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人諡號為「哀」?

2021-01-08 秉筆春秋呂書生

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世事不盡如人意,有些人功敗垂成,有些人苦苦掙扎,也有些人早早逝去。本篇就來看看漢末三國時期那些諡號為「哀」的人物。

漢末三國時期諡號為「哀」的人物共計11人,列個名單:劉胤yìn、曹殷、夏侯衡、曹炳bǐng、曹衝、曹贊、曹玉、曹協、曹禮、曹儼,再加上敬哀皇后張氏。其中大部分都是曹魏陣營的人物,也得益於其記載較多。案《諡法解》,「哀」的釋義有兩種,「蚤孤短折」與「恭仁短折」,都是強調人物過早地逝去。

「後主敬哀皇后,車騎將軍張飛長女也」——《三國志·二主妃子傳》

【張氏,張飛之女,從建興元年(223年)到建興十五年(237年)作為劉禪的皇后,在位十五年諡號中仍有「哀」,也是對於她的離世十分惋惜,她逝去後妹妹替代她登上了皇后之位】

「子哀王胤嗣,十九年卒。」——《三國志·二主妃子傳》

【劉胤,劉理之子,劉備之孫,他這一家子湊齊了「哀」、「悼」、「殤」三個諡號】

「五月,皇子殷薨,追封諡安平哀王」——《三國志·明帝紀》

【曹殷,曹叡之子,早早逝去沒有繼嗣的機會,也沒留下什麼記載】

「長子衡,尚太祖弟海陽哀侯女,恩寵特隆。」——《三國志·夏侯淵傳》

【曹氏,曹操的弟弟,沒能留下具體姓名,被追諡為海陽哀侯,他的女兒嫁給了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

「青龍二年,子哀王炳嗣,食邑二千五百戶。六年薨,無子,國除。」——《三國志·曹熊傳》

【曹炳,曹熊之子,曹熊在黃初二年之前(221年)就已經逝去,青龍二年(234年)曹炳才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可能是曹熊逝世時曹炳尚且年幼,青龍六年(238年)他就逝世了,身死國除】

「太和五年,加衝號曰鄧哀王。」——《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

【曹衝,13歲就病故了,他也應該是這些人物裡最為知名者,「曹衝稱象」的典故廣為流傳。他一次次被追封,從鄧哀侯到鄧哀公再到鄧哀王。】

「太和四年,追進玹爵,諡曰懷公。六年,又進號曰懷王,追諡贊曰西鄉哀侯」——《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

【曹贊,本來是曹林之子,因為曹玹沒有子嗣,曹丕才讓曹贊為其繼嗣,不過他也早夭,在曹叡時期才被追諡】

「東平靈王徽,奉叔公朗陵哀侯玉後」——《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

【曹玉,他被追諡為「朗陵哀侯」,應該也是曹操的同族兄弟,功業未遂】

「甄氏皇后生明帝,李貴人生贊哀王協......徐姬生元城哀王禮......宋姬生廣平哀王儼。」——《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

【曹協、曹禮、曹儼,這幾位都是曹丕之子,只是母親並不相同】

如有疏漏,還望補充。

相關焦點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鄭姓人物?
    漢末三國時期人才俊彥如過江之卿,他們有些來自同一宗族,也有些獨自前行者。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鄭姓人物們。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的鄭姓人物,列一份名單:鄭泰、鄭渾、鄭袤mào、鄭崇、鄭玄、鄭益恩、鄭小同、鄭遂、鄭甘、鄭衝、鄭徽、鄭像、鄭熙、鄭岐、鄭寶、鄭文信、鄭翼、鄭度、鄭綽、鄭泉、鄭胄、鄭禮、鄭嫗。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任姓人物?
    漢末時期有不少同一姓氏的人物,他們未必來自同一家族,也未必籍貫相同。本篇就來聊聊漢末時期的任性人物們。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提及的任姓人物們,列份名單:任藩、任夔kuí、任福、任氏、任峻、任燠yù、任安、任旐zhào、任嘏gǔ、任岐、任光、任奕、任度。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管姓人物?
    本篇來看看三國時期的管姓人物。之前在寫管承的時候,就已經順帶提過了三國時期的管姓人物們,稍事增補列個名單:管寧、管邈miǎo、管貢、管輅lù、管孝國、管季儒、管辰、管統、管亥hài、管承、管篤。管寧、管邈、管貢這三人應該放在一起說,管寧是青州北海朱虛人,後人耳熟能詳的漢末名士,以德行與學識著稱。管寧、華歆、邴bǐng原被合稱「一龍」,曹魏數代君主的徵辟都被管寧拒絕了,因此也被稱為「獨行君子」。雖然管寧年少時家境貧寒,但管寧是有宗族的人,同族兄弟想要接濟還被他拒絕了。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楊姓人物?
    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周末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漢末時期各郡縣往往會有豪族大姓存在,他們或是隨著歷史一起湮滅,或是逐步走向興盛。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楊姓人物們。「秋七月,楊奉、韓暹以天子還洛陽」——《三國志·武帝紀》【楊奉,白波軍出身,李傕、郭汜禍亂三輔地區時期也有他的份】「袁紹宿與故太尉楊彪、大長秋梁紹、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過誅之」——《三國志·武帝紀》註解【楊彪,弘農楊氏尤為知名,祖上三代都是太尉,就到他這不是了。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梁姓人物?
    漢末三國時期重名的人物不多,姓氏相同的倒也有一些,他們未必相識卻同樣留名史冊。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梁姓人物們。梳理了《三國志》中的諸位梁姓人物們,列份名單:梁綱、梁紹、梁岐、梁鵠、梁興、梁習、梁施、梁幾、梁寬、梁雙、梁緒、梁虔、梁寓、梁廣、梁宏。
  • 漢末時期曾有哪些人為劉繇效力?
    劉繇家世不錯,他的伯父劉寵就是東漢時期的太尉,兄長劉岱在漢末時期擔任了兗州刺史。劉繇這一代出了兩個刺史,劉繇後來也官至揚州刺史。如同當年陶丘洪當年對他們的看重,先舉薦了劉岱後又推舉劉繇為茂才,還不怕受人非議。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人曾任益州牧或益州刺史?
    漢末時期天下動蕩,有很多人無緣見證後續的精彩,也有眾多官吏在這兵荒馬亂的時期逝去。本篇就來聊聊漢末三國時期的益州刺史、州牧。益州雖然地處偏遠,但在漢末三國依然經歷了不少動亂,也曾有過多任益州刺史、益州牧。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人曾避難遼東?
    寧為草木鄉中生,有身不向遼東行。又是新的一周,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要做好防護工作呀。漢末天下大亂,有一部分人就選擇了遠離家鄉避難。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避難遼東者。 漢末烽煙四起,可供避難的地點眾多,並不是一定要跑去遼東才行。荊州、江東、交州、益州、遼東、冀州、并州都有人來避難的記載,其中前往荊州、江東、交州的避難者較多。人們選擇避難地點的原因也未必相同,既要因地制宜,不一定要捨近求遠,也要考慮有沒有親朋好友幫襯。
  • 張郃 (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郃 (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郃(?-231年),字俊乂,河間郡鄚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早年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歸屬袁紹後,擊破公孫瓚有功,遷寧國中郎將。參加官渡之戰,被曹洪擊退,隨後投降曹操,授偏將軍。
  • 在史料中能看到哪些漢末三國時期的名馬?
    古時候行軍打仗需要準備的內容頗多,如士卒、兵器、軍糧、馬匹等,本篇就來看看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名馬。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並中公右臂——《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能留名的馬匹不多,大多都關聯了背景故事,宛城之戰時曹操的坐騎絕影就中箭了,這才有了曹昂把馬讓給曹操一系列的後續。】
  • 如今的甘肅省天水市,在漢末三國時期屬於哪個郡,出過哪些名人
    東漢時期,天水郡更名為漢陽郡,其轄境為十三縣,分別為:冀縣、望恆縣、阿陽縣、略陽縣、勇士縣、成紀縣、隴縣、獂道縣、蘭幹縣、平襄縣、顯親縣、上邽縣、西縣,治所為上邽縣,隸屬於涼州刺史部。三國時期的魏黃初初年,魏文帝曹丕對境內的州、郡、縣進行了一次調整、改革,將漢陽郡改回了天水郡,隸屬於雍州刺史部。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崔姓人物?
    漢末亂世中有眾多人物揚名,有人帶著家族一起走向興盛,有人則走向覆滅。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崔姓人物們。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提及的崔姓人物們,列個名單:崔烈、崔琰、崔林、崔瑗yuàn、崔寔shí、崔贊、崔巨業、崔洪、崔鈞、崔均。
  • 諡號、廟號、年號有何不同,為何稱呼皇帝有時用諡號,有時用廟號
    而在諡法之中,「美諡」、「平諡」和「惡諡」通常都有固定的字庫,例如美諡主要有莊、武、文、宣、惠、明、睿、康、景、懿等字,平諡有懷、悼、哀、閔、思、殤、愍等字,惡諡則有厲、靈、煬、荒、幽等字。
  • 除了曹、孫、劉「御三家」,聊一聊漢末三國時期其他軍閥的戰略
    漢末三國時期形成很多割據自立的軍閥,最後是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家笑到了最後。不難發現"御三家"各自都有一個明確的戰略。劉備是遵循了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的策略;孫策、孫權都執行了橫跨荊州、揚州,構建完整長江防線的戰略;曹操在政治上執行毛玠提出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軍事上聽從鮑信"規大河之南",再與袁紹進行決戰。
  • 漢末三國,智勇兼備、克已奉公之趙雲
    縱覽漢末三國時期,有無數名將湧現了出來。受《三國演義》小說的影響,在眾多武將之中,如果要挑選喜愛的武將,趙雲絕對上榜。當然正史上的趙雲和演義有些差距,但正史中的趙雲一點也不差,也是名完美的武將。94版三國趙雲劇照早期經歷趙雲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
  • 三國: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影響力巨大的十大家族以及家族名人
    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士族門閥家族影響力都是一直存在的,漢末三國時期也不例外。在《中國通史》中有個說法是:在漢代,想通過正規途徑進入官場,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士人的身份;第二:通曉經學;第三:被舉為孝廉(孝廉就是孝子廉士)。士在周代以及之後一段時間,原本是最低一級的貴族。演變到了漢代,則變成了最高一級的平民。
  • 張姓在漢末三國有多牛?三大名臣,五位諸侯,八大名將
    如果要問三國眾多名人中哪個姓最風光,也許你會想到曹姓、劉姓或者是孫姓,畢竟這三個姓是魏蜀吳三國的國姓,那麼除了曹劉孫三大姓氏,三國最牛的是哪個姓氏
  • 三國時期有哪些蔣姓人物?
    千裡雲山何處好,幾人襟韻一生休。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做好防護工作呀。漢末三國時期留名史書者寥寥,其中表字相同者很少,姓氏相同倒還是有一批人。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蔣姓人物。前一篇文章提及了蔣顯,也一併梳理了漢末三國時期的蔣姓人物們,列個名單:蔣石、蔣濟、蔣秀、蔣凱、蔣奇、蔣班、蔣琬、蔣斌、蔣顯、蔣舒、蔣秘、蔣修、蔣欽、蔣幹、蔣纂、蔣延、蔣義渠。這裡邊蔣濟、蔣琬都是當世知名的人物,蔣幹、蔣欽在後世也頗有名氣。
  • 漢末三國有幾人假節鉞?一位梟雄,三位權臣,八大名將
    《史記》記載:「節 ,使者所擁也」,持節者代表皇帝親臨,可行使一定的權利,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戰事頻繁,大將假節比較常見,所謂「假」指的是「權以給之,不常與」,其中假節鉞權限最高,戰時甚至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那麼漢末三國有幾人假節鉞?一位梟雄,三位權臣,八大名將。
  • 衛子夫:第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為何漢宣帝定其諡號為「思」?
    一般認為"諡號"開始於西周,而且早期的皇帝用得比較多,比如說漢代的漢武帝、漢文帝等,"文""武"皆是諡號,隨著朝代的推進,皇帝的稱呼一般會跟著廟號以及年號,如唐高祖、宋太宗,這些就是廟號,又比如清朝時期,我們熟知的康熙、雍正、乾隆,都屬於年號,可能是因為清朝皇帝的諡號都太長了,動不動就是十幾二十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