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傳奇》之貞觀長歌 武如意進宮點硃砂,李世民自賞凌煙閣

2021-02-07 天方夜譚

貞觀十一年的承天門內,太監們上前將馬車上的帳挽一一掀起。馬車一字排開在廣場上,馬車兩旁的侍從已從羽林軍換為兩排躬身彎腰的太監。眾待選家人子端坐馬車之上,第一眼看到整飭威嚴的太極宮,神色各異,有的驚詫、興奮、有的笑逐顏開、有的嚴肅緊張,只有如意還在黯然神傷。神情倨傲的張公公面撲白粉,寒光掃向眾秀女,一眼瞥見垂淚的如意,便用佛塵柄敲敲車椽,「都給我高興著點,進宮侍奉陛下娘娘是你們的福氣,哭喪個臉做什麼。」

如意這才收斂心神,擠出一個勉強的笑容。張公公彎刀般犀利的眼神才又移向別處,「給我坐端坐穩了,大家閨秀,什麼樣子。」一隻溫暖的手攥住如意冰涼的柔荑,給如意帶來一絲安慰。

「別怕。」

如意抬眼迎上徐慧溫暖的目光,她原來一直坐在如意身畔,嫻靜端莊、身長綺麗,人淡如菊,頗有一番出世的意味,眼角眉梢卻流露出少女懷春的羞怯之態。如意淚水瑩瑩,嘴角揚起一個微笑。心中的恐懼與傷感被這突如其來的溫暖帶走了大半。兩個涉世未深的少女手挽著手,用手心的溫度互相鼓舞和安慰。

張公公站定,做了個手勢:「落——」

眾家人子紛紛下車,齊齊跪了一地。

如意咬住朱唇堅定道:「這就是進宮了。」

暗無天日的甘露殿偏殿,一扇落地山水屏風將室內一分為二,厚重的紗羅將陽光遮得一點都照不進來,室內油燈搖曳。姑娘們規規矩矩的跪了一地。在太監和宮娥的指引下,她們一個一個的繞到屏風後。跪在外面的,隱隱可以聽見屏風背面有痛呼之音,眾女皆神色驚恐。眼看就要輪到如意,卻見前面一個女子被兩個宮娥架了出來,面色慘白,神色委頓,宮娥將此女交給守門的太監。

宮娥冷聲道:「這個,棄。」

那女兒連忙跪下:「求求姐姐,求求公公,不要把我送出宮去啊,不要啊。若被父親知道我已是……,他、他會打死我的……」

宮娥一把拽掉她雪白玉臂上的青、紅兩條絲滌:「不潔之身,何以侍奉陛下!回去叫你父親好好教訓教訓你。」順勢一扯將她丟在兩個表情呆滯的太監懷裡。這女子嚶嚀一聲暈了過去。太監將半暈的她強行拉扯了出去。

眾人皆驚。

一個太監小端子點起花名冊:「應國公武士鑊之女武如意。」

如意起身,按小端子指引移至屏風後。

燻爐嫋嫋輕煙。

三個宮娥席地而坐,左手宮娥面前擺青色絲滌、檀木盒一個。中首的宮娥面前擺絳色絲滌,白酒一壇。右手宮娥面前擺金色絲滌,一口白瓷壇。第一個宮娥抓過如意的臂膀,示意如意坐在她面前,老宮娥閉起眼睛用雙手在如意的額頭、太陽穴、後腦、肩膀等處摸來摸去,手法不輕。如意忍著痛,不吭一聲。老宮娥又向下摸去,肩寬、臂長、骨盆寬窄、腳踝等等一一按壓之後露出滿意神色,睜開雙眼,分出一條青色絲滌系在如意右臂。老宮娥使眼色要如意去往中首。如意撐臂站起,老宮娥卻趁其不備,迅速在木盒裡掏出一根銀針扎在如意左臂內側靠近手腕處。

如意痛呼一聲,只見少許鮮血湧出。

中首宮娥拉她坐下:「別怕。」

說罷使勁拍她的手腕,讓血儘量湧出,宮娥仔細觀察其顏色鮮紅,滿意的點點頭。遂將白酒澆在傷口之上,將血液散盡,並給如意系上絳色絲滌。

第三位宮娥從白瓷壇裡捏出一些紅色粉末,用銀鑷子仔細點在銀針扎出的細小傷口處。只見紅色粉末似有靈性般鑽入傷口,傷口此時已經變成了一顆圓潤的守宮砂痣。在玉臂上十分惹眼。片刻,宮娥又將金色絲滌系在如意臂上。

「這是?」武如意不僅問道。

小端子得意的接話:「這是守宮砂痣,鑑別秀女是否完璧的第一道關。恭喜姐姐過了出甄,請隨我這邊來。」

武如意點點頭。又見小端子年齡尚小,神情和藹,膽子大了起來:「敢問公公,我何時能見到聖上?」

幾個宮娥一齊轉頭,神色一變,為首的道:「你倒是心急,這就想見聖上了。啊?」

「奴婢要見陛下,不為別的,有要事相求。」不明所以的如意堅持道。

宮娥面色一沉:「聖上是你想見就見的啊,沒規矩。」

如意還欲再試:「求各位姐姐……」

小端子走過用手擋了擋如意,搖頭皺眉給了如意一個不可的眼神。如意將下半截話吞了下去。

小端子走出屏風:「京城徐孝德之女徐慧」

徐慧入,與如意對望。如意咬咬嘴唇,打開偏門,走入一片陽光之中。

一座尚未封頂的二層飛簷八角閣樓矗立在三清殿旁,上書李世民御筆凌煙閣三字。閣高八米,氣勢瑩然。皇帝李世民正與宮廷畫匠閻立本,大臣褚遂良相談甚歡,太監王德一旁伺候。閻立本在環壁上勾勒出真人大小的二十四功臣畫像,已經到收尾階段。書案旁,當朝才子書法家褚遂良則剛剛落筆,墨跡未乾。

李世民拿起仔細端詳,一字一句地念道:「趙公長孫無忌、趙郡王李孝恭、萊公杜如晦、鄭公魏徵、梁公房玄齡、申國公高士廉、鄂國公尉遲恭 、衛公李靖……陳國公侯君集都是輔佐先皇和朕的好臣子,好兄弟,朕早有心效仿上古皇王,勒銘於鐘鼎,圖形於丹青,建此功臣閣,褒崇勳德。」

他的面容俊朗大氣,聲音沉穩好聽。顯然是一位胸中有丘壑、氣宇不凡的帝王。李世民又踱步到褚遂良所在的案幾邊,「褚卿,你這羲之體也越寫越有其神髓了,寫得好啊。」

見聖上出言交談,褚遂良擱筆至金線掐絲銅水盂之上忙道:「不敢,不敢。」李世民向前一傾,面帶笑意,卻威嚴不減,「有何不敢,雖然朕日前已題匾,總覺不甚滿意,不如褚卿你試試看。」

「這……」褚遂良剛放下的筆又捻了起來,有些為難。

李世民看他一副將落不落的樣子,微微一笑,又踱步站定在侯君集、長孫無忌等人的肖像面前。背身說道:「褚卿,別琢磨了,先來看看立本畫得如何啊,他雖是內廷畫匠,但難得見到一品大臣,當朝良將。你不同,你能與房相國、長孫司空這些老臣、重臣天天朝堂相見,這是否畫出了他們的神韻,他們的氣度,他們的胸懷,你絕對有資格評評看。

褚遂良也幾步跟來,與李世民在畫像前,距畫三米,仔細端詳。良久,褚遂良衝閻立本作了個揖,「立本兄,得罪了。」

閻立本停下手中描金筆:「陛下這是要褚大人考驗考驗立本的畫工了。只是臣畫得大人們,都是一二十年前的樣子。如今褚大人上朝時見到諸位大臣可能已經不是此種形貌,況已有幾位大人故去……

這話不祥,本不該說,但卻著實不假,李世民聞言心有悽悽,面色一沉。

太監王德趕緊衝閻立本使個眼色。褚遂良亦察言觀色忙打斷道:「立本兄選得好啊,臣近看遠觀,只覺真人大小的二十四臣,武將金戈鐵馬,聲勢如虹,文臣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頗有當年隨高祖,和當今聖上金戈鐵馬,運籌帷幄,蕩平天下之氣度。」

見李世民神色轉暖,王德一顆心也落了下來。聖上泯然一笑,將剛才的一絲不快甩在腦後,「褚卿真會說話。」

褚遂良也附之一笑,後微一沉思,「陛下,臣有了。」他說完趕緊踱回案前,鋪開一張宣紙。沾滿墨汁,手起筆落「凌煙閣」三個羲之體行書。

李世民一見,連聲贊道:「好,寫得好,就用卿這副字了。」君臣相視一笑。

一個小太監進步跑進跪倒: 「稟陛下!致太子殿下受傷的元兇審出來了。」

李世民神色一轉道, 「走。政務堂議事!」

誰知小太監還有話說:「回陛下,還有……太子的傷恐怕不太好。

炸雷聲聲,天空落下雨來。眾人皆驚。李世民眉頭一皺,剛才的意氣風發一掃而空:「褚愛卿你也隨朕去。」說著大踏步走向閣外,王德忙撐傘跟上。褚遂良緊隨其後。閻立本望著眾人遠去的背影,有些不甘的神色。

院內,豔光四射的待選女子們統一穿著半露酥胸的的藕絲襦裙,挺直身軀接受太監們的各種丈量和檢測。雖說都是正當豆蔻的大家閨秀,皆出身在官宦之家,卻是千姿百態各有不同。有人滿心歡喜,有的含羞莞爾,有人眉尖若蹙,有人左顧右盼,有人淡定自若。如意豔光四射、面若桃花,膚如凝雪,眾人之中無出其右,徐慧人淡如菊,身長綺麗,神色端莊,臂上也繫著三條絲滌。

年過半巡神色倨傲的張公公在人群中穿梭指點,他看中的秀女,太監小順子都會遞上一個記錄家世的絹本。張公公看過後逐一將秀女們挑揀出來。

張公公指點著:這個,過。

……

一個年紀尚小,豔麗活潑的姑娘蕭薔為躲開太監小端子摸來摸去的檢查,徑直跑到到如意與徐慧身畔,一頭撲進二人懷裡。只見蕭薔驚呼:「二位姐姐救我,想咱在家時,未進宮前,父母將我們視若珍寶,倍加呵護,天天學習琴棋書畫,女工女紅,就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得蒙聖寵,誰知道好不容易進了宮,還沒有見到陛下,竟要受此侮辱,被一個男子如此這般……」

話未說完,眾秀女不禁吃吃地笑出聲來。小端子追了過來:「你別跑啊,還沒量完呢!」蕭薔衝小端子嚷道:「你別過來,別碰我。」蕭薔躲在如意的背後,緊抓著她的衣服。眾女子憋了半日,聞言都放聲大笑起來。

只有徐慧微微一笑,並不做聲。而自以為高人一頭的鄭婉言,卻不屑得嘴角一撇,小聲道:「輕浮。」

被捉弄的小端子其實也和秀女一般年紀,又急又氣。眾女子笑得花枝亂顫,如意摟著蕭薔,兩人面若桃花,比剛才嚴肅緊張的樣子又別有一番風情。小端子漲紅了臉:「你們不要鬧了,這是進宮的規矩,我不是佔你便宜,我真不是,不是男人……」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小,臉也漲得通紅。

如意從背後揪出蕭薔,小聲笑道:「你這妹妹,快別鬧了,看你生得一副好模樣,在家裡一定是千人寵,萬人愛,也必是讀過聖賢書的,難道還不知人家的心酸之處,這位小公公但凡能有個去處,哪會來宮裡當這差事,趕巧遇上你個牙尖嘴利的,欺負人家,正往心尖上戳。」一番話說得眾人心下嘆服,小端子有些感動。

蕭薔則吐了吐舌頭,甩開如意。卻仍不讓小端子抓著她,在人群的鑽來鑽去。小端子狼狽道:「你別跑啊。」

張公公一看這邊亂了起來,幾個人七零八落的,快步踱來:「大膽,你們這成何體統,快點列隊站好,剛才是誰起頭搗亂呢?」

蕭薔指著小端子:「是他。」

小端子嚇了一跳,跪倒在地:「公公饒命,不是奴才啊,奴才就是照章辦事。」

蕭薔看到小端子的慫樣,衝如意和徐慧擠眉弄眼,卻見倆人都垂首站立,不再笑鬧。

張公公一伸手,小端子趕緊遞上花名冊。張公公隨意翻弄著, 「讓咱家看看,這是哪家的姑娘,這麼沒規矩,完全不把本公公放在眼裡,你們這批秀女還真是膽大妄為啊!要不要站出來說說,為什麼剛來就惹事,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若是驚擾到主子娘娘,有你們好看。」

如意趕緊拽了拽蕭薔要她站好。蕭薔卻一甩如意的手,晃到張公公面前。

蕭薔假意虛膝:「蕭易權之女 韋貴妃娘娘的親外甥女——蕭薔,見過公公,小女子初來乍到,不知道觸犯了哪條宮規,還請公公明示。」

張公公馬上換了一副笑臉:「喲,原來是中書大人的千金,奴才失禮。蕭姑娘天生麗質,身體測量自然該是免了。可奴才們是為陛下選秀女,這該有的程序可不敢馬虎。這日後陛下若高興了,受榮賞的是姑娘們;若陛下不滿意,怪罪下來便是奴才們的失職。所以還望姑娘們見諒。」

秀女們齊頷首:「是,公公。」

蕭薔不服氣地撇開頭。

此時從正殿入來一位面容不善的公公。這便是位高權重的陳公公,陳公公一甩拂塵正色道,「韋貴妃,殷德妃駕到!宣!過復甄的家人子到正殿外覲見。」

張公公向陳公公深深一鞠:「諾!」

眾秀女俯身:「是。」蕭薔得意非凡,卻迎來鄭婉言一道妒意十足的目光。徐慧看了看如意,眼神有些耐人尋味,如意卻似乎神遊天外,無意介入這場紛爭。

甘露殿正殿前廳,韋貴妃和殷德妃二位坐北朝南,望著烈日下跪倒一地的新晉家人子。陳公公拿著花名冊匯報,幾位宮女打扇,端茶,小心伺候著。張公公率眾女在外跪拜,不敢怠慢一絲一毫。二位貴妃一個雍容華貴珠翠環繞,一個端莊秀麗觀之可親。

天邊隱隱似有雷聲,眾秀女早已換過衣服,清一色的窄袖羅綺粉襦綠紗裙個個雅致清新,有如初雨新荷。如意、徐慧、蕭薔、鄭婉言等伏在前排,張公公,小端子等也跪在一旁。如意偷偷抬頭,小心翼翼地望向大殿裡的二位妃子。

如意小聲問道:「真漂亮,不知道哪位是韋娘娘,哪個是德妃娘娘?」

跪在一旁的小端子因武如意剛才替他說話,頗有好感,輕聲道:「左邊年長的是韋貴妃,右邊……

張公公一個凌厲的眼神射過來,「噓。不要命了。」小端子身子一抖,嚇得都快貼在地上了。

殿內陳公公高聲道:「張公公,娘娘宣你進殿,快進來。」

甘露殿內,負責協理後宮,大權在握的韋貴妃面容嬌好,眉目間卻隱隱透著一些凌厲之氣,讓人望而生畏,她緩緩抬起手,慢慢地品了一口茶後慢道:「張公公,你看此次甄選,哪家的姑娘容貌出眾,才德俱佳啊?」

張公公躬身站著:「奴才人微言輕,不敢妄言,請娘娘示下。」

一旁體態輕盈,眉間略顰的殷德妃笑道:「公公,貴妃娘娘讓你說,你就說吧,這都是替陛下選人,您在宮中這麼多年,應該知道陛下……跟姐姐的意思吧?也省得姐姐和我去外面勞動。」

聽了德妃說了這句話,韋貴妃微微頷首。

張公公身子略抬了一抬:「回德妃娘娘,那老奴就鬥膽了,經過剛才的初試選拔,出類拔萃的有中書舍人蕭易權之女,蕭薔,年方十三,容貌秀麗,擅舞樂;應國公武士鑊之女武如意,年方十四,文採過人,擅小楷;京城徐氏孝德之女:徐慧,年方十五,知書達理,才思敏捷……」

看張公公停頓得有點長,殷德妃稍向前傾:還有呢?

張公公抬眼一看趕緊接著說:「……還有中書侍郎鄭仁基之女,鄭婉言,端莊華貴,年方十五。」

天空突然響起一個炸雷,張公公心裡又是一驚,斜眼看看韋妃,卻看不出什麼異樣。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武則天侍奉李世民十二年,為何無子女?進宮時,李世民就出了問題
    一:李世民自貞觀十一年後,就或許喪失了生育能力武則天十四歲時入宮,當時是貞觀十一年,李世民才39歲,這個年齡不算太老,他的親爹李淵50多歲時還在生,身為皇帝的李世民,平時的保養和醫療也不會差,正常情況下,這個年齡是能有生育能力的。
  • 李世民12年都沒讓武則天懷孕,為啥李治僅1年就讓武則天有了
    武則天十四歲入宮根據《新唐書》的記載,李世民的文德皇后去世後,沒過多長時間。李世民聽說武士彠的女兒長得漂亮,就把十四歲的武則天,召進宮中。當時武則天要進宮之前,她的母親失聲痛哭。武則天便勸母親:「能見皇帝是福分,不必哭哭啼啼。」
  • 長孫無忌:李世民的大舅哥,位列凌煙閣功臣第一卻是下場最慘之人
    長孫無忌劇照長孫無忌的生平履歷:長孫無忌,字輔機,年少之時父親便去世,同父異母的兄長不待見長孫無忌兄妹便把他們趕出家門,兄妹二人由舅父高士廉撫養長大,長孫無忌年少時便與李世民交好,舅父高士廉把長孫無忌的妹妹嫁給李世民,由此長孫無忌便成了李世民的大舅哥。
  • 隋唐演義:凌煙閣中唯一健在的秦瓊,為什麼不反對武則天稱帝?
    但是,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當初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奪取天下的功臣當中,有二十四個人,曾被李世民將畫像放在凌煙閣中,這就是有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但是,當武則天篡取李唐的天下,改成武氏的大周的時候,諸多二十四功臣的後代,都表現出了反對的聲音,唯有秦瓊這個大功臣,沒有任何的反對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 武則天嫁給李世民12年沒有身孕,為何跟了李治一年就有了?
    武皇的一生公元624年,高祖武德七年,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出生;公元637年,太宗貞觀十一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封為五品才人,李世民40歲,李治10歲;公元649年,太宗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因無子入感業寺為尼,武則天26歲,李治22歲;公元650年,高宗永徽元年,李治入感業寺進香
  • 武則天進宮侍奉唐太宗長達11年,為什麼沒有生下一兒半女?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駕幸洛陽宮,聽說十四歲的武則天「容止美」,立馬提起了精神,命人召其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娘」。入宮前,楊氏對女兒入宮分外不舍,哭哭啼啼難掩離別之情,可是年輕的武則天卻表現的非常灑脫自然,她對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到:「侍奉的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 從凌煙閣功臣譜看李世民用人胸懷
    這24人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始終追隨李世民浴血沙場、戎馬倥傯的鐵桿「粉絲」;二是資歷老功勳大、但與李世民關係一般的將領;三是隋室舊臣或原屬其他方面起義軍、後歸順李世民麾下的將領。  李世民對舊臣的關愛是眾所公認的,但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構成可以看出,自始至終屬於李世民嫡系的不過三分之一。用現在的話說,這24人並不能一語概之稱為「李世民的人」。
  • 武則天14歲嫁給李世民,27歲嫁給李治,為何她只給李治生了孩子
    貞觀十一年(637)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駕幸洛陽宮,聽說14歲的武則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娘」。當年的李世民也就是四十多歲!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武則天的樣貌肯定是不錯的,就是因為她美,所以,李世民才娶她的。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建議收藏)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並時常前往懷舊。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
  • 李世民凌煙閣畫像二十四人,秦瓊程咬金都在上面,為何沒有劉文靜裴寂?
    在李唐王朝的建立與鞏固時期,李世民以秦王身份將一大批的能臣勇將匯聚於摩下,這些不同出身、不同地域、不同政治背景的賢能之士均為其做出了貢獻。在登基稱帝後,這些謀臣勇將繼續效力太宗,促進了盛世局面的出現。貞觀十七年二月戊申,太宗令圖像開國功臣和貞觀重臣二十四人於凌煙閣。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世民如何排名選人?不僅與玄武門之變有關
    李世民的顧慮李世民在建立凌煙閣的時候所遵循的最根本原則就是綜合貢獻的多少。畢竟,這是一個名垂青史的作為,如若太過偏頗,很可能會引得後世之人對他大加嘲諷。這幾個與李世民有著直接關係的功臣都是他的心腹,他能夠順利登基與這幾人背後的努力不可分割。因此,在凌煙閣功臣的名單中能夠看到這幾個人也無可厚非。此外,在李世民登基為帝之前所發生的玄武門之變也是影響這份名單誕生的重要因素。
  • 李道宗被冤死後,醜化了他幾千年,李世民故意不讓他進凌煙閣
    在貞觀十七年的時候,李世民他設立了非常著名的凌煙閣,而且當時很多唐朝的開國功臣都被納入到了凌煙閣中。這個凌煙閣的評選結束後,各種聲音也是逐步就開始進行了初步的顯露。而且裡面很多人說的,都是這位開國名將李道宗未能進入凌煙閣的事。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長孫順德
    貞觀十三年(639年),追封為邳國公,圖形凌煙閣。永徽五年(654年),重贈開府儀同三司。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並時常前往懷舊。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凌煙閣二十四元勳像就是例子。
  • 武則天伺候李世民11年都未孕,為何李治登基後就生下6個孩子呢?
    澒嫑睰鮋蝒鶔盄郉濫洽漬芎枑嗂啇櫐苬翰勩鎲柚騸頖睡簟次晙駐郻浱攆耾穁憶椣兘霷橳瑌遉垿躡倏嵩疜昲鐻跋馬忶袁天罡的卜卦結果可是嚇到武則天的母親,這也為武則天繼位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除了她傳奇的人生外,武則天在她14歲的時候就真正開始與李家交往
  • 把李治迷得魂不守舍的武則天,為何得不到李世民的寵愛
    這個妻子姓楊,先後為武士彠生了三個孩子,而且三個都是女兒,老大叫武順,老二就是武則天。公元635年,也就是貞觀九年,武士彠不幸去世了,那一年,武則天才十二歲(有說十三歲)。她說得不錯,李世民的確給了她機會,一進宮就封了個五品,而且從賜號「武媚」來看,李世民是很喜歡她的,因為她具備一個妙齡少女最厲害的「武器」,那就是嫵媚,不然也不會賜號「媚」了——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最能打動男人的,就是她的嫵媚了。
  • 唐太宗李世民,實現休養生息,開創「貞觀之治」
    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葬於昭陵。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並在設立凌煙閣後,將長孫無忌位列二十四功臣首位。長孫無忌除了在玄武門之變中出謀劃策之外,還在貞觀一朝,多次展露出其非凡的軍事才能。徵討高麗時,長孫無忌親率萬名精兵負責斷後,將高句麗援軍歸路切斷,並迫降敵軍主帥,為大軍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貞觀之治李世民
    足智多謀的房玄齡、善於決斷的杜如晦、千古金鑑魏玄成、戰神傳奇李靖、勇武絕倫秦叔寶,哪一個提起來不是如雷貫耳、響徹歷史的殿堂?而這些,人卻都是李世民生死相隨的戰友,原來真的可以有這麼善於用人的將領存在,統領著千軍萬馬,締造一個朝代的巔峰時刻。長安古城,燈火輝煌,車水馬龍。萬國來朝,八方來敬。
  • 凌煙閣之首,唐太宗最倚重的大臣,長孫無忌為何不得善終
    在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為了嘉獎功臣變建立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而被稱之為功臣之首的就是長孫無忌,他便是長孫皇后的兄長。是一位出身氏族,學富五車,又能文又能武之人,在年少時期便跟隨著李世民南徵北戰。李世民參與過的戰爭也必有他的謀劃,他是李世民身邊最為重要的謀臣之一。
  • 14歲的武則天嫁給李世民時,李世民才40歲,為何兩人沒有生個孩子
    武則天進宮的時候,雖然已經14歲,具備了生孩子的可能性,可李世民的歲數的確也不小了。如果李世民不具備生孩子的能力了,那武則天的生育能力再強,似乎都沒什麼作用。結果很顯然,武則天沒有給李世民生下一兒半女,反而給李治生下了4個兒子2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