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字如其人。記得小時候班裡老師為了督促我們好好寫字,還會故意說字寫得不好看,長大必然難以成才。
這話多少有些誇張,但是其中也有一定道理。雖然寫字好不好看,和成材並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字寫得好看,的確會給人留下較好的印象。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多數人幾個月都不提筆寫字,偶爾提筆,寫出的字也只是勉強能看。
一旦有什麼必須要寫字的活動,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就會格外突出,甚至有時還會被邀請幫忙寫幾個字,平日裡不怎麼顯眼的人也能因為一手好字被眾人誇讚,絕對稱得上是穩賺不賠的好特長了。
然而,想練好字的人那麼多,寫字寫得好看的人還是只有那麼幾個。更奇怪的是,很多人沒有刻意練字就能寫得很好看,而很多人練字練了很久也不見成效,這是為什麼呢?事實上,寫字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
首先,漢字本身就有一定的特殊性
漢字是古代四大自源性文字中唯一得以保存的文字,具有獨特的表意功能和審美價值。與歐美表音字母相比,二者存在很大差異。雖然歐美表音字母也存在花體字的形式,但是還是比較簡單好練成的。
拿英語來說,一共就26個字母,不管詞彙如何變化,只要練好26個字母就能寫好所有單詞。而漢字卻千變萬化,雖然書寫時有一定的規律,但是每個字都有自己的特點,練習起來還是非常有難度的。
練過字的人都知道,練習寫漢字要從筆畫開始練:橫、豎、撇、捺、點,橫要分長橫、短橫,豎要分懸針豎和垂露豎,撇分豎撇和長撇,捺分斜捺和平捺等等;練好這些之後才能進入稍複雜一些的筆畫,橫折彎鉤、豎彎鉤、橫折彎鉤撇等等。
筆畫練好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練偏旁部首:要弄清每個偏旁部首是由什麼筆畫構成的,記住書寫的順序;因為每種字體的筆順不同,這時候還要分清練的是什麼體,比如在楷體中的牛字旁就是按正常的牛字的筆順寫,而在行楷中為了連筆方便,要先寫豎再連著寫第二條橫。
第三階段是間架結構,每個字不是寫好一筆一畫就夠了,更要有好的間架結構。寫字最講究的是和諧、渾然一體,最基本的就是筆畫之間不打架。
比如一個木字,撇和捺寫得舒展,會讓人覺得有美感,有韻味,但是兩個木放在一起,湊成一個林字的時候,再這樣舒展就讓人覺得突兀,左邊的木收一收胳膊,兩個木就能和諧地待在一起。
間架結構最能體現一個人寫字的功底和書法的審美,你去看一些書法大家寫的字,會發現他們有的字筆劃寫得還沒有我們普通人寫得好看,可是整個字看起來卻特別賞心悅目,這就是因為他的字有好的間架結構,筆劃之間分布和諧,渾然一體。這就好像一些美人,你看她五官每一個單拿出來都沒有多精緻,可是長在一起卻格外動人。
過了上邊的三關,只能說能寫好單個字了,寫整篇的文章或者詩詞還不行,還要練排版。有些人單個字寫得不錯,就是放在一起時就不好看,看著大的大,小的小,很不和諧。因為不同的字結構不同,筆劃也不同,有的字筆劃多,佔地面積大,有的字筆劃少,佔地面積小,要想讓字放在一起看起來和諧,不僅要考慮每個字的重心是不是都在一條線上,還要考慮控制筆劃的大小和間架結構讓每個字看起來都差不多大小。
種種考驗,著實磨人心性,所以,那些能一點點把字從難看練到好看的人,確實有過人的意志力。
其次,練字其實是存在關鍵期的
要知道,寫字不是手自己的工作,而是眼、腦、手、心四者共同完成的工作。寫字開始於臨摹,而臨摹的關鍵就是觀察,寫字時需要通過對範字和示範視頻或者別人示範地仔細觀察和細心感悟來感知用筆的輕重快慢,結構章法,發現字與字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在寫字的過程中,理解、記憶寫字知識需要承擔理性思維的左腦發揮作用,而在行筆過程中需要承擔形象思維的右腦發揮作用。
很多書法大家還要堅持每天臨帖,一方面是為了保持手感,一方面也是為了保持對頭腦中漢字表象的記憶,加深對結構章法等書法知識的體會。
同時,寫字還需要有耐心、恆心,練字是一件相對枯燥的事情,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做好,並且寫字也不是一兩天就能見到明顯進步的,需要有足夠的恆心才能練好。
練好書法,也分兩個關鍵時期
因此,寫字是一項需要多種身體機能參與的活動,需要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礎。就像學習說話一樣,學習寫字也是存在關鍵期的:
第一個關鍵期是在大概三歲時,這時候幼兒的各項生理機能正在快速發育,其中發展最明顯的,就是幼兒的手部動作,幼兒從以往的大動作逐漸轉變成能夠做各種精細動作,手指的許多小肌群開始發育。
如果在這個時候得到足夠的手部鍛鍊,比如拿、抓東西、玩電子遊戲、畫畫、彈鋼琴等等,都能使人獲得較好的手部控制能力。
但是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人的手部就不能發展到非常靈活的水平,比如音樂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要想成為較有成就的演奏家,就必須在三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學習演奏,不然不管後期如何勤奮練習,也很難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第二個關鍵期是在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人的各項機能從幼稚走向成熟的第一階段,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一個人開始正式學習寫字,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寫字姿勢、寫字習慣、寫字態度,都將深入地影響一個人後續的寫字過程。
並且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寫字風格是很難後期改變的,很多人小學畢業時的字什麼樣,長大以後基本上就沒怎麼變過。
如果能抓住以上兩個關鍵期,在第一個關鍵期積極訓練手部肌肉,為後續寫字打好生理基礎;在第二個關鍵期用心練字,每日堅持,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和寫字姿勢,形成對寫字的喜愛與熱情,一個人定能寫出較為不錯的字,長大後即使不怎麼練字,也能寫得很美觀。
但是如果錯過了這兩個關鍵期,長大後因為自己寫字不夠好看,想要好好練字,該怎麼辦呢?
首先,需要一本喜歡的字帖,最好是帶有配套的視頻的
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是練好字的起點,只有自己喜歡這樣的字,才有足夠的興趣堅持練習下去。寫字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沒必要聽別人說哪種字體好看,哪種字體不好看,全憑自己感覺,喜歡哪種就堅持練下去,定會有所收穫。
不過,對於筆畫還寫不太好的初學者,還是更建議選擇楷書字帖,如果一開始就練行楷或者草書,只怕練出來的字如無根之草,是禁不起推敲和研究的。
其次,是要有一些順手的練字工具。最基本的就是一支好用的筆和一個的書法本了。有些人一說到要開始練字了,就買一隻上百元的鋼筆,字沒練得怎麼樣,倒是花了不少錢,其實,在最開始練字的時候,只要用普通的中性筆或者鋼筆就足夠了,買太貴的筆除了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對練字一點幫助都沒有。
另外,練字的本子只要紙張順滑,有田字格或米字格就行,甚至可以直接買小學生練字的小本子,小巧輕便又好翻頁,豈不美哉?
再次,是要每天抽出一小時以上全神貫注地練習,一日不斷地堅持下去。這一點是很多人難以做到的,練字不像唱歌跳舞,有豐富多彩的形式並且很引人注目,練習的時候也樂趣無窮。
大多數時候,練字的過程是枯燥的,特別是對於已經有了一定寫字基礎的人來說,每個字都認識、都會寫,可是要想寫得更好看,就要克服自己原來不正確的行筆習慣,這種習慣早已成為肌肉記憶,要想改變是很困難的。
臨摹別人的範字,有時練到已經不認識這個字了也寫不好看,或者有的時候明明前一天已經練得很滿意了,第二天一寫,又變得很難看。而且,練字就像學琴,一日不練,就會生疏,堅持三個月的練習,如果十天不練,就有可能被打回原形,功虧一簣。
所以,練字不僅是在練手、練眼、練腦,更是在練心,只有懷著耐心、恆心,每日做好,堅持下去,才能有所改觀,才能看到成果。
再次,要講究方法,聰明地練字。很多人練字練了很久也沒有成效,多半是沒有用對方法。練字不是每天寫夠一千字就叫練字了,而是要學會觀察,對比,琢磨,練字的時候,把自己的字和別人的字作比較,問問自己:為什麼我的字就沒有人家的好看?是哪裡出了問題?不要整天拿著字帖閉著眼睛描紅,描紅對練字的幫助微乎其微。
要學會臨寫、默寫,把別人的字記在心中,知道一筆一畫該如何落筆,而不是每天描紅一小時,最後沒有成果又抱怨自己不適合練字。
最後,要對自己有信心。有些人看到別人不練字都比自己寫得好看,就很受打擊,心生挫敗想要放棄,斷定自己不是寫字那塊料。這樣的心態最要不得。
長大後練字,不僅要學習別人的字的優點,還要改變自己原本的書寫習慣,所以必須持續地花費大量時間練習才能有成果。要相信,任何人只要堅持練,肌肉都能形成記憶,都能練好字,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練好。
結語
練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一個漂亮的字背後,都凝結了無數次失敗和艱辛的汗水,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恆心、有信心,掌握上述的五種方法,就一定能看到成效,就一定能練就一手好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