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中的「綱常」 宗璞到底該不該刪?

2021-01-19 環球網

流傳甚廣的國學經典《三字經》近日有了一個新版本,即年已九旬的著名作家宗璞和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主任李存山合作編注的《三字經節簡注本》。和以往各版本有所不同的是,因不認同《三字經》中有關「三綱」、「君臣」的內容,宗璞大膽對其進行了一些刪改,認為這是「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舉。

《三字經》為宋儒王應麟所作,是中國傳統的啟蒙教材。它淺顯易懂,取材廣泛,涉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等豐富內容,而且其三字一句、整齊排列、合轍押韻的形式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自元代之後,《三字經》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流傳,還傳播到韓國和日本,近代以來更被譯成英、法、俄等多種文字,甚至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教育叢書」向全世界發行。

改了什麼?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三字經節簡注本》刪掉了「三綱」、「君臣」等內容,如將原文中的「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改為「三求者,真善美,多思考,常在心」。全書快結束時,有兩句「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改為「為祖國,為人民,尋求真,多行善,創造美,度一生」等。

《三字經》中涉及「三綱」、「君臣」的,還有其他內容。另據宗璞介紹,限於精力,她自己沒有作更多的刪改,但衷心希望有人能做這一工作,「可能還有提到『三綱』的地方或有別的不當處,我就沒有力氣去研究了……我希望有人印一版新《三字經》,將『三綱』那幾句話去掉,也許有更好的詞句代替。可以討論。我以為真善美是我們應該多思考,常在心的。」

為什麼要改?

宗璞在《三字經節簡注本》序言中自述道:「我不喜歡其中的『三綱』思想,『三綱』尤其是君臣道義,長期束縛了我們民族思想的發展,早該徹底清除。我們廢除帝制已經100餘年,皇帝早已不存在,何必再講君臣關係。刪去『三綱』以後,加上了一些想法,這本書並沒有坍塌,而是更精煉了,更有光彩了……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早已是人們的共識。怎樣取,怎樣去,空談是沒有意義的。只能在這一點、那一點,這一件、那一件的具體事物中實踐,把壞的清除,把好的留下。我沒有專門研究過國學,知識粗淺,只能盡我微薄的力量,銜一粒沙,添給大廈。這是一粒具體的沙。」

另一編注者李存山介紹,《三字經》在元、明、清三朝都有不同的版本,現在流傳最廣的《三字經》版本是清朝賀興思的「註解備要」本,《三字經節簡注本》也是以這個版本為底本的。李存山表示,既然《三字經》的版本一直在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那麼自民國以後,我們的政治制度較之此前的封建王朝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字經》自然也應該作出相應的修改,使之更適合現在的兒童來學習和誦讀。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宗璞刪改《三字經》裡「君臣」、「綱常」內容的想法可謂由來已久。在2014年年底發表的一篇名為《美芹三議》的文章中,她就提到對《三字經》中「三綱」思想的不認可:「我從翟志成教授的書裡知道,在秦以前,儒門的思想其實是雙方都有責任的,要求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後來,變成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一方絕對統治、一方絕對服從。《三字經》裡那幾句話(指「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編者注)必須刪除扔進垃圾堆。因為小兒讀者這樣多,更必須早一些改掉。以免在我們可愛的後代小腦袋瓜裡又裝進一些糨糊。全書刪去『三綱者』那幾句話,並不影響文字的連貫。」

外界怎麼看?

《三字經節簡注本》的出版方為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在刪減的同時,他們還請錢文忠、劉心武、黃榮華三位文化學者作聯合推薦。出版方表示,他們也覺得《三字經》裡面有些內容並不適合現代家長用於對孩子的教育,「這本拼音節簡注本《三字經》是我們經過精心挑選、反覆醞釀之後再出版的,它的裝幀設計也是非常精美的。」

不過對於宗璞的觀點,學術界早有不同意見存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姚小鷗曾通過個人博客發表文章表示不認同,「宗璞認為,『《三字經》裡那幾句話必須刪除扔進垃圾堆。』這一說法使我想起新文化運動時反對『賢妻良母』的主張。我記得有質疑者問:不要賢妻良母,難道主張女人都作惡妻劣母不成?其不通是顯見的。」他還引用《禮記·昏義》、《郭店楚簡·六德》等古書中的字句說明:「《三字經》中『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幾句是有來歷的……這幾句話,並不是哪一位思想家心血來潮杜撰出來,也不是哪一位統治者個人意志的體現,而是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社會組織形式的理論總結。即使在今天,難道要君臣無義,父子不親,夫婦不順嗎?」

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由於剛出版不久,而且是針對低齡兒童群體的拼音本,目前該書在豆瓣讀書上尚無條目,在亞馬遜和噹噹等購書網站上也無人評論,只有在京東圖書中有寥寥幾條評論,內容都為「經典書籍,值得推薦,買來給小朋友看的,學學國學,真不錯」、「不錯,挺好的,給小朋友看的」之類。可見,購書者應該只是奔著《三字經》的名頭而去,並沒怎麼在意宗璞的刪改。

文/本報記者 崔巍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小學生人手一本的《三字經》,到底該怎麼選?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被譽為「蒙學之冠」。其英譯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 「兒童道德叢書」,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推廣。很多家長的留言反饋:老師要求《三字經》的全文背誦,孩子卻總是背不準、背不過!
  • 三字經的作者到底是誰?
    三字經的作者到底是誰?2011-10-26 16:34:4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字經》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  一、明代黃佐《廣州人物傳》十,明末諸生屈大均《廣東新語》十一,清代惲敬《大雲山房記》二,都以為作者應是宋代末年的區適子;  二、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註:「《三字經》,南海黎貞撰。」
  • 《新綱常》:綱常仍在普通民眾的人倫日用中
    《新綱常》:綱常仍在普通民眾的人倫日用中   現在來看,這些綱常,不管哪種說法,不論是其所界定的人性,還是倫理規範,都是上天賦予人的,都是普遍的,也都是恆常的。父子、夫妻構成家庭,在這裡,應當遵循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常之規範。容易引起爭議的是君臣關係。古人所說的君臣關係實際上是公共領域中的上下級關係。現代一切組織,如公司裡老闆與員工的關係,民主國家中總統與部長的關係,也都是君臣關係。
  • 孩子讀三字經是一件愚蠢的事?那讓孩子讀《三字經》到底好不好?
    這也有一個歷史類的自媒體大號發文稱,家長讓孩子讀《三字經》其實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因為在現在的社會當中,有很多優秀的識字課本都要遠勝於《三字經》,並且他認為《三字經》當中也存在著很多的糟粕,這個消息一經曝出之後,就引起了多方的議論,那麼讓孩子讀《三字經》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朱元璋刪《孟子》與政府淨化《三字經》
    朱元璋刪《孟》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幹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是最沒文化的事情,就是刪節《孟子》,居然膽敢跟亞聖叫板。滿朝文武慌了手腳,大家都是孔孟之徒,不執行命令不行,執行命令又感到極其荒唐。幸虧,欽天監的星象專家出來說話了。他說,熒行於惑,是天要發怒的先兆,陛下是不是有些什麼政策舉措,讓上天感到不安了呀?朱元璋楞住了,遲疑了。第一,他終究是個農民,而且是小農經濟社會下靠天吃飯的赤貧農民,因為靠天吃飯,從基因中就有這種對天的敬畏之心,別人是不敢對他發脾氣的,但老天爺要發脾氣,他還是不能不在乎的。
  • 《三字經》傳承文脈
    想要吟誦《三字經》,就必須要了解他的時代、背景、作者。《三字經》的作者是誰呢?是南宋的王應麟。他一位大儒。在他留下的著作中包含了天文、地理、農耕、水利、詩詞、文賦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在宋朝滅亡以後,王應麟回到了寧波,拒絕了元朝統治者伸出的橄欖枝,隱居山林,開了一間小私塾。《三字經》就是自他的私塾中傳抄而出。
  • 《宗璞文學回憶錄》:心如璞玉,以真性情寫好文章
    無論是案頭前開放的水仙花,還是書房內至今留存的友人畫作;無論是動蕩年代裡的顛沛流離,還是安穩歲月中的尋山訪水;無論是不堪回首的往事,還是滿心歡喜的人生記憶,都在宗璞的筆下,以她細密從容的敘述方式,一一為我們展現。近些日子,當我手捧《宗璞文學回憶錄》時,才發覺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值得我們去發現,去珍惜。
  • 孩子背《三字經》有益有害?對娃造成的這3大影響,家長該早知道
    因為網上一些太過偏激的言論,讓很多家長對寶寶學國學,背《三字經》這件事望而卻步。甚至有人覺得孩子從小背《三字經》是有害的。事實上,從小背《三字經》等國學經典,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而且有利於語言能力的發展以及豐富其知識面。
  • 老師讓背誦的三字經,到底要選什麼版本?
    剛一開學,就陸陸續續有很多家長到處詢問,三字經該怎麼選?原來很多小學都把國學啟蒙作為了必修課程,要求全文背誦三字經。這可難壞了家長朋友們,畢竟隨便搜一搜,就發現網上各類版本五花八門,實在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 「殼膝頭」痛,到底該不該動?
    「殼膝頭」痛,到底該不該動?
  • 佩蘭到底該不該下課?
    世預賽被中國香港逼平,對馬爾地夫只打了個3比0,當外界開始質疑佩蘭的戰術、用兵、換人時,隊員們也開始向法國人說「不」,
  • 【三字經】三字經讀後感1000字
    【三字經】三字經讀後感1000字2012-07-03 09:27:3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短小精悍、膾炙人口的《三字經》,可謂是家喻戶曉。這裡面蘊含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被歷代人們奉為經典而不斷流傳。
  • 姑娘,你到底該不該減肥
    那麼,姑娘,你到底該不該減肥呢?同樣身高體重的女生,一個運動一個不運動,整個身體的線條感和緊繃感確實是大不一樣的。我為什麼不建議姑娘你過度減肥但是,姑娘,我希望你是想變成更好的自己才去選擇管住嘴邁開腿,而不是因為別的,你到底該不該減肥,自己說了算!↓↓↓好啦,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這麼多。
  • 《三字經》到底講了什麼?它對現代人還適用嗎?
    傳統《三字經》是學習中華傳統不可多得的啟蒙讀物,裡面很多有關做人的道理對我們現代人仍然適用。《三字經》到底講了什麼?它對現代人還適用嗎? 蒙學之書,即初學啟蒙用書,在我國的存在由來已久。傳統的蒙學讀物,皆出自於當時的高級知識分子之手,擁有當時最多的讀者。
  • 保險到底該不該買,到底應該怎麼買?
    大家在生活中總會接聽到保險銷售的推銷電話,給你推銷各種各樣的保險。那麼保險到底該不該買,到底應該怎麼買?特別是對於現在30歲左右剛剛成家、背著房貸可能了自己的小寶寶的年輕人,怎麼購買保險是一個比較困擾的話題。在開始講之前,首先分享一個觀念就是保險是用來保障自己的家庭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會倒塌的,而不是用來賺錢的。
  • 中國遊客去非洲旅遊,街上的小孩看到就伸手要錢,到底該不該給
    文/不二姑娘非洲的貧窮和落後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非洲富裕的地方很少,大部分地區的人們生活都非常匱乏,就連最基礎的溫飽問題也得不到解決,很多非洲人都吃不上飯,日子過得非常緊迫,更不要提受教育程度了,這也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
  • 磁碟到底該不該分區?
    跟我的童年記憶似乎差很多啊,所以買回來的新機......該不該分區?怎麼來分區?不著急,小編這就給大傢伙說道說道,關於分區的那些事兒!從Windows XP開始,許多小夥伴都養成了磁碟分區的習慣,都喜歡按著系統盤(C盤)、軟體安裝(D盤)、資料存儲(E盤)這樣類似的分區管理方式。
  • 《三字經》成為幼兒園和小學教材,不合適
    ①能夠在古代諸多蒙學教材中勝出而得以長久流傳,《三字經》在文本上有其特殊之處。三字句體,易於誦讀;字義淺顯,易於理解;內容所涉義理(如前文所總結),亦頗易為古代知識分子所接受。西方傳教士馬禮遜在其1812年的《三字經》英文譯本中,對比評價了當時流行的四種中國蒙學教材(三字經、幼學詩、千字文、百家姓)。馬禮遜說:「《三字經》是四種小冊子中最有趣味的。
  • 現在的社會倫理還需要「綱常」嗎?
    可以說,他們的著作學說為當時的社會樹立了良好的人文風氣,也為當時的社會樹立了行為準則,也就是「綱常」。那麼,什麼是綱常?綱常有什麼作用。其實,只要你讀一讀《資治通鑑》,就會對「綱常」理解的十有八九了。我覺得,綱常就是「禮」,也就是老百姓說的「禮數」。司馬光先生在《資治通鑑》中說,「何為禮?紀綱是也」。
  • 【三字經】三字經讀後感500字
    【三字經】三字經讀後感500字2012-07-03 09:27:1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啟蒙教育讀本,大家對它也十分熟悉,「人之初,性本善」,耳邊仿佛迴蕩著幾百年前,私塾裡的學童正咿咿呀呀的誦讀聲,我情不自禁地拿起書,有滋有味地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