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幸福。
如今,大多數人的生活都被消費主義所覆蓋。人們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準備去工作的路上。996已然成為了一種常態,甚至被某些人奉為「成功的基石」。不僅僅是工作,那些本該在學校裡享受青春的孩子們,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馬雲
然而,卡爾·紐波特在《深度工作》一書中明確指出,人們每天用於深度工作的時間是有限的,普通人只能進行1個小時的深度工作,即便是經過大量訓練的專家們,也只能將這個時間提升到4個小時。「深度工作時間」被消耗完以後,人們的工作效率會明顯降低,只有經過適當地休息,才能夠恢復一些精力。
所以說,996是一種非常不科學的工作制度。
伊壁鳩魯的幸福觀。
你要是按照自然來造就你的生活,你就決不會貧窮;要是按照人們的觀念來造就你的生活,你就決不會富有。——伊壁鳩魯
(伊壁鳩魯)
在棲棲惶惶的生活中,我們逐漸被逼到角落,精疲力竭。人們似乎早就忘記了初心——追求幸福感。我們努力地工作、賺錢,歸根結底還不是為了追求「幸福」嗎?
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早在2000年前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賺錢是為了什麼?伊壁鳩魯發現,我們做的所有努力,無一例外指向著同一個目標:幸福感。
吃一口甜甜的蘋果、望一眼美麗的佳人、在天上下雨的時候身上正好有一把傘,幸福感來得就是這麼簡單直接。
越來越難得到的幸福感。
然而,在人類發展的道路上,幸福感逐漸從一種追求變成了一種附屬品。人們在自己與幸福之間搭建了一座座牆壁,形成了一個迷宮。這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日以繼夜地工作、學習、努力,生活過得並不快樂。因為他們迷失在了自己搭建的迷宮裡。
難道肆無忌憚地縱慾就是幸福嗎?
伊壁鳩魯認為,貧窮、缺少錢財並不會減少我們一絲一毫的幸福感,只要簡簡單單地去追求快樂就可以了。
你或許會反駁:「不做任何的社會貢獻,有任何欲望就隨意地去滿足,這樣帶來的幸福感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伊壁鳩魯所謂的「追求快樂」並不是毫無節制的縱慾、或者在社會中做一個無所事事的蜉蝣。
恰恰相反,伊壁鳩魯主張一種有節制的快樂,一種清心寡欲的道德快樂。他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追求幸福感的方式:建立友誼、追求自由、創造價值。
追求幸福的方式有很多。
其實,現在不少人已經發現了這一點,他們捨棄了一部分捆綁在身上的職業負擔,轉而獲得了更多的自由與幸福。
一些研究人員對「幸福感」這一話題頗有興趣,埋頭苦幹,提出了不少有用的結論,比如:
你的期望值越低,越容易獲得幸福感。49歲是人生「不幸福感」的巔峰。婚姻並非是幸福的必要條件。此外,也有研究人員對於「如何獲得幸福」非常好奇,他們給出了許多獲得幸福感的方法,例如:
感恩生活中的小事情。分享你的快樂。進行適當的運動。參與一些志願者活動。保持良好的社會關係——多交些好朋友。種植一棵盆栽。養一隻狗或者貓。在大自然中稍作休息。去不同的地方旅遊。從事有創造力的工作,例如繪畫、寫作。……
哪些追求幸福的方法是最管用、最有效的呢?
獲得幸福感的方式千千萬,但是哪些是最有效的呢?有沒有相關的研究呢?
答案是肯定的。
最近,發布在《心理學前沿》雜誌(《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的一篇論文明確地說明了哪種類型的幸福幹預措施比其他類型的更有效、更成功。
為了得出這個結論,科學家們分析了1997年到2017年進行的一共39項研究的結果,總共對61項可以增加人們幸福感的方式進行了分析,發現其中96%的方式是有效的、可以提高人們的幸福感。
為了比較哪種方式更能夠讓人幸福,研究人員們將研究結果分為六類,如下所述:
心理幹預類:如正念訓練、認知行為訓練。
研究人員發現了明確的證據,證明正念訓練、以及認知行為訓練和復原力訓練,都能提高人們的幸福感。
他們指出,有一項研究發現,為期8周的正念訓練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另一項研究發現,為期8周的工作與家庭平衡應對技能和積極的育兒技能的培訓提高了工作滿意度。還有一項研究發現,為期5周的復原力培訓計劃可以提高人們的目標感和工作滿意度。
體育活動類:如瑜伽、慢跑。
身體類的活動項目,如瑜伽、攀巖項目、光線抵抗力訓練、以及其他的一些運動,都顯示出對人們幸福感的適度積極影響。
研究表明,一些運動類課程大幅度地提高了人們的幸福感,比如一個為期13周的綜合肌肉協調性與柔韌性訓練課程、一個為期6周的瑜伽訓練、以及另一個為期24周的有氧和負重訓練課程。
環境幹預類。
改善工作場所的環境,比如:改善團隊溝通的方式、或者在工作的地方放上一些盆栽,對幸福感都有適度的有益影響。
人體工程學幹預類:如調整工作的姿勢。
研究發現,坐、站、走等姿勢訓練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不一致。
一項研究發現,為期5周的工效學培訓課程提高了工作滿意度;而另外兩項研究顯示,對人們的情緒沒有影響,甚至可能有負面影響。
所以,這一類的幹預措施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程度可能並不高。
多元類幹預措施:多種方法的結合。
結果表明,單元類(只用一種方法)方法可能比多元類方法(結合多種方法)更能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有一項為期3個月的多元訓練研究,它包括了身體活動、人體工程學和心理幹預,結果顯示,人們的幸福感、活力感和心理健康沒有得到改善。
另一項研究顯示,一個為期12周的體育活動、心理幹預和壓力管理訓練對人們生活滿意度和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微乎其微。
因此,相比使用多種方法,只使用單一方法更能夠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其他方法
「其他」一詞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所以這個分類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就見仁見智了。
舉例來說,有些情緒護理和音樂治療被證明可以提高生活滿意度和工作滿意度;而連續12周在工作場所提供新鮮水果卻沒能提高員工的幸福感。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多數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是有效的,尤其是「心理幹預」和「體育活動」類型的方法。
總結:你累了嗎?
我反對996之類的工作制度,並不意味著大家都應該立刻辭職,享受安靜清閒的日子。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捫心自問:「我累了嗎?」。
如果你覺得累了的話,就休息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