃用的是白吉饃,選用五花豬肉、麵粉、高湯等原料加入各種香料和調味料加工而成。好吃的臘汁肉夾饃都是滴著油的,會吃得都會要帶著肥肉一起吃,肥肉肥而不膩吃起來特別的香。
  • 陝西美食「異端」,羊肉泡饃肉夾饃涼皮,並不只有你見過的那幾種
    食物是人的食物,人有話語權之分,食物也有。在長久的傳播過程中,西安美食的代表都是涼皮、肉夾饃、牛羊肉泡饃。肉夾饃西安要發展就要有城市名片,肉夾饃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何讓遊客吃到更好吃的肉夾饃事關西安城市發展,再往大了說能影響西北五省發展大計,因此制定統一的標準是有必要且可行的方法。但在推廣「鐵圈虎背菊花心」的同時,還有一些肉夾饃表示不服,西安的肉夾饃並不能完全代表陝西肉夾饃。
  • 麥當勞肉夾饃被吐槽肉量極少 網友表示麥當勞是在用實力詮釋什麼...
    麥當勞肉夾饃被吐槽肉量極少 網友表示麥當勞是在用實力詮釋什麼「買家秀與賣家秀」的時間:2021-01-15 10: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麥當勞肉夾饃被吐槽肉量極少 網友吐槽簡直是在用實力詮釋什麼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差別 (1月14日)下午,一則關於肉夾饃的話題#麥當勞肉夾饃被曝肉量極少
  • 超人氣的「行 宮 鍋 爆 肉」 空降雙灤
    小編了解到,此烤肉有個神秘的傳說故事,我們吃前先來了解一下!    承德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清初皇室因北巡、秋彌活動,在燕山山脈與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建有多處行宮。「行官鍋包肉」(也叫鍋爆肉)是宮廷御廚結合當地牛羊肉所烹飪出的一道風味美食,戚為皇帝最喜萊餚,亦為群臣所喜愛。自此「行宮鍋包肉」(鍋爆肉)秘方流傳民間。「古北口外小興州」有御賜紅白牡丹各一株,這裡地處塞北,緯度甚高,然歷經300年這兩株牡丹花仍逢春威開,實屬罕見。
  • 教你在家做簡易版肉夾饃,餅香肉爛做法簡單,味道一點不比賣的差
    一口一個的中式小漢堡,迷你版肉夾餅,家庭聚餐時尚新寵兒。提起肉夾饃,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在陝西潼關一帶尤為出名。很多人其實吃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因為它的分量非常的實在,所以為了迎合家庭的需求,將大個的肉夾饃進行了改良,創作了家庭版的迷你肉夾餅。這在分量上不僅進行了很大的縮減,同時也增加了使用了趣味性。根據史料的記載,肉夾饃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最早的時候,是用臘汁肉做肉夾饃的內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