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出現5種表現,或是腦溢血「找上門」,三種食物最好少吃

2021-01-19 騰訊網

腦溢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腦溢血,也叫「腦出血」,以「發病快」而被譽為「最快殺手」。此外,腦溢血不僅死亡率很高,即使倖存中也有大部分留下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後遺症,其危害不容小視。

入秋後,氣溫變化大,早晚溫差也大,一定要格外注意預防腦溢血。

臨床發現,秋冬腦溢血高發,與寒冷的天氣,密切相關。

人的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血管會收縮、痙攣,血管脆性增加,從而增加了腦溢血的風險。

此外,入秋後人們活動越來越少,血液粘稠度增加,也會增加腦溢血風險。

腦溢血,雖發病急驟,但發病前約70%的有早期「信號」,需留心觀察。

入秋後,出現5種表現,或是腦溢血「找上門」!

1、經常頭暈

大部分腦溢血的患者,都會經常有頭暈頭疼的症狀,嚴重患者會出現,周圍景物出現旋轉,站立不穩甚至暈倒在地。

如果反覆的頭暈出現,或是在早起的時候頭暈嚴重,這都在說明腦部血管出現問題了。

一般來說,頭暈是先兆症狀,出現後,2個月內發生的風險尤其高。

2、身體一側麻木

一般中老年人容易出現這種表現,突然手臂發麻,身體不聽使喚,走路莫名一直腿疼。

其實這多是單側腦血管損傷,影響人體的運動,神經系統正常生理功能,就會出現單側身體異常的表現。

如果,常常感覺左右半身麻木,應該考慮腦內小血管,是不是出現了問題,立即去醫院進行診治了。

3、流鼻血

偶爾的流鼻血也是正常的表現,可是如果最近經常的流鼻血,尤其是血壓高的人,此時一定要預防腦溢血的出現。

如頻繁的流鼻血千萬別忽視,多是大病「來襲」。

4、舌根發硬

腦溢血發生之前,舌根會出現發硬,說不出話的情況 ,嚴重的人甚至是不能言語的。

這種症狀,一般會持續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然後短暫消失。

如果在與人交談時,突然說不出話,很糊不清,「口不對心」的時候,或是嘴歪,流口水等都是腦溢血發出的信號。

5、視力模糊

如果腦內血流量減少,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這時患者可能就會出現視力模糊,眼前一陣黑,視野缺陷等,可能持續幾分鐘,就會有所改善。

如果你經常有這樣的表現,別以為是人老了視力自然會下降,就會忽視檢查,造成危險的發生。

三種食物最好少吃,損傷血管,加速腦溢血出現!

1、鹹菜

鹽是生活中的一種調味品,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讓人更有食慾,所以很多人會拿鹹菜下飯,可是菜是由大量的鹽醃製而成,含有大量的鈉鹽,如果鈉離子含量過多時,將會導致人體中的水鹽失調,從而導致高血壓上升現象,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

有調查顯示,當每日鹽的攝入量超過6克時,腦溢血的風險就增加17%。

平時要合理控制食鹽的攝入,包括醃製食物,醬油等。

2、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可適當的補充,也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

但是對於肥胖,或是有三高問題的人,動物內臟最好少吃。

主要是動物內臟富含大量的膽固醇,會引起高血脂,誘發會高血壓,因此對血管壓力增大,一旦血管變脆,就會容易發生腦溢血。

3、油膩食物

肥肉,油炸食物,脂肪含量特別多,容易導致血液粘稠,這些油脂吸附血管壁上容易形成斑塊,使血管堵塞。

所以如果經常吃這些食物,可想而知身體代謝負擔,血管壓力都會增加,久而久之,危險就會慢慢靠近。

中老年人,保護腦血管健康,牢記四個一點!

營養多一點

健康的營養是預防一切疾病的基礎。

對於心腦血管不好的人,常補充α-亞麻酸,加速血液垃圾的代謝。

α-亞麻酸是人體所必須但要從食物中獲取的重要營養物質,它對人體有多種益處。

臨床證明,α-亞麻酸具有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梗塞、降低血液粘度、控制糖尿病、降血壓、抗炎、抗過敏、減肥、保護視力、增強智力等作用。

多吃α-亞麻酸可糾正血脂代謝紊亂,溶解排洩腦血管內的脂肪,保證大腦血液供應,阻止腔梗進一步發展,預防腦梗塞。

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很少,其中秋蘇籽油、秋麻仁油中含量比較豐富,均在55%以上,食用時應注意避免高溫加熱,可將其拌入酸奶或者淋湯食用。

血壓穩一點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血壓突然升高,同時產生有腦部血管脆性增加的原因,導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會引起腦組織損傷,同時可能會出現有顱內壓升高的現象。

所以想要預防腦溢血發現,就要穩定住自己的血壓,平時適合監測血壓值,聽從醫囑,積極用藥,合理控制。

心情好一點

不良的情緒,會使大腦皮質下行衝動,交感—腎上腺系統的活動明顯加強,使心臟的收縮的能力加強,心跳加快,對血管的衝擊很大。

在生氣的時候大腦思維會突破常規活動,形成對大腦中樞的惡劣刺激,會引發突然性的腦溢血。

因此平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平穩的心態,避免心梗,腦梗等危險發生。

運動多一點

甩手,雙臂彎曲90°於腹前,雙手握拳,交替著向身體兩側甩開;每日堅持做,可增強血液循環,使氣血暢通,還能加強心臟功能。

動手,手指與大腦皮層聯繫緊密,所以多動手指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增加大腦的靈敏度,有預防腦血管病變和幫助患者修復的作用。

按摩頸部,先放鬆頸部肌肉,然後使頭部前、後、左、右的規律旋轉,每次做10圈左右,加速頸部血液循環,給大腦充足的血液和營養,保護腦血管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這6種食物,入秋後就別再多吃了,否則肥肉悄悄找上門
    ,同樣的,泡麵也要少吃。泡麵裡面通常是料包、油包和麵條,很多泡麵說是非油炸,但吃起來卻總是感覺油油的,那是因為泡麵中的油包其實並不需要放完,如果一整包都放進去,當然是非常重口味的。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泡麵來填飽肚子,但最好不要天天吃,很容易長胖。
  • 高血脂大多是吃出來的,3種食物儘量少吃,避免血栓找上門
    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會出現一定的衰退,身體內的免疫力也會下降,當飲食中不小心出現一些食物時,很可能就會因為某一種營養過多,誘發高血脂,嚴重的還會出現血栓。李大爺就是一名高血脂患者,已經患病好幾年了,就在前陣子突然出現了腦血栓,被送進了醫院急救。
  • 入秋後,常吃這5種食物,減重又美容,體重回到2位數
    入秋後,這5種食物抓緊吃,不同做法分享,快收藏已經到了秋天,天氣越來越涼爽,人們的胃口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尤其身體本身還會儲存好多的脂肪來防禦冬天的來臨,所以,秋天是一個非常容易長胖的季節。但是,新的季節到了,身體會從夏天過渡到秋天,所以身體的循環代謝會加速,所以,入秋後也是一個減肥的好時機。
  • 三種身邊食物或是「爛肝王」,少吃一點吧,養護肝臟三事要做好
    導語:想要保護我們的肝臟,其實方法有很多種,鍛鍊,控制飲食,保持良好的心情,避開高嘌呤食物都是很好的選擇,但凡事貴在堅持,只有堅持住了,才有可能預防肝病。一、三種身邊食物或是「爛肝王」,少吃一點吧1、發泡的木耳木耳是如何抓住我們的目光的呢?是通過木耳清脆可口的口感,是廚師很好的廚藝還有就是它多種多樣的做法,可是我們有些因為節約又喜歡吃木耳,於是就吃發泡的木耳,這樣是會導致肝病的,大家需要注意。
  • 肺不好的人,這3種食物建議少吃,日常多吃這3種食物,或可改善
    如今很是高發的肺結節在不斷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肺結節的出現與我們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想讓肺部健康,在生活中多加注意還是十分有必要的。肺不好的人,這3種食物建議少吃,吃多了肺結節遲早找上門1、醃肉很多地方的人們都有吃醃肉的習慣,而且很多人更是因為醃肉獨特的風味還會常常食用。
  • 醫生提示:若是晨起後出現這3個症狀,或是高尿酸已經「找上門」
    若是我們晨起後發現,身體出現這三種異常千萬要注意了,很可能是體內的尿酸值已經超標,最好及時去醫院做檢查。醫生提示:若是晨起後出現這3個症狀,或是高尿酸已經「找上門」!若是在正常情況下,晨起後排尿的顏色應該是黃色或者透明色的,可是若是持續一段時間尿液顏色變深,甚至還會散發著濃重的臭味而且有泡,這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是體內尿酸水平超標引起的。
  • 三種食物對胃傷害大,不想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勸你最好撤下餐桌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養成糞後便後洗手的好習慣以減少糞口途徑的傳播;2、唾液:在口腔唾液裡或者牙菌斑裡也可以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有些孩子家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會將嘴裡咀嚼的食物餵給孩子,這樣就可能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呼籲孩子的碗筷要專用,要拒絕咀嚼以後再餵食給孩子。
  • 晚餐少吃4種「食物」,睡得好脾胃健康,身體少得病
    一、醫生建議:4種食物,晚餐要少吃,有利於身體健康1、高鹽食物鹽是一種大家都很熟悉的調味品,不管什麼食物缺少了它,就會少一番滋味。雖然如此,如果我們吃太多的鹽,同樣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因為鹽裡面含有很多的鈉離子,如果我們身體內的鈉離子過量,它們就會轉化為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沉澱物,這樣就會影響血管壁的彈性,時間長了之後還會影響血液循環。
  • 醫生提醒:3種食物或是「根源」,勸你少吃
    醫生提醒:3種食物或是腦梗「根源」,要少吃食物1:肥肉相信不少人都喜歡吃肥肉,可是,經常吃肥肉不利於身體健康。肥肉中油脂含量較高,常吃肥肉,會致使血液內脂類物質升高,出現高血脂,而血脂升高後,血液會變得更加粘稠,血管也會發生硬化。久而久之,可能會造成腦血管堵塞,因此,紅燒肉、梅菜扣肉等食物,為了身體健康還是少吃為好,偶爾解解饞也是可以的。
  • 糖尿病不痛不癢,出現5種表現,或是併發症「報到」,別忽視
    糖尿病不痛不癢,出現5種表現,或是併發症「報到」,別忽視1、心率較快糖尿病人群在靜止狀態下仍然出現心率加速的情況,同時還伴隨心記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問題,很有可能是心梗找上門了,要儘快就醫。3、足部觸覺感減退、發涼腳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當感覺足部發涼時,或是血液循環不夠引起的。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要考慮糖尿病足的問題,可能是因為血糖濃度過高,出現了周圍神經病變。
  • 春季吃哪種魚最好?5種人最好少吃魚!
    在春季魚類開始外出覓食,魚肉鮮嫩,正是吃魚好時節,不同的魚的營養價值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春季吃不同魚的營養及做法。魚肉營養雖好,但有5種人最好少吃魚哦!鯽魚的特點是營養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所以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還有助於降血壓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壽。產婦食用鯽魚,不僅可以增加營養,還能有效催乳。一般來說,0.5~1斤的鯽魚肉質最鮮嫩,還略帶甘甜。鯽魚燒、燉、燜均可,但以做湯最為美味,比如鯽魚豆腐湯、鯽魚蘑菇肉片湯、鯽魚豬蹄湯等。
  • 中風多是「吃」出來的,手腳頻繁出現2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腦CT
    中風多是「吃」出來的,三類食物勸你住口1、高鹽食物如鹹菜、榨菜、臘肉、精加工食物等,多屬於高鹽類食物,而鹽分攝入超標,會促使血壓升高,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2、高脂食物像人們常見的油炸食品,肥肉黃油等都屬於高脂類食物,脂肪攝入過多不僅會引發肥胖,還會增加高血脂的風險,誘發各種腦血管疾病。研究發現與低脂肪飲食相比,長期食用高脂肪飲食的絕經後婦女患腦梗死的風險高出40%。
  • 秋天少吃這幾種食物,喜歡吃又不愛運動的人,小心肥肉找上你
    導讀:秋天少吃這幾種食物,喜歡吃又不愛運動的人,小心肥肉找上你!但是入秋以來,大家的確會一吃東西就變胖,這個我是親身經歷過的,但是我深知長胖的原因和我吃的東西有關。所以這幾天我把我喜歡吃的,經常吃的,容易長胖的食物都總結出來了,想要給大家一個忠告,大家秋天少吃這幾種食物,喜歡吃又不愛運動的人,小心肥肉找上你!
  • 入秋後,出現6種跡象,或是體內「積毒太深」!謹記4句話,促排毒
    尤其是當身體出現以下幾個症狀時,說明體內藏毒較多,請引起重視。入秋後,出現6種跡象,或是體內「積毒太深」!下頜長痘、水腫、尿頻尿少,腎臟毒素多腎臟管理,體內的液體運行,腎臟堆積毒素後,排出多餘液體的能力會降低,也會出現水腫等問題。臉部下顎部位由腎臟管轄腎的排毒不足,多餘的毒素表現在下頜部位出現長痘情況,也會使人感覺神疲思睡,四肢無力。
  • 入秋後2種「爛肚瓜」千萬少吃,傷胃毀脾!4種「秋果王」不能錯過
    而入秋後,人體的陽氣開始收斂,陽氣漸衰,陰氣漸盛,此時再食用過多寒涼的瓜果,脾胃容易受寒,使其不能正常運化水溼,助長溼邪,損傷脾陽,導致腹瀉、便溏的胃腸不適。故而,建議大家少吃秋瓜,尤其是老人、小兒和脾胃虛寒者。這其中,有2種瓜尤其要注意。
  • 若是出現3種異樣,或是疾病已找上門
    婦科病發展的過程中,身體會受到感染,這時候你的白帶可能會出現異樣,若是你符合了其中一點,也應該做個檢查。婦科病來襲,白帶會有3種變化,不妨觀察看看第一種、白帶變成黃綠色。白帶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健康的白帶是透明的,呈現拉絲的樣子,顏色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 女性40歲左右,3個症狀或是氣血不足,春季養肝,5種食物可常吃
    ,春季養肝,5種食物可常吃。女性朋友如果經常有情緒激動,容易激惹等症狀,一般都和「上火」無關,基本都是氣血不足,尤其是肝藏血不足出現的肝陽上亢而已。2、精神不振易疲乏:氣血不足的人,本身就有神疲乏力的感覺,這個很正常。但女性朋友在春天,受陽氣升發的影響,有時候可能「中和」了部分氣血不足的感覺與表現。
  • 腳上有這3種現象,或許是血糖超標,想血糖穩定,3種食物建議少碰
    導語:很多人即便出現高血糖的情況也並不會感覺有哪裡不舒服,其實血糖高本身並不可怕,而糖尿病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可以引起高達上百種的併發症。這些併發症經過一段時間後,不但對身體造成的損害難以逆轉,甚至還會奪走人的生命。
  • 女生大姨媽期間,這5種食物不能吃,尤其是第三種,吃多了會止血
    如果吃得不對,可能會影響月經量,甚至導致痛經。女生「大姨媽」期間,這5種食物不能吃,尤其是第三種,吃多了會止血1、寒涼食物月經期間,大量食用寒涼食物,會造成寒邪留滯於子宮內,形成「宮寒」,長此以往,宮寒血瘀,汙血難下,痛經在所難免!
  • 五種食物,或是卵巢早衰「催化劑」,女性最好避開,忍住就是贏
    相關調查發現,有些女性年紀輕輕,就出現了內分泌失調,以及雌激素偏低的情況,這樣的現象,可能會引發卵巢早衰。大部分女性都不清楚,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久而久之刺激到卵巢,引發雌激素越來越少,卵巢功能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