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帶著幾十位家長做《學霸家長訓練營》,裡面有一個打卡任務:「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崇拜的偶像。」很多家長說:「我問了孩子,孩子自己根本不知道!追問下去,孩子就說是一個遊戲主播,心塞……」
孩子沒有偶像,不知道應該向誰學習,內心中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心中就沒有力量!
孩子崇拜的偶像選擇錯了,努力的方向就會出現偏差,例如選擇遊戲主播、明星,孩子就會去盲目的玩遊戲、盲目地追星……
因此,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崇拜的偶像,家長一定要好好幫助孩子,引導孩子找到一個正面的人物作為偶像!
而84歲依然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鐘南山院士,則是一位非常非常值得孩子作為崇拜偶像的人!
不只學習鍾南山院士的人生學習精神,更要學習他的生活習慣
這幾天,《鍾南山,一個狠角色》一文刷爆了朋友圈。
縱觀鍾南山的一生,不得不承認,真真是一部傳奇,值得每一個家長讀給孩子聽聽!
鍾南山院士身上,值得我們和孩子學習的,不只是他艱苦求學、奮勇拼搏的人生故事;更還有他熱愛運動的生活習慣!
這就是為何鍾南山院士84歲,依然能夠精神矍鑠地奮戰在一線!
鍾南山曾在一次記者會上分享自己的健康「寶典」,他說:「我覺得最寶貴的幾個經驗:
第一條經驗:任何工作代替不了身體的鍛鍊;
第二是心態,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我的經歷多,心態比較好,很多事情可以一笑置之。
第三是不要吃太飽,我從來不會吃太飽,早餐非常重要。
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全民的小康。希望大家都可以80、90歲都能為國家做貢獻,我們的民族一定會非常強大。」
我們先看看一個普通的80歲老人是什麼樣子的?
然而,在媒體的鏡頭之中,84歲的鐘南山身材挺拔而健碩,身體狀態絲毫不遜色於身旁的年輕人!
這完全是得益於他幾十年如一日的鍛鍊。
幾十年來,鍾南山依舊堅持鍛鍊,前段時間因一身肌肉的健身照片一度成為熱搜。
鍾南山為什麼就這麼喜歡並且堅持運動呢?
「因為它能培養人的三種精神,一個是競爭的精神,一定要力爭上遊;第二是團隊精神;第三是如何在一個單位時間裡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就像跑400米欄,練了一年,成績才提高3秒,每一秒都那麼寶貴。把體育的這種競技精神拿到工作、學習上來,是極為可貴的。」
據《廣州日報》報導,鍾南山從小就特別喜愛競技運動,足球、籃球、跑步都是他的興趣所在。在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讀書期間,他參加學校運動會曾創下幾項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1959年,他還作為一名非職業運動員參加首屆全國運動會,在400米欄項目中以54.2秒的成績打破了當時的全國紀錄。
「我測得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那是在1959年。」鍾南山院士曾經在接受《新快報》採訪時透露,他自己年輕時舉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臥推可以達到70公斤,「沒有測過這些項目的極限數據,當時主要為了增強力量參加田徑比賽,做些肌肉鍛鍊。」
鍾南山說: 」鍛鍊對身體健康有很關鍵的作用,能讓人保持年輕的心態「。
幾十年如一日的鍛鍊,讓鍾南山看上去年輕很多。
運動讓他的身體素質一直保持著很好的狀態,沒有出現老年人常有的腰酸腿疼,視覺障礙等身體機能下滑的表現。
現在的青少年不願意運動,更願意花時間玩手機
但是,現在很多青少年孩子不願意運動,他們更願意花時間玩手機、玩遊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首份分析報告顯示,全世界五分之四的11-17歲年齡段的兒童和青少年活動量不夠。
由於活動量不夠,這些孩子的身心都會受到影響,包括大腦發育以及社會技能。而且,這一現象是全球性的,無論是窮國和富國都未能實現每天一個小時的推薦活動量。
袁隆平說: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是身體要好。
身體不健康,心有餘力不足,無論你搞什麼研究都支撐不下去。
一個人只有在擁有健康體魄的前提下,再去做事情,才會體力充沛,活力滿滿。
一個纏綿病榻的人,怎會有餘力顧暇其他事情。
在孩子成才這條路上,多少父母恨不得拔苗助長,生怕自己的孩子落於人後。
可如果以犧牲孩子的健康為前提,無異於是害了孩子。
當有一天孩子得到的幸福與財富,卻因身體原因無法享受,這樣以失去健康為前提的成才又有多少意義?
運動改造大腦,促進大腦發育!
不止是袁隆平、鍾南山這些大科學家喜歡運動,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也是跑步達人!
施一公說:「跑步讓人有更充沛的體力,有的人以為,花了很多時間鍛鍊學習效率會降低,實際上,如果跑步方法得當,能有效增強心肺機能,還能讓大腦供血充足、思維敏捷。」
施一公作為世界級的科學家,同時還是大學校長,工作繁忙程度可以想像,但這並不妨礙他把跑步這個好習慣一直保持下去。
對於施一公這樣的腦力工作者,適量運動對於保持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活躍又特別重要。
跑步對於身體健康的價值就不用贅述了。跑步對於大腦的積極作用近年來同樣被大量研究證實。
一次急性運動可以在運動後的一段時間內,顯著提升人們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具體表現為可以幫助人們更有條理地組織日常工作和制訂工作計劃,能夠更好地自我管理自己,用最佳的方式執行自己工作和完成任務,並且更好地控制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緒。
研究還發現:運動顯著提升大腦認知能力,包括記憶能力、思維速度、專注力和學習成績。這就是所謂運動改造大腦。
鍾南山建議:青少年最好的鍛鍊運動方式是跑步
時至今日,鍾南山院士一直沒有改變過運動的習慣。
在日常繁忙工作之餘,鍾南山院士每周都要抽出三四天進行鍛鍊,每一次的時間都會保持在40分鐘到50分鐘。
在鍾南山院士看來,跑步是提升上班族和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和抵抗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城市居民最好的運動方式是步行,遊泳也非常不錯,實在沒有條件的話可以做室內的器械運動,我自己也有一個小型的健身室。」鍾南山院士也在接受《解放日報》採訪時強調了跑步和飲食對於提高自身體質的重要性。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正是因為這樣的運動健康理念,鍾南山院士保持著良好的身體狀態,一直奮戰在一線。
達文西說: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堅持運動,不僅鍛鍊了我們的身體,也鍛鍊了我們的心智。堅持不懈運動的人,他的生活比一般人要規律,他是心態比一般人要穩重。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人這一輩子,我們只有一副身體,它是我們最貴的寶貝,我們一定要愛惜!
運動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讓疾病遠離我們的生活,讓快樂充盈我們的家庭!讓我們更好的享受未來的每一天。
現在關注我,私信回復「領課」。
立即免費領取《青少年體適能家庭訓練法》系列課,幫助孩子系統、科學地進行體能鍛鍊,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聰明的大腦!
#鍾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