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節倒計時
一起來看看
馬來西亞是怎麼過春節的
馬來西亞有兩個代表新年的節日,一個是馬來人的春節,叫開齋節。一般是每年9月到11月之間,每年的日期不定。一個便是華人的新年節日春節,其時間與中國農曆時間一樣。
馬來西亞為多元族裔國家,但華人比例高,因此把春節列入國家法定假日放假2天,每逢此時民間大肆慶祝。
作為全球中華文化保留得最完整的國家,馬來西亞除了在節慶上的歡慶習俗也結合當地民俗文化,逐漸演變了屬於自己當地的春節歡慶習俗。
無論身在何處,
無論相隔多遠,
春節在全球華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始終無可取代。
圖|吉隆坡天后宮
Welcome properity god in new year's eve
迎財神是華人重要春節習俗之一,不少人會在家中或到寺廟擺放貢品、水果等,準備迎接財神,祈求全年財運興旺。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鞭炮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New Year Eve reunion dinner
馬來西亞的春節氛圍一般始於年初一到十五元宵節,走在馬來西亞的大街小巷,年味已經撲面而來,商場、店鋪和街道早已張燈結彩。
賀歲歌曲和「恭喜發財」的祝福聲不絕於耳,讓人回到了兒時記憶裡的新年。華人家庭各家各戶早早掃除,準備年貨,而到了除夕夜那天,一家大小會共吃團圓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的晚餐。
Give 「Ang Bao」
農曆新年期間,長輩會給予晚輩紅包,以紅色信封包著,稱「壓歲錢」,通稱為「紅包」(粵語作「利市」)。紅包通常由已婚夫婦給予家庭中未婚的年輕子女。出於禮貌和習俗,晚輩會祝願長輩在來年幸福、健康和好運.
馬來西亞農曆新年必吃年糕,因為有「年年高升」的意思。傳統的年糕是用糯米和白糖製成的,放在香蕉葉裡蒸煮長達12-36小時。年糕的種類繁多,在馬來西亞最常見的年糕與廣東及香港的年糕相似,是橙紅色年糕,屬甜味,由糯米和白砂糖製成,通常切片用慢火將年糕煎軟才食用。甜甜黏黏的口感不管大人或小孩都很愛。
創意的馬來西亞人除了切片直接食用之外,還創造出了很多不同的吃法,如:沾蛋漿再煎至金黃色食用、以酥皮包成年糕派、椰絲沾年糕、炸芋頭地瓜炸年糕等等。
馬來西亞華人過年吃的所有糕點之中,年糕是新年祭神到祭祖的必備,幾乎等同新年象徵符號。以前的年餅都是以非常簡單的食材製成,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加上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華人新年糕點也開始走向多元種族化,各式各樣的年餅在新年前一個月就開始售賣。
在各種各樣的年餅中,馬來西亞「粿加必」可是名列第一必吃的年餅。「粿加必」其實類似雞蛋卷,原是馬來人和娘惹的傳統餅食,後來潛移默化地融入了華人家庭,成為華人新年必備的應節食品。「粿加必」是用傳統長柄圓形餅模,倒上薄薄一層的雞蛋麵煳在餅模後趕緊合起來,慢慢用炭爐烘烤並不時翻轉以便兩邊都被烘烤均勻。
說到馬來西亞華人的春節特色活動,一定會有「七彩鴻運撈生」。七彩鴻運撈生是南洋一帶大受歡迎的新年風俗。尤其流行於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七彩繽紛的魚生有七彩燦爛的好意頭,而「撈起魚生」這個名稱,又有風生水起及越撈越旺的意思。
無論是企業的收工宴、開工酒、親戚朋友的家庭聚會,大家總是愛來「撈」一番!大伙兒在「撈生」時邊撈邊說吉祥話,並且越撈越高,以取其寓意吉祥,祈求在新的一年撈得風生水起、好運連連。
Prosperity & Treasure Claypot
在大馬過春節,除了「撈生」外,還會吃比較有特色的盆菜,盆菜必定要裝在一個圓盆裡,代表團團圓圓,圓圓滿滿。看似粗粗的盆菜實質烹飪方法十分考究,分別要經過煎、炸、燒、煮、燜、滷後,再層層裝盆而成,內裡更有乾坤,由雞,鴨,鮑魚、海參,花膠,蠔,蘿蔔,花菇,燒肉等十幾種原料組成。一桌子只吃盆菜,寓意團圓。
Praying in temple
東禪寺、極樂寺、天后宮和茨廠街等地每年都會舉辦熱鬧的廟會,豐富的文化民俗表演也會在各地連接登場如:馬來西亞國家遺產項目二十四節令鼓、馬來西亞原創的高樁舞獅、武術表演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感受濃鬱的節日氣氛與傳統文化。
新春廟會慶典精彩連連,不僅有各式各樣的美食、手工及文化攤位,更特備了舞獅表演、大旗鼓、武術表演、傳統童玩、剪紙藝術及煙花等活動,讓民眾度過喜慶的農曆新年!
Twenty four seasons drum
氣勢澎湃的「二十四節令鼓」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令為創意,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創作與驕傲。二十四節令鼓,氣勢澎湃、鼓舞人心,也是許多大型節慶、新春晚會的重要表演環節。馬來西亞春節期間,有些廣場和購物中心前會有二十四節令鼓的現場表揚,氣勢磅礴的鼓點聲一定會震撼你的心!
Praying on 9th day
撈過魚生,吃過盆菜後,很多人覺得年已經過得差不多了,而大馬福建人的重大節日才剛剛開始。到了初九,大馬的福建人會「拜天公」,這天可以說是福建人最重要的日子,甚至比年三十更加熱鬧,鞭炮放得也比年三十更多。
Chap Goh Mei
初九之後,就是元宵節了。大馬華人的農曆新年有個特色活動:元宵拋柑!這起源於祖籍福建的大馬未婚女子「拋好柑,嫁好尪(音骯,意丈夫)」的傳統習俗。
如今,這個福建美女找如意郎君的習俗,已經演變成一個全民娛樂的新年節日,大家熱熱鬧鬧地在元宵夜將自己的聯絡方式寫在柑上,拋入水中讓有緣人去打撈。
第二家園|國際學校|經商投資|買房置業
業內資深專業人士講解,籤到領精美禮品
現在就抓緊時間,報名預約吧!
報名方式
1. 撥打熱線:400-990-8670 電話報名
2. 添加微信:15900450993(文女士)報名
3. 識別圖中二維碼,快速報名
活動時間:3月20日(周六) 13:00-18:00版權聲明:本文由優居東南亞整理髮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必究。如需轉載、合作請私信我們。部分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私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