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內蒙古」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

2020-12-14 活力清水河官方號

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點綴了一日三餐,香醇了平凡歲月壓榨胡麻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遠在公元前 200多年已有關於油用亞麻的記載。古法壓榨是靠物理壓力將油脂直接從油料中分離出來,全過程不涉及任何化學添加劑。古法壓榨是指熱榨,熱榨需要將原料炒熟,榨出來的油不僅口感濃鬱香醇,也保留了胡麻籽的營養成分。清水河胡麻油風味獨特、芳香濃鬱、油質清澈,顏色不同於一般食用油的金黃透明,而是褐紅色不透明的,有一種沉沉的感覺。煎、炸食品油不變色,在涼拌食品中,保留了特有的味道,清香而不膩。在過去,清水河人常年四季的食用油只有胡麻油一種,在那些食物匱乏的貧窮日子裡,胡麻油在日常生活中特別珍貴,有句老話「吃一個油花兒激靈三天。」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用油的品種也多了起來,常規的有花生油、葵花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欖油等等。不過,胡麻油與葵花、花生油是不一樣的,胡麻油經加熱後做菜和食品,會散發獨特的胡麻籽的香味。在清水河,拌餃子餡、拌涼菜、油炸糕、烙餅這些傳統美食的製作,是離不開胡麻油的。我有個忘年交朋友喬阿姨,特別會做飯,她在清水河居住時經常去我家裡找我說話,每次見面都教我家常飯菜的做法。喬阿姨有段時間在包頭帶孫子,回來跟我說,超市裡買的花生油和葵花油炒菜還好,不過,包餃子的話,還需要咱清水河的胡麻油,不然,這餃子出鍋吃起來就缺一種味道。後來,喬阿姨搬了呼和浩特市長住,每次回清水河,總會帶幾瓶胡麻油,她說,離了胡麻油,她的飯菜就沒味了。喬阿姨今年八十歲了,已經是四代同堂的老人,還是那麼熱愛生活、喜歡下廚給兒女和孫子外孫做頓飯,清水河胡麻油,也是她每頓飯必不可少的佐料。我每次包餃子拌餡或拌涼菜,都會想起喬阿姨的話。胡麻本是亞麻的一種,適宜在涼爽的氣候生長。是古老的韌皮纖維作物和油料作物。胡麻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山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清水河縣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胡麻的主產縣,縣域境內大部分區域都適合胡麻種植,東部山區韭菜莊、北堡等地由於地理、氣候條件,成為優質胡麻的主要種植區。每到夏季胡麻花開季節,漫山遍野一片海藍色,讓山區增添了一份浪漫之色;而冬季的農閒季節,油坊裡壓榨胡麻油的場景又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古老的胡麻油壓榨技藝需要經過選料烘炒、配料磨料、 蒸油上量、勻實包坨、進油壕、緊垛壓榨、出坨碎麻糝、蒸麻糝、 淨油取麻糝等環節。講究用石磨低溫磨料,選料嚴密,烘炒合適,配比適當,低溫碾磨,適時上量,高溫蒸油,嚴實包坨,平穩入垛,上錘平穩、力度均勻。傳統壓榨工藝就是從炒料到榨油整個過程都是純粹物理壓榨,採用人工榨油方法,炒籽需要經驗特別好的師傅才能把胡麻籽的香味炒出來,對火候的把控也非常重要,胡麻籽炒好之後,再用傳統的石磨進行研磨,研磨成菜籽餅之後,然後包起來堆放在一起,利用重物撞擊來榨取胡麻油。清水河胡麻油特殊的壓榨技藝,凝聚著祖祖輩輩壓榨工人的智慧,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機械生產替代了部分工序,榨油過程利用電力和大型機械實現油脂的榨取,不再利用傳統人工或者重力壓榨。但是主要的工序依然是靠人工操作,靠人本身的經驗來掌握,這種傳統技藝任何時候都是機械無法替代的。我們如今傳承的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代代相傳、綿延不絕的文化。(本文部分圖片由內蒙古攝影家協會會員賀廣生老師提供。)

作者簡介:木子姐姐,實名李潔,企業工程師,清水河縣作家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市作家協會會員。外表樸素、靈魂有趣的中國內蒙古大媽。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喜歡文字、喜歡收藏,關注流浪動物。個人公眾號【木子姐姐說】創建者。

來源:清河創客

編輯:王子夜

審核:薛宇飛

相關焦點

  • 【愛上內蒙古】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
    【愛上內蒙古】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 2020-12-07 2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在清水河(之七)——一籠莜麵故鄉情(中)
    莜麵頓頓,最平常的農家飯,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農家兒女,取其美好寓意和對莜麵的感激和讚譽之情,我這篇文章就寫成頓頓了。頓頓是農家的常見飯,做頓頓必須的配菜就是土豆絲,其他蔬菜依個人喜好隨意少量添加,不過,吃莜麵頓頓的土豆絲和平常吃的炒土豆絲不一樣,頓頓裡卷的土豆絲不能用刀切,必須用一種專門的擦子把土豆擦成扁平的絲。
  • 胡麻油,你了解多少?.
    胡麻的"胡"古指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及地區,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胡麻就一直生長在寒冷地區。胡麻油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亞麻籽油,胡麻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胡麻油在民間稱謂極多,有汪油、潞油和麻油等。「氣味」甘,微寒,無毒。
  • 清水河的油糕
    晚上吃飯時我徵詢曉梅吃什麼時,她非常可愛地說「再把中午的糕上一盤。」逗得我們一桌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句老話「三十裡的莜麵二十裡的糕,十裡的豆面餓斷腰」,糕一般也是個耐消化的吃食,想不到曉梅這麼愛吃。糕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又可以和各種素菜、肉菜和湯搭配,是清水河人重要的主食之一。 糕的吃法分兩種,素糕和油糕。我比較喜歡吃素糕,素糕就是蒸出來不用油炸,趁熱搋成一個又筋又軟的大團即可,沒吃過糕或者確切說沒做過糕的人,不會理解我們清水河的「搋糕」。
  • 你了解我們經常吃的【胡麻油】嗎?
    胡麻的"胡"古指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及地區,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胡麻就一直生長在寒冷地區。胡麻油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亞麻籽油,胡麻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胡麻油在民間稱謂極多,有汪油、潞油和麻油等。胡麻油胡麻油胡麻油風味獨特,芳香濃鬱,油質清澈,是一種高級食用油,長食有抗衰老、美容、健體的功效。已證實作用有生毛髮、生肌、長肉、止痛、殺蟲、消腫、下熱毒等。中醫學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據《本草綱目》上記載:「有潤燥、解毒、止痛、消腫之功。」《別錄》說:「利大腸,胞衣不落。生者摩疙腫,生禿髮。」
  • 「年貨節」從地頭尖兒到舌尖兒——來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看清水河...
    ——清水河年貨節系列報導之二農家臘月為食忙,清水河年貨去品嘗。1月8日,第六屆呼和浩特市年貨博覽會消費扶貧農特產品展銷專區活動暨「精準扶貧、與愛同行」清水河第四屆年貨節活動開始啦!地點: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A1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大學東街東口)→往西走→清水河展區公交:機場巴士2號線、75路、79路、95路、K6路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下車。
  • 胡麻油——釋放醇香,助力健康!
    在中國,則主要種植在長白山松嫩平原以及黑龍江地帶、內蒙古、自寧夏六盤山區、張家口壩上張北,內蒙古草原種植最多,以及東北少量種植等。商家為了區分冷榨和熱榨,將冷榨的稱為亞麻籽油,熱榨的稱為胡麻油。但實際上冷榨和熱榨都可以稱為胡麻油或亞麻籽油。
  • 「仙家食品」胡麻油
    胡麻的"胡"古指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及地區,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胡麻就一直生長在寒冷地區。胡麻油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亞麻籽油,胡麻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胡麻油在民間稱謂極多,有汪油、潞油和麻油等。胡麻油雖然在我們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但是,各地區對不同科植物都有胡麻油的叫法。脂麻自古俗稱胡麻.胡麻科中最重要的植物是脂麻, 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
  • 走西口視野下的雜糧文化:世紀之交的《誇河套》到譽滿中華的「西貝莜麵村」
    當然這些都是20多年前的表述,如今這些都歸入了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天賦河套」的範疇,其中大多還屬於「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有的同時還名列「內蒙古味道·巴彥淖爾河套20風味」。黍子碾皮之後便是黃米,內蒙古中西部的黃糕是用黃米糕面製作而成的,上好的油炸黃糕講究的是「軟黃筋」,而「軟黃筋」也正好是內蒙古雜糧標杆品牌「田也旱地雜糧」黃米糕面的亮色和賣點。源自烏蘭察布涼城縣的「田也旱地雜糧」,是源自巴彥淖爾「西貝莜麵村」的戰略合作供應商,雙方有超過10年的合作歷史,合作的品種也比較豐富。
  • 「中國青年報」探訪內蒙古清水河異地扶貧搬遷房
    探訪內蒙古清水河異地扶貧搬遷房200套灰磚黃頂的房屋整整齊齊排成三排,屋前小院裡種著黃瓜、豆角、玉米等瓜果蔬菜,屋頂上安裝著太陽能光伏板,這是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宏河鎮園子灣村的異地扶貧搬遷房。
  • 胡麻油被稱為月子專用油,想買正宗的胡麻油要這樣選
    胡麻油胡麻油主要產地是在我國的黃河以北,以及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北、新疆等地。胡麻油是一種高級營養油,食用方法和我們吃的普通油一樣用來炒菜之類的,只不過比普通油好吃更有營養。胡麻油胡麻油富含天然抗氧化劑--亞麻酸,是很多人用來做月子專用油。剛開始吃胡麻油的時候有一點點的苦味,多吃幾次就習慣了。
  • 六桂福「福韻·故宮」古法黃金婚嫁新品,顏值高更顯東方神韻
    2020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年,六桂福珠寶再度攜手故宮文創推出福韻·故宮古法黃金婚嫁「宮廷嫁禮」系列,以皇家六韻古法制金工藝,復刻皇家經典吉祥圖案,再現帝後大婚時的吉服嘉禮,承百年禮儀,啟宮廷福運,締今世良緣。六桂福珠寶成立於2006年,由六桂家族後裔翁國強先生創辦。
  • 2000畝~浙江嵊州這裡的「冷空氣」山茶油,七八道工序古法壓榨!
    現在正值榨茶油的好時節我們一起去金庭鎮濟渡村石嶺山自然村瞧瞧吧~走進村裡一家古老的木榨油坊陣陣油香撲鼻而來,油坊負責人姚洪慶正用鐵榔頭猛烈撞擊油車的榨楔,這裡至今仍然保留著原始的方法壓榨山茶油古法榨油要經歷七八道工序,榨油前要先將山茶油籽進行兩輪曝曬,不留一點水分。等茶籽碾成茶粉,當地村民就會帶上柴火,來到姚洪慶的油坊裡榨油。
  • 胡麻油的功效與作用
    在臺灣,胡麻油更是備受推寵,被視為月子餐必備用油。  脂麻油(胡麻油)陽光下呈褐紅色,一般金黃色的胡麻油都是摻了其他油類,純度不高。  胡麻油風味獨特,芳香濃鬱,油質清澈,是一種高級食用油,長食有抗衰老、美容、健體 的功效。已證實作用有生毛髮、生肌、長肉、止痛、殺蟲、消腫、下熱毒等。中醫學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
  • 電臺講古算「講古」嗎?
    上星期,有位自己友私信我,傾咗下佢對「講古」嘅睇法。好多謝呢位自己友抽空交流,今日都順便都回復。
  • 胡麻油的藥用價值
    胡麻油胡麻油風味獨特,芳香濃鬱,油質清澈,是一種高級食用油,長食有抗衰老、美容、健體的功效。已證實作用有生毛髮、生肌、長肉、止痛、殺蟲、消腫、下熱毒等。中醫學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
  • 淺談《華嚴金師子章》的「十玄無礙」和「六相圓融」思想(下)
    三、「十玄無礙」的觀法根據《金獅子章光顯鈔》,「十玄」是略名,全名是「十玄緣起無礙法門」,總共有十義門,以顯十十無盡義,而此法門是依據「六相圓融」的教門而立說的。此十門各具教義、理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齊境位、法智師弟、主伴依正、逆順體用、隨生根欲性等十義,總成百門,以顯示重重無盡之義。為法藏的《探玄記》、《華嚴教義章》等闡發十玄所據。法藏的十玄說和以上智儼的十玄說不是完全相同,分別稱為「新十玄」和「古十玄」。
  • 「愛上內蒙古」陸頭碑的傳說
    陸頭碑的傳說在內蒙古清水河縣窯溝鄉的大井溝村委,有一個叫陸頭碑的村子。一聽名字,我們就知道這是一個有故事的村莊。孫悟空手拿酒葫蘆,醉得搖搖擺擺,把幾滴酒在黃河源頭的 巴顏喀拉山南麓的七塊石頭上,這些石頭受瓊漿玉液的滋養,若干年後,聚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逐漸有了生命氣息。成了精的它們耐不住寂寞,想去人世間走一遭。但由於修煉時間不足,難以成為人形。於是,最大的一塊石頭幻化成蛤蟆,其餘四塊 變成了魚鱉蝦蟹,剩下的一塊變作蝗蟲,一塊變作蟒蛇。在蛤蟆石頭精的帶領下,這些海陸空石頭軍順黃河而下。
  • 清水河燉魚
    渾河為黃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山西省平魯縣,經殺虎口出境,於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岔河口匯入黃河。渾河在流經清水河縣的宏河鎮時,兩岸形成了大片溼地,地處山區的清水河縣,難得的大塊平整耕地就在渾河灘,渾河灘土壤肥沃、農作物旺盛,物產豐富。
  • 早餐吃「潘」的思古幽情
    今天孩子們煮早餐給我們吃。我指著鍋中問他們是什麼,他們說:「這是拿剩飯加水煮的稀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