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萬保險營銷員最新生存狀態:僅三成保險營銷員月入過萬元 逾四成...

2020-12-15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近期,人身險公司又開始備戰2021年的「開門紅」,新一輪的增員開始了。各大招聘網站也已貼上險企各種「高薪」招聘信息,讓一些欲年底換工作者躍躍欲試,那麼,保險營銷員群體的實際生存狀態是怎麼樣的?是招聘信息中所說的「輕鬆月入過萬」嗎?

  近期,由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中心和保險行銷集團保險資訊研究發展中心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保險中介市場生態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揭開了保險營銷員目前生存狀態的面紗:有31.04%的受訪者月收入超過1萬元;但也有68.96%的受訪者月入不到1萬元,此外,超過四成月入不足6000元。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衝擊,年初不少營銷員的收入受到一定的影響,保險行業一度轉向線上展業,保險營銷員也經歷了從線下向線上的轉變,線上展業,直播、小視頻等渠道漸成營銷員增收新趨勢。但隨著疫情得以控制,近期不少從業人員告訴「金融1號院」,目前營銷員展業情況已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與此同時,疫情也對居民的投保熱情有一定刺激,帶動保險營銷復甦。

  1.72%營銷員收入超5萬元

  保險營銷員2014年以來出現快速增長,自2017年突破800萬人之後,2019年突破了900萬人大關,達到912萬人。保險營銷員已成為國內各金融子行業中從業人數最多的群體。

  從發展趨勢來看,自突破800萬人之後,保險營銷員同比增速明顯放緩,各險企增員的策略也開始從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轉變,不少人身險公司開始強化對保險營銷員的管理,並注重營銷員件均保費、長期期交保費等高價值業務展業能力的考核。

  目前保險營銷員展業保費,即個險保費收入仍是人身險行業發展的基石,因此,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態直接關乎行業長遠發展。

  從目前行業最為關心的收入情況來看,上述白皮書調研了來自於中國18個省、4個直轄市、3個自治區的69個城市的45家保險機構的營銷團隊的12687個有效受訪者,從調研情況來看,大部分保險營銷員的年保單完成數相對較少,月收入水平仍然較低,但與往年(文中的同比數據均為今年調研時段與去年同期調研時段的對比數據,下同)不同的是,今年保險營銷員高收入者佔比較去年略有提升。

  整體來看,約40%的受訪者年完成保單數為12~24件(即,平均每月出一單到兩單),佔比最大。而營銷員月收入的主體區間,則集中於3000-6000元,約佔31%。月收入2萬元以上的,佔到12.22%,比去年提升了2.6個百分點,而5萬元以上的,也提升了0.3個百分點,佔1.72%。

  實際上,2019年元旦前夕,監管發布了《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文)隨著該政策的落地,中低收入水平的保險代理人個稅稅負大幅下降。以代理人每月收入1萬元為例,在稅改後代理人年繳個稅至少減少1.1萬元,該政策對營銷員收入影響頗為顯著。

  從目前保險營銷員從業構成來看,保險營銷員隊伍仍以女性為主,佔比為73%,而男性只佔27%。其學歷則以大專為主,約佔40%,而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營銷員從2019年的22.76%,提升到2020年的26.97%。

  此外,隨著壽險公司「大城市戰略」的推動,保險營銷員的工作地域開始向省會城市集聚,達到54.46%,比2019年高出11個百分點。2020年,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共吸納了72%的從業人員。從年齡上看,25-45歲的營銷員佔據主體地位,近75%。

  保險營銷員轉向線上營銷

  值得關注的是,新冠疫情在催化消費者投保熱情的同時,也加速了營銷員群體展業方式的變革及展業技能提升。

  根據白皮書調研結果,受到疫情因素的影響,在營銷員的五種常態獲客渠道(轉介紹、緣故、陌生拜訪、網絡渠道、其他)中,只有緣故(熟人獲客)與網絡渠道,佔比相對去年有所提升。特別是網絡獲客,從2019年的14.3%,上升到2020年的17.1%,這反映出保險營銷員群體應對疫情所造成的社交疏離,從線下向線上轉型的努力。

  慧擇副總裁宋號盛對「金融1號院」表示,疫情導致生產生活驟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家庭收入減少,影響了普通消費者在長期人壽和健康保險產品上花錢的意願。但網際網路保險因其方便、快捷、易接觸、性價比高等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另外,網際網路保險「無接觸」模式能有效防止線下保險聚集性銷售可能帶來的感染風險,提升安全性。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線上接觸保險。

  由於2020年疫情要求人們保持相當的社交距離,對於需要與客戶比較頻繁互動的保險營銷工作,勢必造成較大影響。調研顯示,96%的營銷員認為疫情推動了公眾的保險意識,提高了公眾對於保險的重視程度。疫情期間,在各險種中,醫療險與重疾險最受客戶青睞。

  外部環境的衝擊和整個行業的轉型,使得進入保險營銷行業的門檻日益增高,導致2020年新人比重出現明顯下滑。數據顯示,年資少於13個月的新人佔比從2019年的約四成,下滑至2020年的約三成。

  險企強化AI等技術的應用

  今年以來不少大型險企借著疫情迅速深化轉型,強化AI等技術在保險營銷員群體中的應用。

  中國平安(601318)表示,壽險方面,平安在業內首創智能拜訪助手,支持音視頻通話、銷售方案講解、機器人智能輔助等功能,通過線上「AI會客廳」的音視頻方式,實現遠程與客戶見面互動,2020年上半年累計使用772萬人次。

  同時,平安持續升級智能陪練工具,支持代理人進行產品知識、分群客戶銷售方案等多元化場景演練,「AI會客廳」自上線以來累計使用755萬人次,代理人好評率達99%。

  中國太保(601601)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的代理人線下展業、增員和基礎管理模式受阻。太保壽險積極應對挑戰,加快推動線上化經營,採取堅持優化人才增募、加強技能訓練、強化新技術應用等多項舉措推動營銷員隊伍轉型升級。2020年上半年,代理人隊伍月均人力76.6萬人;月均健康人力和月均績優人力分別為20.7萬人和12.1萬人,佔比達到27.0%和15.8%,其中二季度健康和績優人力逐月回升。

  宋號盛對「金融1號院」表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數據紅利,其中以知識圖譜為代表的知識工程以及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機器學習等相關領域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保險業務的流程來看,保險產品設計起始,保險產品和服務的場景、風險管理與防範的數據驅動、理賠服務與管理的成本控制等也都離不開大數據技術。而當前保險產品種類繁多、銷售渠道各異、條款設計複雜,保險公司亟需全面的、精確的保險商品知識圖譜,及各類智能科技應用,以應對產品創新、風險監管、保險營銷等多方面的挑戰。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hmg

相關焦點

  • 12%保險營銷員月入超2萬 本科學歷佔比提升至27%
    (原標題:12%保險營銷員月入超2萬,本科學歷佔比提升至27%)
  • 40%保代收入「不佳」,月入過萬「寥寥無幾」,你以為的風光……
    作為國內崗位流動性最大的企業之一,保險公司每年光是招人,都要花費不少時間。而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各大保險公司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作為國內金融子行業從業規模最大的一個行業,我國的保險代理人數已經突破了900萬人,但是規模龐大不代表收入「居高」。900萬的保險代理人,月薪過萬的人,其實並不多。
  • 金融科技衝擊友邦保險 臺灣地區營銷員將全部解散
    以保險營銷員為核心競爭力的友邦保險出事了!而且事發於營銷員。  臺灣友邦人壽明年2月底將裁撤所有業務員,涉及800多名營銷員,他們將被轉介給臺灣錠嵂保險經紀公司。友邦人壽對此回應強調,友邦人壽沒有要退出臺灣,沒有業務員後,將專心經營直銷渠道,包含保險經紀公司、銀行渠道以及電話營銷。
  • 友邦回應籤約鴻通保險代理:系專屬代理,佣金與營銷員一致
    近日,市場有消息稱,友邦人壽與鴻通保險代理在上海籤約,後者成為友邦人壽改制後籤約的首家保險代理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鴻通保險代理成立於2011年,註冊資本5000萬元,總部位於廣州市。2020年7月,原股東廣州南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退出,改由鼎益福保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而友邦人壽獲批「分」改「子」,則是在6月19日。 業界普遍認為這意味著友邦人壽渠道策略正悄然生變。
  • 友邦上海為「保險企業家」築夢 卓越營銷員渠道持續引領行業升級
    中國,上海,2020.8.22—8月18日,國內首家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上海以嶄新的姿態正式亮相。與此同時,友邦上海「友我在,去夢想」 2020年友邦保險撐夢人云盛典活動獻禮慶典,200餘名友邦上海卓越營銷員代表,走進人民網、人民視頻的空中舞臺,向全國人民展現出新時代中國保險營銷員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面貌。
  • 友邦人壽推出AIA U營銷員培訓體系 攜手復旦大學培養卓越營銷員
    10月20日,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邦人壽」)宣布,自即日起推出全新的營銷員專業化培訓體系AIA U,並與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開展合作,共同打造專屬於友邦營銷員的培訓課程和認證體系,為營銷員搭建專業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發展平臺,引導和支持卓越營銷員的全面成長
  • 保險營銷員3月悲喜時刻:團險業務吃香、年金險單子多了,但線下約見...
    來源:國際金融報「這個月業績比前兩個月好多了!」3月20日,泛華保險地區團隊長張俊生(化名)興奮地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他說,3月開始,團隊業績出現明顯好轉,件均和件數都上來了。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一份調查問卷,保險業正有序返崗復工。
  • 中德安聯啟動登峰計劃 提升營銷員市場競爭力
    日前,中德安聯人壽保險公司宣布在營銷員渠道正式啟動「登峰計劃」,將以數位化賦能推進營銷員經營模式轉型,提升營銷員市場競爭力,確保營銷員渠道快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該計劃涵蓋五大領域深化轉型,包括:產品、優增、產能、培訓以及數位化,並將整合安聯在中國的更多內外資源,舉全力為營銷員渠道提供更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技術支持、發展平臺和額外的激勵機制。中德安聯人壽保險「無論在全球還是亞洲,營銷員渠道是安聯集團的首要銷售渠道。安聯保險營銷員的使命是幫助客戶規劃未來和實現財務安全。
  • 新百年,新勢力 友邦推出卓越營銷員「基業長青」計劃
    上海2020年3月23日 /美通社/ -- 友邦保險(以下簡稱 「友邦」)正式推出營銷員渠道「基業長青」計劃,向卓越資深的營銷員提供把客戶服務承諾傳承給其下一代同為卓越營銷員子女的機會。
  • 中信保誠人壽誤導銷售「羅生門」:營銷員疑違背消費者購買意願
    來源:財經網原標題:中信保誠人壽誤導銷售「羅生門」:營銷員疑違背消費者購買意願 2019年銷售糾紛投訴量同比增加132.35%來源:財經網作者:倪萍在交保費7萬餘元後,劉女士發現購買的並非是自己選定的保險產品
  • 友邦人壽攜手復旦共建AIA U培訓體系,把卓越營銷員培養視作一項...
    10月20日,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邦人壽」)宣布,自即日起推出全新的營銷員專業化培訓體系「AIA U」,並與復旦大學聯手打造專屬於友邦營銷員的培訓課程和認證體系,為營銷員搭建專業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發展平臺,引導和支持卓越營銷員全面成長。
  • 46.8%的保險業務員月收入還不如普工,為什麼他們還在堅持賣保險?
    《2019中國保險中介市場生態白皮書》顯示,月收入在3千元以下的保險營銷員佔比為12.1%;月收入在3千元-6千元的營銷員佔比為34.7%;月收入在6千元-1萬元的營銷員佔比為27.9%。由此可見,46.8%的保險業務員月收入在6千及以下,為什麼他們還在堅持?不要只看到保險業務員光鮮亮麗,其背後的心酸又誰能知曉?
  • 財聯社保險周報(10月26日)
    行業動態保險行業協會召開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北京:今年以來142家企業投保智慧財產權保險5險企前三季保費破2萬億900萬保險營銷員眾生相:僅三成月入過萬元逾四成不足6000元砸毀好零件定損"創收"4S店遭責令停業銀保監會中介部王磊:疫情衝擊引發保險中介渠道分化調整上海市消保委和保險同業公會發布「代理退保」風險防範提示機構要聞陸金所更新招股書
  • 王和談保險營銷:「騰籠換鳥」勢在必行
    >900萬保險營銷員,也是這次「規定」中提到的「個人保險代理人」的「生死相關」。於是,人們漸漸意識到「騰籠換鳥」將成為「大勢所趨」,更是「大道所致」,而「大道」是保險、保險營銷和保險營銷員的「底層邏輯」,因此,這成了保險營銷員這個群體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話題。
  • 二次「創業者」同方全球人壽:踐行數位化保險戰略,全面賦能一線...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未停止過開放的步伐。正是這份對於開放的堅持,才有了外資保險公司數十年延續不斷的開放故事。  如今,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或者說進入上海市場,已整整28年,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和貢獻者。
  • 告千萬營銷員書!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擬破冰,您可以開門店了...
    來源:陳孝先同學雙重收稅、隸屬關係不清晰,讓千萬保險營銷員處於尷尬境地。今後,部分代理人可能會有一個合理的名分,這就是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的推行:險企設計專屬產品,代理人個人營銷,不準發展團隊,需要有固定的門店。目前這一制度正在行業徵求意見。
  • 二次「創業者」同方全球人壽:踐行數位化保險戰略 全面賦能一線...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未停止過開放的步伐。正是這份對於開放的堅持,才有了外資保險公司數十年延續不斷的開放故事。  如今,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或者說進入上海市場,已整整28年,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和貢獻者。
  • 保險科技對保代業務有多大幫助?報告:31%的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打出滿分
    12月3日,i雲保「2020網際網路保險新知大會暨第二屆保險人節」在滬開幕。在本次大會上,《中國網際網路保險從業者生存狀態探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樣本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份保險代理人的問卷調查與隨機代理人個人訪談。
  • 疫情之後,圖羚保險科技正掀起一場保險創新!
    能更有效地協助經紀人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保險服務?能不能兼職去做保險,不打卡、不考核、不坐班?還真的有!!!圖羚保險科技專門解決保險經紀人的這個難題。圖羚保險科技從培訓、科技、服務、自我成長四個方面全流程支持經紀人的營銷展業。
  • 保險營銷體制亟待改革
    特別是近十年以來,保險營銷員數量幾乎翻了三倍:2010年,中國共有代理銷售人員329萬人,2016年實現第一次翻倍,達到657萬人,隨後數年中,中國保險代理人穩步增至900萬人左右,創下歷史新高。 一些追求規模、利潤高增長的的保險公司,往往通過高壓開發人力資源,以人海戰術換取增長,在保險公司對代理人業績考核壓力下,代理人留存率低、代理人資質不高,增員本來是擴大銷售團隊,實際變相成客戶開發,因此,一些保險代理人在人際關係枯竭後退出,還有的代理人將客戶變成了「下線」,還有人為了維持職級,甚至不斷拉親友進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