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歲諾獎得主、鋰電之父Goodenough教授,再度出手挑戰鋰枝晶!

2020-12-27 孜然學術

導讀:鋰離子電池(LIBs)的研究重點是抑制鋰枝晶,提高離子電導率,提高Li金屬/電解質界面相容性。本文報導了一種新策略製備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由此構成的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優異,可以對Li枝晶生長的有效抑制,助力於有機電解質體系安全地用於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

「鋰電之父」Goodenough教授的名字很霸氣。2019年10月9日,他和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做出傑出的貢獻。Goodenough教授以97歲高齡成為迄今為止最年長的諾獎得主。

近日,Goodenough教授再度出手,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唐偉教授和李明濤教授(通訊作者)報導了一種通過在功能修飾的SiO2層上負載有機液體電解質的原位凝膠化而製備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其在室溫下具有1.98×10-3S cm-1的高室溫離子電導率以及優異的熱穩定性和電化學窗口(> 4.9 V),由此構成的LiFePO4/SiO2-GPE/Li電池在1C時循環700圈之後仍然能夠以88.42%的容量保持率展現125.5 mAh g-1的高容量。這一切優異電化學性能主要是由於電極/SiO2-GPE電解質界面的高度相容性和協同效應對Li枝晶生長的有效抑制。相關論文以題為「Upgrading traditional organic electrolytes toward futur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a hierarchical nano SiO2-supported gel polymerelectrolyte」於2020年4月22日剛剛被ACS Energy Lett.接收。

論文連結doi/10.1021/acsenergylett.0c00412

近幾十年來,鋰離子電池(LIBs)已廣泛應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目前的LIBs難以滿足未來電動汽車日益增長的能源和電力需求。高容量電極材料的探索被認為是提高能量密度的有效策略。在負極方面,鋰金屬由於其較高的理論容量和較低的還原電位,被認為是替代商業石墨負極的一種很有前途的選擇。然而,在循環過程中,常見的有機電解液不可避免地與Li發生反應並產生Li枝晶,導致庫倫效率(CE)低和巨大的安全隱患。採用固態電解質能夠有效解決以上遇到的問題,如今的研究重點集中於抑制鋰枝晶,提高離子電導率,提高Li金屬/電解質界面相容性。

GPEs合成過程:首先用矽烷偶聯劑異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IPTS)對親水性SiO2進行表面改性,引入異氰酸酯基團;然後將異氰酸酯基團水解生成羧基,由羧基生成的質子引發DOL的開環聚合;最後,將預配置的前驅體溶液注入LiFePO4(LFP)正極表面,包覆上述功能修飾的SiO2。與傳統的液體電解質相比,SiO2改性正極和商業化隔膜具有良好的潤溼性能。

圖1.SiO2-GPE的製備工藝及相應性質。(a)SiO2-GPE合成工藝示意圖;(b) 納米SiO2反應前後的FTIR光譜;(c)聚合後TPGDA和SiO2-GPE的FTIR光譜;(d,e)液體電解質(1M LiPF6-EC/EMC/DMC)和凝膠電解質(5 wt% TPGDA聚合於1M LiPF6-EC/EMC/DMC)的光學照片。

圖2.SiO2-GPE的電化學表徵。(a)傳統液體電解質/隔膜體系、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和SiO2-GPE的TGA曲線;(b,c)傳統液體電解質/隔膜,在SiO2層吸收的傳統液體電解質和含3wt%、5wt%和10wt%TPGDA的SiO2-GPE的Arrhenius曲線和LSV曲線。(d)SiO2-GPE的CV曲線;(e,f)Li/SiO2-GPE/Li和Li/1M LiPF6-EC/EMC/DMC/Li電池的離子電導率測試。

圖3.Li/Li對稱電池的電化學穩定性分析和Li負極界面分析。(a,b)Li/SiO2-GPE/Li和Li/1M LiPF6-EC/EMC/DMC/Li對稱電池在0.1mA cm-2和1 mA cm-2的循環曲線;(c,d)在1M LiPF6-EC/EMC/DMC電解液中,循環前後Li箔形貌變化;(e)相對應的Li負極EDX分析;(f)在SiO2-GPE電解質匯中,循環前後Li箔形貌變化;(g,h)相應的Li負極EDX分析。

圖4.SiO2-GPE基電池的電化學表徵。(a)LFP/SiO2-GPE/Li電池在不同充放電態下的阻抗;(b)在0.1C時的初始充放電曲線;(c)LFP/SiO2-GPE/Li電池的倍率性能;(d)在0.1C時的循環性能和循環效率。

總之,本工作報導了一種通過在功能修飾的SiO2層上負載的有機液體電解質的原位凝膠化而製備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使得正負極與SiO2-GPE之間具有較低的界面阻抗和對鋰枝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匹配的LFP/SiO2-GPE/Li電池以0.1C的倍率循環200圈之後,仍能以99.75%的容量保持率展現出162.9 mAh g-1的高容量。這樣新穎的策略使得Li金屬與電解液之間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從而進一步助力於有機電解質體系安全地用於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文:Caspae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鋰電之父Goodenough團隊再發力!助力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鋰電之父J. B.Goodenough團隊在NASICON型LiZr2(PO4)3材料中通過異價摻雜(Mg2+取代Zr4+),得到Li1.2Mg0.1Zr1.9(PO4)3(LMZP),其Li+電導率比LiZr2(PO4)3提高兩個數量級,7Li和6Li核磁共振表明LMZP中85%的Li+有較高的遷移率而在LiZr2(PO4)3中只有15%。
  • 「足夠好」老爺爺,2019 年諾獎獲得者John Goodenough,百年大壽!
    ——John·B·Goodenough」John B.Goodenough,人稱「足夠好」老爺爺,1922年7月25日出生在德國,目前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機械工程、材料科學教授,今天是老爺子98歲壽誕,在這裡,祝賀老爺子生日快樂!
  • 不斷取得電池領域科研突破的98歲諾獎教授:我的時間都是上帝借給我...
    「鋰電池之父」約翰·古德納夫(John B. Goodenough),被中國的關注者親切地稱作「足夠好老爺爺」。2019 年,因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成就,他在以97歲高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給了鋰電池:沒有他們,你的手機就是個點燃的炸藥包丨直擊諾獎
    Moli公司生產的鋰電池,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此時,全球的電子產品市場初見端倪,大眾剛剛接觸到電子表、手機、電腦等新鮮玩意,這個朝陽市場無比誘人。作為電子產品的保障,電池技術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收購了Moli的NEC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仔細檢測了幾萬塊電池,經過幾年的摸索,他們終於明白了鋰電池爆炸的箇中原因。鋰電池使用的電極材料金屬鋰,是世間最活潑的元素之一,極易燃燒,甚至與氮氣都能發生反應。這樣的特性極大拔高了鋰電池的技術要求:生產組裝過程中稍有不慎,洩進了空氣,輕則電池報廢,重則起火燃燒。而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還有一個更大的隱患。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咋舌的家族
    諾獎剛宣布,大家首先關注到的自然是獲獎原因,這是科學最高榮譽首次頒向黑洞研究,而且在霍金教授仙逝兩年之後,頒給了他的科研好友彭羅斯教授。實際上,1931年出生的羅傑·彭羅斯教授,比霍金年長11歲。他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隨後前往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咂舌的家族-虎嗅網
    諾獎剛宣布,大家首先關注到的自然是獲獎原因,這是科學最高榮譽首次頒向黑洞研究,而且在霍金教授仙逝兩年之後,頒給了他的科研好友彭羅斯教授。實際上,1931年出生的羅傑·彭羅斯教授,比霍金年長11歲。目前,他是是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學院教授。1994年還因對科學的貢獻被授予英國爵位。在諾獎之前,羅傑·彭羅斯教授還跟霍金教授有過多次同臺獲獎的經歷,比如倫敦皇家天文學會艾丁頓獎、沃爾夫物理學獎,二人也有合著:《時空的本質》。
  • 「光纖之父」、諾獎得主、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
    香港01新聞9月23日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高錕一生最大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亦因如此,他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高錕一生都離不開科學,曾為入讀心儀的電機工程系,刻意到英國留學。高錕在六十年代已提出光纖理論,但初時不獲認同,更被批評「痴人說夢」。然而,他並沒有放棄,更持續不懈研究,終獲得世人拜服的成就。
  • 「夠好先生」喜提諾獎「電池大王」比亞迪讓世界「更好」
    Goodenough 教授,紐約州立大學Binghamton分校的 M. Stanley Whittingham 教授,以及日本旭化成公司化學家 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研究開發的卓越貢獻。
  • 5位諾獎得主攜手江蘇夏至極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近視患者「尋...
    1月13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特穆特.米歇爾(Hartmut Michel)教授應邀來寧,對江蘇夏至極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參觀訪問,雙方就眼科領域的生物學發展進行了深度交流。據了解,他是與該公司深度合作的第5位諾獎得主。
  •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2020-10-2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Goodenough工作遭七大質疑,「超級電池」究竟是聖杯還是鬧劇?
    Goodenough等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Goodenough是鈷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發明人,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鋰電之父」。現已耄耋之年的他仍工作在科研一線,希望為世界帶來一顆能使電動汽車與內燃機車匹敵的超級電池。而事實上,早在2017年Goodenough團隊就在Energy Environ.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引力波之父:好奇心是創新的源泉
    2020年12月25日,京領榜單發布會暨諾獎創新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2020中國國際化學校品牌價值百強榜》《2020中國國際學校創新競爭力百強榜》並且共邀請了五位主旨演講嘉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校級教授馬斯金教授;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國家督學陸雲泉;劍橋大學終身正教授
  • 諾獎得主約翰·納什因車禍去世 終年86歲
    另據新華網 5月19日,納什剛剛從挪威國王手中接過被譽為數學界諾獎的阿貝爾獎,並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事故發生時,他和妻子剛領完獎回到國內。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主人公的原型、美國數學家約翰·納什遭遇車禍去世,終年86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警方的話說,計程車司機當時試圖超車,車輛卻失控,撞上防護欄。
  • 諾獎得主有話說
    阿爾特:也曾與諾獎失之交臂 但繼三位諾獎獲得者的研究之後,年輕的科學家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繼續著探索。201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批准了PSI-7977(索非布韋,sofosbuvir)聯合病毒唑用於C型肝炎的治療,最終攻克了對C型肝炎的治療難題。   然而,阿爾特的諾獎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也曾與之失之交臂。
  • 特立獨行的諾獎得主:詹姆斯·布坎南
    作    者:風靈 來    源:風靈(ID:flthinking) 人盡皆知,詹姆斯·布坎南是經濟學科最高榮譽正如布坎南所說,如果諾貝爾委員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組成的,他將絕無可能獲得諾獎,因為歐洲對他的研究工作的讚賞,遠比老家美國的研究共同體對他的讚賞多得多。
  • 諾獎得主、院士共話提升科學素質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溫競華)在8日舉行的「科學素質與全球挑戰」電視專題論壇上,10位諾貝爾獎得主、30位世界科學院及中國兩院院士、300位社會科學組織代表及青年科學家共話攜手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應對全球風險挑戰。
  • 91歲諾獎得主哈佛大學Corey教授最新JACS合成手性α-氨基酮
    Corey先生早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這一概念,並因此獲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種逆向思維合成方法從剖析目標分子的化學結構入手,根據分子中不同原子間的連接方式,參考已知的化學反應及可能的反應機理,相繼切斷分子中關鍵的化學鍵,由繁及簡地將其分解為若干簡單結構的小分子,這些小分子通常為商品化的試劑。
  • 2020年諾獎得主正在研究新冠疫苗;我國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丨...
    2020年諾獎得主正在研究新冠疫苗;我國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丨科技早新聞 2020-10-07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6歲女生研究獲得諾獎得主青睞,3歲就羨煞旁人,網友質惹爭議
    16歲女生的研究諾獎得主青睞,3歲能做的事羨煞旁人,網友質疑惹爭議 16歲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吃飯睡覺打豆豆嗎?16歲的時候我還在上初中,上學上的晚,普通的孩子16歲上高一吧。
  • 諾獎得主 Joachim Frank:我獲獎大部分是靠運氣
    因在開發冷凍電鏡的過程中貢獻卓越,Joachim Frank教授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當被問及是哪些原因吸引學者去研究大分子及其複合物的原子解析度結構時,Frank教授表示,原子解析度對我們理解分子至關重要,比如分子的行為、以及和其它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等。沒有原子解析度,我們就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研究道路上,可能會迷失方向,同時也就無法研製出特定產物。過去幾十年來,我們一直是通過X射線晶體學來研究原子結構,目前,公開資料庫中已經記錄了12萬多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