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順應時節,禦寒暖身不怕冷

2020-12-26 騰訊網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順應時節,禦寒暖身不怕冷。

12月21日將迎來冬至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天白天最長的日子。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諺語。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也會在這一天回到家鄉與家人團圓,可見,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

冬至

冬至吃什麼?各個地區的飲食有所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以下六種冬至的傳統食物,好吃寓意好,別錯過哦。

湯圓

湯圓

冬至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吃湯圓是南方地區傳統習俗,「湯圓」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冬至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圓圓滿滿。

煮湯圓小技巧

1、鍋中加入適量水,等水快沸騰時,放入湯圓。熱水下鍋煮出來的湯圓不易破皮、不易粘鍋,有人冷水下鍋這樣湯圓容易結團連在一起。

2、湯圓下鍋後,用勺子不停地沿著鍋輕輕攪動湯圓,防止湯圓互相粘到一起或者粘到鍋底。

3、等湯圓煮得膨脹起來,漂浮在水面上,湯圓即可出鍋。冬至吃湯圓還有長一歲的說法,寓意新的一年開始。

餃子

芹菜豬肉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非常受歡迎的日常美食。冬至吃餃子是流傳了上千年的習俗,意著「團團圓圓」。民間還有「冬至吃餃子不會凍耳朵」的說法。因為餃子的形狀如耳朵一樣,吃一碗暖暖的餃子,身體變得暖暖的,耳朵也就不會被凍傷了。

食材:芹菜200克,豬肉350克,生抽 2勺,生抽1勺

1、把芹菜洗乾淨,剁碎,擠幹水分,這樣調餡料時芹菜才不會出太多水。

2、選擇肥瘦相間的豬肉,剁碎,然後放入鹽、生抽攪拌均勻。

3、把芹菜倒入肉餡裡,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4、餃子全部包好後,先把水燒開,再下餃子,用勺子輕輕地攪拌一下,水開後倒入小半碗冷水,反覆3次,這樣煮餃子不易爛。

羊湯

喝羊湯

在山東地區,冬至喝羊湯是一種傳統飲食習慣。每到冬至,家家戶戶都會燉羊湯。羊湯營養價值豐富,最適合冬季寒冷天氣食用,可以驅寒滋補身體。冬至來臨,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到了,喝羊湯可以提高人體抗寒抗病能力,寓意一年身體健康平安。

食材準備:羊肉 500克,白蘿蔔500克,生薑、鹽、香菜適量

1、羊肉斬成合適的大小,用冷水浸泡1小時,去除裡面的血水,然後放入鍋中煮沸,焯水備用。

2、白蘿蔔滾刀切塊,白蘿蔔和羊肉是絕配,這樣吃起來不容易上火。

3、把羊肉和白蘿蔔一起放入鍋裡,加入2000ml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個小時,最後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餛飩

吃餛飩

「冬至餛飩夏至面」,餛飩是一種營養美味的小吃,味道滑嫩爽口,深受大家的喜愛。餛飩製作起來也非常簡單,寒冷的天氣吃一碗熱騰騰的餛飩,熱身又暖胃。冬至吃餛飩寓意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食材準備:豬肉300克,雲吞皮500克,蔥薑末、鹽、生抽、胡椒粉適量

1、把豬肉剁碎,放入生薑末和香蔥,鹽、生抽、胡椒粉,順時針攪拌均勻。

2、包餛飩比包餃子簡單多了,只需把餛飩餡放入餛飩皮中,捏緊不破即可。

3、鍋中水燒開,水開後倒入餛飩,煮到餛飩全部浮起。

4、出鍋裝入碗中,調上自己喜歡的醬料,撒上一些香菜即可。

我昨天去逛超市的時候,發現超市裡買餃子買餛飩的人非常多,想當然大家肯定是為即將來臨的冬至做準備的。所以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飲食習俗人們依然非常重視。這4種冬至美食,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飲食習俗,都有著美好的寓意,都有對家人美好生活的嚮往。

相關焦點

  • 明日冬至,別忘給家人吃「4寶」,順應時節,禦寒暖身不怕冷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順應時節,禦寒暖身不怕冷。12月21日將迎來冬至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天白天最長的日子。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諺語。
  •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時節,驅寒暖身不怕冷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時節,驅寒暖身不怕冷明日就是今年的冬至節氣了,東北已經進入「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季節,天氣尤為寒冷,除了要多穿衣服外,大家也要注意腳部保暖,愛漂亮的女孩子也不要露腳脖了,可在晚上用熱水泡腳,既能驅寒解乏,還有助於睡眠。
  •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節氣,滋補暖身不怕冷
    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要記得吃,順應節氣,滋補暖身不怕冷。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明天,我們即將迎來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節氣,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一直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明日冬至,6種傳統食物記得給家人吃,應季而食,溫暖過冬不怕冷
    明日冬至,這6種傳統食物別忘了吃,營養美味,驅寒暖身,寓意:健康又吉利。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民間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後將迎來九寒天,也是一年中特別冷的時候,這天不同地區的人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風俗。
  • 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喝雞湯,分享6道雞湯做法,暖身補氣不怕冷
    明日冬至,雞湯最養人,分享6道雞湯做法,順應時節,暖和過冬天。冬至節氣後,一年最冷的時候也即將開始。民諺語「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冬季天氣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需求較多,所以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按民間說法「冬至喝雞湯,可以補一年」,在冬至這天喝雞湯滋補,可以更好地抵禦寒冷。
  • 冬至過後,開始數「九寒」,記得吃這5種傳統美食,驅寒暖胃又解饞
    冬至過後,開始數「九寒」,記得吃這5種傳統美食,驅寒暖胃又解饞,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大雪剛過,冬至又來,今天給大家分享冬至該吃的傳統美食。冬至後,每個地方風俗習慣不同,飲食也會有所不同,一般北方人到了冬至有吃餃子的習慣,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逢年過節都離不開餃子,但是到了冬至更是餃子的專場,而南方人除了餃子,還會吃糯米丸子、湯圓,其寓意就是團圓,老輩人在根據時節做美食時,不僅要考慮節氣的特點,調製的味道,還要想到美好的寓意,冬至過後,開始數「九寒」,記得吃這
  • 今日小寒,別忘給家人吃「3白」,順應時節,助家人平穩過冬
    今日小寒,別忘給家人吃「3白」,順應時節調飲食,助家人平穩過冬。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今天就是小寒節氣了,也就是24節氣當中的第23個節氣。小寒節氣也是一年當中最冷的一個節氣了。
  • 明日寒露,這黑色食物別忘了給家人吃,濃稠細膩,順應節氣更健康
    明日寒露,這黑色食物別忘了給家人吃,濃稠細膩,精神飽滿過秋天。明天就是寒露節氣了,寒露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氣候開始由涼爽轉變成寒冷了,這個時候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氣候還特別乾燥,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因此,進入寒冷需要多添加衣物和穿秋褲,注意保暖了。
  • 明日端午,這5種傳統美食記得吃,順應時節味道好,寓意平安健康
    端午節習俗特別多,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端午節的傳統美食。在中國,所有節日都伴隨著節氣和美食,冬至餃子夏至面,立春吃春餅,中秋吃月餅,而端午節,要吃的東西就多了一起來看一下吧。1、粽子雖然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都大同小異,但吃粽子卻是南北方共有的習俗。
  • 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吃這道傳統美食,營養美味寓意好,溫暖過冬
    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吃這道傳統美食,營養美味寓意好,溫暖過冬。12月21日就是今年的冬至節氣,二十四節氣當中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
  • 明日進入三九,別忘記吃1黑2紅3白,順應時節調飲食,平安過寒冬
    明日進入三九,別忘記吃1黑2紅3白,順應時節調飲食,平安過寒冬。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民間素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俗語,由此可見,三九天的寒冷程度,明天就是三九天的第一天,冬至過後,一共有9個九,每隔9天為一個九,2021年1月8日是三九第一天,也就是說,這一個月是三九四九天,最為寒冷,也是身體最脆弱的時候,我們要利用身邊的食物,滋補身體,抵禦嚴寒。我們這裡,在三九四九天有吃1黑2紅3白的習俗,分享給大家。
  • 冬至前後,女人要多吃這「一紅一白」,驅寒補氣血,體質好不怕冷
    昨天是冬至,不在父母身邊,對於這些節日我總是記不住,差點既忘記了冬至的日子,還是老媽打電話告訴我要記得吃餃子才想起來的。小時候在家,媽媽總是說:"吃過冬至圓,就算大一年(歲)"。想到這我立刻翻出柜子裡的糯米粉,忍不住做起糯米丸子了,糯米做的一切我都愛吃,就是喜歡這軟糯的口感,所以家裡也總是囤著一袋袋的糯米粉,正好冰箱裡還有幾個貝貝南瓜,閒著和女兒搓了一些南瓜丸子放冰箱,想吃隨時抓一把。冬至前後,記得多吃這"一白一紅",營養互補,增強體質不怕冷。
  • 今日夏至,3種傳統美食要多吃,順應節氣身體好,寓意安康又圓滿
    今日夏至, 3種傳統美食要多吃,順應節氣身體好,寓意安康又圓滿。今天是夏至,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進入夏至,天氣炎熱,氣溫高,降水量少,大家出門要注意做好防曬,平時要及時補充水分,作息要早睡早起,合理運動,讓自己順利度過苦夏。
  • 冬至吃什麼?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
    「冬至大如年」。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冬至憑藉其濃厚的人文意義和豐富的慶祝形式成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吃」則是中國人過節的一大主題。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 天冷別忘吃此菜,和醋是絕配,不煮湯不炒菜,手腳暖和不怕冷
    天冷別忘了吃生薑,不炒菜不煮湯,滋補養顏又保暖,越吃越暖和。天氣越來越冷,冬天真的來了。入冬後,很多人會覺得手腳冰涼,像個「冰坨子」一樣。想必您也很想知道,天冷吃什麼能幫我們暖身驅寒呢?有一種菜還真能幫到我們!它就是生薑。
  • 明日冬至,嘴饞也要少碰3物,多吃2黃2紅,合理飲食,健康過寒冬
    明日冬至,嘴饞也要少碰3物,多吃2黃2紅,合理飲食,健康過寒冬。明天就是冬至了,它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預示著真正的寒冬即將開始。我們如何在冬至吃得更健康呢?下面,阿西就來分享下,在冬至時節再嘴饞也要少吃的三樣食物,還有可多吃的幾種黃色、紅色食物,應季而食、合理飲食,才能健康平安度過寒冬!
  • 明日冬至,除了餃子,這5種傳統食物別忘記吃,順應節氣寓意好
    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人則喜歡在冬至這天祭拜祖先、安排家庭聚餐。作為一名地道的北方人,每年冬至都會吃餃子。我家餃子多以羊肉餡為主,羊肉剁碎加入薑末、蔥末、鹽、料酒、胡椒粉、醬油、花椒水、雞蛋液拌勻,再淋入香油、花生油攪拌均勻,餃子餡就調好了。煮熟的餃子皮薄餡香,蘸著辣椒汁一口一個,簡直停不下來。
  • 大雪,溫補有講究,多吃這9樣順應節氣貯存能量,身體好不怕冷
    導語:大雪,記得多吃9種食物,少吃「2椒1香」,滋補潤燥健康過冬。大雪,溫補有講究,多吃這9樣順應節氣貯存能量,身體好不怕冷隨著氣溫的降低,越來越多新聞報導北方降雪了,「大雪」的腳步也是越來越近了,大雪是冬季6個節氣裡的第3個節氣,是冬季進補的重要時節,大雪節氣的意思是天氣變得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當然它並不指降雪量一定會很大哦
  • 冷天兒子最愛喝這湯,不放肉也很香,滋補暖身不怕冷,清甜營養!
    這幾天特別冷,小城遭遇了連續三場大暴雪,北風嗚嗚地刮,氣溫驟降,周末哪裡也不去,就在家裡呆著,做一點好吃的。冷天兒子最愛喝這湯,不放肉也很香,滋補暖身不怕冷,清甜營養。到了冬天,我們北方地區有吃凍豆腐的習慣,豆腐放到戶外凍上,做菜熬湯更容易入味。數九寒天,氣溫驟降的日子是最難熬的。很多人手腳冰涼,天一冷就開始多穿衣服禦寒,但這只是表面功夫,把日常飲食調整為禦寒的菜單,讓身體自發的產生熱量來抵禦寒冷,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 醇鮮然提醒您冬至吃餃子之餘也別忘了喝羊奶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話「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作為「小年」,也是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還是一個團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