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橋:這裡有桐鄉最奇怪的橋!

2021-02-07 懶下樓

亭橋,今已併入高橋。

亭橋漫遊記

鬱震宏

這裡說的亭橋,是指過去的亭橋鄉。據我的朋友沈林潔說:現在亭橋村、毛水浜村、三村、永寧村、永安村(安全、永寧)大抵就是過去亭橋鄉的範圍。

亭橋是橋名,亦曾是鄉名。江南水鄉,橋本來就多,一個鄉用橋來命名,那麼這座橋一定是其中的出類拔萃者了。但若說奇怪,亭橋的橋,不是亭子橋,而是另一爿橋(且看下文)!

亭橋,是亭子橋的簡稱。橋上造個亭子,既實用,又風雅,可惜我沒有見過,然而在想像裡,總覺得很美。

亭子橋街上

亭橋,老底子屬桐鄉縣募化鄉西八都,西面就是崇德縣。清末時候,秀才畫家——張伯英從留良遷居到亭橋,雖然只是一點點路,身份證上卻換了一個縣。

按光緒《桐鄉縣誌》的記載,亭橋鄉大部分區域大概就在西八都四圖到十一圖範圍,這些圖下面,記載有亭子橋、姚家村、庵前村(安全)、俞家浜、商家浜、商家村、毛泗浜(毛水浜)、周家閣(角)、範家浜、趙家兜、糜相公廟、馬家閣、張店橋、匠人浜、田多村、吳家木橋、朱家門、廟後橋、徐家兜、唐家埭、南新橋等等。這些都是清朝就有的地名,現在應該大多還存在。

北沙渚塘,也稱「語兒北涇」,從崇福茅家埭經虎嘯至亭橋,東入南日港。

亭橋,什麼時候成為集鎮,沒有文獻可考。《清史稿》的《地理志》裡,記載桐鄉縣的五個市鎮,還沒有亭橋;光緒《桐鄉縣誌》大致相同。可見亭橋的成市,應該在清末以後,在此之前,亭橋甚至高橋、南日一帶,沒有驛站,沒有急遞鋪、沒有書院,沒有市鎮,堪稱桐鄉縣的一片淨土!

二十多年前,還是自行車時代,我到毛水浜的同學家去,路過亭子橋街上,感覺和吾鄉大麻街差不多,此番再去,似乎比那時還冷清了些。走了一圈,遇到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不禁感嘆:年輕人都到哪裡去了?

其實,如今桐鄉不少曾經輝煌、後來被合併的集市上,都是這番景象!比如南日,比如永秀,比如安興。

亭橋街上

想再去毛水浜,問了一位老人,確定了方向,從街上折東,可惜開車不內交,說得好聽點,因為路太小,於是作罷。

沈林潔發來微信,告訴我說:

        我老家在亭橋村,有個叫姚家浜的地方。原有姚家花園,據說前花園在浜底頭,後花園在沙渚塘。我最小的那個堂曾祖小時候見過姚家老太太,那時姚家就只剩這樣一位孤老太了。我家前面一片桑樹地叫姚家高地,但我們的小村十多戶全姓沈。姚家高地曾有一高大墳,九十年代最後一次土地平整平掉了,裡面有些東西。屍體早在文革時拿出來,我爹看到,官服什麼的。但墳稱「松江墳」,說是松江一戶人家的。

我疑心,姚家浜的「松江墳」,也可能是到松江做官的桐鄉籍官員的墓,只是我翻了松江、桐鄉兩地的地方志,都沒有記載這個墓,「松江墳」的墓主究竟是誰?暫時成了一個歷史之謎。

亭橋的林蔭路

亭子橋是亭橋人的集會中心,糜相公廟是亭橋人的「精神歸宿」。

從亭子橋返回,往糜相公廟而去。路上問了老人,說:糜相公廟,名氣大個,亭橋人上廟,都到糜相公廟。

半路,見有一大片桑樹地,春光明媚,遠遠望去,想起《詩經》裡說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這「沃若」兩字,用得真好!

下車,採上幾斤桑果。

地裡有位老人,說:個辰光個桑果,還弗大好哩,過個五日再來,奈么正色煬興頭廊特。

聽老人的話,乃知亭橋人叫桑葚為「桑果」,與吾村湘漾裡一樣,大麻東部、上市夾在亭橋、湘漾的中間,卻叫桑葚為「烏都」。張楊園說:「天只一氣,地氣百裡之內即有不同。」土話更甚。

永星橋下的廟橋港

採了桑果出來,路過永星橋,見兩水交匯,一墩聳峙,不覺下車來看,站在橋上,想像老底子辰光,這裡一定是個特別漂亮的地方!

永星橋的北面,河面上橫著一張大漁網,吾鄉大麻叫「攀魚網」,不知道亭橋人怎麼叫?攀魚網,我小時候常見,記不得是什麼時候了,於不知不覺中,「攀魚網」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大概總有三十年了吧?

到河北埭,尋訪一株火桑。桑有十六種,如白皮桑、荷葉桑、雞腳桑、扯皮桑、晚青桑、火桑、山桑、紅頭桑、望海桑等等,十六桑、八蠶,科舉時代曾是考試內容,我只識得火桑。

去年冬日,承沈林潔之邀,曾到安全村為杭州來的大學生講過桐鄉文史課,課後與大家在村裡閒走,見到過這株大火桑,火桑雖常見,但大到如此,則予平生所僅見者也。

糜相公廟

在河北埭問了人,步行到糜相公廟。

糜相公廟的「糜」,普通話讀 mi,我一路問了多位老人,有發音為「泥」的,也有發音「林」的。我在河北埭,遇到一位在洗衣服的老太太,特地再去確認,她說:「我們這裡,就叫林相公廟,是林!」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語音學材料。

我疑心,「泥相公廟」應該就是「倪相公廟」,光緒《桐鄉縣誌》就記載,西八都除了糜相公廟,還有倪相公廟、丁相公廟。

糜相公廟大門緊鎖,不得一探究竟,可惜。

據說此廟是祭祀三國時候糜竺、糜芳兄弟的,這兩位是三國的名人、劉備的舅姥,「百度」裡的介紹,應該比我的朋友範廠長、李芥蔭多得多。亭橋屬吳地,為什麼會祭祀蜀國的大臣,這絕不是「關公戰秦瓊」這麼簡單,類似的現象,各地都有,近的如德清的藺相如廟、臨平的周勃廟,人、地都沒關係,倘若把這些現象綜合起來研究,是可以作一篇大論文的。

糜相公廟的西側是廟橋港,港上有座橋,南北都有橋聯,東跑西走,沒有一個合適的位置,只能看清南側「橋梁囗囗水接桐溪」幾個字。

按慣例,自然得看一看橋名。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座看似普通的三洞平橋,居然在每個橋洞的中央,分別刻著三個名字!這種現象,我從沒見過!

一橋三名,不得不說,這是桐鄉最奇怪的一座古老了吧。

中間的橋洞上,刻著:重建廟橋。

橋以廟名,這個名字好理解。

西面的橋洞上,刻著:新河橋。

這個名字勉強還能理解。

難的是下面這個名字。

東面橋洞上面,刻著:三秀橋。

這個名字就非常費解了。三秀,出自《楚辭-九歌》「採三秀於山間」,是指靈芝。為什麼叫這個「三秀橋」?一座橋為什麼刻三個名字?百思不得其解。

「三秀橋」的右側,刻著「民國乙卯」字樣,可知此橋重建於1915年,至今也已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回來的路上,還在想「三秀」這個名字,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

相關焦點

  • 南日:桐鄉最大的古樹在這裡!
    南日街上鬱震宏桐鄉說大不大,要想走遍,卻談何容易。南日街,我是第一次去。吾鄉大麻,雖與南日相距較遠,卻頗有淵源。桐鄉土話常用,聲轉讀如老K牌裡的J)。那時候,以為他是石門鎮人。長大後才曉得,夏先生是南日踏斷浜人,只是診所開在了石門灣。夏莘夫是金子久(1870—1921)最看重的學生,金子久到蚌埠給安徽督軍倪嗣衝看病,就帶了夏先生一起去。夏莘夫的學生袁建芬,丁家橋人,人稱「八先生」,醫名甚著。丁家橋現在也屬於大麻,夏莘夫之與大麻,可謂淵源至深了。
  • 學在桐鄉!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首開教育大會
    2020-09-08 20:2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宋彬彬 共享聯盟桐鄉站
  • 世界上奇怪的景點,橋建在水下面,還有船在橋上經過
    中國的經濟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現在都喜歡外出旅遊,都想改善現在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水平,現在的旅行不像以前那麼困難了,人們旅行現在是很方便的事情,旅行可以紓解壓力,緩解緊張,很多人現在喜歡在自己的國家遊玩,欣賞風景,也有選擇國外不同的風景的時候,在悠閒的時間裡,帶著朋友和家人去旅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 桐鄉人,走起!
    「今夜槜嗨,動感桃園」桃園槜李啤酒音樂節時間:6月20日晚上 18:30地點:桃園村槜李廣場在這裡,不僅有「槜」甘甜的槜李啤酒,還有「槜」嗨的樂隊表演千萬別錯過喲~端午節即將來臨,作為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2020桐鄉•崇福端午民俗風情活動即將開啟!明天(6月20日),讓我們再次相約崇福鎮運河文化街區!具體有哪些活動?一起來看!
  • 世界上最奇怪的三座橋,一座越用越堅固,一座橋上能走船
    除此之外有五音橋,洛陽橋等,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而到了現代我國的橋梁建造技術也排到了世界的前列。而國外也會有一些令人所知道的大橋。而世界上有三座最奇怪的大橋你知道是那三座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這座「奇怪」的橋:沒人能解釋構造原理,遊客看後連連稱讚
    世界非常的大,有很多不能解釋,但是存在的一些現象,甚至很多的科學家或者是一些資深的學者都不能解釋的,這需要我們慢慢探索,慢慢查明, 有這麼多奇怪的景象,我們今天說的是橋,隨著橋的發展,連接兩岸越來越緊密,人們也越來越方便了, 由於橋的發明,兩岸的經濟越來越好了, 中國有很多橋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可嘆的建築
  • 農業更強 農民更富 農村更美 桐鄉:美麗鄉村 踏歌而行
    沐浴鄉村振興的東風,桐鄉正扣準傳統農業向高質量綠色發展跨越的脈搏,繪製出一幅幅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的田園畫卷。強村富民這裡的百姓安居樂業古老悠長的運河水造就了流淌著詩意的「石門灣」,也涵養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耕田種稻舂米為糧的優秀基因。
  • 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建築:橋建在水下面,橋上還有船經過
    ,很多遊客來這裡旅行, 也是我們國家的驕傲,來這裡旅行的很多人稱讚我們國家很好, 就像這座橋,建起來並不稀奇,非常有魅力。我相信中國的橋大家都聽說過, 成功連接兩個地方的是港珠澳橋, 遊客們可以通過這座橋在短時間內到達對岸,不需要花很大的功夫, 使香港和澳門的聯繫更親密和頻繁, 但是今天介紹的不是這座橋,其實是和它一樣有名的德國最「變了」的橋, 將近一百年後建設成功了,這座橋到底在哪裡變化?
  • 這個交通大項目在桐鄉迎來歷史性時刻
    說公路——  高品質的烏鎮大道、臨杭大道、科洲公路大麻橋等相繼完工並通車,320國道改建等重大交通建設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桐鄉歷史上投資最 大的項目蘇臺高速也已啟動,公路網絡不斷完善。  路是如此,橋亦是如此。日前,站在橫跨江浙兩省的太師大橋上,烏鎮鎮民豐村村民張建民激動不已,大橋的建成通車,讓他去河對岸的桃源鎮探親節省了至少半個小時。
  • 桐鄉高橋街道,驚現金庸先生祖墳地
    文 | 鬱震宏從小讀金庸,金庸很近也很遠,從不敢想像金庸會與桐鄉有關,或者說壓根就沒往這方面想過,直到一個月前......但我們按捺不住好奇心,馬上查了《桐鄉地名志》,裡面確實記載了「查墳前」,屬騎塘鄉(今高橋街道),有簡單的介紹,說此地因海寧查家墓葬於此,故名。至於墓主人姓甚名誰?什麼年代?《地名志》一概沒說。
  • 童話場景:1.2億打造木屋和樹屋主題莊園-桐鄉凱悅嘉軒酒店預訂!
    現在 桐鄉有一個神奇的小鎮它可以滿足你對兒時的所有期待沿著桐鄉城區中山西路往西過橋 稍行一會 便遇到了這個特殊的小鎮它是桐鄉首個以木屋和樹屋為主題的莊園集小吃美食、文創工藝、沙灘碧湖、親子樂園、光影水秀為一體嗨玩不休這裡有讓孩子們歡呼尖叫的各種遊樂設施
  • 黑魚、鱔片、河蝦...一碗桐鄉小鍋面裡都有了
    作為一個在嘉興生活了十幾年的偽local男孩,在我眼裡,新村樂隊、肉燒賣和小鍋面是這座城市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最好的饋贈。特別是小鍋面,嘉興人對這碗面的執念好比東北之餃子、寧波之白蟹,眼裡容不得一點沙子。
  • 給嘉興「圓通」的快遞,桐鄉「圓通」直接拿走?
    張先生的妹妹:「我現在在桐鄉圓通速遞這裡,圓通速遞直接把我的貨搶過來,不讓我拿走,我的貨就在這裡。」這六百多件羊毛衫,張先生的妹妹為什麼說是被圓通速遞桐鄉分公司搶走的?張先生:「兩個人過來查我們快遞單號,一看是(嘉興)南湖的,不是他們這邊的,就打電話叫了十幾個人(這十幾個人中有人穿工作服嗎)有兩三個(哪家公司)圓通,把我們的貨從這裡拖出去,我說是我們自己的貨,他說只要貼上圓通面單,他們就有權利拖走和扣押。」
  • 生活日記之橋鄉「金澤古鎮」
    天王閣橋在金澤下塘街,南北通向,橋堍有天王閣廟,以廟定橋名,此橋橋身高大,是江南少有的三孔連拱石橋。此橋的橋面上,有許多浮雕:有「輪迴」、有「寶幡」、有「蓮座」等圖案;還有「鴛鴦劍」 、「芭蕉扇」、「葫蘆」等八仙過海圖象。萬安橋在金澤北首,是金澤最大的石橋,橋名得於「萬世安詳,風調雨順。萬民安業,五穀豐登」的詩作。
  • 全球最奇怪的沙漠,海洋生物在這裡「定居」,遊客在這裡垂釣
    全球最奇怪的沙漠,海洋生物在這裡「定居」,遊客在這裡垂釣提到沙漠,你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沙塵暴、一棵草、無人值守、沒有水或死亡?是的。沙漠一般分布在氣候乾燥、雨量少的地區,是一個非常危險和神秘的地方。
  • 桐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紅軍中唯一的女師長!
    地處東南沿海,這裡溫暖溼潤,四季分明,雨水豐沛,日照充足。這裡的烏鎮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六千年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這裡的福嚴寺位於桐鄉市境內江南古運河左岸鳳鳴街道,創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已有一千五百餘年歷史,歷來被視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 【今日頭條】桐鄉·桐花·桐葉
    在我國歷史上春秋時期楚國有個附庸小國叫桐國,漢稱桐鄉,以盛產桐樹而得名,地在今安徽省桐城北;今浙江省北部也有個古地名叫桐鄉;今運城市萬榮境內有個古代叫桐國的地方。他處桐鄉因何命名我無力究考,我生於斯長於斯的聞喜縣為什麼前身叫桐鄉呢?為此我需要穿越到從前。
  • 兩座永福橋
    大麻有兩座永福橋,一座在塘北的百富村境內,以前在塘路上,是座石環橋,後來改建成水泥橋,位置往北移進了一二百米
  • 看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集鎮改造「七十二變」
    浙江在線6月18日訊(通訊員 胡璐曼)集鎮環境衛生明顯改善、佔道經營問題得到解決,出行便利得到大幅提升……經過一年多的改造,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史橋集鎮實現了一場「華麗轉身」。
  • 邀您打卡衣櫃桐鄉!桐鄉宣傳部長變身「帶貨一姐」
    2020-04-10 08:31 |浙江新聞客戶端客戶端 |記者 宋彬彬 王志傑 市委報導組 魏衍方 徐瀟卓 桐鄉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