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大咖共議產前疑難病例診斷,胎兒不明原因疾病應對初見分曉

2020-12-26 健康界

號角連天群英會,上醫鏖戰身疲憊。撥得雲開見天日,濟世仁心永不悔。2019年11月17日,由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辦的產前診斷不明/複雜疑難病症(UDP)專題研討會在上海隆重召開。來自全國的胎兒醫學領域、遺傳學領域等眾多精英專家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產前胎兒遺傳疾病診斷技術種類眾多,包括染色體病診斷技術、基因組病診斷技術、單基因診斷技術等。來自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廖燦教授詳細介紹了各檢測技術的適應證和應用指南,同時以5個複雜疑難病例深刻剖析了各個技術的具體應用情況,強調應重點結合胎兒表型、家族史等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技術和進行結果分析。廖教授同時指出,有些疾病在基因確診後的臨床處理和諮詢方面仍存在極大的挑戰。

現階段,NGS技術在很多中心廣泛應用的同時也暴露出數據解讀的問題。來自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的王劍教授分享了關於NGS數據深度分析的內容。王教授以多個精彩病例闡述了遺傳疾病無法明確基因診斷的情況:致病基因尚未發現、不熟悉致病基因所致疾病「亞型」,缺乏疾病變異識別能力,初診時/胎兒期表型不特異,數據分析漏檢,常染色體隱性疾病中突變位點伴隨外顯子缺失,基因調控區域/剪接位點區域變異,不同分析軟體參數設置的區別等。王教授指出,在進行NGS數據解讀中應謹慎對待這些情況。

來自上海新華醫院的餘永國教授給我們帶來了基於臨床病例的全基因組測序(WGS)在診斷未明的兒童遺傳病診斷中的作用。他從產前WES最新研究進展出發,匯總了4例產前發生多發異常的病例,提出如果有一個檢測能涵蓋目前的WES,晶片,複雜結構變異,線粒體,染色體核型,三核苷酸重複突變,關鍵是價格還和WES相差不多,臨床醫生和病人會如何選擇?

餘教授介紹了WGS在不明原因重度智力落後兒童的臨床應用研究項目以及該項目的實施情況,認為全基因組測序是目前可檢測基因組最多變異類型的一種方法,可以獲得更高的檢出率;另外,WGS操作步驟相對簡化,更加快速,可以節省檢測時間,臨床也可更快獲取報告;同時WGS能獲得更完整的基因組信息,減少不必要的其它檢測,從而可以降低總體診療費用。

來自於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孫路明教授給我們帶來了產前臨床表型的精準獲取對產前診斷的價值。她介紹了兩個實際臨床病例,為大家展示了胎兒表型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形態學、血液學、酶學等多維度的。這些信息的獲取可以有效增加致病性證據,為遺傳學檢測數據分析提供有價值的線索,從而有助於最終診斷的獲得。

她也指出,胎兒醫學專家與兒科專家、遺傳學專家、影像學、新生兒科等多學科醫生的通力合作才能為患者提供從孕前到產前、出生後的閉環服務。

來自復旦大學的張鋒教授從臨床到科研再回歸臨床的角度為大家介紹了「半克隆技術在解析遺傳變異致病性中的應用——寡基因突變聯合致病」。張教授指出個體基因組攜帶大量有害的基因變異,但不一定致病,不一定有異常表型。

從臨床診斷來說,對疾病的基因診斷和遺傳諮詢的前提是明確基因型和表型的關係,但臨床經常遇到不完全外顯的致病突變在是從家系內完全沒有表型的親人遺傳而來的現象,病例表型與文獻報導的經典症狀不完全一致,或者發現致病CNV但並不能很好地解釋臨床表型,這些都會對診斷及諮詢造成非常大的困擾。

張教授從臨床表型不一致的可能機制出發,指出我們目前對遺傳病的關注重點仍為單基因經典孟德爾遺傳模式,而忽略了個體遺傳背景不同,其他基因的疊加效應,雙基因/寡基因/多基因等致病模式。張教授還以自己課題組的雙突變研究課題為例,介紹了如何應用半克隆技術進行遺傳變異致病性的功能分析。

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Dick Oepkes教授介紹了NIPT作為荷蘭一線篩查的臨床實踐情況。2014年4月,荷蘭開始對高危孕婦進行NIPT篩查。2017年4月,擴展到所有孕婦。隨後Dick Oepkes教授介紹了NIPT的篩查效能、NIPT的意外發現及相關處理情況。此外,Dick Oepkes教授還介紹了國外應用產前外顯子的研究情況。


今天的第二個專題,是全場思維火花碰撞最為激烈的產前未確診病例(UDP)討論。該專題由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主任何怡及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研究所劉維強主任聯袂主持。

UPD討論會不同領域的各路專家雲集,有遺傳實驗室分子診斷及數據解讀專家陸國輝、沈亦平、王劍、徐晨明、陶炯教授、周在威博士,遺傳科學家張鋒教授,胎兒醫學專家孫路明、周禕、李俊男教授,臨床遺傳專家尹愛華、王秀敏、餘永國教授,小兒外科專家嚴志龍教授等,還有第三方實驗室的遺傳檢測骨幹力量,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多學科交叉討論。

來自全國不同單位的八位醫生為大家展示了各自不同的疑難病例情況、診療經過及相關檢查結果。

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婦產科的戚慶煒教授分享了一例胎兒腦積水、疑似凝血功能異常的病例。

來自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尹愛華主任分享了一例胎兒四肢長骨短小,胸腔積液,無創13三體高風險,臍帶血T15,T22但羊水及各組織細胞均正常的的罕見病例。

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李俊男教授團隊分享了1例排除了所有已知常見病因的非復發性免疫學水腫的病例。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的符芳醫生展示了一個反覆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的家系,通過各種遺傳學檢測,推斷認為可能是由於ASXL3基因突變導致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先天性心臟病。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陳兢思醫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反覆露腦畸形的病例,運用各種常規遺傳學檢測仍未明確遺傳病因,目前正在等待WGS檢測結果,提出如WGS結果仍為陰性,該如何進一步檢測?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熊詩詣醫生帶來了一例連續三次生育小下頜、顎裂、新生兒呼吸窘迫的案例。根據臨床表型,可推斷為Pierre Robin Sequence引起,但未找到明確遺傳學證據。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胎兒醫學科的孟夢醫生匯報了一例反覆發生四次的胎兒左心發育不良的病例。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胎兒醫學科的葛玉純醫生匯報了一例三次不明原因的晚孕期羊水多、新生兒肌張力低的病例。

多學科專家們毫無保留地群策群力,對每一個具體的病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毫無保留地貢獻了從臨床到數據分析再到機制研究的一個個「金點子」。參會者紛紛表示UDP項目討論開拓了大家的思路,收穫頗豐。

最後孫路明教授和沈亦平教授對今天的UDP討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指出UDP平臺的核心思想就是大家將數據共享、匯集更多的病例和智慧,為廣大患者服務,為科學的進展貢獻力量。正所謂,產前診斷路漫漫,未明項目指方向, 臨床科研齊聯手, 初心不忘醫者戰。


相關焦點

  • ACMG:胎兒外顯子組檢測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指南
    如果有高度懷疑的疾病,對應的單基因或panel檢測可作為首選。與此同時,暫無數據支持外顯子組測序能夠應用於鑑定提示存在非整倍性的超聲指標或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史等其他生殖適應症。▲ 實驗室應公開檢測平臺的方法和局限性,以幫助臨床醫生選擇檢測方法。臨床醫生應向實驗室 (或醫學遺傳學家) 尋求相關可用檢測方法和選擇的指導。
  • 重視產前超聲診斷 胎兒排畸可預防出生缺陷
    中國援外產科專家、長沙普瑞醫院業務院長朱玉英呼籲,要更加重視產前超聲診斷,通過胎兒排畸等多種手段預防出生缺陷。 期盼了很久的孩子被檢查出「雙腎缺如」 長沙普瑞醫院超聲科,魯亞蘭正在為一位孕18周+的孕婦做超聲檢查。她操作的設備,是美國進口的GE-E10,被譽為「排畸王者」。
  • 菏澤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以專業的診斷守護婦幼健康
    作為菏澤市唯一一家產前診斷中心,菏澤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已開展多項產前篩查及產前診斷技術,包括唐氏綜合症篩查、無創DNA篩查、羊水穿刺胎兒細胞染色體分析和超聲診斷等。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菏澤市婦幼保健院,實地探訪了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深入了解到了產前篩查對孕婦及其家庭的重要性。
  • 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正式...
    11月28日,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NIPT團體標準——《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高通量測序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正式發布。無創產前篩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是目前惠及人群最多的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之一,已得到眾多醫生與孕婦的認可。
  • 掛號即會診 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胎兒醫學多學科門診開診了
    提供全方位、專業化、規範化、個性化的最佳治療方案胎兒醫學多學科診療門診主要針對各種類型的胎兒畸形或異常;複雜性雙胎、三胎;胎兒生長受限;胎兒心律不齊等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胎兒的宮內手術、宮外手術或者產時外科手術。
  • 生個健康的寶寶,究竟有多難(內附羊水穿刺、胎兒鏡真實視頻)
    這裡有診治能力位列前茅的產前診斷中心高診治量、低流產率——產前診斷數每年近5000例,居上海首位;而流產比例僅為0.1%(一般流產率為0.1%~0.5%)這裡集結了產科、超聲科、新生兒科、放射科等多個科室專家的專業優勢,強強聯合共建多學科合作診療模式
  • 齊魯醫院青島院區神經內科TOP10疑難病例報告會舉行
    (青島)神經內科2020年TOP 10疑難病例報告會,在初冬的青島圓滿落下帷幕。為了能讓更多的神經內科醫生了解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提高對這些疾病的診治能力,特別是能夠識別出其中可防、可治的疾病,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國家繼續教育培訓班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
  • 鞭辟入裡,名家大咖齊聚禪城;別開生面,四海學者共探前沿——第六屆產科與促進自然分娩(南方)高峰論壇圓滿閉幕
    鞭辟入裡,名家大咖齊聚禪城別開生面,四海學者共探前沿——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產科與促進自然分娩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暨第六屆產科與促進自然分娩(南方)高峰論壇圓滿閉幕本次會議通過實操技能培訓與專題講座兩部分內容進行,多位國內專家大咖授課、高談雄辯,現場學者群情激昂,獲益匪淺。中國婦產科網作為本次大會的官方合作媒體,帶您全方位領略現場風採!郭曉玲教授:羊水栓塞的診治進展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郭曉玲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羊水栓塞的診治進展」的精彩講座。
  • 健康夫妻也可能懷上「唐氏兒」 泰州四院專家:孕婦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目前針對此類患兒尚無有效治療手段,主要幹預措施就是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因此產檢至關重要。記者 徐瑤 通訊員 蘇樂 陳姝 文/圖健康夫妻也可能懷上「唐氏兒」泰州四院專家:孕婦年齡越大風險越高胎兒染色體異常概率大準媽媽無奈終止妊娠去年,市區懷孕18周的李女士在泰州四院做了產前篩查,篩查結果顯示,胎兒的染色體異常風險比較高。
  • 病例分享|一例17p12微重複症候群的產前診斷
    四維超聲進一步觀察胎兒是否攜帶相關表型並綜合評估胎兒患病風險。3. 如果下次懷孕,建議於孕11-14周經絨毛膜穿刺或18-24周經羊水穿刺提取胎兒細胞DNA進行產前診斷。4. 可以選擇PGD(胚胎植入前診斷),排除有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從而保證植入子宮體內的胚胎不會患有17p12 (PMP22)復發性微重複症候群。
  • 北京神經病學專家會診中心:14年會診4000餘例疑難病例
    會診中心主要針對重症肌無力、多發性硬化、腦血管病、神經變性病等各種神經系統難以明確診斷的疑難雜症進行詳細診治,每次會診均由4-5名以上專家參加,形成合力認真分析病情,提出診斷和治療意見,並進行個體化治療,使各種神經系統難以治癒的疑難雜症得到徹底解決,為患者搭建了一個高端診療平臺。14年來,會診中心以強大的首都知名神經病學會診專家陣容、優質的診療服務,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 產前篩查為高風險的孕婦做羊水穿刺產前診斷可減免1000元
    昨天從寧波市婦兒醫院獲悉,為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質,自2021年1月1日起,凡夫婦有一方為本地戶籍或參加寧波市孕產婦保健管理(已建立寧波市母子健康手冊),且在我市機構參加血清學產前篩查且結果為高風險的孕婦,在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接受羊水穿刺產前診斷,可在付費時享受1000元即時減免
  • 深夜孕婦產前大出血近1500ml,市紅會醫院產科專家救兩命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盧從斌 郭姣璐 前置胎盤是產前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產科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常危及母兒生命安全。前不久,一名孕婦深夜突然產前大出血近1500ml,經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產科專家及時救治,轉危為安,母子生命體徵平穩。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200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歐洲心臟病學會(ESC)首次發布了HCM專家共識,2011年美國心臟病學院基金會(ACCF)/美國心臟協會(AHA)發表了第1部HCM診斷與治療指南, 2014年ESC也發布了HCM診斷與治療指南。
  • 【骨科疑難疾病會診】激素,一定要慎用!
    11月18日下午3點,河南省骨科第169次疑難病會診在鄭州市骨科醫院門診一樓專家會診室順利進行。此次會診由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王紅軍主任主持,來自省會多家三甲醫院的骨科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診。
  • 經典病例:這樣的不明原因發熱你一定沒見過
    當一名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下圖這些皮疹時,你能辨別出這些皮疹是什麼嗎?你是如何診斷不明原因發熱(PUO)?其鑑別診斷包括哪些?
  • <十強名院·中西專家攜手>風溼骨痛疑難疾病聯合會診,報名開啟!
    ,它是全國唯一一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附屬醫院,是率先成為全國示範中醫醫院的全國三級甲等中醫院,骨科為其重點建設科室之一,臨床採用中西醫結合診療的優勢,專業診療應對各種疑難雜症。
  • ...婦幼專家眉山坐診】6月19日華西婦科、產科專家號來啦,快來預約!
    6月19日專家介紹王和產前診斷、遺傳諮詢教授現任優生學科/產前診斷中心學科主任、國家產前診斷技術專家。具有優生遺傳諮詢、產前診斷、自然流產診斷與治療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周容產科教授醫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產科副主任、產科支部書記,長期致力於圍產醫學臨床、科研、教學工作,擅長產科學、圍產醫學、產前診斷專業,對嚴重威脅母嬰健康的妊娠期相關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產後出血等)有深入研究,成功救治疑難危急重症患者。
  • 第六屆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國家繼續教育培訓班在青島舉行
    為了能讓更多的神經內科醫生了解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提高對這些疾病的診治能力,特別是能夠識別出其中可防、可治的疾病,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國家繼續教育培訓班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他強調,很多所謂的疑難罕見病其實可防、可治。提高對這類疾病的認識、診斷和治療水平,能夠很好地幫助一大批患者,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挽救他們的家庭。多位與會專家也基於自己的臨床體驗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會上,專家分別介紹了病理學在神經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顱內中線結構病變的臨床診斷、神經系統遺傳代謝疾病的診療概述、遺傳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的精準診斷,以及脊肌萎縮症和龐貝病這兩種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的診療和管理。
  • 第六屆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國家繼續教育培訓班在青舉行
    為了能讓更多的神經內科醫生了解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提高對這些疾病的診治能力,特別是能夠識別出其中可防、可治的疾病,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國家繼續教育培訓班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他強調,很多所謂的疑難罕見病其實可防、可治。提高對這類疾病的認識、診斷和治療水平,能夠很好地幫助一大批患者,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挽救他們的家庭。多位與會專家也基於自己的臨床體驗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會上,專家分別介紹了病理學在神經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顱內中線結構病變的臨床診斷、神經系統遺傳代謝疾病的診療概述、遺傳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的精準診斷,以及脊肌萎縮症和龐貝病這兩種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的診療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