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號稱填補中國CIS產業空白,這家半導體公司5年就爛尾

2020-12-17 EDN電子設計技術

近年來,我國對晶片行業的發展尤為關注,「國產化」成為高頻熱詞。縱觀我國晶片產業鏈,先進位程的晶圓代工廠是一個很大的短板。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有晶圓廠8吋線27條,12吋線17條,新建8吋線晶圓廠5條,12吋線晶圓廠14條,大陸晶圓代工技術備受關注。K41ednc

中國半導體市場前景廣闊,許多投資者紛紛加入其中,但也存在一些不理性。K41ednc

中國執行消息公開網顯示,7月2日,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蘇01破12號的案件中,被提交強制清算與破產申請。這是自5月以來,該公司第二次被公開提交破產申請。K41ednc

K41ednc

資料顯示,今年5月,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德科碼」)已被提交強制清算與破產申請,案號為(2020)蘇01破申23號,申請人為王婷婷,辦理法院為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時間為2020-05-13。K41ednc

K41ednc

自2017年起就相繼被爆出欠薪醜聞,在去年6月遭到員工、供應商、工程商陸續向法院起訴後,撕下了這一家號稱投資30億美元,成立不足4年卻早已國內「名聲鵲起」的晶圓廠的層層偽裝,實際上只是個訴訟纏身、拖欠供應商貨款、欠薪、還欠稅的空殼公司。K41ednc

2019年11月5日,因銷聲匿跡過久,南京德科碼被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正式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單南京德科碼就有54條被執行信息。K41ednc

借「造芯」之名,回內地「畫餅」

南京德科碼成立於2015年,法定代表人為李睿為,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集成電路技術、半導體技術、光電技術和微創醫學影像技術等。K41ednc

德科碼南京項目由香港德科碼科技有限公司和以色列塔爾半導體公司共同投資30億,香港德科碼成立於2003年,專注於人工智慧軟體、光學CMOS人工智慧辨識裝置儀器(指紋識別)的研究開發。K41ednc

據悉,在公司註冊成立前幾日,德科碼「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CIS)產業園」項目就已經籤約落戶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南京開發區」),總投資號稱約25億美元。而李睿為 ,在成立德科碼之前,曾在中國臺灣地區成立Tacoma公司,後兼任主要經營LED、CMOS相關產品的TM Link國際分支機構總裁。K41ednc

K41ednc

2015年,中國政府和社會資本開始傾力投資集成電路產業,鼓勵科技創新,看到機會的李睿為開始與TM Link籌謀藉助國內政府資源進行投資建廠,先後於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註冊成立了南京德科碼和淮安德科碼。K41ednc

當時的媒體報導中,對於德科碼,大都是諸如「建成後將填補中國 CIS 產業的空白」、「彌補南京電子信息產業『缺芯』的不足」、「將填補國內相關產業的空白」等諸多溢美之詞,誰能想到後續這三個圍繞CMOS圖像傳感器布局的項目都未能善終。K41ednc

迅速「爛尾」的南京德科碼

2016年6月,南京市政府、南京德科碼以及TowerJazz宣布合作在南京建設晶圓廠,宣布的總投資額已經達到30億美元,金額和南京當年3月籤約的臺積電項目體量相當。K41ednc

據前期規劃,項目將分期建設。一期項目為一座8寸晶圓廠,以電源管理晶片、微機電系統晶片生產為主,預計投產後產能為4萬片/月。二期項目規劃為8寸晶圓廠1座和12寸晶圓廠1座,預計總投資不低於25億美元。其中,8寸晶圓廠以電源管理晶片、射頻晶片生產為主,投產後產能為6萬片/月,12寸晶圓廠以自主開發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生產為主,投產後產能為2萬片/月。該項目還將建設封裝測試廠、設備再製造廠、科研設計中心、IC設計企業和配套生活區。K41ednc

不過,隨著項目的推進,很多問題開始顯現,本身沒有融資能力、完全依賴政府財政的「空殼」項目,迅速「爛尾」。K41ednc

此前的報導指出,一名在德科碼工作約兩年的員工介紹稱,南京德科碼在2016年5月底開始動工,同年年底開始大規模招人。不過「最初規劃招滿2000人,但招到100多人的時候就開始出問題了」。K41ednc

「德科碼早期運營資金均靠政府投資,不過工程建設費用、供應物料費用,最終全部由中建二局以及供應商墊付。」據他描述,南京市政府總計向德科碼投資約2.5億元,資金是分批到帳,所以「燒錢」速度超過投資時,問題就爆發了。K41ednc

2017年8月,德科碼向TowerJazz一次性支付1800萬美元作為技術授權費直接耗光了德科碼的現金流。「2017年9月,德科碼開始欠薪,其後長期處於『時常欠薪、偶爾部分補發』的狀態。」K41ednc

「2018年底,政府又到了一筆資金,給員工補發了兩個月薪水,但沒補全,還欠著不少。從這次補錢之後,德科碼再也沒發過一筆錢。」2019年2月,德科碼又向TowerJazz支付了900萬美元的技術授權費,政府資金再次耗空。3個月後,德科碼發布了等同於破產公告的「全體休假」通知。K41ednc

踢走李睿為,淮安德科碼變身德淮半導體

比起南京,李睿為在淮安的「造芯」進展似乎比較「順利」。K41ednc

K41ednc

2016年1月,李睿為通過碼揚(上海)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出資4000萬與江蘇淮安市政府合作,投資成立了淮安德科碼,並於2016年3月開工建設。但是在淮安德科碼開工之後,因為承諾的投資並未到位,李睿為最終宣布退出。剛剛開工的德淮項目也因兩家德科碼出現經濟糾紛停滯,直到2017年淮安政府出資後該項目才重新啟動。K41ednc

當時有報導指出,由於承諾投資但並未投資的李睿為踢出淮安項目後,在2017年1月也退出了碼揚上海公司,法人變更為淮安德科碼夏某。據悉,李睿為之後還要求夏某不得使用「德科碼」作為公司名並要求賠償,同年8月,淮安德科碼正式更名為德淮半導體。K41ednc

寧波承興半導體

深知淮安和南京的項目已經「玩砸」,李睿為並未消停,到2019年初又召集部分德科碼人前往寧波註冊了承興半導體。K41ednc

K41ednc

同年8月,據寧波市奉化區政府信息公開網站顯示, 承興(寧波)半導體設計中心項目,投資額687.59萬美元,在奉設立項目設計中心,主要從事新能源晶片、5G射頻晶片、感應晶片、圖像傳感晶片和機器人應用晶片等方面的研究。K41ednc

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李睿為從寧波拿了700萬投資之後又不管了,現在這個項目(大概 )也黃了。」K41ednc

被描述為「投機者」的李睿為

在德科碼項目爛尾後,許多人追究事情根源,矛頭對準其法定代表人李睿為。K41ednc

李睿為曾於日本、美國求學。2003年成立了Tacoma公司並擔任董事長。2005年出任TM Link國際分機構總裁。TM Link主要經營LED、CMOS相關產品,並在中芯國際代工。之後,李睿帶領TM Link計劃藉助國內資源投資建設半導體廠。K41ednc

在愛集微的報導中,知情人士透露,李睿為是在資金上與政府產生了矛盾與糾紛,整個過程中,李睿為只為德科碼項目投了100萬,其餘全靠政府投資,政府的錢花光了,項目就停滯了。之後在寧波建廠也入如此,李睿為拿了700萬的投資後,項目便停滯。K41ednc

三年內,李睿為於南京、淮安、寧波三市的項目均爛尾,故被媒體描述成 「投機者」。 K41ednc

李睿為也曾接受過媒體採訪,解釋過此事。2019年接受《科創板日報》採訪記者採訪時,李睿為稱南京德科碼的整個項目需要約55億的投資,第一階段就需要投入12.5億元,除了豐盛集團提供的2.5億,先後支付塔爾專利授權費之外,剩下的10億資金遲遲籌集不到,這是造成南京德科碼項目停工的主要原因。K41ednc

南京德科碼在五年的時間內從成立到破產,李睿為到底是不是「投機者」已經不重要了,但這一事件的確是給國內集成電路的發展提了個醒。K41ednc

縱使舉國力發展晶片事業,也應穩打穩紮,踏實前進。K41ednc

責編:Demi XiaK41ednc

(本文綜合自EDN姐妹網站國際電子商情、雷鋒網、財聯社等報導)K41ednc

相關焦點

  • 試圖成為中國首家IDM的半導體公司,從成立到破產只用了5年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有晶圓廠8吋線27條,12吋線17條,新建8吋線晶圓廠5條,12吋線晶圓廠14條,大陸晶圓代工技術備受關注。中國半導體市場前景廣闊,許多投資者紛紛加入其中,但也存在一些不理性。近日,天眼查顯示,曾宣稱「建成後將填補中國CIS產業空白」的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已提交破產申請審查。
  • 寧夏電子信息「明星企業」填補產業空白凸顯先鋒擔當
    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規模逐步擴大,杉杉能源(寧夏)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能達到4.5萬噸,寧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1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已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填補了我區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領域空白…… 9月9日,記者從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今年前八月,我區電子信息製造業繼續保持逆勢增長態勢
  • 欠薪千萬、拖欠貨款,號稱總投資30億元半導體企業遭強制破產
    iYDesmc2019年11月5日,因銷聲匿跡過久,南京德科碼被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正式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國際電子商情從中國執行消息公開網了解到,單南京德科碼就有54條被執行信息。iYDesmc據悉,在公司註冊成立前幾日,德科碼「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CIS)產業園」項目就已經籤約落戶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南京開發區」),總投資號稱約25億美元。而李某 ,在成立德科碼之前,曾在中國臺灣地區成立Tacoma公司,後兼任主要經營LED、CMOS相關產品的TM Link國際分支機構總裁。iYDesmc
  • 投資爛尾、龍頭企業「內訌」,中國的晶片產業經不起折騰了
    沒想到,這句來自武俠小說裡的話,如今放到代表人類最高科技的晶片產業,竟同樣適用。中國晶片製造絕對的龍頭公司,中芯國際曝出「大瓜」——聯合CEO梁孟松出人意料地向公司董事會遞交辭呈,原因是他「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這一消息,立刻在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引起震動。
  • 捷安集團總部落戶,填補柔性顯示產業空白
    打造粉末冶金完整產業鏈,填補OLED柔性顯示產業空白,專注多軸聯動數控系統及整機研發生產,南沙高端製造產業鏈全方位布局,加速打造產業生態圈。 8月28日,2020年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舉行。
  • 天津第一「爛尾樓」:曾號稱國內第一高樓,如今爛尾5年無人理會
    這個建築就是117大廈,據了解建築總高度達到597米,投資200億元,但是世事難料,誰曾想這個龐大的建築能夠變成爛尾樓,目前已經停工爛尾4年,一起來看看吧。大廈於2008年開工建設,按照當時的預估,大廈將會在16年8月份完工投入使用。
  • 深度丨千億級半導體項目爛尾背後:投資方無經驗 缺人更缺錢
    《北京晨報》報導稱,2007年時任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中國保險發展論壇2007國際學術年會上曾「點名」國信人壽,稱出於風險防範的考慮,及時撤銷了國信人壽主體資格。相較之下,北京光量前股東曹山是在半導體領域最有經驗、最專注的一位。
  • 晶片爛尾潮來臨:項目停滯公司停擺,投資千億項目廠房都沒建完
    在國內,很多晶片公司正在爛尾。最早引起人們注意的是武漢弘芯,這個號稱投資千億的晶片項目,連廠房都沒建完。幾乎可以斷定,這是一個半導體騙局。 緊挨工業大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內佔地30畝的河北昂揚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昂揚公司),除了一棟還未完工的辦公樓,就是空蕩蕩的荒地。
  • 「芯騙」遍地,中國晶片產業爛尾潮背後,竟都是「空手套白狼」
    零出資成最大股東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成立於2017年,當時號稱項目總投資額約為200億美元,分兩期建設,建成後將每月生產14nm產品3萬片、7nm產品3萬片。隨後,在2019年1月底,曹山又通過逸芯又聯合濟南國資委旗下的兩家子公司——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濟南集芯產業發展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成立了註冊資本59.5億元的濟南泉芯。
  • 總投資60億 英諾賽科蘇州半導體項目或將填補我國高端半導體器件...
    項目佔地368畝,總投資60億,建成後將成為長三角地區領先的集研發、設計、外延生長、晶片製造為一體的寬禁帶半導體企業,填補我國高端半導體器件的產業空白,預計到2023年年產值將突破100億,並為當地創造超過2000個就業崗位。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2期:90億美元!英特爾快閃記憶體業務「賣身...
    國家發改委回應晶片項目爛尾現象:造成重大損失將通報問責晶片項目爛尾的報導近日引發關注。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上午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回應,將會同有關部門強化頂層設計,狠抓產業規劃布局,努力維護產業發展秩序。堅持企業和金融機構自主決策、自擔責任,提高產業集中度。
  • 中國半導體產業「虛火」正旺:低效、重複投資
    低效和重複投資亂象叢生  在國內半導體初創企業湧現,投融資火爆的同時,國內的半導體產業也出現了出低效和重複投資的亂象,甚至出現了不少的「爛尾」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曾融資數千億元的半導體龍頭公司清華紫光集團,去年 11 月也爆出債務違約,今年 1 月更受川普行政命令影響,被美國場外證券交易市場 OTCQX 出。  分析認為,半導體業發展強調的是研發持續性投入,而不是政府盲目注資。
  • 專家返鄉組建科研團隊,耗時4月填補國內空白!
    專家返鄉組建科研團隊,耗時4月填補國內空白!蘇中醫療器械公司江蘇蘇中藥業集團始建於1972年,是一家與中國醫藥產業發展同步的大型製藥企業,綜合指標位列全國醫藥企業百強。2017年下半年,蘇中藥業集團開始進軍新型醫療器械產業,成立集團旗下的蘇中醫療器械公司,專注研製新型的中高端醫療器械。
  • 一砸幾百億的中國柔性OLED項目開始爛尾了
    近日媒體爆出陝西的坤同半導體徹底黃了,大部分員工已經收到公司要求「主動離職」的遣散通知。而這家以中國首家專注於柔性半導體暨新型顯示技術開發與自主化的高端企業,以最高強度聚焦技術研發、積極積累智慧財產權,成就自主自控的OLED企業,從成立到解散也就一年多的時間。
  • 填補行業空白 富國中證大數據產業ETF正發行
    近期富國中證大數據產業ETF (認購代碼:515403)正在發行,該基金緊密跟蹤中證大數據產業指數,填補了市場上大數據ETF產品的空白。從跟蹤的標的來看,中證大數據產業指數長期業績表現良好,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間,累計漲幅277%,遠優於上證指數、滬深300等指數的表現。
  • 5隻百億巨獸誕生,半導體產業徹底變天
    2020年,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半導體產業誕生了5筆強強聯手的併購案(下圖),每一家涉及的半導體公司都赫赫有名,每一筆金額都超過百億美元,每個合併後的企業都會變成半導體新巨獸。截至今年11月,全球已經在2020年達成了至少總額為1150億美元(7603億人民幣)的收購交易。
  • 華潤微:國內半導體IDM龍頭,被稱為中國英飛凌,這家公司到底做什麼的?
    華潤微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運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截止2020年7月28日收盤,該股收盤價49.18元/股,成交金額7.12億元,換手率6.31%,振幅5.67%,總市值669.61億元,市盈率(TTM)為104.71倍。
  • 璞華資本陳大同:中國半導體產業正迎來黃金2.0時代
    陳大同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正進入2.0時代,未來十年到二十年中國半導體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讓我們共同擁抱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黃金時代。陳大同將中國半導體產業分為兩個時代,1.0時代是指2000年至2013年,2.0時代從2014年開始。
  • 填補國內海洋數據產業空白 華錄山東總部基地項目一期封頂
    正在緊張建設的華錄山東總部基地項目(青島藍谷產業項目),包括總部基地及國家海洋大數據產業基地,將打造華錄集團在山東省乃至華北地區最大研發中心、創新中心、文化中心。12月5日,記者探訪了解到,該項目位於青島市即墨區,大任河二路以南、濱海公路以東、沙灘一路以北、山大東路以西。
  • 淺談半導體產業「人才戰」往事
    縱觀過往,臺積電、三星等半導體頭部大廠的崛起史就是一部人才爭奪史。他們對於關鍵人才的重要性有著深入骨髓的理解。 今天,大陸半導體行業的興盛,依然離不開關鍵人才人才的帶動。 前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明確指出,因中國臺灣、韓國、美國在半導體產業已經累積了很多經驗,因此學習曲線已經下來,沒有人才,大陸企業砸多少大錢也難以獲得這樣的經驗。