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實力都得到迅速發展,先後滅了韓、魏、楚、燕、趙等國,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統一全中國,結束了長達548年諸侯割據、戰亂頻繁的動蕩局面。
▲青銅龍 戰國 秦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為了鞏固統一國家的政權,秦始皇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來加強專政,如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皇帝為最高統治者等。
▲將軍俑 秦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還有實行統一度量衡制度。戰國時代,各國之間的度量衡,不僅大小、長短、輕重不同,單位不同,進位也是不同的。以量來說,秦國以升、鬥、斛為單位,齊國以釜、鍾為單位,魏國又以半鬥,鬥、鍾為單位。
根據《漢書·律曆志上》的記載,秦國的度量衡制度如下。度制: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量制:1斛=10鬥=100升=1000合=2000龠;衡制:1石=4鈞=120斤,1斤=16兩,1兩=24銖。秦始皇統一的度量衡制度,是沿襲商鞅變法時規定的標準。
秦代為統一全國量制而由官府頒發標準量器,是為秦量。以戰國時期秦國量制為標準,也包括秦統一後加刻詔書重新頒發的戰國秦量。秦量外壁大都帶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所頒發的統一度量衡的詔書,有的還帶秦二世所頒襲用舊制的詔書。
▲秦代兩詔橢量
上海博物館藏
多為銅質和陶質,銅量有方升和橢量,陶量則多為圓桶形,有的秦量只剩器口的銅扣或身上的詔版,當為木質。現存秦量多數為傳世品,各地也有陶量出土。
▲始皇詔陶量
山東省博物館藏
秦詔版又叫秦詔辭,是秦朝皇帝頒布的詔書,內容是統一法律、度量衡以及對皇帝歌功頌德的一些辭文。一般為秦刻鑿金文,是將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刻鑿在權量上,或是將刻有詔書的銅板嵌或鑲在權量上面(如前文提及)。
秦詔版有兩種,一種是秦始皇廿六年詔,另一種是秦二世元年詔。詔版是刻在嵌于衡器上的鉛版中而得名。由於兩種詔書時間先後不同,有一種詔版只刻始皇詔而沒有二世詔;還有一種詔版是始皇詔和二世詔都刻了的,稱作兩詔版。始皇詔版和二世詔版都叫秦詔版。
▲秦廿六年詔版
秦權為秦代統一全國衡制而由官府頒發的標準衡器(類似後來的秤砣)。以戰國時期秦國衡制為標準,也包括秦統一後加刻詔書重新頒發的戰國秦權。實際上是天平衡杆的砝碼。秦陵曾出土有形制不一的秦權,主要有二世秦權權身兩面分別刻銘,是為「兩詔權」。
始皇帝統一度量衡的目的,在於建立統一的地主階級賦稅制度和封建管理的俸祿制度,防止官吏貪汙舞弊,侵蝕到地主階級國家的利益,實際當然難以達到。但度量衡制度的統一,客觀上對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方便全國各地區的物資交流和經濟聯繫,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確為始皇帝之功。
活動對象:
5-6歲(1場)
7-12歲(2場)
活動名額:
每場12組家庭(一大一小)
活動安排:
2019年12月14日(周六)下午2:00-3:30(7-12歲)
2019年12月15日(周日)上午10:00-11:30(5-6歲)
2019年12月15日(周日)下午2:00-3:30(7-12歲)
同主題課程預熱
諮詢方式:
添加客服微信號:xinxiaoke_01
258元(一大一小活動費用,不包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廳門票成人60元/人,兒童憑學生證50元/人,身高120cm以下兒童30元/人。)
掃描以下二維碼,在微店直接付款,備註微信號和孩子姓名。
1-家庭親子套餐,限一大一小,單個家庭每增加1人額外支付130元;
2-報名後如果臨時取消活動,活動開始3天前退全款,前2天退50%,前1天內自行轉讓。購卡家庭只能在購卡家庭之間轉讓,轉讓給非購卡家庭按實際費用收取,不轉讓扣全款;
3-單場8組及以上家庭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