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泰山中軸線上唯一佛教寺院,佛道共存,是景區最幽靜的地方!

2020-12-16 泰山旅遊那些事兒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境內,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山」。山勢拔地通天,山體雄偉壯麗,風景如畫。泰山古建築歷史悠久,特別是廟宇眾多,有儒家的孔子廟,釋家的普照寺,道家的碧霞祠等等,風格各異,建築精巧,是儒、釋、道共存的歷史文化名山,甚至同一廟宇佛道共存,神奇至極!

普照寺

沿著名景點「泰山烈士紀念碑」左側盤道北向上行,沿途道路西側山體上摩崖石刻眾多,有杜甫的《望月》,蘇容德、劉芳桂的「膚寸升雲」,楊逢霖的「步玉清」,張傳如、李祺紀的「蔚然深秀」,最為著名的當屬歷下才子劉廷桂所題的「洞天福地」、「蟲二」。眾石刻或近或遠,或大或小,或篆或隸,才情飛揚,妙趣橫生,無不是讚美泰山的奇秀高遠。

「膚寸升雲」

拾階而上,一路上行,前方一座石坊立於盤道中間,石坊為二柱單門式石制建築,石坊上方橫梁前面楷書寫有「鬥母宮」三個大字,後方寫有「鬥姥宮」三個大字。穿過石坊,在前方十多米處石階上面、盤道左側有一小型廣場,廣場正中立有一銅製大鼎,高2米多,鼎上方立有一外圓內方巨型銅錢,刻「招財進寶」四個大字,據說撫摸銅鼎能財運亨通,來泰山遊客撫摸者絡繹不絕,期盼能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好運。常年的摩挲,致使銅鼎外側光滑如鏡。與銅鼎相對的就是泰山著名景點「鬥母宮」的南山門。

「鬥母宮」南門

鬥母宮,又稱龍泉觀,主祀鬥母元君,也叫鬥姥,相傳是北鬥眾星之母,也是道教崇拜的女神。位於泰山中溪西側的懸崖側壁上,是泰山景區中最為幽靜的景點,始建年代已無從考證。明嘉靖年間重新修繕,改由尼姑主持,成為寺院。相傳當年鬥母宮僧尼姑屢有不規,鬧出許多風花雪月之事,濟南才子劉廷桂登泰山,聞之不忿,寫下「蟲二」二字,暗喻尼姑風花雪月,忘了寺規誡律。(「蟲二」石刻就在鬥母宮南下方的盤道西側)

「蟲二」石刻

自南門進入宮內,只見大門畫梁雕棟,流光溢彩,門上方一木質匾額,周邊雕龍刻鳳,上書「鬥母宮」三個大字,暗花銅底鎏金,大氣莊重。匾額後方是一幅楹聯,上聯「客心洗流水」,下聯「山骨露清秋」,橫批「太上玄靈」。道盡修行者的清心寡欲和山色的嫵媚。

「鬥母宮」南門

進入南院,院中間有一水池,面積2平左右,周邊用泰山石堆砌,池北石上刻有「天然池」字樣,據載為泰安名士趙爾萃修建的,池中間植荷花,在荷梗上分別系有5個小銅鑼,上書「福祿壽喜財」,遊客持硬幣在池南側隔空拋投,投中其中之一,即代表能得到福財等,現場遊客紛紛嘗試,自娛自樂,不亦樂乎!在院內北影壁牆上嵌有「天然池記碑」,記載趙爾萃修池緣由,碑文極盡對泰山的讚美之詞。

「天然池」

沿天然池左側的樓梯口東向上,左側為「蘊亭」,東有「寄雲樓」,相傳此地為古時達官貴人及家眷觀山賞景避暑休閒之所。穿過「蘊亭」是一小院,在其東北處有一出口,沿臺階下行,是一露臺,此處可一覽中溪風景,是著名景觀「三潭疊瀑」的最佳觀賞之所。

「蘊亭」

穿過小院北門的長廊就進入到中院,院內東側是「鬥母殿」,主祀鬥母元君,院北側大殿供奉觀音菩薩。院中間有一巨型香爐,是遊客、信眾為遊客上香的地方。出於環保考量,目前景區提供免費的清香,既避免了環境汙染,又能給遊客節省了大筆資金,不得不說,景區此舉深入人心!

「鬥母宮」中院內

你到過鬥母宮嗎?你對這兒的風景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鬥母宮」西山門

相關焦點

  • 國內罕見的「倒坡寺」,全程走下坡路,佛道神仙同時共存
    懸空寺的驚險,少林寺的武功,每座寺廟都有著吸引信眾的地方。在雲南遊玩的時候,就碰到一處罕見的倒坡寺,全程都是在走下坡路,佛道神仙同時共存。圓通寺位於雲南昆明,是當地最為古老的寺廟之一,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只要了解到它悠久的歷史,就知道我們所熟知的快遞沒有絲毫的聯繫。圓通其實是觀音的另外一個名號,觀音大士又被稱作圓通大士。
  • 中國歷史上四次大規模的佛道論戰,此起彼伏,各有勝負,佛道共存
    (1)上面說到佛教在歷史上受到四次重創,但佛教可以說是愈挫愈勇,現在居然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說道佛教就不能不說道教,道教達到全盛時期是全真教老大丘處機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為天下大掌教。道教在此時可以說是力壓佛教,爭教徒,爭地盤,爭地位。
  • 第一次遊漢傳佛教寺院,搞懂這4大項,可開啟魅力的佛教文化之旅
    鐘樓和鼓樓在不同的寺院供奉的佛像是不一樣的,大多數的寺院鼓樓下供奉伽藍神關羽,在鐘樓下供奉地藏菩薩。4、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又稱「佛寶殿」「正殿」,是整個寺院最核心的建築,也是僧眾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寶殿中供奉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佛像。
  • 浙江省唯一的5A景區,泰山與黃山並稱「東南第一山」,值得一遊
    雁蕩山,江南名山之一,主體在浙江溫州,小部分在台州,它是由火山噴發、塌陷、復甦而成的一種地貌,主要地質類型是火山巖漿中的流紋巖。作為三山五嶽之一的雁蕩山,與黃山、泰山並稱為「海上名山」、「東南第一山」,是溫州唯一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山地山脈。
  • 五嶽中唯一的4A級景區,被譽為「天下第二山」
    在恆山幽靜之處,往往深藏著一座寺院。在西漢初年,恆山就有了寺院,那時佛教還沒傳入到我國內地,自然是一些道家的寺院。相傳我國道教中的八仙之一張果老就是在恆山(果老嶺)隱居修行的,因此北嶽恆山又是道教中的第五洞天。恆山以其幽美的自然景色顯得有些獨特,但仍不失險峻。
  • 崇聖寺是大理國時期的皇家寺院
    它是大理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古剎,南詔豐佑年間曾有殿宇千間,大理國時期是皇家的寺院。崇聖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雄偉壯觀。整個三塔景區可以分成兩部分,前半區是三塔加上文物陳列館、大鐘閣以及雨銅觀音殿。一進門就能看到雄偉的三塔,國內三塔並立的景觀叫得出名聲的,應該也就這一處了。我們是早上來的,冬天的日頭從東南方照過來,北側小塔被主塔擋住了陽光,於是在三塔合影中就會呈現出與另外兩塔不一樣的灰黑色。
  • 大理崇聖寺:皇家寺院,聞名於世!
    崇聖寺是大理國時期的皇家寺院,大理歷史上首個規模最為宏大的古剎。崇聖寺以寺中一大二小三塔聞名於世,又稱「大理三塔」,是中國著名的佛塔之一。三座古塔堪稱大理地標,佛教盛行大理的見證,也是是蒼山洱海的勝景之一。 如今看到的寺院是重建的,而三塔已有千年歷史的遺蹟,是來此的最大看點。
  • 最具爭議的「中國佛教第五大名山」,藏在浙江寧波,知道的人不多
    而說起「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很多人或許是第一次聽說,這五大名山早在漢代時就開始修建寺院、道場,這五大名山中有一座至今存在著爭議,即供奉彌勒佛道場的浙江雪竇山和貴州梵淨山,從各自的景區介紹中都有說自己的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這就讓人很是疑惑了。相比梵淨山,雪竇山的知名度要低上不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在哪裡。
  • 在中華文化中軸線泰山曲阜大汶河探索建立儒釋道文化頤養提供人類...
    大汶口文化遺址,坐落在寧陽縣磁窯鎮堡頭村和泰安市郊區汶口鎮衛駕莊之間,跨汶河南北,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除出土陶、玉、石、骨器外,最為人注目的,當是墓葬形式。據發掘報告,墓葬以男、女分葬為主,也有成年男女合葬的,女性處於從屬地位。大約在大汶口文化時期,母權制開始消失,而父權制已產生。在原始農業形成以後,原始氏族所崇拜的第一尊神,應是泰山上望到的冉冉升起的太陽神,神聖的太陽給人們帶來了豐收和希望。
  • 它被稱「岱南奇觀」,有「小泰山」之美譽,幽靜雅麗,不在紅門宮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境內,有「天下第一名山」的美譽,因為地處神州大地的東方,山體拔地通天,是距離上天最近的地方,也是古代帝王與天對話的聖地。自古以來,每遇國家有大事發生,帝王必親自到泰山封禪或祭祀。如不能成行,就另派重臣代之前來祭祀。
  • 盧蒙故事:浮來山上佛道之爭
    這裡綠樹成蔭,甚是幽靜。即使在盛夏,也清涼如春。其實這個地方最早是處佛家寺院,信奉禪宗,是整個浮來山定林寺佛寺建築的一部分。由於佛教發展過於迅速,勢力龐大,被統治者忌憚,到了唐武宗的時候,開展了全國範圍內的來佛運動,這處寺院難逃一劫。運動結束之後,定林寺的住持在這個寺院的附近發現了一處泉水,靈機一動,給它起了個名叫龍泉,把寺廟叫了龍泉寺。
  • 絕地天通之後的佛道之爭,道教正式開始創立
    01巫術時代自從「絕地天通」之後,實際上人神就已經分離了,熟悉夏商周的朋友知道,在夏商周真正盛行的是巫術,而不是法術,比如說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以及周朝的周易,這些佔卜一類的東西都是巫術的一個分支,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人神共存時期的天下階層分類應該是神、巫、人,而巫不只是能力和地位高於人,而且巫還是人與天溝通的媒介
  • 中國藏傳佛教(黃教)六大寺院
    中國藏傳佛教(黃教)六大寺院一、甘丹寺甘丹寺是格魯派的祖寺,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又是拉薩三大寺之一。它位於今拉薩市東北約30多公裡處的卓日沃切山腰,儼如一座山城。它坐落在拉薩市西郊的格培烏孜山南坡的山坳裡。哲蚌寺在歷史上是藏族地區規模最大、僧侶最多、級別最高的一大僧院。在歷史上其僧侶定額為7700名,最盛時達1萬餘名。哲蚌寺最高僧職為措欽赤巴(大法臺)。哲蚌寺現有427名住寺僧人。每年藏曆六月三十日開始的拉薩雪頓節,就在哲蚌寺拉開序幕,此時成千上萬的信教群眾和觀光旅遊者湧入寺中,參與盛會,場面宏大而熱烈。
  • 河南最有名的寺院都在這裡 香火一個比一個旺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 少林寺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在內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2、洛陽白馬寺
  • 成都這8個最好玩的地方,你都去過嗎?
    一直以來,成都作為西南部最火的旅遊城市之一,不管是它的人文風景,還是當地經濟的高速發展都被大家津津樂道,一年四季,有數不盡的遊客到成都旅遊。成都作為大熱的旅遊城市,旅遊的景點有很多,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也有一些被小眾喜愛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吧!
  • 佛教寺院「五樹六花」
    「五樹六花」是佛經中南傳佛教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
  • 這一座佛教寺院,供奉「百萬」尊佛像,停車庫就有8座
    總覺得自己和佛教有莫名的關係,第一次聽說泰國也是佛教的錯, 泰國玉佛寺、大皇宮、金山寺、四面佛,大家熟悉的寺廟,我都去過, 感受佛教的魅力,欣賞它與眾不同的建築美感,參拜是另一方面,靜靜坐著才是我追求安靜的主要目的, 泰國人一生要出家一次,法身寺成為他們暫時出家的寺院之一。
  •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怒江大峽谷深處,有一個古樸的小鎮,被稱為人神共居的地方,名叫丙中洛。地處「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的丙中洛是中國第8條進藏路線丙察察線的起點,也是目前茶馬古道唯一「活著的」還有馬幫運輸的地方。小鎮有整個怒江州唯一的一座寺院——普化寺,在這裡,我遇見了最和善的微笑。
  • 位列陝西三大佛教寺院之一,既有歷史文化又有自然風光!
    因為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經過南北朝期間的醞釀,在隋唐時期達到了頂峰。當時的國都是長安,長安是佛經的翻譯中心,傳播中心。許多東亞國家佛教是通過長安得以傳播的。漢傳佛教後來形成了八大宗派,其中有六個祖庭都位於長安。可見長安在佛教發展史上的地位。歷經千年,許多曾經輝煌無比的寺院衰落了。今天的陝西,仍然是全國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區域之一。就
  • 濟南「最值得」去的景區,除了趵突泉,濟南還有這兒你不得不去
    山中景點眾多,最有名的有興國禪寺、萬佛洞、彌勒佛像等,興國禪寺位於千佛山半山腰,自古是山東有名的香火聖地。千佛山和趵突泉齊名,號稱濟南三景之一(千佛山是"南慕容")。來濟南你一定要去千佛山,千佛山竟然還是泰山山脈的餘脈,這個倒是之前沒有想過的。景區門票30元,按照我們國家的景區收費來看,不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