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你來了」,這是串寨入戶時,我網格裡的26戶貧困戶見到我時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寨子裡很多老人和小孩子說得最多的幾句話之一,雖然90後的我算不上老,但是我已深深的愛上了「老金」這個稱呼。
我叫金緒榮,是黎平縣肇興鎮扶貧站工作人員。
2019年4月,根據鎮黨委的工作安排,我到皮林村擔任脫貧攻堅網格員,網格涉及外大榜寨、皮林大寨和井寨新區3個自然寨,跨度20公裡。網格內26戶貧困戶還有8戶未脫貧,是整個皮林村任務最重的網格。
為做好網格和脫貧工作,一年多來,我多次往返,在3個寨子走訪入戶,針對26戶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一戶一方案。
通過幫扶政策幫助陸才龍戶實施房屋透風漏雨改造,動員陸禮昌戶易地搬遷,鼓勵陸才章夫妻外出務工,積極爭取14組20戶發展油茶產業147畝等,在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網格內最後一戶未脫貧戶吳忠飛也在2020年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我仍然記得那天是2019年4月9日,我初到吳忠飛家,家裡只有他和智力有殘疾的女兒,住的房子是用樹枝和泥巴扶牆的爛木房子,被四周的大磚房圍著顯得格外刺眼。
我在與鎮建設部門、鎮社會事務部門對接後,為吳忠飛戶申請到一級危房改造。考慮到吳忠飛要照顧女兒,不能外出務工,我為該戶申請到每月466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並於7月份帶吳忠飛父女驅車40公裡到黎平縣辦理殘疾證,並申請到殘疾人補助。
金緒榮(右)到群眾家開展工作
為了讓吳忠飛有事可做,還能照顧到女兒,2019年5月,我為吳忠飛申請到皮林村保潔員的崗位,每個月有400元的工資,解決了他的就業問題。
2020年初,為了使吳忠飛戶能穩定脫貧,我結合皮林村發展的壩區1000畝蔬菜和260畝百香果產業,動員他用土地入股村級合作社,不僅能得到土地流轉費2000元,還能參與收益分紅。
在擬脫貧人員村民小組提名會上,吳忠飛發言道:「我家已經達到脫貧條件,自從老金來我們這裡當網格員後,你們大家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家房子好了,我當了保潔員,女兒有殘疾補貼,還有低保,我們還參加合作社種松花菜,真的太感謝你們了!」
吳忠飛口中的「老金」就是我,我喜歡「老金」這個稱呼,不僅顯得親切,還覺得特踏實。
【人物小傳】
金緒榮,黎平縣肇興鎮皮林村網格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軍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