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鑑·落馬官員啟示錄⑦|煤炭之誘,多省份颳起涉煤反腐風暴

2021-01-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

最近,去年主動投案的青海省原副省長文國棟有了新消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文國棟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文國棟的落馬事關去年轟動一時的青海木裡礦區非法開採問題。文國棟是木裡礦區腐敗窩案中級別最高的幹部,在他之下,還有一批官員因此落馬,引發當地官場地震。

2020年,資源領域不斷加強反腐力度,一大批腐敗問題頻頻爆出,尤以涉煤腐敗為著。除了青海,內蒙古、雲南等地區的涉煤反腐結果同樣觸目驚心。

與煤老闆關係密切的副省長

2020年8月,《經濟參考報》一篇《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的報導揭開了青海涉煤腐敗的蓋子。報導揭露,祁連山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裡煤田聚乎更礦區存在大規模、破壞性的煤礦露天非法開採問題。一家名為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私營企業14年來盤踞木裡礦區聚乎更煤礦,涉嫌無證非法採煤2600多萬噸,獲利超百億元。

報導一經刊發,輿論譁然。青海省迅速召開媒體報導木裡礦區非法開採調查情況新聞發布會,稱省委省政府已成立調查組趕赴木裡礦區,將全面開展調查核實。對核查中發現的違紀違法行為,不論涉及到誰,不論涉及到哪一個層級,都將一查到底,絕不姑息隱瞞。

隨後,青海海西州、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多名領導幹部相繼落馬,對木裡礦區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也迅速展開。8月31日,木裡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現場啟動會召開。觀政注意到,彼時身為副省長、海西州委書記、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書記的文國棟還代表海西州委州政府和現場指揮部發言,表示要堅決肩負起政治責任、主體責任、屬地責任,確保按期完成整治目標。

幾天後,文國棟就被通報主動投案,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文國棟 | 資料圖

根據公開資料,主動投案時,文國棟升任青海省副省長尚不足兩個月。他被「雙開」的通報也彰顯了文國棟與木裡礦區非法開採問題的聯繫。

通報中多處提到「煤」字。稱文國棟 「靠煤吃煤」,與不法私營企業主搞利益交換,充當非法採煤的「保護傘」,致使祁連山南麓青海境內木裡礦區非法採煤問題整而未治、禁而不絕。此外,文國棟幫助特定關係人打招呼攬工程,搞權色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非法採煤、工程項目承攬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有報導披露,文國棟與號稱青海「隱形首富」的興青公司董事長馬少偉交往密切,二人是湟中老鄉,私交很好。許多事都不需要文國棟打招呼,下面人就會給馬少偉大開方便之門。青海一名政界人士介紹,在文、馬兩人相交之初,馬少偉用不著求文國棟辦什麼事,反倒給文國棟引薦了一些人脈。另據媒體報導,近年來上級部門來礦區檢查,興青公司總會提前收到消息。檢查組來時停產,離開後立即挖煤。

這段「勾肩搭背」的「官」「商」交往,破壞了青海的政治生態、市場環境。還有最直接的,對祁連山南麓腹地生態的惡劣破壞。 放眼望去,「開膛破肚」式採挖形成的溝壑,仿佛高原溼地上劈出的一道傷痕,觸目驚心。而這傷痛的癒合,尚需數倍的時間與金錢。

倒查20年的涉煤腐敗

同樣作為產煤大省,內蒙古自治區也曝出不少涉煤腐敗問題。

官方資料顯示,內蒙古全區煤炭保有資源量為4590.41億噸,佔全國的26.87%,居全國第一位。

白向群庭審現場

2018年4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黨組成員、副主席白向群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成為十九大後內蒙古落馬「首虎」。10月,白向群被「雙開」;同月,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邢雲接受審查調查,次年4月邢雲被開除黨籍;2019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雲光中接受審查調查;10月,退休6年的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雲公民被查。

雲光中、白向群、邢雲、雲公民腐敗案,均不同程度暴露出內蒙古煤炭資源領域存在的違規違法問題。2020年2月28日,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紀檢監察建議,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自治區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會議,提出「對2000年以來全區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情況進行全方位透視會診」。

近期,內蒙古一批官員密集落馬或與此整治活動有關,甚至創下一分鐘通報6名廳官處分結果的記錄。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王俊峰,內蒙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蘇日勒格,呼倫貝爾市政協主席李才,鄂爾多斯市政協副主席曹郅琛,內蒙古煤炭地質勘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任總經理莫若平和郝勝發落馬……通報中還頻現已退休官員,如內蒙古自治區原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白盾,呼和浩特市政協原副主席白雲,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原董事長楊永寬,鄂爾多斯市原煤炭局黨委書記、局長郭成信等,郭成信去年 5月被查,當時已退休5年3個月。

給領導幹部親屬劃紅線

在「倒查20年」過程中,內蒙古開始紮緊煤炭領域制度的籠子。相繼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內蒙古自治區盟市旗縣級礦產資源規劃審查報批辦法》《關於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參與礦產資源開發行為的規定(試行)》《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各級黨委和政府及自治區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文件。

其中,《關於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參與礦產資源開發行為的規定(試行)》給領導幹部親屬劃紅線,明確領導幹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在該領導幹部管轄的區域或者業務範圍內參與礦產資源開發,不得利用該領導幹部的職權或者職務影響參與礦產資源開發。

青海省省委書記王建軍帶頭作個人對照檢查發言

青海省也有動作。青海省委常委班子召開「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汲取木裡礦區非法採煤問題深刻教訓,著力建設青海生態文明高地」專題民主生活會議,省委書記王建軍帶頭作個人對照檢查發言,班子成員逐一進行個人對照檢查,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木裡礦區非法開採事發後,青海省委省政府還曾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教育大會。省委書記會上連問三句:「不保護好生態,青海在全國還有什麼地位?不履行好責任,青海怎麼向黨和人民交待?不發掘好潛力,青海的未來有何出路?」

相關焦點

  • 煤炭反腐風暴下的內蒙古:10餘廳官密集被查,一天3高官落馬
    自3月11日至今,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已有10餘名廳局級官員應聲落馬,涉及自治區內政府、人大、政協、國企等多個系統。4月18日9點47分至9點52分的短短幾分鐘內,內蒙古紀委監委官網接連宣布了3名廳局級官員落馬的消息,其中兩人還是煤炭勘察企業的前任與現任黨委書記、總經理。
  • 白英被雙開,山西七大煤企落馬,能源反腐是否需是從內蒙?
    同樣作為我國主要的煤炭產地,山西省的煤炭貪腐問題與內蒙古自治區一樣嚴重。近日,就在內蒙古倒查涉煤腐敗20年,煤炭勘探企業前後兩任總經理被查之際,與之相臨的山西省也傳來了「煤老虎」被打的消息。4日內,山西、內蒙古兩省區仨「煤老虎」被打,顯示中央、地方能源反腐的力度加大,也折射了這兩地煤炭腐敗問題較為嚴重。白英與他的搭檔裴西平據了解,白英被查、被「雙開」之前,陽煤集團也曾有一位領導人「落馬」,他就是陽煤集團原總經理裴西平。
  • 怡和能源原董事長落馬 內蒙古多位能源官員捲入反腐風暴
    1977年12月,劉文光參加工作,並一直在內蒙古煤炭系統工作。2005年4月,劉文光進入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供銷總公司任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這家公司後來改名為內蒙古怡和能源有限公司,現名為內蒙古怡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據怡和集團的工商註冊材料顯示,劉文光曾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擁有20%的股權,認繳金額5000萬,疑似實際控制人。
  • 西多縣市一把手空缺 多"倒在煤上"
    因「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山西成為全國的反腐「樣本」。而受煤炭、焦化、冶金等傳統支柱產業低迷的拖累,山西經濟「斷崖式」下跌,GDP增速跌至內地31個省份之末,為4.9%。「黑馬」——「黑色馬年」——罕見而又漫長的農曆「閏九月」馬年,也被普遍認為是山西的「黑色一年」。
  • 11個月12名官員落馬 能源系統潛藏多少「暗能量」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近日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有媒體報導,魏鵬遠被帶走時,家中發現上億現金,執法人員從北京一家銀行調去16臺點鈔機清點,當場燒壞了4臺。    魏鵬遠怎麼會有那麼多錢?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魏鵬遠在能源局煤炭司負責項目改造、煤礦基建的審批和核准工作,可能是這個過程出了問題。
  • 一月之內,「三虎」落馬,30名廳官被查
    剛剛過去的4月份,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反腐成績顯著。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4月全國有3名省部級官員落馬。
  • ...月內第三名廳局級官員落馬,事涉當地「教父級黑老大」易連峰案件
    張國平的落馬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他的通遼任職經歷——張國平曾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通遼市任職長達29年時間,其多位同僚已於此前落馬。張國平也是近兩個月來第三位落馬的與通遼有密切關係的廳局級官員。《財經》注意到,近年來,通遼官場經歷了一場地震,許多現任和離任的重量級官員紛紛落馬。
  • 通遼兩月內第三名廳局級官員落馬,事涉當地「教父級黑老大」易連峰...
    張國平的落馬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他的通遼任職經歷——張國平曾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通遼市任職長達29年時間,其多位同僚已於此前落馬。張國平也是近兩個月來第三位落馬的與通遼有密切關係的廳局級官員。
  • 通遼兩月內第三名廳局級官員落馬,事涉當地「教父級黑老大」易連峰案件|反腐記
    張國平的落馬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他的通遼任職經歷——張國平曾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通遼市任職長達29年時間,其多位同僚已於此前落馬。張國平也是近兩個月來第三位落馬的與通遼有密切關係的廳局級官員。《財經》注意到,近年來,通遼官場經歷了一場地震,許多現任和離任的重量級官員紛紛落馬。
  • 退休官員密集被查:退休18年落馬、退休15年投案、挖出75歲高齡貪官
    被倒查風暴颳倒 中國監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十八大後被查處的官員中,退休者比較鮮見;十九大後,這類退休官員呈增加趨勢。退休官員密集被查,一方面與持續高壓反腐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又體現出區域性特徵。其中,提出「倒查20年涉煤腐敗」的內蒙古自治區最為典型。
  • 能源領域重拳反腐 倒查20年揪「煤老虎」 掃黑除惡邁向常態化
    「煤」成能源反腐關鍵詞  2020年能源領域重拳反腐,「煤」成了關鍵詞。2020年12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一次性發布了5名廳官落馬的消息,其中包括自治區原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白盾,內蒙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蘇日勒格。截至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有超過500名官員倒在煤炭領域。
  • 細數去年廣東落馬的廳級官員
    首次啟動專項巡視、給力查處窩案串案、反腐劍指退休官員……2014年,廣東省各級紀檢機關反腐力度全面升級。據省紀委介紹,去年查處的地廳級幹部數量創歷史新高。南都記者梳理省紀委省監察廳官方網站———南粵清風網去年一年來通報查處的廳官名單發現,去年公布的42名落馬廳官中,地方官員最多(18名),超過四成。
  • 有數|一年查處194124人,這些官員怎麼就落馬了?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腐敗,指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特定族群、團體、或個人私利並嚴重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目前,腐敗問題依然嚴峻,本文從數據角度,探討新時期(黨的十八大至今)我國腐敗與反腐工作呈現出的特點。
  • 金融反腐2020|農信反腐凸顯:4省原省聯社理事長落馬
    據澎湃新聞統計,截至12月18日,今年省一級聯社落馬的高管有10人。此外,於11月24日被查的長安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永軍曾擔任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原黨委書記、理事長;於11月10日被查的四川金控集團副總經理王挺曾擔任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委員、副主任、副理事長。
  • 大批官員倒在煤炭腐敗上,內蒙古給領導幹部親屬劃「四不得」紅線!
    倒查20年涉煤腐敗問題,近期多次一日內連續通報官員落馬近年來,煤炭資源領域問題已經成為汙染內蒙古政治生態的最大「毒瘤」。黨的十九大以來,內蒙古落馬的「老虎」中,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雲公民,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雲光中,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邢雲,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白向群,都與煤炭領域的違規違法問題有關。
  • 晉官「商」造:鄭明珠時代的交口「福建煤幫」
    編者按/從去年到現在,山西一省之內,8名副省級官員、已知的十數位其他級別大小官員和國企負責人相繼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如此空前的貪官規模,使得山西一舉超越四川、雲南、江西等省,成為方興未艾的反腐大戲中「受災」最重的官場。
  • 為幹部親屬畫紅線,防範涉礦腐敗|新京報社論
    對礦產資源大省內蒙古來說,制定這樣的規範性文件,是對礦產開發領域腐敗治理的對症下藥,也是為反腐制度打補丁的必要之舉。內蒙古方面曾明確指出,近年來,煤炭資源領域問題已成汙染內蒙古政治生態的最大「毒瘤」。十九大以來,內蒙古落馬的「老虎」,也大多與煤炭領域的違規違法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