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病友會:自體移植死亡率多高?

2020-12-26 騰訊網

目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只要患者的身體狀況允許,西醫大夫一般都會建議骨髓瘤病人接受自體移植。但自體移植也有年齡的限制。

醫學者表示:一般65歲以下的患者身體條件都比較合適,65歲以上的患者一般不推薦。主要是因為老年患者容易合併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但如果患者的身體素質較高,能承受治療,也可以適當放寬年齡要求。當然,這需要醫生做詳細的檢查和評估才能確定。

關於多發性骨髓瘤自體移植:會有排異反應嗎?

自體幹細胞移植不會有排異,移植失敗的風險非常低。但是由於回輸給患者的幹細胞是患者自己的,不可避免就混有惡性腫瘤細胞,當回輸到體內後,這些殘留的惡性腫瘤細胞就容易引起復發。

另外,如果預處理的強度偏弱,體內的惡性造血細胞會有殘留,就會增加復發的機率。如果預處理的強度足夠強,就能將體內的惡性造血細胞清除乾淨,復發的概率就會明顯下降。

多發性骨髓瘤自體移植死亡率多高?移植相關的死亡率理論上不超過5%,實際上在專業的移植中心,自體幹細胞移植的相關死亡率低於1%。因此,患者不必過度過擔心。

更多內容或幫助在病友會微信公眾號:jjgs120

相關焦點

  • 多發性骨髓瘤專「咬」人骨頭
    王季石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異常增生的血液惡性腫瘤。漿細胞是骨髓中一種數量較少的白細胞,它負責生產免疫球蛋白,幫助殺滅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相當於人體抵抗疾病的兵工廠。 正常情況下,漿細胞在骨髓細胞中只佔很小的比例,但在發生多發性骨髓瘤時,漿細胞會發生惡變,開始過度增殖,並產生過量卻無效的異常免疫球蛋白,導致相關器官或組織損傷。 「人們常說白血病可怕,其實多發性骨髓瘤的『獠牙』更猙獰。」
  • ...性骨髓瘤專「咬」人骨頭|腰椎間盤突出|細胞|多發性骨髓瘤|王季石
    貴州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長、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王季石告訴記者,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惰性」的血液腫瘤,起病緩慢、潛伏期很長,加之症狀沒有太多典型性,使得患者易走彎路,費盡周折,最後才發現真面目。「門診病人中約有10%被忽視,被誤診。」
  • 多發性骨髓瘤存在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
    來自瑞典的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五分之一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確診之後一年內死於感染。確切的說,在確診的一年之內,22%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死於感染相關的病因。總體上,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受感染的風險比那些經過藥物控制的對照組要高出七倍。
  • 多發性骨髓瘤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這些疼痛絕大多數都是良性過程,但有一種骨痛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疼痛。多發性骨髓瘤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多發性骨髓瘤常用的治療方法:(1)化學治療: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是化療最有療效的藥物。VAD方案被認為是一種用藥少、療效高、藥效快的誘導方案。並且不損傷幹細胞,不影響以後的骨髓移植。
  • 哪些人容易得多發性骨髓瘤?發病原因有哪些?能治好嗎?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血液腫瘤,現在已經將其歸類為B淋巴細胞淋巴瘤的範疇之內。這種惡性血液腫瘤在中老年人群中高發,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呈上升的趨勢,在60-70歲之間達到發病的高峰,老年男性的發病率高於老年女性。幾年來,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年齡有著年輕化的趨勢,發病率也有著逐年升高的特點。
  • 傅衛軍教授: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和指導治療決策的預後因素|2020...
    會上,上海長徵醫院傅衛軍教授以「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和指導治療決策的預後因素」為題進行了分享,醫脈通匯總其精華,分享如下。 全軍血液學專委會委員 亞洲骨髓瘤工作組成員 《中國內科年鑑》副主編,血液學專業主編 多發性骨髓瘤(MM)診斷的重點在於判斷患者是否為MM、是否需要治療、是否為特殊類型的骨髓瘤、預後如何。
  • 第五屆抗白血病 淋巴瘤國際高峰論壇【多發性骨髓瘤專場】成功舉辦
    selinexor是全球首個口服選擇性核輸出蛋白抑制劑(XPO1),已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和復發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DLBCL)。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進展」為題分享了2020年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和法國多發性骨髓瘤高峰論壇中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NDMM)的相關內容。
  • 醫療地圖 | 遭遇多發性骨髓瘤的人生,還能夠實現逆襲嗎?
    01  骨骼損害  主要表現為骨痛、病理性骨折及高鈣血症。骨痛部位多在腰骶部,其次是胸廓和肢體。若活動或扭傷後出現劇烈疼痛,可能為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症可表現為疲乏、噁心、多尿、頭痛、嗜睡,嚴重者可致心律失常、昏迷等。
  • 一老外身患多發性骨髓瘤全球新藥均無效 卻在杭州重獲新生
    貝裡斯,來自享有「中東小巴黎」美譽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患多發性骨髓瘤多年。日前,在浙大一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接受了CAR-T治療,重獲新生。  兩次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吃遍了全球的新藥,仍無法控制病情  「這是一個漫長、難熬的經歷。」聊起自己這些年患病求醫的日子,貝裡斯搖了搖頭說。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武田Ninlaro(伊沙佐米)一線維持治療III期臨床...
    TOURMALINE-MM4(NCT02312258)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研究,共入組了706例新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沒有接受過幹細胞移植、已完成6-12個月初始治療並獲得部分緩解或更好緩解的患者,評估了Ninlaro作為單藥維持治療與安慰劑相比對無進展生存期(PFS
  • 武田發布評估NINLARO (ixazomib)治療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的3期臨床...
    麻薩諸塞州劍橋和日本大阪--(美國商業資訊)--武田藥品工業株式會社(TSE:4502/NYSE:TAK)(「武田」)今天發布3期TOURMALINE-MM2試驗結果,該試驗評估NINLARO (ixazomib)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vs安慰劑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療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的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武田口服蛋白酶體抑制劑Ninlaro(伊沙佐米)III期...
    這是一項國際性、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試驗,在705例新診斷的、不符合移植條件的多發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中開展,比較了Ninlaro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三藥方案、與安慰劑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
  • 會「吃」骨頭的多發性骨髓瘤十分可怕,哪些原因會導致這種疾病?
    但是現在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有不少的研究都證明了,會導致這種疾病也是和基因有一定的關係的,現在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是可以檢查到這些異常的,這種疾病多發於老年人的身上,主要的表現就是漿細胞的無限增生。
  • 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臨床試驗信息分享【南京鼓樓醫院】
    南京鼓樓醫院血液內科正在開展一項針對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研究。 該研究使用的研究產品為:「全人源BCMA嵌合抗原受體自體T細胞注射液」。該研究已通過南京鼓樓醫院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的審批,批件號:2020-116-01 主要入選標準
  • 多發性骨髓瘤有哪幾種類型?
    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主要是指骨髓內的造血細胞異常,這種細胞叫做漿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也就是產生人體抗體免疫球蛋白的細胞。 下面跟隨本來了解一下目前跟多發性骨髓瘤密切相關的其他兩種情況,臨床上此病其實是被分為3個類型的。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
  • 得了多發性骨髓瘤平均能活多久?
    多發性骨髓瘤雖然是一種惡性血液系統性疾病,但卻是惰性發展。除了早期一些病情嚴重的三期患者以外,現如今對於積極治療的大多數病人的生存期都是延年計算的。
  • 安慶市首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康復出院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感謝全院上下的關懷,感謝醫護人員這些天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12月22日,在經歷了近20天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的王先生終於康復出院了,這也標誌著安慶市立醫院成為安慶市首家能夠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
  • 青島市首個「多發性骨髓瘤診療中心」在我院揭牌成立
    9月24日,青島市首個「多發性骨髓瘤診療中心」揭牌儀式在我院圓滿舉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路瑾教授等業界多位專家出席揭牌儀式。我院副院長李永春教授出席儀式並致辭。青島市引進人才、我院血液科主任鍾玉萍教授主持。
  • 腰腿疼痛未必是骨頭病 超五成多發性骨髓瘤被誤診
    好在化驗很快有了結果:球蛋白增高、本周氏蛋白陽性、高鈣血症、腎功能不全同時伴有貧血、血小板減少,經驗豐富的接診內科醫生的第一反應是多發性骨髓瘤,於是便動員老程進行骨髓等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老程夫婦也是一頭霧水,明明在廣州已經確診是轉移瘤了,骨髓瘤又是個神馬情況?難道深圳的醫生比廣州的醫生高明?為了解開老程夫婦的疑惑,醫院組織了多學科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