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得到快速發展,除了少不了改革開放的功勞,勞動力也很重要。在上個世紀,中國憑藉著人口紅利,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增長的局面,吸引了很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給我過帶來大量的工作崗位,也大大促進我國製造業的發展。
但由於人口過多,如何補齊短板成為一大問題,人口結構也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近幾年,我國人口增長速度逐年減緩,未來勞動力將受到影響,連帶著產業結構也會發生變化,還有,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重。針對人口結構變化問題,專家們也說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李鐵曾經就表示過,我國城市應該以開放的方式,來促進中國城市的快速發展,如果沒有外來人口流入大城市,那麼多種產業的發展將受到巨大影響。此外,中國人口數量龐大,勞動力人口面臨過剩,並不是短缺,因為會被新技術所替代,所以將面臨的是長期過剩。
李鐵還表示,人口結構的變化將影響到人們的消費能力的釋放。據了解,我國有4億人口處於中等收入以上水平,還有近10億人口仍處於中低收入水平。這就意味著我國還有10億人口的消費能力未被激發。
而最近,李鐵認為這些觀點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認知有些滯後,隨著中國技術不斷升級換代,未來工業勞動者需求的淘汰已經是大勢所趨了。但是面對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剩論」,我國專家梁建章並不贊同,認為李鐵是錯誤的。對此,你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