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作為民族象徵的長城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血液中。長城又是飽受非議的,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普通民眾對修建長城的負面評價。在歷朝歷代,官僚和士大夫階層對是否應該修建長城也不是爆發爭論。在近現代,更有一些學者將長城作為民族閉塞的根源。那麼該如何看待長城在農耕遊牧對峙中的作用呢?
縱觀中國歷史,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各諸侯國修建長城開始,直到明代,幾乎每個朝代都曾修建長城。即使在強漢盛唐,長城的修建也沒有停止過。一些從草原入主中原的異族政權,如北魏、遼、金等,也在其統治中原期間修建長城,以防止在草原上其他民族入侵其所控制的中原地區。可見,修建長城是農耕民族防止草原民族侵略和騷擾的一種常用方法。那麼,修建長城是不是一種理性行為呢?
農耕民族修建長城等防禦性工事是為了增加草原民族掠奪農耕民族財富的難度,減少農遊牧民族的掠奪的預期收入。在草原民族的資源能用於入侵中原農耕區進行掠奪、用於生產和用於對中亞和東歐的掠奪這樣三個用途的情況下,當資源投入這三種用途的邊際收益相等時,資源處於最優配置狀態。長城的修建使得遊牧民族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才能侵入中原農耕區進行掠奪,從而降低遊牧民族掠奪中原農耕區的期望收益,即用於進犯中原農耕區的報酬下降。此時,遊牧民族將調整資源的使用方向,將更多的資源配置到生產領域和相對容易掠奪的中亞和東歐,以降低生產和掠奪中亞和東歐的邊際報酬,使得資源的配置重新恢復有效狀態,這就降低了遊牧民族對中原農耕區掠奪的頻率和強度。
具體的講,在修建長城的情況下,遊牧民族只有攻陷長城才能進入中原農耕區進行掠奪。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攻破長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在進攻長城的過程中,草原民族的行蹤也容易暴露。通過狼煙、烽火等預警措施和長城上軍隊的快速調動,農耕民族的軍隊可以快速實現和遊牧民族軍隊的正面接觸,從而使流動的戰場變為固定戰場,遊牧民族的流動性優勢被相對的抵消,長時間在馬上生活所形成的騎兵優勢在進攻長城時無法體現。因此,長城的修建「迫對手屯兵高牆堅壁之下,攻堅步戰,棄長就短,從而有效的遏制遊牧民族的入侵」。與此相對應,農耕民族的軍隊可以依託長城作為防守的據點,發揮自身資源、財富、技術和人口方面的優勢,增加擊敗草原民族軍隊的概率。
總結而言,長城的修建有效地減少了遊牧民族掠奪中原農耕區的預期收益,減少了遊牧民族的騷擾和掠奪,這就是修建長城的收益。如在秦代,始皇帝「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當我們考慮修建長城的成本的時候,對長城的負面評價就層出不窮。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不乏描寫修建長城對普通百姓生活所造成負面影響的詩篇。王莽將領嚴尤認為:「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裡,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為無策」。現代學者姚有志等列舉了秦始皇、漢武帝、隋末和明末修建長城和百姓起義之間的關係,認為修建長城的本意是為了防禦外侵,衛國保民,但在修建的過程中卻往往使百姓苦不堪言,社會矛盾激化,其結果反而造成「內亂萌芽,外敵兵興」。
但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除了在修建長城之外,在其他方面也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元代馬端臨這樣寫道「秦既並天下,┅┅是時,北築長城四十餘萬,南戍五嶺五十餘萬,驪山阿房宮之役七十餘萬,兵不足用,而後以謫矣」。因此,暴政和濫用人力的確是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但修建長城佔其所動用的總的人力中的比例並不高,把長城的修建作為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並不成立。漢武帝在「內興禮樂,外勤徵伐,費用浩繁」導致國力衰退的情況下,在太初年間,用修建長城而不是主動出擊的方式防止匈奴的掠奪。可見,從成本的角度講,修建長城比在漢武強盛時期的對外用兵支出要小。
當我們在思考長城的戰略價值時,不能僅考慮修建長城的巨額成本,還應該同時考慮在不修建長城的情況下,為達到修建長城條件下的防禦效果,農耕民族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具體而言,在沒有修建長城的情況下,為了防止遊牧民族的入侵,農耕民族即使不主動出擊,也需要設置一支數目龐大的常備軍於邊疆。這支常備軍的人數要遠大於修建長城情況下達到同樣防守效果所需的人數。因為在沒有長城作為依託的情況下,遊牧民族軍隊的流動性和馬上作戰能力成為農耕民族軍隊最大的威脅。「當胡人掠奪,不救,則邊民有絕望而降敵之心。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才至,則胡又去。聚而不罷,為費甚大;罷之,則胡復入」。在此時,農耕民族的人力和物力的損耗就會遠大於修建長城和有長城作為依託情況下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如宋代就因燕雲十六州的丟失而缺乏修建長城的地理條件,從而導致防守的高成本,100多萬的常備軍耗費了歷史上最富朝代近80%的財富。「自是中國非但失其土地人民,乃並其關隘而失之」。宋代曾經在北方邊疆地區通過修建塘泊、廣開水田、增種榆林、柳林以希望替代長城的功能,但這畢竟沒有辦法抵擋遼金的鐵騎。
因此,雖然修建長城耗費了農耕民族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其仍然是農耕民族防禦遊牧民族入侵和騷擾的眾多方式中成本最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