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至深的秦軍家書

2020-12-22 書讀史明智事鑑往知今

1975年,湖北孝感市雲夢縣睡虎地,先後發掘出兩座古墓,裡面發現兩塊長約20公分的木牘,木牘正反兩面都寫滿文字,這是兩千多年以前,兩個秦國士兵寫給哥哥的家書,兩封家書或嚴謹,或調皮,解讀下來,完全是一個令人倍感心酸的故事。

出土文物

從家書中看出,兄弟倆對哥哥衷相當尊重,黑夫的家書是這樣說的:

「黑夫、驚,恭敬的問候親愛的哥哥,媽媽還好吧,我們兄弟倆都挺好,前段時間哥倆因為打仗分開了幾天,現在又見面了。

這回寫信的目的,就是讓媽媽趕快寄點錢來,我們冬天出門打仗,眼看到了夏天,夏衣卻還沒有著落,收到家書之後,如果安陸絲布便宜,就從老家那邊做好,跟錢一趟捎過來,如果老家絲布很貴,就多寄點錢,我們自己買布做衣服好了。

淮陽發生叛亂,我們馬上就要去攻打它,時間可能會很長,所以,錢一定不能給的太少。

我倆戰場上掙到的爵位下來了嗎?如果沒有,也別太著急,大王是不會騙人的,如果下來,別忘了給送文書的說聲謝謝。

秦朝徵兵

好了,就說到這裡,回信的時候仔細點,千萬別寄錯地方,另外,驚還一再囑咐我,請大哥代我倆向姑姑、姐姐以及鄉裡的爺爺奶奶們問好,當然,他到底什麼意思,大哥肯定懂得,不管怎麼說,一定要叫咱們的新弟媳和妴好好照顧母親,千萬別跟老人置氣。如今這世道,大家都不容易,盡力吧。」

驚的家書跟黑夫大同小異,不同的是,驚特別提出,他借了同袍垣柏的錢,如今歸還的時間就要到了,所以家裡得趕緊把錢寄過來,還不能少了,有個五六百錢才差不多,否則,就會 「室弗遺,即死矣,急急急」,再不給我寄錢來,我馬上就要死了,一定要快點啊。

驚得有多調皮,為了跟家裡要錢,什麼話都敢說,當然,他除了調皮之外,還有特別柔情的一面,因為在家書中,他就特別鄭重的叮囑新媳婦和妴,出門砍柴,一定不要走得太遠,秦國新佔領的地區,能不去就儘量別去,因為哪些地方,治安都比較混亂。

秦始皇

那麼,這兩封秦國士兵的家書,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故事呢?

家書中提到,黑夫和驚都是南郡安陸縣人,而安陸,則是秦昭襄王28年,即前278年,武安君白起為攻佔楚國郢都,在秦楚邊境新設立的一個縣,黑夫又在信中特別提到「黑夫等直佐淮陽,攻反城久」,即淮陽叛亂,二者綜合下來考證,這兩封家書的時間,應該在秦始皇剛開始討伐楚國的那一年,公元前224年。

兩個兄弟一起當兵,這本身就是很有問題的,《周禮·地官司徒第二》中有云:凡起徒役,毋過家一人。一家服兵役,不能超過一個,按理,黑夫和驚有一個服兵役即可,可他倆居然都到了隊伍上,為什麼?原因無他,統一天下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秦朝疆域圖

當時,秦國約有人口500萬,但攻打楚國,就先後出動約100萬,幾乎是5個人當中,就得有1個去參軍打仗,這5個人當中,還包括老弱、婦孺,其時,秦國的人力就能有這麼緊張。

可即便如此緊張,黑夫和驚的哥哥衷卻呆在家中,一個成年男子呆在家中,與秦國緊張的形勢嚴重不符,依據秦國兵制,只有四類人不用服兵役,哪四類:

17歲以下, 60歲以上可以不用服兵役;官吏可以不用服兵役;女人可以不用服兵役;殘疾人可以不用服兵役。

如此一來,衷之所以能留在家中,便只有一個可能,即,衷是個殘疾人。兩兄弟家書中始終沒有提到父親,已經足以說明,他們是單親家庭。

衷這個哥哥當得就是這麼吃力,不過,不吃力不行啊,從家書中可以發現,在秦國當兵,不但沒軍餉,連軍裝都沒有,都得自己做,否則,兄弟倆至於為夏天沒衣服穿發愁嗎?

在秦國當兵就這樣一點好處都沒有,完全是個賠本買賣,但兄弟倆呢,卻為自己是秦國人而深深的自豪,因為驚在家書中有「聞新地城多空不實者,且令故民有為不如令者實」以及「新地入盜」之類的話,自豪之情已經溢於言表。

秦朝形勢圖

秦自商鞅變法之後,施行二十等爵制,戰場上斬首五級,即可得爵一級,有了爵位以後,能讓家人免罪,能得到可以世襲的田地,一級爵位,徭役兵役的年齡可以向下遞減一年,總結下來,都是實打實的實惠。

而且君王說話算話,不與百姓爭利,百姓能不打心眼裡擁護他嗎?所以,儘管條件困難,環境艱苦,黑夫和驚,以及如他們一般的秦國士兵,還是對未來充滿希望,並願意為秦國赴死,人人以國為家,也許,這才是秦統一天下重要的原因。

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逝,熊完丟下一家老小,獨自逃回楚國,當上了楚考烈王,他是風光了,可留在秦國的昌平君等,身份就非常尷尬了。

好在昌平君還是秦國公主之子,跟秦國有親,所以,秦國人待他還不錯,秦始皇平定嫪毐之亂,趕走呂不韋,大權獨握,開始經營楚國時候,因為考慮到昌平君是楚國王子,與楚國還有點關係,所以,將之封到郢陳,也在如今的河南周口,以安定楚民。

郢陳是秦國新徵服的楚地,正如驚家書中所說,這裡的老百姓還很不安分,不久,便攛掇昌平君造反,發生了所謂的「淮陽之亂」。

淮陽之亂發生時,正是秦國大將李信,秦始皇面前誇下海口,領20萬人馬討伐楚國的時候。很不幸的是,根據時間推算,黑夫和驚,此時就在李信軍中。

李信是誇了海口,但他的確有誇海口的本錢,起初,戰事非常順利,所謂「攻平輿、攻鄢、攻郢,均破之」,一路勢如破竹,無往不利,然而眼看就要打到楚國腹地的時候,昌平君忽然在淮陽一帶造反,昌平君造反怎麼辦?

淮陽不保,李信20萬人馬必成無人接濟的孤軍,這仗還怎麼打,於是,李信忽然掉頭向西,向淮陽進軍,不曾想,被一直不敢跟李信正面硬抗的楚國大將項燕悄悄綴在身後。

項燕跟蹤李信,一直跟了三天三夜,直到李信跟昌平君交戰的時候,他忽然出現,此時此刻,李信腹背受敵,他能怎麼辦?自然落了個全軍覆沒的結局。

世界最早家書

李信全軍覆沒,黑夫和驚還能活下來嗎?兩個或者老成,或者調皮的親兄弟就這樣死了。

他們的家書,衷自然收到,黑夫還一再叮囑,錢和衣物千萬不能寄錯地方,可此時此刻,衷又能寄到哪裡去?垣柏的錢,又該怎麼還?

家裡的重擔全部落在衷一個人身上,好在後來衷也死了,下葬之際,將兩個弟弟的家書帶在身邊,姑且算是一種紀念吧。

相關焦點

  • 《大秦賦》深度還原兵馬俑,頗為用心,不過真實的秦軍是這樣的嗎
    不過歷史上真實的秦軍這個樣子的嗎?(上圖)《大秦賦》劇照一支優秀的軍隊應該是什麼樣子?統一著裝,統一髮型,軍容整齊,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是大多數人固有的印象。秦軍以善戰著稱,所以他們自然應該是鎧甲整齊,著裝統一的部隊吧?那麼,秦軍到底是什麼樣的?
  • 品讀抗戰家書 砥礪強軍徵程
    這是新四軍某部連長程雄1940年犧牲前寫給父母的訣別信……近日,戰略支援部隊某連結合抗戰勝利75周年,將抗戰家書作為引導官兵樹立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的「活教材」,紮實開展革命傳統教育。10餘封感人至深的抗戰家書,見證著抗日將士血灑疆場、英勇報國的革命氣節,有效激發官兵精武強能昂揚鬥志。言猶在耳,嘆斯人已逝。無覓青山,惟風骨永存!
  • 從世界上最早的木牘家書看秦國的兵役制度
    兩封木牘家書 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秦始皇建立強大的秦帝國後,「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採取十二稅一,意思是農民把一年收成中的十二分之一上交國庫,甚至比起孟子推崇的十稅一還要低一些。
  • 讓人看哭的兩封2000年前的家書,透露出秦朝軍隊打勝仗的秘密
    從這兩封家書中可以看出,在秦朝打仗衣服和錢都是要自備的,而且這兄弟倆家境不錯,所以黑夫向家裡開口要五六百錢,對衣服也有品質上的要求,不喜歡穿劣質產品,而想要絲布衣服(禪裙襦)。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給人一種兇殘鐵血的感覺,可從這兩封家書中,我們讀到的卻是溫情脈脈。黑夫和驚兩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
  • 「疫情下的家書」系列音頻今日上線荔枝APP!家書紙短情長,家國之歌...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家書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家庭成員、親人之間情感表達和溝通交流的重要形式。紙短情長,家書中包含的濃濃親情,常使人動容。為更好地展示優秀家書,講好疫情故事,傳遞家國情懷,活動方發起製作了「疫情下的家書」系列音頻,並於今日正式上線荔枝APP。
  • ...紅色家書裡學「四史」——區政協辦黨支部、區政協機關退休幹部...
    000在中國共產黨99歲生日當天,一場「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的學「四史」主題黨日活動,在光華路445號區政協「亮就亮吧」舉行。他指出,「四史」的脈絡是連貫、統一、系統的,我們要理清它們龐大的架構體系,也要記住感人至深的人和事。中學課本上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令人印象深刻:「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 家書紙短,親情綿長,這又是多少父親的心裡話——
    ,廣泛發動全市各級領導幹部給家人書寫廉潔家書,先後收到家書252篇。為此,市婦聯「幸福內江甜城甜女」微信公眾號開設了「樹清廉家風·建最美家庭」廉潔家書展播專欄,對評審出的優秀作品進行展播,讓我們來感受不同家庭成員娓娓道來的廉潔家風。
  • 集郵與家書 | 開幕了!228框家書講述中國故事...
    這是家書首次進入國際郵展,以集郵為載體,深度挖掘、研究家書文化,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展期兩天,共展出143部郵集228框中國家書展品,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省級郵協,5個行業郵協和人大家書博物館,並特邀中國香港集郵家2部家書郵集參展。
  • 大眾日報「發往前線的家書」專欄首篇:哈佛歸魯博士後醫生與父親的...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大眾日報開展「發往前線的家書」活動。一封封來自家鄉親人的書信,一封封來自戰「疫」一線的手書,感人至深,鼓舞人心,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海鵬:收到你今早(2月7日)10點集合奔赴湖北的信息後我忐忑不安!瘟神病害籠江城,華夏九州魂魄驚。
  • 不可一世的秦軍這次卻接連失敗
    秦趙兩軍夾漳河對峙,趙軍據險而守,秦軍一時找不到獲勝的辦法,在後勤壓力之下,秦軍撤走了大部分部隊,雙方確定了各自的新的邊界。 兩年後,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軍捲土重來,再次從上黨和安陽兩個方向集結部隊,夾攻趙國,雙方再次沿漳河對峙。這一次的對峙,秦軍採取了大膽的作戰策略,從下遊渡過漳河,隨即大敗了趙軍主力,攻取平陽(臨漳)。
  • 趙國不堪與秦軍一戰
    主流關點認為,趙國是戰國後期唯一堪與秦軍一戰的強國,其實不然,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後,關東六國,沒有一個是秦軍的對手。變法後的秦國與六國實力拉的太大,並不是六國中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對抗的。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滅中山國,拓地千裡,趙國進如極盛時期,但趙國的騎兵並不是後來嚴格意義上的騎兵,先秦時期的騎兵只不過是輔助兵種,更多的是用來偵查,騷擾敵軍糧道,仍以步兵為主,從兵馬俑的發掘來看,秦軍的騎兵並沒有馬鐙,連秦國的虎狼之兵都只是作為輔助兵種,更不要提比秦軍弱的多的趙軍了。所以說趙軍也是以步兵為主。
  • 家書招新|欲寄彩箋兼尺素,快來家書編輯部
    關於家書《家書》項目是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王辰瑤教授帶領2016級本科生在《新生導學-讀新聞》課堂上進行的新聞實踐教學項目,也是學院未來編輯部的重要實踐成果。作為全國首檔大學生與父母對話的音頻節目,家書始終致力於「改善中國成年人親子關係」。
  • 【寫讀家書】李清福:寫給父母的家書
    今天,我們一起聆聽李清福朗讀他寫給遠在山東父母的家書!你們好!最近打電話感覺爸爸聽力下降,因此,兒子採用最傳統的通訊方式——寫信問候您二老。過去的2019年,我不忘您們對我的囑託,在工作中踏實、勤奮,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肯定。
  • 衡水中學50米家書!打動教育部的家書!這些家書怎會如此特別
    今天是2021高考倒計時186天,今天小金給大家展示兩份寫給學子的特別家書!一封是寫給衡中學子的50米長卷,一封是驚動教育部的家長寫給孩子的家書!這兩封家書有怎樣的特別,聽小金娓娓道來。自從鄭彥星老師到衡中上班,鄭東玉先生就親自給兒子的學生寫家書,有時長,有時短,多數是座右銘之類的鼓勵性話語,比如今年春季,因為疫情學生居家上網課,鄭東玉先生就親自給兒子班的學生寫家書,鼓勵他們刻苦學習,這些家書隨著學習資料一起寄給了班裡的每一個孩子。
  • 項羽擊敗秦軍真的靠「破釜沉舟」?
    首先說秦軍,通常都說秦軍四十萬大軍,其實真正的參戰數字,卻是嚴重縮水。秦軍主帥章邯則率部駐紮巨鹿南部。而巨鹿戰場上直面與項羽對決的,是秦將王離率領的秦國北地邊防軍團,這支軍隊包圍巨鹿城,靜等項羽來攻,總數應在二十萬以下。
  • 家書傳情 家風傳承
    情暖冬至家書傳情   12月21日,恰逢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玉環市紀委市監委舉辦了一場溫情而又生動的「清廉家書」分享會,12位分享者輪番上臺講述自己的家風好故事,字裡行間,情意深深,廉意濃濃,全體紀檢監察幹部一起聆聽家書
  • 家書招新 | 欲寄彩箋兼尺素,快來家書編輯部
    目前,家書編輯部把蜻蜓FM、荔枝新聞、江蘇廣電罐頭文藝等平臺作為傳播渠道,僅在蜻蜓FM的收聽量已超過1700萬。;可以讓自己關於生活關於社會的思考,被數萬人聽見;可以接觸校內外知名人士,為自己與家書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 家書紙短 家國情長
    收藏家書傾聽家國故事張丁是家書博物館副館長,徵集、整理家書是他10多年來的主要工作。「家書不僅是很好的史料,更是情感的傳承。」歷史系畢業的張丁對「有年代的東西」情有獨鍾。當晚,他就寫出了「關於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的設想」。
  • 「百年家書——習之堂藏家書百種特展」正式開幕
    9月26日上午,由中山大學哲學系、廣東哲學學會、廣東倫理學學會聯合主辦的「百年家書——習之堂藏家書百種特展」開幕式在錫昌堂一樓多功能廳舉行。本次開幕式由系主任張偉教授主持。會上,廣東省社科聯葉金寶副主席,共青團廣東省委唐銳副書記,中山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馮達文先生,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先生分别致辭。
  • 秦簡講述「小人物」故事:峻法之中有人情,軍人寫下最早家書
    軍人兄弟寫下最早家書與11號墓主喜隨葬大量與法律有關的竹簡不同,4號墓主衷隨葬的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塊木牘。簡與牘一般合稱「簡牘」,區別在於簡為竹製為主、牘為木製為主。雖然內容不多,分量卻異常沉重——這是烽火連年的秦滅六國戰爭中,從軍在外的兄弟給家人寫的信,也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家書實物。家書的作者是黑夫、驚兩人,他們都是安陸縣人衷的兄弟。在信中,他們先向衷問好並跟母親請安,然後說起他們在前線的情況,需要家裡寄錢和衣物;然後提到自己即將參加淮陽之戰,並向家中親友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