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森美康發布學術報告,以期創建一種用血液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方法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 相關內容已在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CTAD)會議上介紹 -

希森美康集團(總部:日本神戶;董事長兼CEO:家次 恆;下文簡稱希森美康)和衛材株式會社(總部:日本東京;CEO:內藤晴夫;下文簡稱衛材)宣布,在2020年11月4日至7日召開的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CTAD)會議上介紹了用血漿診斷阿爾茨海默病(AD)方法開發項目的最新數據。希森美康代表兩家公司展示了使用希森美康HISCL(TM)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測量的血漿β-澱粉樣蛋白(Aβ)在預測澱粉樣病理方面的性能,其中澱粉樣病理的判定使用澱粉樣蛋白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成像Centiloid量表[1]。

臨床試驗:生物標誌物(包括血漿)LP10;使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測量的血漿Aβ比值可預測澱粉樣病變的存在(使用Aβ-PET成像Centiloid量表判定)海報展示:11月4日(星期三)至11月7日(星期六)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研究小組一直使用臨床試驗中常用的視覺讀片方法[2],通過澱粉樣蛋白PET掃描來確認澱粉樣病理。但是,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項目使用SUVR(標準化攝取值比值)指標對澱粉樣蛋白PET圖像進行定量評價,並使用一種稱Centiloid方法的標準化技術進行校正,用來定量評估澱粉樣病理[3]。因此,為了評估全自動免疫分析系統HISCL測量的血漿Aβ1-42/Aβ1-40(Aβ比值)在預測澱粉樣病理方面的性能,我們對149例臨床診斷為MCI(輕度認知障礙)和輕度AD的病例,採用視覺讀法和Centiloid量表法測定澱粉樣病理,以確定這兩種方法預測性能的差異。結果證實,Centiloid量表法在確定澱粉樣病理方面表現出更好的性能,靈敏度和特異性為78%(AUC=0.82),而視覺讀片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72%和71%(AUC=0.74)。此外,還確定了血漿Aβ比值與Centiloid評分值之間的相關性(Spearman秩相關係數(rs)[4] = -0.57,p<0.0001),與以往的結果相比,更強地證明了血漿Aβ比值能夠預測大腦澱粉樣病理。此外,觀察到許多血漿Aβ比值和Centiloid量表法判定不一致的情況是假陽性病例(即,血漿Aβ比值為陽性,澱粉樣PET Centiloid為陰性)。其他研究組也告了此類不一致現象,提示與陰性受試者相比,這些假陽性受試者更有可能出現澱粉樣蛋白PET成像檢測陽性[5]。根據這些發現,認為全自動免疫分析系統HISCL測量的血漿Aβ比值可能反映了澱粉樣蛋白PET成像無法檢測到的更早期的腦澱粉樣病理。 為了進一步評估我們的檢測系統的臨床效用,我們將對更多的樣本進行評價。

希森美康集團

預計全世界痴呆症患者的總人數將在2030年達到8200萬,在2050年達到1.52億,全球痴呆症的總社會成本來自於直接醫療成本、社會護理成本以及生產力的下降,估計到2030年社會總成本將達到2萬億美元[6]。在日本,痴呆患者的數量在2012年已達到約462萬,預計在2025年將增至730萬[7],估計2025年該疾病的總社會成本將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1%[8](25.8萬億日元[9])。在這些痴呆患者中,AD患者佔60%以上[7]。

已知AD是一種由神經元外Aβ蛋白聚集觸發神經元內tau蛋白沉積,從而導致突觸功能障礙和神經元細胞死亡的疾病。這些腦部改變可引起認知障礙和心理與行為症狀,提示在認知障礙之前,AD就已引起腦內Aβ的聚集和積聚。因此,認為在以Aβ為靶點的治療中,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更為有效。目前檢測腦內澱粉樣蛋白聚集的方法為澱粉樣蛋白PET成像和腦脊液(CSF)Aβ比值檢測,但這兩種方法在獲取途徑、費用和身體健康方面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負擔[10]。

希森美康和衛材正在努力創建新的用於預防和治療痴呆的診斷技術。因此,首要目標是促進醫療保健的進步,提高痴呆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

術語

1.一個標準化量表,用於對不同澱粉樣蛋白PET成像探針測量的PET SUVR值進行綜合分析。

2.經過培訓的醫生通過視覺讀片,可定性鑑別澱粉樣蛋白PET陽性受試者和澱粉樣蛋白陰性受試者。

3.Klunk WE et al, Alzheimer’s Dementia (2014)

4.基於兩個定量數據分布評估兩組數據的相關性。為了進行本分析,計算了Spearman秩相關係數(rs),rs是由兩個變量的秩次確定的一個相關指數。

5.Schindler SE et al, Neurology (2019)

6.2018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

7.痴呆綜合措施的推廣,日本厚生勞動省

8.日本痴呆經濟影響研究,2014年衛生勞動科學研究補助年度報告

9.希森美康根據日本中期經濟展望(2018年2月)估算,日本大和研究所

10.Aβ是由澱粉樣前體蛋白切除的胺基酸殘基組成的肽。其中許多是由40個殘基組成的Aβ1-40,其水平不會隨著AD的進展而明顯波動。另一方面,由42個殘基組成的Aβ1-42具有高聚集性,腦脊液(CSF)中的Aβ1-42從AD早期就開始減少。認為Aβ的絕對值表現出個體和內在變異性,但血漿Aβ1-42/Aβ1-40比值保持不變。據報導,CSF中Aβ1-42/Aβ1-40比值與澱粉樣蛋白PET高度相關。

關於希森美康與衛材的合作

2016年2月,希森美康和衛材籤署了一項全面的非排他性協議,旨在為痴呆領域開發新的診斷檢測。兩家公司在技術和知識方面彼此借力,共同致力於研發新一代的診斷試劑,以便能夠早期診斷痴呆、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並定期監測此類治療的效果。在2019年12月舉行的第12屆CTAD上,兩家公司報告了使用全自動免疫分析系統HISCL測量的血漿Aβ比值預測澱粉樣蛋白PET掃描結果的性能(敏感性:73%,特異性:71% [AUC=0.74]),結果證明了使用血漿Aβ比值預測腦澱粉樣病理的潛力*。這一發現有望開發一種用血液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簡單方法。

相關焦點

  • 什麼標誌物,會成為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一選擇?
    2019年9月21日是世界第26個阿爾茨海默病日。根據美國報告,從2010年開始,阿爾茨海默病已經成為美國第六大死因,每年死於該病的人數超過乳腺癌與前列腺癌的總和。2018年美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超過570萬,投入至阿爾茨海默病的診療護理費用預計有2770億美元。
  • 阿爾茨海默病血液生物標誌物的新證據
    原創 MGH 阿爾茨海默病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MGH)牽頭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種潛在的基於血液的生物標誌物用於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似乎更有希望
  • 無症狀期阿爾茨海默病的預後血液檢測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阿姆斯特丹阿爾茨海默中心(Alzheimer Center Amsterdam)的SCD隊列的血液樣本。利用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 RUB)開發的一種名為免疫紅外傳感器(Immuno-Infrared Sensor)的測試,他們識別了203名SCD隊列中在6年內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即臨床症狀)的22人。
  • 谷川聯行落地日資企業希森美康、B2B供應鏈平臺品築國際
    6月29日,憑藉嚴格的項目評審機制、專業化服務團隊、網際網路+招商模式等核心優勢,谷川聯行成功為中歐製造國際企業港落地日資企業——濟南希森美康醫用電子有限公司,為天津西青物流園落地品築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 新的檢測方法可以在症狀出現之前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變化
    《ScienceDaily》12月1日消息在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和社會成本持續上升之際,這項突破是非常及時的,因為它能夠比目前的方法更早地發現這種疾病。這些發現對於測試治療這種毀滅性疾病的方法也很重要。阿爾茨海默病以腦組織的兩種病理變化為特徵。一種是tau蛋白,另一種是β-澱粉樣蛋白肽。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血管搏動方式不同
    芬蘭奧盧大學(University of Oul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檢測大腦清潔系統變化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大腦血管的搏動不同於健康人。這一發現使記憶喪失疾病的新型治療和診斷工具的開發成為可能。
  • 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可能是一種蛋白質的缺乏
    原標題: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可能是一種蛋白質的缺乏   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中缺乏一種能夠隨著年齡增長而保持組織健康的蛋白質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 記憶保衛戰: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獲進展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被稱為世界性治療難題的「阿爾茨海默病(AD)」日益引起重視。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根據《2019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的數據,全世界約有500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52億,而該病症全球每年的經濟負擔估計約為1萬億美元。
  • 科學家研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新模型
    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形式痴呆症。據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稱,大約580萬老年人在美國生活著老年痴呆症。 阿爾茨海默氏症是一種進行性神經疾病。
  • 衛材展示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方面的管線產品的最新數據
    衛材將進行4次關於lecanemab的口頭報告。第一次報告將介紹在臨床前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中新啟動的III期臨床研究AHEAD 3-45的臨床研究設計和初始篩選結果。第二次報告將介紹在早期AD患者中進行的II期臨床研究(研究201)獲得的澱粉樣蛋白相關影像學異常-水腫(ARIA-E)表現的最新分析結果。
  • 阿爾茨海默症血液檢測法公開市售,專家:準確性待考
    聖路易斯公司的C2N診斷中心綜合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1日報導,如何判斷檢測者是正常衰老、阿爾茨海默氏症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造成的思維遲緩,一直都是醫學界的難題。通過血液檢測來判斷阿爾茨海默症是一次質飛躍,該檢測法已經在美國多州進行銷售,並剛剛在歐洲獲準銷售。
  • [年報]美康生物: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證券代碼:300439 證券簡稱:美康生物 公告編號:2020-031 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體外診斷(In-Vitro Diagnostics,IVD)是指在體外通過對人體體液、細胞和組織等樣本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診斷方法。目前,全球醫療決策中有三分之二是依據診斷做出,而80%以上的診斷屬於體外診斷範疇。1.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蛋白質的缺乏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
    原創 UTHealth 阿爾茨海默病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中缺乏一種能夠隨著年齡增長而保持組織健康的蛋白質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大面積斷貨!
    微信群藥店店員曬圖,九期一賣斷貨了九期一(通用名甘露特鈉,代號:GV-971)是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2019年11月2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適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2019年12月29日,九期一全國戰略發布會上,其研發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宣布九期一正式上市。
  • 比爾·蓋茨所說的阻止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究竟是什麼?
    在很多層面,與阿爾茨海默病的鬥爭使我想起了拼圖遊戲。你的目標是查看整個圖片,以便你可以充分理解該疾病,從而更好地進行診斷和治療。但是,要查看完整的圖片,你需要弄清楚所有部分如何組合在一起的。目前,在世界各地,研究人員正在收集有關阿爾茨海默病的數據。其中一些科學家正在進行藥物試驗,目的是尋找一種方法來阻止疾病的發展。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疾病奪走的,不止是記憶
    經過醫院的診斷,確診妻子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老年痴呆。  陳佔青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他想不通原因。後來,女兒和他解釋以後他才大概明白,妻子的病是腦子裡出現了「病變」。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認知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陳佔青所說的「病變」,用更專業的表述就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大腦神經元持續受損,導致包括思考、學習和記憶等認知功能下降、減退,直至進入痴呆。  它除了會「偷走」人的記憶以外,還會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漸下降,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行為異常,需要有專人24小時的照料。
  • 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在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AD患者的人均年花費為19144.36美元,我國AD所致社會經濟負擔總額達到1677.4億美元,比「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15年)」中的281.8億美元高了5.95倍。預計到2030年,我國AD經濟負擔將達到2.54萬億美元,而到2050年將達到9.12萬億美元。
  • 阿茲海默症能活多久,阿爾茨海默病治療到底靠譜不,是個問題!
    Xyy 阿爾茨海默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出現血腦屏障破壞、腦缺血缺氧、腦水腫等嚴重問題,此時RSHWHO腦神經營養會迅速增快毛細血管生長速度與側支循環的建立速度,使損傷神經獲得充足氧氣,消除自由基,在患者出現明顯臨床症狀前,進行一定的檢查,揪出破壞大腦神經的元兇,在早期階段對疾病進行診斷和幹預,來及時預防神經的損傷,以延緩病情,使患者的生存年限延長。
  • ...全球批准用於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僅2類4種 用於改善患者臨床症狀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被稱為世界性治療難題的「阿爾茨海默病(AD)」日益引起重視。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根據《2019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的數據,全世界約有500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52億,而該病症全球每年的經濟負擔估計約為1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