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諾思醫學研究院|阿爾茨海默病可防可控,讓我們一起守護愛的記憶

2020-12-18 健康科普點

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阿爾茨海默病並重視它,同時響應國家對慢病管理的推進,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健康中國全民健康的要求。本月27日,大型公益認知症(阿爾茨海默病)主題講座活動於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順利舉辦。

這次活動由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主辦,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健諾思醫學研究院承辦,湖南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長沙快樂老人大學、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阿爾茨海默病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湖南省健康養老職業教育集團協辦。

活動現場,主辦方邀請到了中國健諾思醫學研究院創始人,上海中醫藥大學資深教授何裕民先生為大家帶來了《AD防治新思路》的主題演講。湖南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常小榮女士,護理學教授、臨床醫學博士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王曙紅女士等人參加出席。活動現場還有近千名觀眾聆聽講座,並通過一盞燈網絡平臺進行現場直播,讓更多關注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的人們受益。

在這次的演講中,何裕民教授為大家介紹了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症/失智症!認知症/失智症的範圍更廣,它們就像癌症,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大類疾病、一組症狀群。認知症大略上分為變性和非變性病痴呆,阿爾茨海默病屬於變性病痴呆,佔所有痴呆的60%-70%,其次是路易體痴呆,佔痴呆的5%-10%。血管性痴呆是最常見的非病變性痴呆,佔痴呆的15%-20%。因為臨床上對認知症難以明確區分,故而常以阿爾茨海默病指代各種痴呆。

何裕民教授表示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很快,一般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為5-8年,大多患者死於感染(肺部為多)、骨折、窒息、痰阻等。何教授感慨:「AD患者將歷經數年甚至數十年毫無尊嚴的苟延殘喘,並讓家人飽受折磨」、「每個人都會認識一些癌症康復者,但從沒有人見過阿爾茨海默病的康復者。」隨著AD發病率的飆升,不僅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還加重了社會的經濟負擔,如北京市2019年走失798名失智老人,其中113人死亡。

那我們只能坐以待斃嗎?面對來勢洶洶的阿爾茨海默病,何裕民教授也給我們分享了防治AD的新思路。

何裕民教授通過美國學者斯諾登教授追蹤了678位修女生活的故事,闡述了「阿爾茨海默病並不是老化必然的結果」。人類的大腦有無限潛能,不能只靠病理就做結論,生活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克服阿爾茨海默病數十年的發展過程。針對不同的類型,對症防治。

如代謝型AD,第一點就是要控制體重;虛弱型AD,首要是改善營養狀態,每日定量攝入骨膏湯、雞蛋和營養湯;抑鬱型AD,睡好別煩等。健康人群預防AD,首要是做好基礎病的糾治,控制三高,保持情緒的平和,改善睡眠,保持營養均衡,控制體重等。何教授坦言:「幾乎所有AD的危險因素都可以防範!而且,不難!」

最後,何裕民教授介紹了中國健諾思醫學研究院防治AD的「核桃計劃」,該計劃匯聚了全國南北名家,包括袁勇貴教授、倪紅梅教授、孫麗紅副教授、孫增坤博士、宋婷博士、金泉克博士、董子平博士、李奕祺博士、高健碩士、孫娜娜碩士等著名專家。目前已讓300多例明確診斷的AD患者受益,通過護理、認知訓練、腦營養修復、音樂療法等幫助他們重新找回愛的記憶。何教授表示他希望通過「核桃計劃」,打造中國模式的AD綜合療法。也希望這個計劃能得到更多的推廣,造福於更多的患者及家庭,讓老人重回生命的美好,記憶不再丟失。

伴隨講座的圓滿結束,現場來賓們紛紛表示受益頗豐,還有幾位觀眾提出了疑問,何裕民教授也一一做出了耐心回答,他們表示通過這次的講座不僅對阿爾茨海默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以後的生活中也將提高疾病的防治意識,優雅度過晚年!

何裕民教授還在現場推薦了他主審的《終結阿爾茨海默病》一書,本書由全球公認的神經學領域現代科學家戴爾·E.布來得森,藉助中醫學和印度學智慧編寫。何教授正是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與部分參照此書,開創了這套能夠有效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模式。推薦完書籍後,何教授還為到場觀眾免費贈送了這本書籍,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書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們認識阿爾茨海默病,遠離阿爾茨海默病!

相關焦點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腦海中的橡皮檫:擦掉記憶 擦不掉愛
    由於阿爾茨海默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相關資料顯示,世界上每 3 秒鐘就有一位老人面臨失智的困擾,有一個家庭陷入記憶的窘境。" 如果,我早些知道 ……"" 我如果能早點知道這是病,可能姥姥現在不會這樣。" 小紅(化名)說起姥姥,淚水就流下來了。她是姥姥養大的孩子,一直和姥姥在一起生活。
  • 【第27個世界老年痴呆日】守護美好記憶,關注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先生》陳怡潓/薛慧瑩 輸 這是一本寫給小孩子看的童書,作者想通過描述一段屬於祖孫倆的舊時光,以小孩獨特視角描繪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與記憶、時光和家人的糾葛。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疾病奪走的,不止是記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7日電 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疾病奪走的,不止是記憶  記者 張尼  忘了自己在哪裡,要幹什麼,沒有了時間空間的定向能力……近日,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第二季)》中,幾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戳中了不少網友的「淚點」。
  • 關注阿爾茨海默病:讓記憶被擦除的慢一些
    人民政協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 劉喜梅)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疾病——也許患者就在我們身邊,或者或多或少聽說過有關這種疾病的故事。「有人告訴我,我曾經是一個好老師,也曾經是一個好媽媽。」
  • 為我們愛的人,去記住 | 阿爾茨海默病日
    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據統計,每3秒鐘,世界上就會有一位老人面臨「記憶」的困擾,就會有一個家庭陷入「記憶」的煩惱。這有多可怕呢?當你打開這篇推送看到這裡時,就會有一位老人患上這個名叫阿爾茨海默的病。「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各類疾病成為許多家庭正在面對的無常。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抗擊病魔,我們醫路同行
    讓我們的鏡頭   轉向那裡   ↓↓↓↓↓↓   原來,今天(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又稱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日,目的是為了關愛失智症患者,預防老年痴呆。而每年的9月為「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記憶跟不上遺忘的步伐,請幫我記住這世界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記憶跟不上遺忘的步伐,請幫我記住這世界▼從容面對不再逃避關愛老人雖然,醫學上目前還沒有能徹底治癒老年期痴呆的方法,但早防早治的確是提高患者晚年生活質量的有效措施。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痴呆亞型,約佔所有痴呆的60%。
  • 今日頭條公益話題關注阿爾茨海默病 韋世豪程月磊領銜傳遞愛心
    基於此,今日頭條與中超聯賽、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達成合作,聯合頭條尋人在今日頭條平臺共同開啟話題活動,由韋世豪、程月磊攜手發起#愛不會遺忘# 的公益話題,呼籲大眾關注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為患病老人帶上防走失定位器,用科技的方式降低老人走失風險。
  • 生離死別阿爾茨海默病
    得了這個病的患者家屬說,親人和親人之間最近的距離是你認識他(她),他(她)不認識你。比這更遠的距離是,夫妻倆都得了阿爾茲海默病,曾經再熟悉不過的兩個人,現在卻總互問:你是誰?這是一種永無回頭的疾病,不會變的,只會更壞更無藥可救。國外曾做過相關調研,阿爾茨海默病從確診到去世平均病程只有7年。
  • 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找到了!多數與3大原因有關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病情會如同長江流水,永無停息。一旦患上,病人由起初的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而慢慢出現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最終死亡成了疾病治癒的最後機會。
  • 哪些人易患阿爾茨海默病?如何預防?有藥物能治嗎……
    三類人易得阿爾茨海默病那麼,到底是哪些人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病呢?大概有三大類,一大類是不可控的危險因素,比如說年齡、性別,家族史。另外,從性別上來講,現在循證醫學的研究發現了女性的發病率要高於男性,還有明確的是家族史,在家族中如果出現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那麼他在子代中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就比正常人要高。
  • 酗酒可能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會在更年輕的時候發病且症狀很嚴重
    「研究表明,頻繁和大量飲酒與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發病和加重有關,」範恩斯坦研究所助理教授Max Brenner博士在接受醫學快訊(Medical Xpress)採訪時表示,「有報導稱,飲酒與阿爾茨海默病樣的皮質萎縮有關,這些人患此病的風險很高,而且發病年齡更小。」
  • 記憶力好、學歷高、宅男宅女易得阿爾茨海默病?最疼愛你的那個人...
    04為什麼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愛往外跑?走失的老人一般都是阿爾茨海默病中期患者日常中,我們常看到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走失的新聞報導,為什麼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愛往外跑?浙大二院神經內科陳豔杏副主任醫師:並不是所有的阿爾茨海默病老人都愛往外跑,國際上,一般把阿爾茨海默病分為初期、中期、末期,走失的老人一般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中期患者。初期一般表現還不明顯,只是愛忘事;到了末期,患者體能會急速下降,跑不動。痴呆患者往外跑,是和時間地點定向障礙有關。
  • 為什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似乎迷失了時間和地點?②
    原創 Teresa Carr 阿爾茨海默病它可以讓你把東西放在一起,讓它們有意義。」Brain Institute)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大爆炸的識別[1],即大腦中蛋白質開始形成破壞神經元的纏結的精確時刻。那裡的研究人員在基因編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開發了一種CRISPR技術,可以阻止狗的杜氏肌營養不良症的(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進展[2]。
  • 記憶力減退是阿爾茨海默病前兆?這是謠言!可千萬別信
    阿爾茨海默病,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老年痴呆。很多人認為,記憶力減退就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傳言是真是假?專家表示,人的記憶可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
  • 無症狀期阿爾茨海默病的預後血液檢測
    , SCD)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在表現出輕度Aβ錯誤摺疊的受試者中,轉化為臨床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平均為3.4年,而嚴重的Aβ錯誤摺疊的受試者進展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平均為2.2年。研究人員與統計學家Nina Timmesfeld一起預測了患上臨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 記憶保衛戰: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獲進展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被稱為世界性治療難題的「阿爾茨海默病(AD)」日益引起重視。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根據《2019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的數據,全世界約有500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52億,而該病症全球每年的經濟負擔估計約為1萬億美元。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阿爾茨海默病能活多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阿爾茨海默病能活多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痴呆宣傳日」,也有人將其簡稱為「世界老年痴呆日」,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老年性痴呆,多發生於中年或老年的早期,腦內欠缺營養因子,症狀是短期記憶喪失,認識能力退化,逐漸變得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那麼老年痴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得了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茲海默症能活多久呢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記憶的橡皮擦」很殘忍 但請正面它
    圖說: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來源/東方IC「這是一種病,不應被歧視。」從《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到《忘不了餐廳》裡那群讓人揪心的爺爺奶奶,全社會都已關注起這種老年疾病。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有專家表示,阿爾茨海默病不會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但常常會伴隨著其他相關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病人三大死因分別為長期臥床引發褥瘡感染、因失去自主吞咽功能導致肺部感染和患上腫瘤疾病。在中後期,病人的生命時長多取決於護理的好壞。「我院周邊老齡化程度很高。往往患病老人80多歲,子女也已經五六十歲,有的還要幫著下一代帶孩子,很多人幾乎沒有時間來照顧阿爾茨海默症老人。」
  • 大腦「重新映射」功能紊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空間記憶障礙
    原創 JST 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是老齡化社會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但病因往往不清楚,也沒有合適的治療方法。許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出現空間記憶障礙,導致諸如遊走等症狀,給護理人員帶來很大壓力。然而,空間記憶損傷的原因一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