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爛尾、龍頭企業「內訌」,中國的晶片產業經不起折騰了

2020-12-22 老壇財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

沒想到,這句來自武俠小說裡的話,如今放到代表人類最高科技的晶片產業,竟同樣適用。

中國晶片製造絕對的龍頭公司,中芯國際曝出「大瓜」——聯合CEO梁孟松出人意料地向公司董事會遞交辭呈,原因是他「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這一消息,立刻在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引起震動。

本月初,中芯國際被美國國防部列入「涉軍企業」黑名單,引發外界擔憂,中芯國際的供應鏈是否因此會受到影響。作為目前中國大陸唯一能量產14納米晶片,並有志於突破7納米晶片製造的行業領頭羊,中芯國際在這個關鍵時期,本應該團結齊心,一致對外,不料卻曝出高管「內訌」,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梁孟松提出辭職的直接導火索是,中芯國際邀請行業「泰鬥」級人物蔣尚義擔任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

蔣尚義在2016年至2019年曾擔任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一職。之後,蔣尚義加入武漢弘芯,擔任CEO。武漢弘芯,就是那個號稱投資千億,結果被曝廠房土建工程爛尾的晶片項目。

中芯國際的這份任命公告是12月15日晚間宣布的,而梁孟松說,他在12月9號早上才得知這一消息。

這麼重要的一項人事任命,竟然快到對外宣布了,作為公司聯合CEO,才被臨時通知了一聲,難怪梁孟松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公司有把我這個聯合CEO放在眼裡嗎?

梁孟松在半導體行業有超過30年的工作經歷,是圈內公認的技術大牛,2017年加入中芯國際,至今還不滿四年。用他的話說,在1000多個日子裡,他「盡心竭力完成了從28納米到7納米,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

如果梁孟松真的離開,對中芯國際來說絕對是個重大損失。「內訌」事件曝光後,今天中芯國際A股、H股雙雙大跌。

值得一提的是,蔣尚義和梁孟松淵源頗深,兩人都曾在臺積電工作,那時,蔣尚義是梁孟松的上司。

2006年,蔣尚義退休,臺積電準備規劃兩個研發副總,梁孟松本來志在必得,認為自己肯定能升職,結果卻意外落選。

一氣之下,梁孟松不惜背負「叛徒」的罵名,從臺積電拉了一幫人馬,加入了韓國三星。有知情人士稱,三星給他開出了難以拒絕的待遇,三年可以賺到在臺積電10年的錢。在三星,梁孟松還獲得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和尊重,比如,三星出動行政專機,載著他往返臺灣地區和韓國。

梁孟松也不負眾望,幫助三星14納米技術實現大跨越,並打敗臺積電,搶下高通處理器的訂單,臺積電損失慘重。為此,臺積電和梁孟松還打了長達4年的官司,梁孟松最終敗訴。

看來,作為打工人,不管職位高低,被尊重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這不是梁孟松第一次傳出要離開中芯國際的消息。此前,有傳聞說,梁孟松因為與另一位聯合CEO趙海軍關係不和,於是提出離職,最終被證實為謠言。這次,中芯國際表示正在核實梁孟松的真實意願,梁孟松的去留,還未有定論。

這也不是中芯國際第一次曝出高層「內訌」事件。2011年,時任公司COO楊士寧與CEO王寧國爆發內鬥,結果最後兩人都離開了中芯國際。

晶片,是我國科技發展的一大短板,也是美國對中國企業進行打壓的重要「武器」。如何在晶片領域有所突破,是我國上上下下面臨的重要挑戰。

但在現實中,我國晶片產業的發展卻遇到了不少波折,多個地方的晶片投資項目陸續出現「爛尾」,落得一地雞毛。

比如上文提到的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出現資金鍊危機,重金購入的光刻機也被抵押,建設工地停工,土地遭查封;

成都格芯項目,規劃投資90.53億美元,結果項目還沒投產,就於去年5月宣布關門了;

此外,傳出爛尾的晶片項目還包括南京德科碼、德淮半導體(淮安)、承興半導體(寧波)、陝西坤同半導體等等。

中芯國際,承載了全國對晶片領域取得突破的重大期望,這次又傳出「內訌」事件,只叫人一聲嘆息。

時間如此緊迫,中國的晶片產業真的經不起折騰了!

相關焦點

  • 晶片企業紛紛折戟:1280億元投資項目爛尾 地方「小馬拉大車」
    1280億元投資項目爛尾?!市場巨大的「工業糧食」,為何企業紛紛折戟?集成電路,就是常說的晶片,也被稱為「工業糧食」,是所有電子產品的核心部件,技術含量極高。這讓不少國內企業看到了巨大的潛在市場,紛紛上馬相關項目。但是今年以來,全國多地有多個集成電路項目陸續被曝出問題,存在建設停滯甚至爛尾的風險。這是怎麼回事呢?
  • 「芯騙」遍地,中國晶片產業爛尾潮背後,竟都是「空手套白狼」
    近日,武漢千億級弘芯項目的爛尾,像一顆炸彈引爆了風口上的國產晶片行業。隨著調查深入,人們驚訝的發現,全國上下搞「芯騙」的企業不只有武漢弘芯一家。隨後,在2019年1月底,曹山又通過逸芯又聯合濟南國資委旗下的兩家子公司——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濟南集芯產業發展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成立了註冊資本59.5億元的濟南泉芯。
  • 晶片爛尾潮來臨:項目停滯公司停擺,投資千億項目廠房都沒建完
    在國內,很多晶片公司正在爛尾。最早引起人們注意的是武漢弘芯,這個號稱投資千億的晶片項目,連廠房都沒建完。幾乎可以斷定,這是一個半導體騙局。 緊挨工業大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內佔地30畝的河北昂揚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昂揚公司),除了一棟還未完工的辦公樓,就是空蕩蕩的荒地。
  • 瘋狂的晶片:上市首日暴漲200%成標配,百億級項目接連爛尾
    2020年,美國加大了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力度,包括晶片的封禁和斷供。國內晶片市場在自力更生的意氣中突然升溫。7月,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14納米製程的晶片企業中芯國際,以及「國產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相繼登陸科創板,把這一波晶片的狂歡推向了高潮。
  • 盤點中國核心晶片各細分領域頭部企業;2019年進口晶片3055億
    總體來看,在指令集、設計等產業環節中絕大多數技術壁壘比較高的環節,中國晶片產業地位非常薄弱,與歐美晶片產業企業存在較大差距,而在圓晶代工、封裝測試等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的環節,中國憑藉其勞動力優勢,則有望率先崛起,成為有希望趕超世界平均水平的領域。 國內晶片產業鏈及主要廠商梳理:
  • 中國半導體產業「虛火」正旺:低效、重複投資
    到 2020 年,紫光也經歷著債券暴跌的風波,激進的投資併購策略與資金密集型的晶片產業布局使其負債率處於高位。從這兩年的發展來看,獲得融資的企業正在變多,總金額也在逐步擴大,晶片行業未來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低效和重複投資亂象叢生  在國內半導體初創企業湧現,投融資火爆的同時,國內的半導體產業也出現了出低效和重複投資的亂象,甚至出現了不少的「爛尾」項目。
  • 中國人工智慧晶片產業格局分析:附國內AI晶片企業匯總
    在這條賽道上,既有谷歌、intel、英偉達等全球人工智慧和晶片領域的頂尖巨頭大手筆的投入,也有無數的中小創業企業在全力以赴,期望跳過這些傳統巨頭在計算架構上的堅固壁壘,去創造人工智慧時代的Intel或者ARM。這其中不乏大量的來自中國的人工智慧晶片初創企業,在AI領域的投資上,我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其中大筆資金投向了AI專用晶片領域,這也充分證明了這個賽道,有對我國計算晶片非比尋常的意義。
  • 曾號稱填補中國CIS產業空白,這家半導體公司5年就爛尾
    K41ednc據悉,在公司註冊成立前幾日,德科碼「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CIS)產業園」項目就已經籤約落戶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南京開發區」),總投資號稱約25億美元。而李睿為 ,在成立德科碼之前,曾在中國臺灣地區成立Tacoma公司,後兼任主要經營LED、CMOS相關產品的TM Link國際分支機構總裁。
  • 國家大基金提前買入:20隻半導體晶片龍頭,基本概況梳理
    國家大基金指的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俗稱「大基金」)。用通俗易懂的話來描述就是:以股權方式直接購買、持股標的公司股份,成為公司股東。而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就是直接購買公司股票。
  • 4000億晶片龍頭被曝「內訌」,CEO心寒了
    4000億晶片龍頭被曝「內訌」,CEO心寒了:感到不再被尊重與信任!發生了什麼?高層任命、聯合CEO遞交辭呈、股價大跌、停牌……17小時內的一連串事件發生在中芯國際身上。下午復牌,中芯國際港股跌超8%,午間公告稱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球友評論道:高層內鬥,太寒我們小股東的心了。
  • 中芯國際,再經不起內訌
    12 月 15 日晚,中國最大的晶片代工商中芯國際一連發布了 5 份公告。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本起事件的導火索,就是中芯宣布臺積電前 COO、半導體製造業巨擘蔣尚義將回歸,出任副董事長,自 2020 年 12 月 15 日起生效。
  • 晶圓晶片:核心環節缺貨,產業龍頭火速擴產,價格紅利花落誰家?
    學會《三維戰法》,終生受益,您的投資將不再會一路坎坷!【集成電路產業鏈現狀】隨著5G建設浪潮的不斷推進,世界各國對集成電路鏈條上的晶圓生產製造環節高度重視!2019年,全球集成電路純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大幅下降期間,咱們國內卻是同比增長5.87%,由此可知咱們國內的晶圓代工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重要地位。目前,由於電源IC、驅動IC、存儲晶片與感測IC等需求強勁,臺積電、聯電以及全球先進的8寸產能已經明顯供不應求。
  • 轟轟烈烈晶片大躍進會讓晶片賣出白菜價嗎?或成為大煉鋼鐵熱鬧戲
    現在,中國獲取西方先進技術的渠道在中美競鬥白熱化後顯著收窄,發展本土科技的壓力驟增,尤其是遭遇斷供的晶片領域,中國自主研發、製造晶片的熱度正持續升溫。這股「造芯熱」到底有多火?據信息機構企查查數據,今年1月至9月,有1萬3000多家中國公司註冊成為晶片企業,平均每月的新註冊晶片企業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 海河產業基金搭臺 我市打造半導體晶片全產業鏈
    短短兩年時間,不聲不響地,天津打造了一條令人矚目的半導體晶片全產業鏈。這條鏈匯聚了中電科、中芯國際、中環、紫光、海光、美新半導體等清一色的行業龍頭企業,堪稱全明星陣容。目前,該產業鏈已在津投資84.3億元,計劃投資額達359.7億元。搭建這一產業鏈的,是天津的政府引導基金海河產業基金。
  • 瘋狂的晶片:長跑型行業短期內爆發
    2020年,美國加大了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力度,包括晶片的封禁和斷供。國內晶片市場在自力更生的意氣中突然升溫。 7月,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14納米製程的晶片企業中芯國際,以及「國產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相繼登陸科創板,把這一波晶片的狂歡推向了高潮。
  • 3萬億晶片板塊迎超重磅利好!科技股行情再起?細分龍頭全梳理
    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範圍內的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規定的,可按投資額30%的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納的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同時,《若干政策》明確,凡在中國境內設立的集成電路企業和軟體企業,不分所有制性質,均可按規定享受相關政策。
  • 產業|關於我國晶片產業發展的思考
    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給全球晶片生產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的任何一家晶片企業都無法忽視中國市場。2.國內中低端晶片產業發展速度高於高端晶片產業。我國目前初步具備了中低端晶片的生產環境,但晶片生產裝備和生產水平導致的產能不足現象依然存在。
  • 美國打壓下的「中國芯」如何絕處逢生
    值得關注的是,對一些細分行業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十年免稅政策」,例如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便符合該資格,而集成電路行業人士稱這是一次重大的政策利好,而中國政府的高額補貼顯然對於形塑「中國芯」的產業生態有莫大的助益。
  • 炸了,又一晶片龍頭即將上市
    大家應該都知道模擬晶片龍頭是聖邦股份,華叔在5G科技指數中,聖邦股份一直是華叔的標配企業,一是國內模擬晶片國產化空間相當大,二是如聖邦的盈利確定性強的龍頭並不多。年後聖邦暴跌至3月底的低位,但這輪反彈後,聖邦已實現翻倍增長。想想茅臺從3月份的低位回升至目前的高位,股價回升了35.63%,而聖邦回升達49.83%。
  • 科創板「國產晶片」龍頭:威勝信息、瀾起科技等18家或迎重磅利好
    日前,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聚焦高端晶片、集成電路裝備和工藝技術、集成電路關鍵材料、集成電路設計工具、基礎軟體、工業軟體、應用軟體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不斷探索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科創板18家"國產晶片"龍頭名單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