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榆中鄉村生活垃圾循環利用 變廢為寶解「垃圾圍城」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甘肅榆中鄉村生活垃圾循環利用 變廢為寶解「垃圾圍城」

2020-05-19 09:06: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5月18日,蘭州市榆中縣金崖鎮生活垃圾熱解氣化處理場正式運行。 劉玉桃 攝

  中新網蘭州5月19日電 (劉玉桃 邵騁)「27噸生活垃圾,經過處理後生成1噸廢渣和4噸肥料,而肥料可以用於農業,實現變廢為寶,同時保護環境。」蘭州市榆中縣金崖鎮生活垃圾熱解氣化處理場負責人金羅亮介紹說。

  18日,蘭州市榆中縣金崖鎮生活垃圾熱解氣化處理場正式運行。該項目覆蓋14個行政村和駐鎮企事業單位,建設規模為每天10噸的生活垃圾高溫熱解氣化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工程。

  蘭州市榆中縣副縣長許先文表示,該項目是全縣首個生活垃圾高溫熱解氣化處理項目,標誌著榆中縣生活垃圾規範化處理實現「零」的突破。項目的運行將提高榆中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水平,從而推動當地垃圾分類處置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圖為生活垃圾經過處理變為肥料。 劉玉桃 攝

  近年來,隨著蘭州市榆中縣金崖鎮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與日俱增,過去的生活垃圾堆放和處理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城鎮發展與生活垃圾處理手段簡單落後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嚴重影響民眾的生產生活。

  「該項目啟動運行,將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水平,解決了垃圾圍城、簡單填埋、二次汙染的問題。」蘭州市榆中縣金崖鎮黨委書記宋毓說。

  榆中縣金崖鎮生活垃圾熱解氣化處理場項目總投資804萬元,項目推廣可改善榆中縣金崖鎮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同時節約大量土地資源,保護耕地和林地。

  宋毓表示,希望大家以「綠色」為品質,把「環保」變時尚,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做好生活垃圾的分類,讓村級負責收集拉運,進行垃圾最後處理,切莫再倒入到河塘溝渠、填埋在山溝土坑、焚燒到田間地頭,大家一起努力,把家鄉建設的更加美麗,為子孫後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地更潔的優美環境。

  近年來,榆中縣全力推進生態創新城建設、全域無垃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力實施「六改三清」、「風貌改造」「廁所革命」等人居環境改善工程,持續推進藍天、綠水、青山、淨土「保衛戰」等行動,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許先文表示,垃圾處理廠的運行是一個系統工程,當地要統籌各村、各企業做好垃圾分類、垃圾清運、垃圾處理的各個環節,逐步規範運行管理,完善運行機制,為全縣生活垃圾處理創出一條新路子。(完)

相關焦點

  • 疏堵結合重利用 變廢為寶解大難
    疏堵結合重利用 變廢為寶解大難柳城縣強力推進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綜述 信息來源:柳城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31 17:02 【字體:大中小】
  • 行業大咖獻計獻策 助力化解垃圾圍城
    從商朝開始便有建築垃圾管制,建築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至今仍是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強化城市保潔工作,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統籌城鄉垃圾處理處置,大力解決垃圾圍城問題,推進垃圾收運處理企業化、市場化,促進垃圾清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對接,是實現青山綠水的重要舉措。
  • 「無廢城市」巡禮丨打造建築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許昌模式」
    作為中原城市群唯一、全國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河南省許昌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無廢城市」 建設試點為契機,緊抓「推進重點項目、創新制度模式、強化宣傳引導」三個著力點,認真落實「制定一套標準、探索一種模式、落地一個產業」工作理念,打造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特許經營、循環利用」的建築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的「許昌模式」。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新城區婦聯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
    ,生活垃圾生產量迅速增長「垃圾圍城」垃圾汙染已經成為突出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垃圾混放是垃圾,分類成資源,新城區婦聯向全區廣大家庭和婦女姐妹們發出倡議:一、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主動學習和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延伸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倡導綠色循環低碳的生活理念,發揮女性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巾幗志願服務活動,號召更多人關注和實踐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如何使更多生活垃圾變廢為寶?東灘論壇研討:發展循環經濟
    劉子燁 攝2019年以來,住建部每季度對全國46個試點城市垃圾分類考核排名中,上海始終保持第一。生活垃圾分類始終走在前列,這為上海推動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如何推動循環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廢棄資源回收利用效率,使更多生活垃圾「變廢為寶」?
  • 「貴州省資源循環再利用靜脈產業園」開工 大量生活垃圾將在這裡被...
    5月29日,貴州天之源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花溪燕樓工業園建設的「貴州省資源循環再利用靜脈產業園」項目開工,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年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200萬臺、報廢機動車10萬輛(含「三車」)、醫療廢棄物13000噸、有機固體廢物3萬噸、廢塑料3萬噸能力,大量生活垃圾將在這裡被「吃幹榨淨
  • 汨羅市新市鎮:從「垃圾圍城」到「美麗新市」
    作為汨羅的千年古鎮,這裡經濟社會發展獨佔鰲頭,卻又因「收廢品」無序發展,造成了曾經垃圾圍城的困局,群眾期許的「夢裡老家」漸行漸遠。 發展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成果要讓老百姓共享!近年來,汨羅市新市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全域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以產業轉型為著力點,以鄉村振興為總目標,在新時代為百姓帶來希望和幸福。
  • 聽說這個國家沒有垃圾圍城,人均產出世界很低,真是很莫名其妙
    漸漸地,人們意識到環境對他們的健康非常重要,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由於城市發展日益嚴重,人口高度集中,將導致城市垃圾越來越多,漸漸地「圍城」這個詞就產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無法及時消化,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汙染,令人驚訝的是,有一個人口相對集中,發展相對發達的國家。其實說起這個國家,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日本。
  • 「點廢為金」的建築垃圾消納場,長這樣!
    「點廢為金」的建築垃圾消納場,長這樣!___打造建築垃圾消納場通過「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化循環利用__走進車間,只見沙石等建築垃圾經過機器處理後,搖身一變成了混凝土砂漿等建築材料,建築垃圾消納場一期內,每天都在重複上演著這樣的循環。
  • 循環再生,鎮江讓園林綠化垃圾變廢為寶
    循環再生,鎮江讓園林綠化垃圾變廢為寶 2020年12月17日 10:36:58 | 來源:一起鎮江
  • 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標準是什麼?武漢生活垃圾分類管理7月實施
    【武漢生活垃圾分類】武漢強制垃圾分類進入「倒計時」。5月12日從武漢市城管執法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日前獲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預計今年7月1日起施行。
  • 遼寧中糧可口可樂「天下無廢 如何不瓶凡」被評為生活垃圾分類...
    12月17日,由瀋陽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瀋陽日報社共同舉辦的「綠色生活,時尚瀋陽」瀋陽市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類粉絲嘉年華在沈絢麗呈現。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遼寧中糧可口可樂公司,以「天下無廢,如何不瓶凡」活動榮膺瀋陽市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類「十佳實事」榮譽,為十件入選實事中唯一的企業選送活動。
  • 為垃圾「瘦身」變廢舊成「金」——青樹坪鎮精做垃圾「減法」題的...
    歸古新村的垃圾分類減量與無害化處理,是青樹坪鎮大力推進該項工作的一個典範。據了解,為進一步推進全鎮垃圾分類減量去害工作,引導農戶認知垃圾分類意義,激發居民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認同感,青樹坪鎮採取了多種行之有效的舉措,精做「減法」題,使原每個月垃圾收集量700餘噸銳減為現在的420噸左右。
  • 生活垃圾產處平衡,危險廢物閉環處置,嘉興46個固廢處置項目全部建成
    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破解「垃圾圍城」困局走進平湖生態能源項目中央控制室,記者通過牆上懸掛的監控顯示屏看到,一臺八爪魚似的機械手有節奏地將成噸的生活垃圾投入高溫焚化爐中,正在焚燒垃圾的鍋爐內烈火熊熊,從垃圾倉、投料口到出渣口的實時狀況在這裡均一覽無遺。
  • 為垃圾「瘦身」變廢舊成「金」
    為進一步推進全鎮垃圾分類減量去害工作,引導農戶認知垃圾分類意義,激發居民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認同感,青樹坪鎮採取多種有效舉措,精做「減法」題,使原每個月垃圾收集量從700餘噸銳減為現在的420噸左右。
  • 垃圾減量化成效顯著 紹興生活垃圾實現負增長
    目前,紹興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92.24%,資源化利用率77.23%,垃圾總量提前實現負增長,有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垃圾分類 深入千家萬戶垃圾分類關係千家萬戶,看似「小事」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上):從垃圾圍城到垃圾分類
    全市分成八個大區,一共有198個行政小區(ward,這裡翻譯為行政小區),規模介於中國的社區和街道辦事處之間,最小的人口一萬多,最大的接近一百萬。印度的廚餘垃圾佔比大約是65%,班加羅爾稍高一點,接近70%。
  • 變廢為「寶」 荷地鎮垃圾分類兌換「超市」上線
    近日,荷地鎮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正式開門迎客。  荷地鎮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面積50平方米。超市內布置簡約,整齊擺放著分類垃圾桶,牆上張貼著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表、超市管理等相關制度,一方面方便居民兌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居民對分類兌換超市進行監督。在積分超市擺放著鹽、牙膏、紙巾、食用油、洗衣粉等日用品,貨物十分尋常,但是「收款」方式卻不尋常。
  •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廣州市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園區建設鳥瞰圖近年來,廣州市高度重視生活垃圾治理,通過科學規劃和建設終端處理設施,解決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在破解「垃圾圍城」困境上不斷取得新突破。項目佔地面積1604畝,總投資約110億元,生活廢棄物總處理規模為每日1.26萬噸,危險廢棄物處理項目規模為每年7.8萬噸。園區以「循環」為理念,統籌垃圾焚燒、生物質、餐廚、危險廢棄物、汙水、爐渣處理等廢棄物處理項目,打造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環境和諧的循環體系。園區主要由第三資源熱力電廠、生物質綜合處理廠、汙水處理廠、爐渣綜合利用廠、飛灰處理廠、危險廢棄物處理廠及公用配套工程等七個部分組成。
  • 垃圾擺對地方就是資源 「十三五」期間廣州用垃圾發電超50億度
    根據情況通報,雖然因城市不斷發展廣州生活垃圾量依然在增長,但在分類處理思維導向下垃圾已不再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不少生活垃圾已轉變成電能,為市民生活和工作增添便利。生活垃圾具有資源利用價值,要實現這一價值離不開有序的治理手法。12月8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對外通報了「十三五」期間廣州生活垃圾處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