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一片碑刻,修一本古籍,上海圖書館舉辦非遺技藝體驗課

2020-12-16 上觀

10月21日,正在上海圖書館舉辦的「融匯古今,樂創未來——非遺技藝體驗課」系列公益活動上,著名碑刻傳拓專家、非遺傳承人趙嘉福先生的傳人——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文獻保護修復部主任張品芳和她的修復師團隊一起,帶領體驗者們親身感受、學習「古籍修復」和「碑刻傳拓及拓片裝裱」兩項非遺技藝的過程中體會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

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談道:「讓更多讀者了解、體驗古籍保護技藝,是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我們上圖人的職責。

此次和萬代南夢宮(中國)的跨界合作,旨在探索社會力量與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間的協作模式,共同助推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通過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形式向大眾傳播,呼籲社會對於優秀傳統文化如非遺技藝的關注。」

兩個小時的聚精會神,讓每一位到場的參與者充分認識到從事這份工作的苛刻要求。

無論是「古籍修復」還是「碑刻傳拓及拓片裝裱」,都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與時間對話的藝術,要了解不同時期的風格和審美,才能在修復和裝裱過程中留住「古韻」。

人人成為見證者、參與者和實踐者,文化傳承才具有真正的活力。作為國內最大的古籍及善本保存機構之一,上海圖書館歷來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在本次「融匯古今,樂創未來——非遺技藝體驗課」系列公益活動中,萬代南夢宮(中國)與上海圖書館秉承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願景,攜手為大眾帶去精彩紛呈的文化體驗,將經典IP文化與傳統文化相融合,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的目的。

相關焦點

  • 萬代南夢宮(中國)聯合上海圖書館舉辦「融匯古今,樂創未來---非遺...
    上海2020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10月20日至10月25日,由萬代南夢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萬代南夢宮(中國)] 聯合上海圖書館舉辦的「融匯古今,樂創未來——非遺技藝體驗課」系列公益活動在上海圖書館內展開。
  • 以柔潤剛,走進海派古籍修復技藝
    以柔潤剛,走進海派古籍修復技藝  ■本報記者 童薇菁  「傳拓技術,是中國最古老的複印機,它起源於魏晉,傳承至今。」日前,在滬上一堂非遺技藝體驗課上,古籍修復第三代傳人張品芳示範了海派碑刻傳拓的幾個代表性工序。
  • 慧心妙藝拓春秋——記80後鄭州金石傳拓非遺傳承人劉皓天及其團隊
    他為河南省內外漢畫、碑刻、摩崖、石窟、造像做過大量傳拓工作,傳拓足跡遍布河南、河北、山西、山東、上海、四川、甘肅等省域。數年來,他的金石傳拓作品曾多次受邀參加全國金石傳拓展,先後在上海、山西、山東等省市舉辦傳拓個人作品展,作品被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西冷印社美術館等收藏。如今他的金石傳拓技藝日趨完善並形成獨特體系,尤以高浮雕傳拓技藝響譽全國。
  • 慧心妙藝拓春秋,80後非遺傳人劉皓天和他的傳拓團隊讓文物活起來
    編者按:近日,河南省收藏家協會及全國多家新聞媒體相繼報導了河南鄭州市非遺金石傳拓傳承人劉皓天帶領他的傳拓團隊,應邀深入全國各地文物古蹟現場,用一張張宣紙將文物「復活」,這一80後非遺傳承人對非遺技藝的堅守與執著,令人欽佩和感動。
  • 鄭州80後非遺人劉皓天和他的傳拓團隊:慧心妙藝拓春秋
    他為河南省內外漢畫、碑刻、摩崖、石窟、造像做過大量傳拓工作,傳拓足跡遍布河南、河北、山西、山東、上海、四川、甘肅等省域。數年來,他的金石傳拓作品,曾多次受邀參加全國金石傳拓展,先後在上海、山西、山東等省市舉辦個人傳拓作品展覽,作品被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西冷印社美術館等收藏。如今他的金石傳拓技藝日趨完善並形成獨特體系,尤以高浮雕傳拓技藝響譽全國。國內當代傳拓文化大家賈文忠先生贊其:「傳拓技法精湛,筆墨精神,象物微妙,氣息古雅,迥非當下常俗之所習見」。
  • 「雲南民族文化和民族古籍專題培訓班」學員到雲南省圖書館學習交流
    12月9日,雲南省民族宗教委和雲南民族幹部學院聯合舉辦的「提升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突出人才綜合素質,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雲南民族文化、民族古籍專題培訓班」的80餘名學員到雲南省圖書館學習交流民族古籍保護工作。交流以講座的形式進行。
  • 150部珍貴古籍在重慶展出
    原標題:150部珍貴古籍在重慶展出   現存最早且完整的《公羊傳》註疏合刻本等150部珍貴古籍近日在重慶圖書館開展。
  • 且看「大國工匠」李仁清,用紙張復活歷史,傳承高浮雕傳拓30年!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高浮雕石刻傳拓技藝,主要採取正投影原理與繪畫藝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上紙、砸紙、上墨、揭取、粘接、修復、裝裱等一系列工藝流程,成功地把古代石窟寺雕刻、造像碑、畫像石、畫像磚、墓誌等作品從立體凸凹轉換成平面予以保存。對於高浮雕等複雜的石刻畫面,傳承人李仁清運用烏金拓與蟬翼拓相結合技法,根據不同對象與層次,分出輕重,效果清晰,層次分明。
  • 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
    12月1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隆重開幕,展覽為期一個月。此外,展覽期間還將設置雕版印刷和傳拓技藝的體驗區,以及兩場古籍文化專題講座,以使觀眾深入走進我市珍貴古籍的世界。自2007年以來,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積極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開展全市古籍普查,用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全市43家古籍收藏單位4.5萬餘部、63.5萬餘冊古籍的著錄、審校及出版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同時,發現了一大批珍貴古籍善本。
  • 守藝|我在莊裡修古籍
    高慧雲發了一條朋友圈,配圖是一本古書,上面分布著一個個孔洞,她要將這些孔洞一一補好。書籍的生命是漫長的,浩如煙海的古籍,穿越千百年歲月傳遞著知識與文明;書籍的生命又是脆弱的,戰亂紛爭,水浸火燎,鼠咬蟲蛀,黴蝕老化,甚至日常使用中的磨損,都在減損著它們存世的時間。
  • 河北正定中學藏唐代碑刻精品拓片展在省圖書館展出
    12月6日,由河北省圖書館與河北正定中學聯合主辦的唐代碑刻精品拓片展在河北省圖書館開幕,36幅不同時代的唐代碑刻,穿越唐朝245年歷史,以墓誌石刻拓本的方式與當代觀眾對話,再現了唐朝在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結晶。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2月12日。
  • 省圖書館拉開百年館慶序幕,30餘場讀者活動免費向市民開放
    慶祝大會結束後,省圖書館舉辦了一系列讀者活動,既有展現館藏底蘊的珍貴古籍特展,也有與文化大咖的面對面交流,還有跨界研學的館校合作課。活動中,廣大市民熱情高漲,盡情享受文化的饕餮盛宴。「百萬讀者獲益多,百裡挑一服務好。」這是來自宜豐縣的讀者代表唐銀生對省圖書館的評價。
  • 南明區圖書館舉辦「活動」,為宏立城集團花果園注入「非遺」元素
    充滿文化和藝術的味道宏立城集團花果園的操盤手們並不希望花果園的功能僅僅是居住、吃喝、辦公和玩樂,他們更希望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充滿文化和藝術的味道,在已建成的宏立城集團花果園文化藝術中心中,舉辦過一些藝術展和論壇;而社區內正在修建一個面向市民的藝術中心,那裡將「由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多種建築類型構成
  • 學編程、體驗非遺、講座直播 合肥市圖書館推出暑期系列活動
    由合肥市圖書館、合肥市文化館、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匠人匠心分享傳承」 2020合肥非遺體驗營上線了,將免費開設廬州麵塑、廬陽剪紙、廬陽棕編、廬州蛋雕、廬陽珠編5個非遺類別,並延續現場手把手傳授的教學模式,非遺傳承人們將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藝絕活和看家本領向學員們傳授,在豐富廣大讀者暑期生活的同時,讓更多的市民了解合肥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用拓片解秘漢畫像石藝術 嘉祥舉辦第一屆金石拓片展
    「天下漢碑半濟寧,濟寧漢畫甲天下」,10月16日至20日,嘉祥第一屆金石拓片展在文化館二樓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共嘉祥縣委宣傳部、嘉祥縣文化和旅遊局、嘉祥縣旅遊文物服務中心主辦,嘉祥縣文化館、嘉祥縣圖書館協辦,嘉祥漢畫學會承辦。
  • 彧元堂傳拓:古老的「複印」技術
    靠的就是傳拓。  滄州的彧元堂傳拓技藝河北省級非遺傳承人劉世濤專門從事傳拓工作已近30年。他告訴記者,歷史上很多著名的碑刻都是請當時的書法名家題寫,稱為書丹;再請勒石高手刻成,這種碑刻「下真跡一等」,也極具價值。傳拓技藝使其能夠廣泛傳播,也使人們對在臨摹經典書法作品時更加便捷。
  • 重慶市辦特展全面展示所藏國家珍貴古籍
    中新網重慶12月15日電 (記者 鍾旖)「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15日在重慶圖書館開幕。周毅 攝重慶圖書館特藏文獻中心館員左鵬介紹,此次展示的古籍不少是獨特珍品。如重慶圖書館藏元刻本《監本附音春秋公羊註疏》是《春秋》三傳之一《公羊傳》現存最早且完整的註疏合刻本。更為珍貴的是,此書有七葉配補的是十分罕見的宋刻十行本零葉,也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公羊傳》註疏合刻本——宋十行本《監本附音春秋公羊註疏》的僅存版葉,是現今傳世所有《春秋公羊註疏》的最初源頭。
  • 袁克文、吳湖帆亦求之不得的初拓整本《董美人》| 崇正18春拍古籍
    而本件拍品為初拓、精拓整張本,且本拍品自清代至今,遞藏、記載清晰——清代劉喜海,宣統帝師徐梧生,清末民國李盛鐸,以及和李盛鐸有交往的碑帖大家張彥生,乃至現代碑帖專家秦公。皆一一留有緒跡。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收藏家,且歷任清朝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江南道監察御史、內閣侍讀大學生、京都大學堂京辦、順天府府丞、太常侍卿、出使各國政治考察大臣、山西布政司、陝西巡撫等職。民國成立後,又曾擔任大總統顧問、參政院參政、農商總長、參政院議長、國政商榷會會長等職。李盛鐸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古籍碑帖藏家之一。
  • 無極齋分享:金相椎痕—百年金石學發展及青銅器傳拓精品展上篇
    本篇是古歡齋主韓回之帶大家欣賞"金相椎痕——百年金石學發展及青銅器傳拓(全形拓)精品展".由西泠印社聯合浙江省博物館、上海書畫出版社、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主辦,國家圖書館、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義烏市博物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洹社、乾嘉文化協辦的「金相椎痕——百年金石學發展及青銅器傳拓(全形拓)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