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解讀企業的本質。主要是兩個話題,第1個話題是企業的本質是什麼?第2個話題是企業的管理框架。首先我們先來講企業的本質。很多人都會問,企業到底是什麼東西?
有人會問企業不是個創造利潤組織?企業不是牟利的組織嗎?我開企業不是為了賺錢嗎?
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是這個樣子。我們再往深層次的挖掘下,企業到底是什麼,我們再看看,其他人對企業的定義有哪些理解?
我認為德魯克先生對企業的理解是比較透徹的,他說企業的本質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商業機會。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為了解決有海量的產品、有海量的人員,為了解決這兩方面對接問題
於是有了淘寶。淘寶為了解決海量的產品海量的問題。還有,我們以前在買產品的時候,能不能夠先把產品發給你再付錢,這個問題是什麼呢?支付寶就解決了我們不見面交付的問題,所以支付寶就是大企業。還有一個問題,比如我們人與人的交流溝通怎麼解決,微信的很好的解決了人與人的溝通問題,所以說這些大企業都是解決了社會上比較大的問題。
所以我們認為你能夠幫社會解決的問題越大,你的企業越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現在看看,我們企業為什麼老是做不大,你要看看社會上哪些問題,要等待我們去解決的。
第2個我們看到的企業的成長本質是什麼?
我會看看說為什麼有的企業他能夠越活越久,為什麼有的企業他可能在過幾年他就活不下去
到底本質什麼?
我們認為企業存亡,為什麼存在又為什麼消亡?我們認為它的本質是我們可以用科斯的交易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科斯他怎麼說,他說當一個企業的存在是因為企業內部的交易。它的成本是大於外部交易的成本。
比如說我們10個人開了一個公司,我們10個人交易成本是很低的,內部公司的解決問題的,大於在外界的交易。當我企業可能超過10萬人,甚至20萬30萬人的時候,如果沒有很好的管理系統,我內部消化的成本大於我跟外部在消耗成本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有可能就慢慢消亡。這個時候怎麼辦?
它有兩種辦法。第1個你要提高你內部的效率。第2個來說,它可能這種分化成很多公司了。怎麼分化?比如說像HP惠普,它的公司越來越大,它內部管理效率不高的時候,它後來就慢慢分化成三個公司,一個叫安吉門專門做設備的,另外一個會惠普電腦,專門做電腦的,另外一個是你伺服器本身的,惠普伺服器為主的三個主體。
我們還可以看一下雷軍,他是以小米手機是為主的,但是現在看他也投了很多企業,他投了一個企業,他是以企業這個團隊,他拿股份。讓他們團隊股份拿50%的股份,他拿佔少部分股份,這有什麼作用?
作用就在於他讓每個團隊,都成為一個單獨的公司,你這個團隊的人,團隊人員為整體企業負責,這樣來說它減少了它整體的內部的管理成本。
所以我們來說,如果我們得出的結論說,當企業的內部成本低於外部成本的時候,其實可以慢慢擴大。如果當你內部的交易成本高於外部成本的時候,企業可能慢慢消亡,這是他的本質。
我們探討一下為什麼企業有的利潤高,有的利潤低?
我們認為只有符合客戶需求的創新,能產生高的利潤,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第1個要符合客戶需求,第2個創新。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大家都知道蘋果,蘋果的利潤很高,為什麼?因為蘋果它的整體創新符合了大家的需求,我們以前的電話既要打電話,也能夠上網。它是把兩者很好結合在一起,比如說我們現在的所謂小罐茶,他也是做了產品上的創新,他解決了一個商務送禮的問題,解決了茶價格不透明的問題。他現在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利潤,如果你沒有符合客戶的創新,你只能夠獲得社會支付給,你的一個平均水平的一個薪酬。
第2個我們想講企業的管理,這是一個比較難講的話題,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不同的人對於管理他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那下面我羅列一下這些大佬,看看他們對於企業管理,是怎麼理解的。
比如說毛澤東同志說:「路線方針確定了,幹部就是關鍵,」他講述了一個方向跟幹部的問題。我們再看柳傳志怎麼說:「管理就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這三條大家都知道,他講述的也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戰略方向,一個是團隊的問題。第3個是任正非,管理就是「綱舉目張」,綱這是企業制度,目是幹部,他也是講了兩方面、兩個問題。一個是幹部,一個是管理系統。馬雲說我是用做老師的方法來做CEO,他講述了一個怎麼管人的問題,各個人都有各自的論述,他可能對外表達是,沒有把它全部的思想表達出來。
我們來看看我們書面上的是如何定義管理。我們看一下什麼叫管理?書面上的定義是管理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實施、控制的過程。管理的核心是人
管理本質是協調,協調的中心是人。他的目的就是協調各類資源,充分利用管理功能,以最優的投入獲得最佳的回報,實現企業既定目標。
這個大家聽了可能會有點雲裡霧裡,我能不能把整體管理怎麼做,用個比較簡單的框架,把它表述出來,我們就嘗試用個比較簡單的框架,把管理怎麼做,把它表述出來,這個我們也是跟內部經過多次溝通,我們認為的管理框架。
所以我們認為管理的講述可以汗牛充棟,可以講出很多,,但是我們認為它整體大的框架,可以分為這三大塊系統。
第1個系統就是戰略方向,這是我企業到底往哪個方向走,比如說我到底是要賣麵包,還是賣汽車,還是賣軟體。這個是方向性問題、戰略方向問題。
戰略方向他怎麼定,他一般會通過他的調研系統,比如說我要看看整個行業發展趨勢。我要看看我的顧客需求、我的競爭對手情況、我自己的資源稟賦情況,所以我們調研系統。基於調研再基於各自的資源稟賦,我才確定我往哪方向走。
第2個我認為是組織和隊伍系統,組織隊伍系統又分為兩大塊。一是業務流程系統,你要把業務流程梳理清楚,二是,你要基於整體的業務流程,做出你的組織,匹配上你的組織系統。
基於此,你要把你的人力系統做好,比如你的領導班子系統,中級人員管理系統,你的基層人員管理系統等等。所有這些系統,得要選育留汰系統。貫穿這什麼概念呢?你怎麼選人的,怎麼培育的,怎麼使用的,怎麼讓他留下來,怎麼把他淘汰掉,要用這個系統把它全部貫穿。
第3個我們的業務系統,產品的研發系統我們怎麼做的,我們的渠道和銷售系統是怎麼做的,我們的品牌系統怎麼做的,我們傳播系統怎麼做的。這個就是我們認為是一個大管理框架圖。
中間我們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支撐系統,一個是財務系統,一個叫IT系統。這個管理框架圖,可以解釋很多大的公司,它的管理是如何做的。
下面我們嘗試用管理框架圖解釋一下,目前上世界上最好的公司——華為公司。我們嘗試用這個業務系統解釋一下,他們的管理系統是怎麼樣。其實華為成功我們認為也分為三大要素。
第1個是解決了戰略問題,第2個是解決人的問題,第3個解決管理系統問題。跟我們剛才講的三大系統基本上吻合,他戰略部署、戰略系統解決哪些問題。
首先,他選對了行業,通信行業基本上有了20年高速發展,他們說我們成功是,因為我們圈了一塊肥田。什麼概念?因為它裡面整體來說,通訊行業在中國過去的二三十年都是高速發展,一開始我們知道中國在七八十年代,是固定電話缺乏的時代。固話一個快速發展,我們到了90年代到2000年,我們行動電話迅速發展,有了行動電話池,再到2000年以後,網際網路發展,有了網際網路高速發展。
這三個系統高速發展導致了裡面的,提供設備供應商他有一個高速發展。第2個它的戰略是什麼,它做了先易後難,先農村後城市的概念。他雖然說我的實力還可以,但我們放了二三十年前,他的實力可能跟一些跨國公司比起來,他的實力可能也是相對比較弱的。它怎麼辦?它先易後難,先農村後城市就是我先做農村的地方,再慢慢發展城市,,我們把我們能做的事情先做掉。
第3個是聚焦戰略,通訊行業別的東西我都不做。其實很多人都會問,你華為有政府關係為什麼不做房地產。他們說的我一定要聚焦在整體通信行業,因為你做了別的行業,你再做通信行業 可能心就散掉了,所以他聚焦這個產業。
第4個叫飽和攻擊,什麼叫飽和攻擊?它每看到個領域,也看到了商機,看到了市場,他都是以最大的力量撲上去,一定確保我在這行業做到最好、第一。叫飽和攻擊。
第5個我認為它有極大的戰略定力,我們很多時候會發覺很多企業它做到一定程度,比如說做到了幾個億,20億還是50個億,它是開始多元化發展,華為你看人家今年去年做了大概8千億,也是專注於通訊發展,所以我認為華為它發展比較好。它解決了整體的戰略問題。
接下來就要解決人的問題,什麼叫人的問題,其中人的問題我認為它解決了三大個問題。第1個它解決,用企業文化解決了它的凝聚力問題,就是說為什麼凝聚在一起。第2個它有效地分贓文化,就是解決了為誰而戰,我到底為誰而戰。第3個就是高效的培訓體系解決了,我們到底過來能不能戰的問題。
我們看看具體有什麼作用,第1個他有非常好的願景和使命,讓大家聚集在華為,到底為了什麼?我們為了豐富你們的工作生活,讓大家都願意聚集在他的底下,他有很好的價值觀。
第2個,他解決了整體的分贓文化問題,他不讓雷鋒吃虧,就是你做的好,你分的就越多,做得不好分的就少,甚至會被淘汰,它解決了分贓問題。
第3個它解決了能不能戰鬥問題。
新員工進來,他有一套培訓體系,嚴格錄取,系統培訓、導師制、壓擔子,他有這麼一個很好的體系進去,除此之外,它的幹部選擇有幹部的判斷和選擇體系都很好,他解決了基層培訓的幹部選擇,兩個體系都解決掉。
它還解決了管理體系問題,他建立了基於客戶需求的端對端的業務流程,就這個業務流程,它能夠從客戶需求出發,到研究、到銷售、到交付,就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解決第1個問題。
第2個它建立了基於業務流程的組織架構和授權體系系統,我們看看他具體到底做了哪個系統。
我們看到執行力的第1類,叫研發什麼叫IPD,叫集成產品應用系統,集成產品開發系統,這個主要是解決研發的問題。
第2個就Market to lead,從市場到線索,解決了整個Market的問題。
第3個Lead to crash,解決了銷售到回款的問題。
第4個Issue to resolution,解決售後問題,你看他執行類,它分為4大類的龐大市場。當然它也有支撐類。比如它的人力資源管理,它的財務管理,還有它的基礎信息系統,它的管理系統等等,他有支撐類系統,所以內部它建立了龐大的一個管理的流程管理系統。比如說它的IPD核心思想。
基於此我們會看到,他整體來說發展,回到我剛才講,他解決了戰略問題,解決了人的問題,解決了管理體系的問題。我們看到即使他這麼大的公司,可以用整體框架來進行一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