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陰陽相半,晝夜均而寒暑平.

2021-02-17 牧益堂

秋分 

(本年度第16個節氣)

——— ——— ——— ——

2020-09-22 21:30:32

八月(大) 初六

一侯:雷始收聲;

二侯:蟄蟲坯戶;

三侯:水始涸。

太陽黃經為180°。

陽光幾乎直射赤道,

晝夜幾乎相等。

從這一天起,

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

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

依我國舊曆的秋季論,

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

因而稱秋分。

但在天文學上規定,

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晝夜平分。地球上距赤道越遠的地方,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獲得的太陽光熱能越少。從南北極點上看,太陽全天在地平線上。此後南極點太陽將升至地平線以上,進入半年的極晝期,北極點則相反。一般北半球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後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裡,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秋分後太陽直射點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

歲運: 金運太過 (太商)

司天: 少陰君火

在泉: 陽明燥金

客氣(五之氣):少陽相火

主氣(之氣):陽明燥金

——— ——— ——— ——

所轄時間:

2020-09-22 [秋分]

2020-11-22[小雪]

——— ——— ——— ——

客主加臨:

五之氣,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

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溫。

——— ——— ——— ——

氣候特點:由於客氣少陽相火加臨,秋行夏令,氣候不涼反熱,萬物不能肅降仍然生發。

易發疾病:由於秋行夏令,氣候反熱,容易發生溫病、或寒熱往來的疾病。

——— ——— ——— ——

歲氣主方:正陽湯。

白薇、元參、川芎、桑白皮、當歸、白芍、旋覆花、炙甘草各一錢,生薑五片。

五之氣,少陽加臨陽明,主秋分後六十日有奇,民乃康,其病溫。依正方。

——— ——— ——— ——

歲運主方:牛膝木瓜湯

牛膝、木瓜各一,白芍、杜仲、枸杞子、松節、菟絲子、天麻各七分半,甘草五分,生薑二片,大棗二枚。

[戊不受田田主不祥

辰不哭泣必主重喪]

黑道

天刑(兇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分,八月中。分者,半也。

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夏冬不言分者,

蓋天地閒(通「間」,下同)二氣而已。

——— ——— ——— ——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

「秋分者,

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 ——— ——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並由日長夜短逐步日短夜長。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二是,氣候由熱轉涼。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初候,雷始收聲。】

鮑氏曰:雷,二月陽中發聲,

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二候,蟄蟲坯戶。】

戶淘瓦之泥曰坯,細泥也。

按《禮記》注曰坯益其蟄穴之戶,

使通明處稍小,

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三候,水始涸。】

《禮記》注曰:

水本氣之所為,

春夏氣至故長,

秋冬氣返故涸也。

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歲華記》記載北京祭月的習俗說:「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還有一個特別的風俗,就是「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

杭州祭月風俗略同於北京,但謂祭月為「齋月宮」。「每戶瓶蘭、香燭、望空頂禮,小兒女膜拜月下,嬉戲燈前,謂之『齋月宮』。」民間供小財神,大不盈尺,並設有臺閣、几案、盤匝、衣冠、樂器等物,此等物均縮小為寸餘,俗稱「小擺設」。

在廣東祭月時祭拜一位木雕的鳳冠霞帔月亮神像。在南方部分地區有以芋頭作供品的習俗。傳說元末農民起義推翻元朝的統治,曾用元朝統治者的頭祭月亮,因「元」與「芋」音近,後來人們以「芋」代頭。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莧菜具有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適用於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症。

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在中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沒有上升到中醫學理論的高度罷了。

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只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像和願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湯圓多以糯米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製成,糯米性溫,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在春寒季節少量食用有助於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血、昇陽健脾。但糯米黏滯、難消化,多食容易導致食滯。搭配蔥、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湯圓的滯緩效果。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秋三月,此謂容平。

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無外其志,

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陰平陽秘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

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鍛鍊,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

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們品嘗螃蟹的最好時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適宜多吃。

精神調養方面,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老人可減少說話,多登高遠眺,讓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消散。同時,秋分後,氣候漸涼,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收斂閉藏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附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祖國醫學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因此,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在飲食攝養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儘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同時秋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宜多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柿子、芝麻、鴨肉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秋分導引功

坐功:每日醜、寅時,盤足而坐,兩手掩耳,左右反側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風溼積滯脅肋腰股,腹大水腫、膝臏腫痛、膺乳氣衝、股伏兔胻外廉足跗諸痛、遺尿失氣、奔響腹脹、髀不可轉、膕以結、腨似裂,消谷善飲、胃寒喘滿。

油醬毛蟹

[配料]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蔥、醋、醬油、白糖、乾麵粉、味精、黃酒、澱粉、食油各適量。

[做法]將蟹清洗乾淨,斬去尖爪,蟹肚朝上齊正中斬成兩半,挖去蟹鰓,蟹肚被斬剖處摸上乾麵粉。將鍋燒熱,放油滑鍋燒至五成熟,將蟹(摸麵粉的一面朝下)入鍋煎炸,待蟹呈黃色後,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熱均勻,至蟹殼發紅時,加入蔥薑末、黃酒、醋、醬油、白糖、清水、燒八分鐘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後,收濃湯汁,入味精,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鍋即可。

[功效]益陰補髓,清熱散瘀。

青紅蘿蔔煲生魚

[材料]白蘿蔔300克、紅蘿蔔300克、生魚1條(約50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6個、生薑3片。

[烹製]紅、白蘿蔔去皮洗淨,切為厚塊;紅棗洗淨去核稍浸泡;豬瘦肉整塊洗淨;生魚去鱗、鰓、內臟,洗淨,晾乾水,下油鍋微火稍煎至微黃。然後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兩個小時,加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2-4人用。

白果菊花雪梨飲

[材料]白果20克、白菊花4朵、雪梨3個、鮮牛奶或淡牛奶250-350毫升、蜜糖適量。

[烹製]白果去殼,用開水燙去衣、去心;白菊洗淨,摘取花瓣;雪梨削皮去心,切成粒狀。先把白果、雪梨放入開水鍋裡,水分不宜太多,文火煲至白果熟透,加入白菊、鮮牛奶或淡牛奶稍滾,熄火稍降溫後,加入適量的蜜糖調成甜湯,此量可供2-3人用。

蘿蔔杏仁煮牛肺

[原料]蘿蔔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250克。

[製作]蘿蔔切塊,杏仁去皮尖。牛肺用開水燙過,再以薑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牛肺、蘿蔔,杏仁,煮烹即成。

[功效]補肺,清肺,降氣,除痰。

[服法]吃肺飲湯。每周2~3次。

蜜餞雙仁

[原料]炒甜杏仁250克,炒核桃仁250克,蜂蜜500克。
[製作]將炒甜杏仁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再加核桃仁,收汁,將幹時加蜂蜜,拌勻至沸即可。

[功效]補腎益肺,止咳平喘,潤燥。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適時種麥年年收,過早過遲有閃失,

先種淤地後種沙,七天出苗正合適。

晚秋作物繼續管,隨熟隨收不能遲。

棉花進入中噴花,四至六天一次拾,

中噴棉花質量好,單存留種正適時。

秋分見麥苗,寒露麥針倒。

勿過急,勿過遲,秋分種麥正適宜。

秋分麥粒圓溜溜,寒露麥粒一道溝。

適時種麥年年收,種得晚了碰年頭。

早谷晚麥,十年九害。

麥子早下種,十年九收成。

早黍晚麥不歸家,種麥「早」字要狠抓。

麥種八月土,不種九月墒。

天氣要變,摘花莫慢。

棉花不入垛,收成不敢說。

秋分種,立冬蓋,來年清明吃菠菜。

秋分種小蔥,蓋肥在立冬。

天旱香瓜甜,棗子結得圓。

澇慄旱棗,吃了叫好。

旱棗子,澇慄子,不旱不澇收柿子。

八月中秋正卸梨。

聲明信息:

本文相關素材選自網絡,涉及內容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可隨時和我們聯繫。文中涉及所有方劑藥物為學習參考之用,非專業人士請勿試藥!

相關焦點

  • 秋分:陰陽分而晝夜均,秋期半而寒暑平
    仲秋之月包括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這是兩個真正清爽的節氣。蒲扇也扇不出點涼氣的暑日已漸遠去,露水漸濃的白露節氣也接近了尾聲,秋分就在眼前。不知不覺中,窗外的陽光已經移進了我的陽臺,而且還在不斷地向內深入,屋裡變得越來越明亮起來了。從天文意義上講,當太陽直射點從北向南移動到地球赤道時,白露就要向秋分交節了。
  • 秋分丨晝夜均,寒暑平,正是一年最美時
    秋分知識秋分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3日前後。秋分日是秋季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中間,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各地晝夜等長。《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明天秋分,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有兩個意思  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 秋分 | 「晝夜均,寒暑平」,秋高氣爽,丹桂飄香
    涼風習習碧空澄澈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是秋分的標誌性景色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今年秋分為9月22日。秋分過後,冷意漸濃,加上早晚溫差大氣候多變,容易致使各種疾病的產生,這個階段也是孩子的呼吸道疾病和胃腸道易發季節,做好節氣的保健尤為關鍵。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 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解釋 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什麼
    相信大家都要聽說過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大家肯定都聽說過這句話,春分和秋分都是很經典的二十四節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春分和秋分的時候就是晝夜平分的時候,特別是學習地理的小夥伴們肯定對這句話非常的熟悉了,大家知道秋分是在什麼時候嘛?秋分的意義是什麼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科普下,帶大家了解下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以及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什麼!
  • 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
    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時間:2020-09-22 12: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 秋分秋分,有平分秋色之意。
  • 2018秋分是哪一天幾月幾日星期幾 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
    018年9月23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節氣,《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24小時晝夜均分。秋分是平分秋季的節氣,人們很重視,於是民間形成各種秋分習俗。
  • 秋分節氣象徵著什麼 晝夜等長為節氣特點
    在上學時期就知道,春分和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兩個節氣,因為這兩天會把黑天和白晝分為等長,馬上就要到今年的中秋節了,秋分節氣的象徵就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 今日秋分: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今日秋分 《春秋繁露》記載: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晝夜時間均等。
  • 今日秋分:開心!黃了,黃了!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今日21時30分我們在涼風習習中迎來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達到黃經180°陰陽相半,晝夜均長寒暑平分,故名「秋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過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陽光隨之衰微秋寒一天增一分小蟲子開始封實巢穴以避寒氣侵入大雁等候鳥則成群結隊從塞北飛往江南秋天,是怡人的季節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昔日翠綠的枝椏就要被紅黃覆蓋
  • 今日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分」即為「半」,此時,全球晝夜等長。古籍《春秋繁露》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天高,雲淡,氣淨,風輕,是一個浪漫的節氣。仲秋時節,秋高氣爽,一樹樹的黃葉隨風搖曳,給這個開闊的季節增添了許多的詩意。殘暑終,晝夜平。草木染黃,雁字橫秋。此時的鄉間,梨柿荸薺,百果收倉。滿樹石榴一夕熟,山間野柿一朝紅。
  • 今日秋分|秋分至,醉難平,邀君共賞
    農曆,庚子年,八月初六,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恍惚中秋已過半,天地被秋色撐得格外開闊,地平線處尚殘留一絲暑氣,半醉半醒間,入味的秋意已到,晝夜均分日,寒暑平衡時。沒有黏糊糊的暑熱,說話能冒白煙的酷寒尚且還沒來到,在秋分這個分水嶺,尤其適合邀好友小聚一番。酒是陳的香,白酒年份越長,酒味越濃鬱,口感越醇厚,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風味,為什麼說白酒存放越久越好喝呢,它的原理是什麼?
  • 2017年秋分是哪一天什麼時間? 秋分是什麼意思秋分的由來及習俗盤點
    秋分是什麼意思?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日~24日。 秋分之「分」為「半」之意,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二十四節氣:今日秋分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今日21時30分我們在涼風習習中迎來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達到黃經180°陰陽相半,晝夜均長寒暑平分,故名「秋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過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陽光隨之衰微秋寒一天增一分小蟲子開始封實巢穴以避寒氣侵入大雁等候鳥則成群結隊
  • 節氣:今日秋分,就在21時30分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今日21時30分我們在涼風習習中迎來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達到黃經180°>陰陽相半,晝夜均長寒暑平分,故名「秋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過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陽光隨之衰微秋寒一天增一分
  • 秋分將至,秋分三候是什麼?秋分天氣特點是什麼
    秋分節氣的由來及含義?秋分節氣來自於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記載的:「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句話就是對秋分最好的解釋。我們有今天的話簡單一點說,秋分節氣的時候太陽直射點直接赤道0°線,這個時候地球都是一邊有太陽,一邊是沒太陽,所以叫陰陽相半。在秋分節日這天會出現奇特的氣象現象,那就是晝夜等長平分和寒暑平分,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平分秋色」也來自這裡。今年秋分節氣具體時間?
  • 秋分丨半個秋天最宜賞,一輪明月好還鄉
    秋分 · 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秋分,晝夜均而寒暑平,三秋已過半此時陰陽相半,秋色平分,不冷也不暖這是一年裡最宜人的季節,不僅時臨中秋而且金風送爽,菊黃蟹兒肥,丹桂正飄香人到秋分,心境大概也如曠野裡的一棵樹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秋分,白晝與黑夜均分時間,暖陽與涼風共享寒暑,黃葉與藍天平分秋色,這是一年裡最宜人的季節。
  • 2017年9月23日秋分節氣是幾點幾分 古人關於2017秋分的詩句
    9月23日4時2分迎來農曆24節氣中的「秋分」,晝夜在春分之後又一次平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把光芒和溫暖平均分配給南北兩半球。古籍《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到了,意味著正式進入秋季。
  • 秋分平分了秋季,歡喜和肅靜各佔一半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寒暑平和晝夜均,陰陽相半在秋分。」22日21時31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也是我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 秋分說說朋友圈心情唯美句子 關於秋分節氣詩詞詩句
    秋分你好。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想和你一起去郊遊。  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注意保暖秋衣。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從今天起晝漸短,夜漸長,漸長的夜,越來越寒冷,而我們對生活的愛依舊熱烈。  今日秋分,想你的夜漸漸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