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順應時節,禦寒暖身不怕冷。
12月21日將迎來冬至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天白天最長的日子。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諺語。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也會在這一天回到家鄉與家人團圓,可見,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
冬至
冬至吃什麼?各個地區的飲食有所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以下六種冬至的傳統食物,好吃寓意好,別錯過哦。
湯圓
湯圓
冬至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吃湯圓是南方地區傳統習俗,「湯圓」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冬至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圓圓滿滿。
煮湯圓小技巧
1、鍋中加入適量水,等水快沸騰時,放入湯圓。熱水下鍋煮出來的湯圓不易破皮、不易粘鍋,有人冷水下鍋這樣湯圓容易結團連在一起。
2、湯圓下鍋後,用勺子不停地沿著鍋輕輕攪動湯圓,防止湯圓互相粘到一起或者粘到鍋底。
3、等湯圓煮得膨脹起來,漂浮在水面上,湯圓即可出鍋。冬至吃湯圓還有長一歲的說法,寓意新的一年開始。
餃子
芹菜豬肉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非常受歡迎的日常美食。冬至吃餃子是流傳了上千年的習俗,寓意著「團團圓圓」。民間還有「冬至吃餃子不會凍耳朵」的說法。因為餃子的形狀如耳朵一樣,吃一碗暖暖的餃子,身體變得暖暖的,耳朵也就不會被凍傷了。
食材:芹菜200克,豬肉350克,生抽 2勺,生抽1勺
1、把芹菜洗乾淨,剁碎,擠幹水分,這樣調餡料時芹菜才不會出太多水。
2、選擇肥瘦相間的豬肉,剁碎,然後放入鹽、生抽攪拌均勻。
3、把芹菜倒入肉餡裡,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4、餃子全部包好後,先把水燒開,再下餃子,用勺子輕輕地攪拌一下,水開後倒入小半碗冷水,反覆3次,這樣煮餃子不易爛。
羊湯
喝羊湯
在山東地區,冬至喝羊湯是一種傳統飲食習慣。每到冬至,家家戶戶都會燉羊湯。羊湯營養價值豐富,最適合冬季寒冷天氣食用,可以驅寒滋補身體。冬至來臨,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到了,喝羊湯可以提高人體抗寒抗病能力,寓意一年身體健康平安。
食材準備:羊肉 500克,白蘿蔔500克,生薑、鹽、香菜適量
1、羊肉斬成合適的大小,用冷水浸泡1小時,去除裡面的血水,然後放入鍋中煮沸,焯水備用。
2、白蘿蔔滾刀切塊,白蘿蔔和羊肉是絕配,這樣吃起來不容易上火。
3、把羊肉和白蘿蔔一起放入鍋裡,加入2000ml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個小時,最後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餛飩
吃餛飩
「冬至餛飩夏至面」,餛飩是一種營養美味的小吃,味道滑嫩爽口,深受大家的喜愛。餛飩製作起來也非常簡單,寒冷的天氣吃一碗熱騰騰的餛飩,熱身又暖胃。冬至吃餛飩寓意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食材準備:豬肉300克,雲吞皮500克,蔥薑末、鹽、生抽、胡椒粉適量
1、把豬肉剁碎,放入生薑末和香蔥,鹽、生抽、胡椒粉,順時針攪拌均勻。
2、包餛飩比包餃子簡單多了,只需把餛飩餡放入餛飩皮中,捏緊不破即可。
3、鍋中水燒開,水開後倒入餛飩,煮到餛飩全部浮起。
4、出鍋裝入碗中,調上自己喜歡的醬料,撒上一些香菜即可。
我昨天去逛超市的時候,發現超市裡買餃子買餛飩的人非常多,想當然大家肯定是為即將來臨的冬至做準備的。所以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飲食習俗人們依然非常重視。這4種冬至美食,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飲食習俗,都有著美好的寓意,都有對家人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